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艺术>寻访“东圳精神”

    寻访“东圳精神”

      群山环绕,碧波荡漾。在延寿溪中游,天马山与凤漈峰之间,一座银灰色的大坝横亘其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人工湖——东圳水库。

      东圳水库1958年6月动工兴建,1960年4月竣工通水。如今,它已成为一座融灌溉、防洪、发电、游览为一体的多功能大型水库,是莆田人民的“大水缸”和生命线工程。

      暮春三月,笔者走访多个村庄群众,参与采访当年修建水库的部分民工、移民,感受当时修建水库的激情岁月、动人故事和精神动力,寻访“东圳精神”。

      从市档案管查阅的管藏图片到水库坝头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帧帧黑白的照片虽已模糊不清,但依旧厚重、感人;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故事,让人由衷赞叹建设者的平凡与伟大。

      抹不去的是历史,得以传承的是一种世人公认的精神,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东圳精神”,值得后人永远景仰。

      礼赞一种精神,不需要任何理由;诠释一种精神,能让每一个人刻骨铭心的。即使在今天,我们似乎仍然能听到那段逝去不久的特殊历史的回响。

      作为后辈,从采访对象的介绍中,我们再次领略到东圳水库在造福莆田人民的同时,也创造了水利建设史上的奇迹,诞生了激励、鼓舞莆田人民战天斗地的不竭动力“东圳精神”——科学决策、执政为民,艰苦奋斗、团结协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和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精神。

      “东圳精神”是科学决策、执政为民的精神。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莆田县,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县,如何量力而行修建水库,这是修库决策者们科学决策的一个重要抉择。据介绍,莆田县委、县人委班子成员经常下乡调研、了解民情,多次参与境内水系考察。莆田县委更是广开言路,广纳善言,主张集中人力、物力修建东圳水库,使这一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最终得于落实。的确,这一科学决策在现在看来,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思维,水库建成后很长时间内缓解了沿海的旱灾,受益群众多多。

      “东圳水库第一大,库水一开涨界外。灌溉田园三万顷,稻米飘香谷满仓。”这是一首用莆仙话填写的朴实赞歌,它曾经飘荡在东圳水库建设工地上空,激励着建库者团结协作、艰苦奋斗。

      今东海镇原东蔡大队先后有500多村民,分期分批参加东圳水库建设。他们自带口粮、棉被等,前往离家40多公里外的工地,处处抢活干,每天拿着微薄的工分却毫无怨言。一位接受采访的老者不禁回忆起当年那响彻云霄、整齐划一的劳动号子:“东圳水库气象新,战天斗地出黄金。一年艰苦万年福,男女老少下决心。人定胜天建东圳,水库不完不收兵”。

      的确,“东圳精神”是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据档案记载,在建库中,原莆田县12个公社,除南日岛外,几乎都参与。每个公社不分农牧林副渔业,统一按劳力比例分配施工任务,实行包干、包劳力、包工具等“十包”。那时,工地的生活条件异常艰苦,10万民工按照部队编制,过着组织集体化、生产战斗化的生活。他们“工地为家苦作乐,任劳任怨不计酬,齐心协力战犹酣,不甘落后争上游”,谱写出一支争先奋进的建设进行曲。大坝施工中,有的连队活干不完、干不了,别的连队或突击队就会来帮忙。原灵川公社东进红旗连有不少爆破技术工,他们就发挥自己的优势,大力支持城郊民工连,最终让城郊民工连及时完成了指挥部安排的建设任务。另一方面,除了部分技术干部由省、地两级支援外,驻莆部队也演绎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军民鱼水情”。输水涵洞是水库建设中难度较大的一项工程,可一动工,莆田驻军就派出一个工兵连来工地支援。其他驻莆部队不仅来了“支援兵”,还带来拖拉机、空压机等先进的设备。众志成城联合“作战”,建库中遇到的困难一一迎刃而解。当时,在民工们的协助下,驻莆部队提前26天,完成了技术含量最高、任务最重的开凿输水隧道工程。

      艰辛的工作孕育卓越的精神。兴化女子向来以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善良贤惠着称。那时,工地上的女民工占到六成以上,涌现出了“十仙女模范”、“向秀丽突击队”等多个英模集体和劳动模范。年近八旬的陈秋玉是涵江白塘上俞村人,曾加盟“闪电突击队”、“巧姐妹突击队”等,先后荣获一等功、二等功,荣膺全省的“三八红旗手,还到北京参加全国民兵先进的表彰会。

      “东圳精神”更是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精神。在当时施工条件简陋的情况下,指挥部提出“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土法上马、因陋就简”的技术革新口号,创造出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方案;统一制定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工程质量鉴定和验收制度,确保工程质量。还自办起工具修理厂、修配站,自创犁土化、木椿迫土化、装土码头化等“多化”施工技术。水库坝头工地的总工程师高宝善,抽调技术员200人驻扎工地,天天在坝头检查工程质量,真正做到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如今,大坝历经56年洗礼,仍巍然屹立。

      “东圳精神”也是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如果说,东圳水库建设是一支激扬的进行曲,那么移民就是一首细腻的抒情曲。据记载,建库共淹没土地1.17万亩,移民2666户、13382人,拆迁房屋14847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莆田最大的一次移民潮。

      “少小离家老大回,不觉少年变老人”,“老人神驰议论热,旧事依稀如梦游”,“回忆故园影尚在,地貌风俗概不遗”。这是不少常太移民心里一段刻骨铭心的家园记忆。当时,地处库底的枫叶塘、霞田等村群众迁移到库顶高处。在国家利益与故土眷恋二者之间,他们选择了前者。迁往庄边、邵武等安置的老区民众做到:思想通、认识高、行动快,没有一人拖后腿。移民们积极响应号召,扶老携幼,背井离乡,主动搬迁,仅用2个月就完成迁移。其中,有一批移民1958年从库底搬到地势高的洋边村洋坑自然村,后来又搬迁到同镇山门村后溪自然村。1997年,因后溪也要修建水库,101户村民再次迁到黄石常溪。

      奉献,是移民一首壮丽的赞歌。江水悠悠,说不尽移民的心里话;青山碧碧,诉不完移民的故乡情!他们的无私奉献必将为历史、为后人所深深铭记!

      抚今追昔,历史难忘。“东圳精神”是莆田人民的精神财富,更是兴化儿女再创辉煌的不竭源泉。今天,我们弘扬“东圳精神”,就是把这一珍贵的精神财富传承下去,发扬光大,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易振环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