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史>戚家军与光饼的来历

    戚家军与光饼的来历

      从莆田乘坐客车沿国道前往福州,途经福清渔溪车站、宏路车站时,汽车稍作逗留,接收乘客,这时就会有一两个小贩手提用细绳穿挂的一串串光饼等物上车叫卖。买一串光饼品尝品尝,又香又脆,可口极了。而这光饼的来历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据说,明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几省屡遭日本倭寇侵扰,烧杀抢掠,弄得民不聊生。朝廷为了打击倭寇,保护当地的老百姓,把戚继光从山东调到浙江任参将,负责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抗击倭寇对这一带的侵扰。

      由于浙江一带兵力薄弱,难以抵御倭寇的侵扰,朝廷特地从山东、河北等地调来大批军队,充实当地武装力量,但这些外来“客兵”不守纪律,不听调遣,甚至“掠奸索食,不减于贼”,而遇到敌人不战而逃,溃不成军。于是,戚继光决定招募新军,训练一支能同仇敌忾、勇敢杀敌的军队来取代“客军”抗倭。

      戚继光来到义乌等地,动员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及当地乡团参加保家卫国的平倭战争。那些农民、乡团积极应募,戚继光从中精选四千多人,以此为骨干,组建新军,加强训练。

      据说戚继光有一位部将叫赵武,他跟随戚继光南征北战十多年,英勇杀敌,立过不少战功,而且还是戚继光的救命恩人。有一次,上司拨下几千两饷银交给他发放,他却全部侵吞,每天用以吃喝玩乐,置兵士死活于不顾。这事后来被戚继光发现,他还是秉公执法。他召集全部将士,把这事当众宣布:“赵武知法犯法,侵吞饷银,大肆挥霍,立即处斩!”然后对赵武说:“你还有什么话说?”赵武跪地求饶说:“戚将军,你看在我脸上这块刀疤的份上,饶了我这一遭吧!”当年赵武因救戚继光时挨了敌人一刀留下伤疤。戚继光说:“赵千户,你对戚某有救命之恩,戚某永远不会忘怀的。但你应当知道,我是不会因私废公,置军法于不顾的。”说完,命士兵拿碗酒来递与赵武,说:“这碗酒算戚某对你的谢意。”赵武接过酒一饮而尽。然后,戚继光像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一样,流着眼泪挥手道:“推出斩首!”

      这事传开后,将士们都知道戚继光严于执法,军令如山,谁都不敢做违犯军纪的事。百姓更加敬佩戚将军。因此,在戚继光率领下的新军,视敌如仇,其锋芒所向,锐不可挡,很快就把浙江一带的倭患平息。

      但倭寇贼心不死,他们从浙江转向福建、广东沿海等地继续侵扰,烧杀抢掠,给福建、广东等地老百姓带来极大的灾难。

      戚继光为了追歼倭寇,转战浙江、福建、广东三省,给倭寇以歼灭性的打击,使倭寇闻风而逃。因此,老百姓盛赞戚继光率领的军队为戚家军。

      戚继光率部三度入闽追歼倭寇。嘉靖四十一年(1562)冬,倭寇从沿海登岸入侵兴化府城,戚继光得到兴化府求援的信息,立即挥军南下抗倭。为了蒙蔽敌人视听,遂下令每个将士双腿绑上三十斤沙袋行军,这样行军速度慢了很多,敌人预测戚家军以此速度行军,从浙江赶到莆田救援,需要七八天时间,因此趁机大肆抢掠、烧杀,准备在戚家军到来之前逃走。但是,戚家军抄近路行军,遇到渡江过河,不搭桥,不渡船,把将士们腿上绑扎的沙袋填入江中筑成河堤,然后从堤上迅速通过。而将士们解下两腿的沙袋后,身轻如鸿毛,行军快如飞。同时,他们日夜兼程急行军,来不及埋锅造饭,就特制一种烧饼,周边厚中间薄,扎一小孔用一根绳子串成一串串,将士们挂在腰间,当行军路上饿的时候就扯一个来吃,喝两口凉水充饥。因此,只用三天三夜时间就赶到莆田。这时,派出的探子回来报告说:“倭寇已在黄石镇林墩驻扎。”于是,戚家军就兵分两路到林墩附近设伏,及至半夜时分合击倭寇大本营。敌人从睡梦中惊醒,不知来了多少兵士,还以为是神兵从天而降,吓得晕头转向,抱头鼠窜,只恨爹娘少生两条腿,来不及逃跑的倭寇被戚家军杀得尸堆成山,血流成河。这一战,戚家军歼敌二千余人,俘虏了贼首,救出了被倭寇掳掠的无辜百姓二千多人。史称“林墩大捷”。从此,戚家军威名大震,倭寇闻风丧胆。

      此后,倭寇再也不敢轻举妄动。终于把浙江、福建、广东的倭患平息。

      后来,莆田、福清等地的人民为了纪念戚继光平倭的功绩,就把戚家军将士挂在腰间行军时吃的烧饼改制为特具风味的光饼,又名“戚光饼”,流传数百年至今。

      这就是戚家军与“光饼”的来历。   (曾广柱)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