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史>东圳水库,巍巍丰碑

    东圳水库,巍巍丰碑

    点击查看原图  

    东圳水库主体工程于1959年12月16日提前105天全部完成。

    图为建成的大坝全景。

    点击查看原图

      大坝施工现场。图为坝上夯压的一角。

    点击查看原图

      解放军部队支援大批汽车,为大坝送料。

    点击查看原图

      工地上的铁轨翻斗车运输块石填大坝。

      水是生命的源泉,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吾莆先民有兴修水利的光荣历史,凿塘筑堤建陂,灌溉莆田南北洋,把“只生蒲草,不长禾苗”的不毛之地,建成了“水乡鱼米亦如之”的美丽家园。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面整治了木兰陂、泗华陂、南安陂、太平陂,并兴建了东圳水库和外渡引水工程。还建了小型引水工程13处。《莆田县志》载,“1955年至1990年,莆田先后建成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11座,小(二)型水库72座,山塘1万多座,有效灌溉面积32.2万亩。”其中东圳水库是莆田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福建省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排名第二。值得一提的是,东圳水库的建成,显示了莆田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表现了县委、县人委领导科学决策,造福人民的丰功伟绩,彰显了党员领导干部“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于律己”的高风亮节。

      最近,城厢区委宣传部组织一批作家,深入山区、沿海,寻访当年建设东圳水库的当事人,他们一桩桩一件件讲述了当年东圳水库建设的全过程,再现了往昔战天斗地的峥嵘岁月,而且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东圳水库工程总指挥原鲁山……

      科学决策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莆田沿海特别是莆禧、醴泉、平海三个半岛约700平方公里的土地因为缺水,只能种地瓜、花生等耐旱作物,群众生活十分贫困。据记载,从1952年到1956年的4年时间里,莆田南北洋就遭到4次旱灾,8次水灾。经常庄稼颗粒无收。面对这种情况,莆田县委、县人委一班人达成共识,一定要解决旱涝灾害问题。

      1955年11月,原鲁山就任莆田县县长。1956年初,莆田县政府向省水利厅报告,请求省主管部门来莆,对莆田水系进行考察,帮助莆田彻底根治旱涝灾害问题。省水利厅很重视,不久即派出一支40多名技术人员组成的考察小组来莆,他们不辞劳苦,跋山涉水,对木兰溪、延寿溪、萩芦溪等流域作了全面考察,对莆田的水文、地理等作了详细的分析,为兴建东圳水库,整治三大溪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省水利厅的考察报告认为,在延寿溪的东圳一带,建立一座大型水库的条件十分优越,从而第一次提出建设东圳水库的设想。

      省水利厅的报告,引起了省委和水利部的重视。1956年秋,水利部部长傅作义特地来莆考察,听取了县长原鲁山关于莆田旱涝灾情以及建设东圳水库的思路汇报。

      1957年春,省水利厅又派出专家小组来莆进行实地勘察、钻探、测绘和论证,最后形成了结论,认为延寿溪上游河段落差大,可建一座以发电为主的调节水库,东圳一带可建一座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同年7月,莆田县委、县政府对省水利厅专家小组的总结多次进行讨论、研究,统一认识,形成了科学决策。同年9月,一份由原鲁山县长签发的《关于要求迅速兴建东圳水库的报告》送达国务院,请求国家计委把东圳水库列入1958年建设项目。不久,国务院批准了这一报告。

      一场千军万马建设东圳水库的攻坚战,拉开了序幕。

      力排众议

      资料显示,1958年3月,莆田县委成立东圳水库建设筹备委员会,由原鲁山负责。同年6月,正式成立东圳水库工程指挥部,因为是省属工程,省里决定晋江专署专员王德秀兼任总指挥,省水利厅周连贵任工地指挥,副县长许子斌任副指挥,因为王德秀没到位,周连贵又是省厅来的,结果,原鲁山是名符其实的总指挥。

      我们走访了多位当年参加建库的干部和民工,他们一致介绍,原鲁山自始至终驻扎在工地上,坐镇指挥,参加抢险,与民工们一起劳动,同吃同住同劳动。据东圳水库管理局原局长许景鸿回忆,当年在“大跃进”的特定形势下,有的领导提出在东圳水库上马的同时,再上外度水电站,结果出现了上场劳力不足等种种困难。原鲁山冒着风险,力排众议,主张外度工程暂时下马,集中人力、物力建东圳水库。后来,县委采纳了原鲁山的意见,保证了东圳水库的顺利建设,这种实事求是,敢于担当的精神,令人钦佩。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指出,党员领导干部“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强调“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原鲁山当县长、当总指挥时就是这样谋事、创业、做人的啊。

      身先士卒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1958年水库建设时,经历三次台风暴雨。原鲁山始终在工地上,与民工一起劳动,有时还冒着大雨,没有雨衣没有斗笠与大家一起抢险,总指挥原县长带头了,所有的党员干部个个争先恐后,带领民工齐心协力抢险抗洪。原鲁山说:“人在大坝在,誓与大坝共存亡!”整个工地上群情高涨,不怕苦不怕累,终于战胜了洪水,保住了大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俗话说:“只有落后的干部,没有落后的群众。”

      当年办公室的文书林金祥说,原鲁山为了抢险,与民工一起扛沙包,有一次摔倒了,右手臂摔得青一块、紫一块。许子斌也在劳动时摔倒,右腿骨折后送九五医院抢救。在大坝抗洪抢险的关键时刻,县委书记赵允福也多次到东圳水库工地,指挥抢险。正是有了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有了总指挥原鲁山等一大批党员领导干部身先士卒的模范行为,才带动并激发了建库民工们的热情,大家不计报酬,不讲条件,不怕苦不怕累,乐于奉献。当年党群关系非常融洽,这是我们夺取胜利的根本保证。

      林金祥、夏禹文、陈金宝、陈秋玉几个东圳水库的建设者,都已年过古稀,忆往昔峥嵘岁月,他们豪情满怀,说起领导者,他们不约而同提到了县长总指挥原鲁山,“他住工地,吃的跟我们民工一样,只是山东人喜欢啃一根大葱”;“他经常跟民工一起劳动,打赤脚”;“一出现险情,他就冲在前,坐镇指挥。”许景鸿在一篇文章中说,建库伊始,上级要县里派人到浙江、广东等地学习所谓“先进施工法”,技术主管高宝善同志坚决反对,因为那个办法有赶进度、偷工减料之嫌,原鲁山坚决支持高宝善的意见,确保了水库工程质量。

      原鲁山襟怀坦白、公道正派。参加过闽中革命的副县长李国钦深情地说,五十年代初,与老原一起参加福建省第一届党代会时,会议当中,开始反地方主义,老原不以为然。当莆田代表讨论推荐县委、县政府领导人时,原鲁山无私无畏,推荐闽中地下党老革命苏华大姐。以后在莆田工作期间,他对黄国璋、林汝南、许集美等坚持闽中地下革命的老干部,始终敬仰,对张庆、张坤等也始终关心爱护。李国钦动情地说:“原鲁山不愧是一位忠诚刚毅,一身正气的山东汉子!”他不以权谋私,“真正做到一尘不染,两袖清风,是莆田人民公认的大清官”,“在他任上,他的儿女一个也没安排工作”。今年95岁的老干部李国钦激动地说:“不管风云如何变幻,时局如何变迁,原鲁山在莆田永远是一座推不倒的高山!这位人民的好公仆,莆田老百姓的父母官,他崇高风范将与世长存。”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全国“两会”期间说:“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我们认为,这些话用来评论东圳水库十分贴切。东圳水库是一座巍巍丰碑!原鲁山也是一座推不倒的高山!因为他们经受了实践、人民、历史的检验。  图片由城厢区档案局提供

     

     

      奉献者之歌

      55年前,因修建东圳水库的需要,13000多人常太老区民众舍小家、保大家,背井离乡,踏上移民之路;15年前,因修建后溪水库的需要,这批移民中近500人再次踏上移民之路。

      2014年春天,东圳精神采风组走进黄石镇常溪居委会,走进55年前那一段移民的记忆,也走进15年前那一段移民的记忆。

      荔城区黄石镇的常溪村这个村名是常太加上后溪的合称。村里除了9户三峡移民外,全是常太移民。这里的移民都经历了几次搬迁。1919年出生的黄森妹老人现年虚岁96岁,是移民中年纪最大的。忆起移民搬迁,本来在轮椅上看着莆仙戏剧片的她说着说着就掉泪了。老人原先的家在洋坑自然村,移民到地势高点的洋边村,那个地方她说村民都叫“三荒”,意即山荒、田荒、口荒,随着大坝合龙,水势高了,又移往山门后溪。1999年,因修建后溪水库(后溪水库位于城厢区常太镇,库容量2500万立方米,共投资4300万元,于2001年投入运行。后溪水库是东圳水库和外度水库的备用水源。而东圳水库和外度水库是城厢区、秀屿区和荔城区、涵江区群众的饮用水源。后溪水库可为外度水库注入年近2000万立方米的水源。)老人在80岁高龄时又移往黄石国营农场现住宅所在地。她说,以前日子过得艰苦,平日烧炭挑了去城里卖,现在住上了四层楼房,子孙孝顺,十几年前帮她治好了白内障,如今连穿针都看得见,前几年不慎摔了,子孙花了几万帮她治疗。黄森妹老人说话有条理,精神很好,看不出有90多高龄了。听到大家的赞叹,她大概心里乐开了花,拿下头上的毛线帽子,随手放四方桌上,说着说着,说到三次搬迁的艰辛,和如今安稳的生活,她又拿下手上捂着的暖手筒,棉绒暗花暖手筒放在面前的桌上。桌子上的平板电脑上一直咿咿呀呀地唱着莆仙戏。

      现年68岁的车国标也是常溪居民,原先的家在常太洋边村车都自然村。1958年7月20日晚上10点多遇大水,他家搬离了刚建几个月的房,搬到母亲娘家洋坑自然村,那里地势高点,随着水库的建成,又搬到山门后溪,时年18岁。当时缺粮,连香蕉根、败菜叶都吃。后来生活慢慢好了,但1999年又因修建后溪水库,他拖家带口,带着一家8口再次移民。现在日子过得不错,盖起了100平方米三层楼房,儿子做装修工,媳妇打工,妻子有时也去打点工。常溪村也改为常溪居委会,社区内大家团结一心,风俗都按原来的。抚今追昔,车国标自豪地说:“当时山门村共移101户498人,虽然三次迁移居住地,但我们也为莆田发展作出了贡献。”

      采访接近尾声。移民们一次又一次无私奉献的精神引领我们回溯过往的岁月,一曲动人心魄的奉献者之歌在我们心里流淌——

      为了国家建设的需要,这些善良淳朴的山民们一次又一次地背井离乡,如今,55年过去了,如果说东圳水库是一座牵系民魂的巍巍丰碑,那么,这些背井离乡的山民们就是这座丰碑的奠基者和奉献者!□韩冰   刘爱红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