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史>于右任称赞罗志忠“诗尚好”

    于右任称赞罗志忠“诗尚好”

      □游心华

      去年,友人赠笔者一本罗志忠《仙溪吟稿》(拾遗集影印本)。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罗志忠常在县城田岑底半路街路口摆摊,为远近乡人代写中堂、表德或联语之类的文书,他的身边常围着一拨人,不时发出赞叹之声。

      罗志忠(1906-1996年),字福梅,号隐仙,鲤城街道木兰社区元宝巷人。先生自幼聪颖好学,曾参加省试获第十六名,是东南自治训练所特训班第二期毕业生,获国民党上校军衔,前半生从戎,后半生隐居。罗志忠生前与于右任交往笃深,诗集中载有“敬谢于右任先生签署《仙溪吟稿》”一诗,足可印证当年春风得志的自信。

      文字因缘掖后生,拨忙倒履屈尊迎。高谈阔论开茅塞,知己忘年感盛情。

      吟稿评鉴羞过奖,名联撰赐受还惊。京华冠盖堂皇过,谁似髯翁两袖清。

      此诗写作年代不详,故无法揣测当年先生是如何攀上于右任这位民国元老。后笔者从吴国柱数年前发表在莆田侨乡时报上《于右任与莆田情谊》一文看到,上世纪四十年代罗志忠曾在莆田中山中学担任军训教官,因雅爱诗词吟咏,而成为壶社(诗社)社员和莆田军余社成员。罗志忠起初不认识于右任,但每有好诗就寄呈于老先生校阅扶正。1947年,罗志忠赴杭州旅游,顺道拐入南京拜会时任监察院院长的于右任先生,并将自编的《仙溪吟稿》献给于老求教。于右任展读之余,称道不已,当他看到作者一诗:“人间称佛亦称师”句时,不禁高声朗读起来,鼓励罗志忠将诗作结集出版,随之挥笔题签《仙溪吟稿》四字。

      另据1985年《莆田市文史资料》第一辑刊登的严俊森、陈维辉合写的回忆录《于右任送女儿来莆就学》介绍:“一九四九年一月,于绵绵同妹妹于无名,由秘书李祥麟伴送从南京抵莆,住在郑仲武家里。郑仲武是于右任的学生,自然对于右任的女儿优礼相待,关心周到。她俩在莆田愉快地度过春节,然后来我们学校——中山中学(现莆田五中)就读。郑仲武就是中山中学的董事长。于绵绵上高中三年级,于无名上初中三年级。当时,我们也是高三学生,于绵绵正好分在我们班上。”同时于右任还给他在莆田的学生和僚属郑仲武写了一封信,信曰:“仲武弟:函悉。绵绵、无名事诸多费神,令右任感荷。罗志忠先生(诗甚好),未知尚在校否?希致意。晤诸老先生(张琴、游定远)时并希道念。校中诸同人均此。于右任,一月卅日。”

      据罗志忠第三子罗淞回忆,其父1945年至1949年应聘在莆田中山中学执教,因于右任曾为中山中学题写校名并将其女儿绵绵、无名送到该校读书,期间于、罗二人书信来往频繁,关系密切。

      从《仙溪吟稿》收录的另一首《敬谢于右任先生撰书“横扫千军不见大敌,抗怀往古与为同俦”联见赠》诗里约略可以看出于右任对罗志忠这位后起之秀的诗品和书艺寄予厚望。诗云:挥毫山河动,运气铁能柔。腕下龙蛇舞,奔腾势不休。罗志忠有幸得遇名师,犹如千里马遇到伯乐,亦为人生之大幸。遗憾的是,1949年秋,于右任被裹挟至宝岛,从此师生音信隔绝,咫尺竟成天涯。

      1996年,罗志忠先生驾鹤西游,享年91岁,《仙溪吟稿》是他从军旅转身到平民生涯的真实写照。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