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艺术>莆阳先贤家乡风物百咏

    莆阳先贤家乡风物百咏

      “莆,古称海滨邹鲁,壶华灵淑,代产魁彦,佳章鸿笔,照耀寰宇。”这是清代莆田著名诗人、文选家涂庆澜《莆阳文辑?自序》的起句。涂庆澜,同治进士,授翰林编修,充国史馆协修,后任国史馆纂修,功臣馆总纂,在编著个人多部诗文集之外,晚年致力于编辑出版《莆阳文辑》和《国朝莆阳诗辑》。涂庆澜坦言他做这件事的目的是,“重以荟萃,遂垂久远”,“在莆言莆,瓣香前辈”。——今天我们推出《莆阳先贤家乡风物百咏》,其心意与之相近,在彰显先贤炫丽多彩的诗才之外,我们更想让今天的莆人们看到,我们的先贤们曾经是那样地痴情于这片土地,留下了如此温暖、细腻、丰盈、多姿的莆阳风物记忆。

      据粗略统计,自南朝至清代,莆阳诗人的传世诗作不下十万首,要从十万首中精选出一百首与家乡风物有关的作品,其难度可想而知。接受本报邀约,接下这份“苦差事”,耗时两个月完成的是,莆田资深文学编辑、莆田市诗词协会副会长林金松先生。林先生同时为这个专辑的作者编写了简介,并撰有《高吟七字越千春——莆田古代诗人举要》一文,对莆阳历代诗人做了简单回顾。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阅读,这一百首诗作的编排顺序,大体依古代版图,由莆田城关到仙游山区,妈祖庙、木兰溪、九鲤湖三大风景线则不分畛域集中展示;作者按朝代先后为序。

    东山晓旭

    清·方元俞

    岩色菁葱接翠薇,东方初日正含晖。

    晶光散露珍珠落,赤羽经林玉鸟飞。

    石畔柔桑清影过,岸边弱柳淡容依。

    分明旸谷此间在,涌出圆轮挂岫巍。

     

    重九东山登高

    清·翁霔霖

    轻风拂树半吹衣,谢屐崎岖上翠微。

    岭外白云双雁过,林间红叶一僧归。

    寒花有节逢秋淡,怪石如人送客稀。

    我醉登临最高顶,瓦鳞日暮炊烟飞。

     

    宋家香

    明·林希哲

    吾莆名果鲜荔支,君谟有谱世所知。

    陈紫方红固为贵,宋香品汇尤珍奇。

    六月炎暑日正长,累累绿叶垂绛囊。

    薰风微度疏林晚,比邻犹觉闻清香。

    核上俨若斧斤痕,兹事奇怪难评论。

    云是当年巢寇乱,欲伐其枝投爨焚。

    皤皤老妪以身庇,天然幻出斯灵异。

    至今又历数百年,后人培植常留意。

     

    元妙观闻箫
    明·佘翔

    月明仙院夜沉沉,鹳雀高巢古木阴。

    独坐西楼钟磬寂,玉箫吹起故园心。

     

    梅寺钟声

    清·方元俞
    何处钟声出晓烟,梅峰别有上方天。
    离离欲送风光落,点点曾添露草鲜。
    未了参禅传法语,由来觉梦唤沉眠。
    清音可卜阴阳事,还忆当年释氏贤。

     

    梅寺钟声

    清·黄彬
    上方脉脉送钟鸣,唤醒人间第一声。
    响逐东山催晓箭,梦回斜月破残更。
    楼高恍听鲸鲵发,籁静惟闻律吕生。
    七百年来传逸韵,悠悠远播锦江城。


    共乐堂

    宋·陈俊卿

    共乐台前花木深,登临当暑豁衣襟。

    红垂荔子千家熟,翠拥筼筜十亩阴。

    老退已寻居士服,清欢时伴醉翁吟。

    凭栏四望丰年稼,差慰平生忧国心。

     

    西山晚对颇爽气,偶成一首

    元·洪希文

    扇摇落日渐昏黄,目送栖鸦接翅忙。

    宇宙山川明历历,古今贤哲逝茫茫。

    悲歌拄笏追陈迹,长啸携筇逗晚凉。

    擘划戴符钱十万,吾生从此足徜徉。

     

    咏古谯楼

    清·陈池养

    岑楼作镇仰巍峨,百里莆阳竟若何?

    郑白渠开原野沃,崔卢族聚故家多。

    青山有日回佳气,绿水终年障巨波。

    此会登临聊极目,能无长啸发高歌?

     

    文峰书院次韵

    明·林俊

    太平端合老人龙,卧隐城南江上峰。

    笔讶草玄高起冢,膏因继晷惯烧松。

    花间得句诸儿续,月底吹箫二客从。

    闭户著书秋更晚,隔溪烟树夕阳重。

      

    钟潭振响

    清·李光荣

    何处噌吰断续音,犹疑僻地隐丛林。

    泉鸣空谷传声应,韵落如钟夕照沉。


    钟潭噌响

    清·林津

    空灵石窍本天成,水激钟潭朝夕鸣。

    疑是明堂清庙器,不同杂响听锵铿。


    庚午观秋试

    宋·黄公度

    棘闱晓辟万袍趋,邹鲁虽微士所都。

    三献有人怀楚璞,滥吹何事试齐竽?

    要令庾语题齑臼,莫把玄文覆酱瓿。

    袖手旁观君勿怪,个中曾是老于菟。


    灵岩广化寺(选一)

    明·林文

    郁郁长松护石关,巍巍双塔倚云端。

    瀑声落涧千寻险,山色当门几许宽。

    风度花香飘客袖,雨余鹤迹印仙坛。

    留题古壁皆珠玉,自扫尘埃仔细观。


     郑南湖书堂

    清·陈池养

    凤凰山下海潮生,不辍弦歌弟与兄。

    八姓衣冠安乐土,一庭风雨宝荣名。

    咸知砥砺成邹鲁,渐觉联翩肇宋明。

    造士今来贤太守,犹听两岸读书声。

     

    题三紫山

    清·郭尚先

    遥看列嶂绝尘埃,鼎峙绵延晓色开。
    远接龟峰低万壑,高悬斗极屹三台。
    苍凉夕带白云去,耸翠朝扶红日来。
    好是天灵生紫笋,神仙海外忆蓬莱。

     

    三紫凌云

    清·黄道黼

    三峰鼎峙势高昂,紫帽凌空映太阳。

    五色祥云征有兆,莆邦文献甲闽疆。

     

    九日登凤凰山

    明·林去疾

    九日凝霜雁转哀,凤凰山下客登台。

    也无乌帽从风落,不见白衣送酒来。

    时序每侵蓬鬓短,萧条空对菊花开。

    百年天地悲秋气,赋就谁怜宋玉才?

     

    游石室岩

    清·陈淑英

    传说岚光处处新,踏青女伴趁芳辰。

    路弯几曲松成径,寺隐三间竹作邻。

    石顶涌泉梳石发,山头锁雾着山巾。

    许多佳景添诗兴,便欲留题怕见人。


    题石室藏烟图

    清·张琴

    天开石室是何年? 洞里浑疑别一天。
    古树润含千嶂雨,疏钟撞破隔林烟。
    登高客忆茱萸酒,解渴僧分竹笕泉。
    咫尺西山长在望,不须榻借白云眠。

     

    智泉流觞

    明·佘翔

    永和修禊日,胜事至今存。

    衣染春云色,杯停曲水痕。

    东来千雉合,北望九华尊。

    但得兰亭趣,桃源未可论。

     

    智泉

    明·林钟台

    孤亭倚树隐岩巅,缥缈飞来百道泉。

    近寺疏钟和晚碓,层崖急瀑湿秋烟。

    鼋鼍海迥冲潮没,螮蝀天低饮涧悬。

    更喜扬州何水部,鸣琴多暇结山缘。

     

    不把渔竿

    唐·徐寅

    不把渔竿不灌园,策筇吟绕绿芜村。

    得争野老眠云乐,倍感闽王与善恩。

    鸟趁竹风穿静户,鱼吹烟浪喷晴轩。

    何人买我安贫趣,百万黄金未可论。

      

    徐潭即事二首(选一)

    宋·刘克庄

    一生常寄人篱落,入手斯丘得自专。

    防墓向来封四尺,骊山何必锢三泉。

    暮年已作饰巾客,它日那无挂剑贤。

    种万株松千本桂,不忧千载不参天。

     

    为黄原清赋绶溪渔隐

    元·郭完

    渔郎家住清溪曲,买断徐潭作钓乡。

    自制蓑衣眠别渚,故移茶灶上轻航。

    荔支林坞水烟暖,鸂鶒桃花野岸长。

    日暮醉归鱼满筥,樵青敲火倚疏篁。

     

    题九华山

    宋·方翥

    何人登眺睨绝顶?一树一石探幽奇。

    虫文鸟篆不可识,如读岣嵝神禹碑。

    累累蚝山著石面,此非所有能无疑?

    细看大石深孔窍,舟人撑篙迹犹遗。

    乃知此山千载前,汹涌尚作海渺弥。

    蛟龙鱼鳖占窟穴,不省造化能密移。

     

    游紫霄岩

    明·郑岳

    紫霄岩在北城陬,六十年来始一游。

    树艳屯云晴亦雨,溪声逝水夏还秋。

    悠悠世界疑无限,扰扰吾生行欲休。

    满眼烟光吟不就,临风独倚殿东楼。

     

    宪伯东村兄游紫岩有怀用蔡忠惠韵寄惠赋此答之

    明·黄廷用

    故国名岩话紫霄,栋梁结构自前朝。

    深林鸟雀依山院,流水桃花过野桥。

    春满江城低藉草,月明海市远听潮。

    诗成更觉乡心倍,鸿雁南飞路不遥。

     

    紫霄岩怪石歌

    清·陈池养

    紫霄怪石石崔嵬,无数石来山亦来。

    想见神人驱石鞭之走,纷纷坠落山岩隈。

    深者块根古,高者不着土。

    或似舟在陆,或类牖通户。

    轰或震为雷,击或声如鼓。

    琉璃峡转天台桥,罗汉洞外成僧寮。

    禅师伏虎坐说法,讵减鹫岭郁岧峣。

    如今点头无其事,不言听经暮与朝。

    补天愿得女娲炼,常作烟雾腾青霄。

     

    题南山书堂

    宋·郑樵

    一泓澄沏照人间,明月团团落古湾。

    不向奔流随浪击,独持高洁伴云闲。

    禅房夜静留清鉴,阆苑仙归坠碧环。

    每到轩前心转逸,了无纤翳可相关。

     

    题夹漈草堂

    宋·陈俊卿

    流水三间屋,公曾半席分。

    帝尝招此老,天未丧斯文。

    人去留青史,山空只白云。

    升堂时想象,金石恍犹闻。

     

    题夹漈草堂

    宋·郑侨

    杪秋寻远山,幽怀郁冲冲。

    草堂跨层崖,夕阳山影空。

    高人辞天禄,结交杖藜翁。

    游氛暗九土,岁晚余曷从。

    泠泠夹漈水,谡谡长松风。

    思之不可见,泪落秋云中。

     

    越王台

    宋·方信孺

    万山滚滚尽东来,高处犹存百尺台。

    回首旧时张乐地,一杯重与酹苍苔。

     

    书斋谩兴二首(选一)

    唐·翁承赞

    官事归来衣雪埋,儿童灯火小茅斋。

    人家不必论贫富,惟有读书声最佳。


    江口道中

    明·佘翔

    路旁芳草正萋萋,游子朝来别故溪。

    回首壶公魂欲断,前山又听鹧鸪啼。

     

    通印港

    清·宋廷尊

    双虹影落过江时,有客愁肠系别离。

    且赏故乡风味好,荻花秋雨子鱼肥。

     

    游囊山

    唐·黄滔

    山有重囊势,门开两径斜。

    溪声寒走涧,海色月流沙。

    庵外曾游虎,堂中旧雨花。

    不知遗谶地,一一落谁家?

     

    囊山松风阁

    元·余樾

    翠云不改旧时峰,笑我重来鬓已翁。

    掉臂山林三友共,论心宇宙几人同?

    酒醒小阁松风溜,灯暗疏窗竹月笼。

    最是五更清梦断,一声钟里万缘空。

     

    辟支岩

    明·柯潜

    攀云凌绝顶,一望海天空。

    野色断桥外,鸟声高树中。

    烟凝芳草碧,苔衬落花红。

    万虑都消却,长歌送暮鸿。

     

    和李雪樵游国欢寺元韵

    清·杨玉章

    风流不减永和年,懒散偏悭胜会缘。

    开径定知劳盼望,向隅独自笑痴癫。

    花茵未与联欢席,香穗空留结愿烟。

    且把雅游申后约,尽多佳日是春天。

     

    御赐阁额(选一)

    宋·黄公度
    杰阁侵霄汉,宸章焕璧奎。

    内庭颁宝宴,中使揭璇题。

    信誓山河固,庞恩雨露低。

    寒儒倚天禄,目断五云西。


    涵江送别

    明·王伟

    涵江自昔繁华地,桑柘连阴百余里。

    笙歌摇曳树底闻,甲第巍峨空中起。

    人事变更非昔时,荒烟落日清猿悲。

    豪华意气今安在?惟见江流无尽期。

    南州文学东鲁客,岁晏迢迢赴京国。

    纷纷冠盖饯江湄,酾酒长歌吊遗迹。

    酒酣分袂各赠言,事业相期追前贤。

    风帆向晚去如泻,天涯极目空云烟。

     

    白塘秋月

    清·郭尚先

    晴波皎洁挂蟾光,照彻清宵漾白塘。

    玉镜平铺秋浦阔,银河远浸夜珠凉。

    杯邀皓月明千里,露湿蒹葭水一方。

    有客吹箫移桂棹,潜蛟舞罢影茫茫。

     

    乙卯中秋夜游白塘

    清·江春霖

    宦海归来几度秋,等闲初作白塘游。

    流连诗酒三高士,放浪形骸一小舟。

    月到天心光上下,水涵山色影沉浮。

    隔船妓乐喧嚣甚,为问清欢似此不?

     

    宁海晚眺

    明·佘翔

    海上晴虹驾作桥,云连蜃气望迢迢。

    三江日暮涛声起,不数西陵八月潮。

     

    题宁海桥

    清·郭尚先
    晨曦朗映吉祥前,影射长虹破晓烟。
    紫曜高悬初出海,红轮几跳始经天。
    三千浪涌金光耀,十五门通彩色连。

    岂是烛龙含远照,羲和命驾浴甘泉。

     

    次宋秋涧雨中黄石观梅韵

    清·郑王臣

    幽人胜赏似君稀,冲雨篮舆上翠微。

    愁见江妃村畔过,梅花如雪糁春衣。

     

    江妃村

    清·郭尚先

    曾传戚里此江干,遗事开天已渺漫。

    赋买千金心不转,珠擎一斛泪空弹。

    秋风团扇班姬怨,夜雨淋铃蜀道难。

    犹胜仓皇端正树,一钩罗袜与人看。

     

    戚南塘祠

    明·林云同

    铜柱南天将略奇,凉风肃肃动牙旗。

    边疆列阵驱云马,海国长城集虎貔。

    绾玉功高官更懋,图形庙在众何私。

    巨鲸微蜮遥争遁,已说威名绝岛知。

     

    东角孙尔准祠

    清·陈池养

    飒爽英姿智略优,当时雅量更休休。

    谦冲能屈上公贵,饥溺常訏大国谋。

    济世有丹金可炼,听言如水石堪投。

    翻因抵掌阶前地,桑梓长教惠泽留。

     

    双髻山(编者注:即“五侯山”)

    清·刘尚文

    山名犹藉绮罗香,宝髻双双晓镜旁。

    恰合蟠龙新巧样,应添螺黛助晨妆。

     

      高吟七字越千春——莆田古代诗人举要

      “水从井底通沧海,山在窗中倚远天。”这两句诗,既见地方特色,又见胸襟气魄,作者就是被誉为“闽中文章初祖”的黄滔。黄滔所处的晚唐五代,中原板荡,文士李洵、韩偓、王涤、崔道融、罗隐辈入闽避乱,黄滔作为本地的诗坛盟主,不仅给他们创造了较好的生活条件,还与他们唱酬切磋。黄滔五律《游东林寺》颔、颈联为:“已到终嫌晚,重游预作期。寺寒三伏雨,松偃数朝枝。”《瀛奎律髓》评曰:“黄滔何人?此诗三四,举唐人无此淡而有味之作。五六佳。”黄滔还编有《泉山秀句集》,这是福建最早的诗人作品合集。黄滔的诗歌创作及诗歌理论均达唐末五代闽中诗坛的最高峰,其诗作置诸全国诗坛也不逊色。与黄滔同时的徐寅,则以清词丽句驰骋诗坛,时人号为“锦绣堆”。他有《徐正字诗赋》传世,其中诗达368首,为唐五代闽人之冠。黄滔、徐寅的赋也很有名,徐寅的赋还流传到渤海国。黄滔、徐寅的出现,标志着莆田诗歌从晚唐开始走向全国。值得一提的是徐寅的曾孙徐昌图,他是五代词坛名家,文学史论者称其启有宋一代词风。

      “花未全开月未圆,看花候月思依然。明知花月无情物,若使多情更可怜。”(《十三日吉祥院探花》)散文化、议论化、理趣是宋诗的特色,在这首诗里得到充分体现,诗为北宋名臣蔡襄所作。早在景祐三年(1036),身为馆阁校勘的一介小吏蔡襄就以政治讽刺诗《四贤一不肖诗》震动朝野、流布番邦,其时他才24岁。《福建文学发展史》指出,“在北宋,蔡襄是仅次于欧、梅、苏、黄的第二流诗人,而在福建的范围内,他却是第一流的名家。”蔡襄“在福建首先确立宋调”。蔡襄的孙子蔡伸则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词人,其词婉而不媚、雅而有格。黄公度诗文词赋兼备,有《知稼翁集》行世。王迈是南宋中后期的著名诗人,其人才大气豪,其诗清峻超迈。刘克庄是宋代最大的诗歌流派江湖派的领袖,南宋后期成就最高的辛派词人,骈文、散文小品以及文艺理论也都达到了当时的最高峰。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莆田有史以来在全国文坛上声望最高的作家。刘克庄遭逢国家饱受内忧外患的非常时期,其一生饱学、一腔忠愤迸发的诸多不平之鸣,不仅以艺术价值著称,尤其以思想价值名世。800年来,每当国难当头,有志之士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成为克敌制胜的精神武器。刘克庄有《后村先生大全集》196卷传世。蔡襄、刘克庄的出现,标志着莆田诗词在宋代已经登峰造极,这一方土地已拥有饮誉全国的诗人。

      宋末元初的民族大较量和元末的亦思法杭兵乱使莆田人元气大伤。有元一代,较为著名的是洪希文和陈旅。洪希文是乡土诗人,他不屑于参加元朝的科举考试,以设馆授徒为业,写出了一些深刻反映社会矛盾的好诗。陈旅则是元代“以文而知名”的十八家之一,其文典雅峻洁,其诗颇有盛唐气象。元代,莆田的读书人对民族压迫深恶痛绝,多不愿博取功名。他们相与结社,以文为乐,最著名的是郭完、方时举、朱德善等22人参与的“壶山文会”。他们每月一会,或清谈高歌、或命题请赋,同气相求乃至有难相帮,可算是逆境中形成的文学流派,甚至走得更远。

      明代是莆田人科举仕途大丰收、大发达的时代,以文学名世的也不乏其人,然而数量虽多,质量不高。柯潜诗作冲淡清婉,是天顺、成化年间诗坛名家。彭韶廉政爱民,其最有价值的作品是反映灶户之苦的8首配图诗。就题材而言,这组诗在文学史上是个突破。嘉靖年间,倭乱频仍,明中叶以后,莆田的经济已步入低谷。“诗穷而后工”,正应在黄廷用、佘翔身上。黄廷用被日寇掳去幸免于难;论者认为,他的诗可以与欧阳修媲美。县令佘翔与御史意见相左,拂衣归来,放游山水以终。其诗雄丽高峭,文坛泰斗王世贞赠诗云:“十八娘红生荔枝,蚝房舌嫩比西施。更教何处夸三绝,为有佘郎七字诗。”

      明清之际的民族大较量中,这一方土地又惨遭劫难。余怀流寓江苏,遭逢明清易代,一腔才情发为诗文小说,其诗清而能绮、丽而不靡。林麟焻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受命册封琉球国王,写下14首“琉球竹枝词”,歌咏当地风土人情,颇有史料价值。郑王臣的《莆风清籁集》是历代莆田人的诗歌总集,收兴化府清中叶以前1000多位诗人3000多首诗,并附有诗评《兰陔诗话》,由此书可大略窥见莆田诗歌的源流正变。不足之处是没有优选,零敲碎打。抚平战争的创伤,积聚力量东山再起,晚清的莆田文坛呈现一片绚丽的晚霞。直声震天下的御史江春霖,末科进士张琴,都有诗文佳作传世。林金松

     

     

      蒲弄草堂

      明·柯潜

      艾轩先生鸣大宋,绝世文才岂天纵?

      横经讲道倡莆中,别构茅堂向蒲弄。

      蒲弄山高矗天起,倒影平湖三十里。

      渡头频系问奇船,门巷纷纷响珠履。

      一从观化去不来,旧基零落荒苍苔。

      高林日暮鸟相语,废圃春深花自开。

      花开花落几今古,风教何曾化尘土。

      绵绵书泽犹在人,满邑弦歌比邹鲁。

      我来曾过山之陬,夕阳驻马空回头。

      九原之魂不可作,临风一啸云悠悠。

      大蚶山仙祠

      明·林符采

      山势连天迥,周遭亘海齐。

      门临波影荡,径转荳花迷。

      石峭泉孤咽,松稠霭共低。

      仙坛尘迹少,欲此结幽栖。

      紫霄洞

      清·陈芳郊

      福地洞天依海天,紫霄片石亦天然。

      高标字迹留千古,不让桃源避世仙。

      莆禧城

      清·陈池养

      但见孤城近海中,真如撒网一渔翁。

      环山石灿初升日,夹水澜翻乍转风。

      菽麦相宜愁土狭,舳舻可驾喜波通。

      为何不道乘潮好,比屋萧条苦说穷。

      门夹风涛

      清·李光荣

      两山对峙石为门,水泻中流白浪喧。

      来往风帆斜照处,炊烟几缕辨江村。

      题顺济庙

      宋·黄公度

      枯木肇灵沧海东,参差宫殿崒晴空。

      平生不厌混巫媪,已死犹能效国功。

      万户牲醪无水旱,四时歌舞走儿童。

      传闻利泽至今在,千里危樯一信风。

      题圣墩妃宫

      元·洪希文

      我昔缆舟谒江干,曾觐帝子琼华颜。

      云涛激射雷电汹,殿阁硉兀鱼龙间。

      此洲山岛谁所构,面势轩豁规层澜。

      壶山峙秀倒影入,乾坤摆脱呈倪端。

      粉墙丹桂辉掩映,华表耸突过飞峦。

      湘君小水幻灵骨,虞帝迹远何由攀。

      银楼玉阁足官府,忠孝许人巫咸班。

      帝怜遐陬杂鲸鳄,柄受水府司人寰。

      五云殿邃严侍卫,仙衣法驾朝天关。

      危樯出火海浪破,神鬼役使忘险艰。

      灵旗毵娑广乐振,长风万里翔虬鸾。

      平洲远屿天所划,古庙不独夸黄湾。

      至人何心恋桑梓,如水在地行曲盘。

      升阶再拜荐脯藻,不以菲薄羞儒酸。

      日谈书史得少暇,石桥潜渡凭雕栏。

      诗成不觉肝胆醒,松桧蓊荟鸣玦环。

      骑鲸散发出长啸,追逐缥缈乘风还。

      湄洲屿

      清·李光荣

      莆东海口列湄洲,浪鼓潮音激石流。

      神迹至今安泽国,往来舟楫拜珠旒。

      湄洲屿

      清·林丙炎

      万顷茫茫一屿高,山根石罅触风涛。

      轰轰雷鼓惊天震,海若游来驾六鳌。

      象峰寺

      清·张琴

      禅障儒酸竟两忘,有缘借作读书堂。

      泉流幽砌如鸣漏,风过疏棂似响簧。

      何处月明无客赏,经旬花落累僧忙。

      避人渐觉乾坤隘,潦倒诗名不敢狂。

      小屿桥

      清·林起龙

      虹桥渺渺造何年,横跨长江远接天。

      沙草翠迷驰马路,屿花红映钓鱼船。

      排空雁齿收寒雨,架海鼍梁咽暮烟。

      欲问当前侯庙处,人家半在白云边。

      题壶山

      唐·翁承赞

      井邑斜连北,蓬瀛直倚东。

      秋高岩溜白,日上海波红。

      次方武成壶山韵

      宋·刘克庄

      图经云此有神仙,曾见壶公跳入年。

      斫木人多山渐瘦,结庵僧去石谁眠?

      鸟归半岭衔斜日,樵返疏村起远烟。

      君若能抛尘里事,一龛共占野云边。

      壶山

      宋·柯应东

      方壶久伏海中洲,涌出高山不计秋。

      峰上今犹蚝带石,穴边时有蟹寻湫。

      云飞岩岫来龙聚,风送潮声入虎丘。

      景物无穷供眼界,一钩新月促归舟。

      壶公草堂图

      明·林文

      山到壶公是故乡,画图写出旧书堂。

      云涛晓涨千岩白,海气晴添半夜凉。

      庭竹凝烟檐滴翠,槛花飘露砚浮香。

      别来漫忆躬耕处,付与渔樵醉夕阳。

      木兰溪书堂

      宋·郑耕老

      郑子藏书处,柴门碧树湾。

      开怀溪一曲,养拙屋三间。

      月色斜侵竹,鸟声迥隔山。

      辋川多胜趣,何似此潺湲。

      泛舟木兰溪(选一)

      明·郑纪

      白发投簪爱胜游,片帆摇漾出沙洲。

      鸟飞鱼跃随双棹,云影天光共一舟。

      竹几平铺时劝饮,篷窗半启漫赓酬。

      醉归不觉春山暮,犹载斜阳任水流。

      钱李十四祖庙祀

      明?林俊

      素书珍重老人期,逢竹熙宁始此陂。

      陆海桑麻潮落后,庙门香火诏开时。

      岩廊近采台臣疏,俎豆初修长者祠。

      祖泽一方延故武,木兰蜀堰两丰碑。

      题木兰陂

      明·陈茂烈

      莫怪藏珠肯剖身,古来好施几多人?

      黄金浮世轻如羽,青史垂名胜似珍。

      天上银河分一派,莆中粒食共千春。

      庙前斜向东流水,烟火茫茫遍海滨。

      题龙纪院僧室

      宋·蔡襄

      山僧九十五,行是百年人。

      焚香犹夜起,喜酒见天真。

      生平持戒定,老大有精神。

      须知不变者,那减故时新。

      仙溪天马山

      清·郑黄灿

      天马行空来,夭矫行空际。

      风云涌层巅,阴阳互开闭。

      中有万古宅,不有人间世。

      伊人踪迹奇,恍与真灵契。

      石壁峭千寻,肇基无尺势。

      窈窕结山窝,凌虚藏苍帝。

      初疑径未通,迂回路转细。

      水响石桥渡,烟霏碧玉砌。

      侧身入渺茫,俯视小一切。

      因思造化中,佳景眼前蔽。

      开辟自需时,神灵劳呵卫。

      五岳空遨游,三山不可济。

      折坐蚁陂芰,丛生小山桂。

      尚当嘉隐俦,一丘聊自憩。

      十洲亭

      宋·陈谠

      东塘昔号神仙景,亭以洲名世亦稀。

      山拥髻鬟临水鉴,花铺云锦出天机。

      好风入座清如濯,古木分行翠欲围。

      每到凭栏会心处,不知香气袭人衣。

      端午日枫亭道中(选一)

      宋·陈宓

      百里青松五月凉,千年忠惠有余芳。

      后人继此非难事,不为公家虑久长。

      夜坐枫溪桥

      明·郑杞

      银虹飞度水云乡,遍倚雕栏月色凉。

      夜半归来风满袖,家家门巷荔支香。

      十五日游龙华净明两院值雨

      宋·蔡襄

      垂杨修竹半藏山,一径纡回暮雨间。

      绿满野田看渺渺,白飞岩溜自潺潺。

      空村鲐背行歌去,古寺头陀乞食还。

      却羡幽人在深僻,断无来客扣禅关。

      龙华寺

      明·柯潜

      宝幢山下烟霞古,老树如龙欲飞舞。

      花气薰成五色云,泉声散作千林雨。

      我爱溪山事事幽,锦袍醉踏东风游。

      题诗净扫岩头石,把酒还登竹外楼。

      空门自与人间别,夜榻焚香卧清绝。

      明朝长啸拂衣归,闲却溪风与山月。

      彻云涧

      郑露

      延绵不可穷,寒光彻云际。

      落石蚤雷鸣,溅空春雨细。

      到九座

      宋·陈宓

      想象精蓝九叠前,青鞋今得踏云烟。

      霜边涧水多成玉,岭上人家半是仙。

      伏蟒千年无动意,老松何日不幽禅。

      可怜倚马思归客,有底区中未了缘。

      九座院

      宋·刘克庄

      化尽开山物,惟存窣堵坡。

      俗传潭出雨,僧说火因魔。

      旧绘唐绫暗,新镌蔡字讹。

      岩前观蟒石,尤觉可疑多。

      蔡溪岩——陈聘君隐处

      宋·刘克庄

      爱瀑恋苔矶,难招出翠微。

      死因岩作墓,生以石为扉。

      已叹逃名是,犹嫌学佛非。

      后来无此士,不但鹤书稀。

      菜溪岩

      明·李梁

      风吹溪涧水流沙,高阁虚栏半紫霞,

      未会聘君修炼法,空教童子采松花。

      菜溪书事十首(选一)

      明·林大辂

      险绝千盘岭,喧豗百折溪。

      风霆石齿齿,天汉草萋萋。

      谈虎听畲客,弹猱任黠奚。

      巢林双倦鸟,安隐足卑栖。

      春入鲤湖

      唐·徐寅

      到来峭壁白云齐,载酒春游渡九溪。

      铁嶂有楼霾欲堕,石门无锁路还迷。

      湖头鲤去轰雷在,树杪猿啼落日低。

      回首浮生真幻梦,何如斯地傍幽栖。

      游九鲤湖

      唐·郑良士

      仄径倾崖不可通,湖岚林霭共溟蒙。

      九溪瀑影飞花外,万树春声细雨中。

      覆石云闲丹灶冷,采芝人去洞门空。

      我来不乞邯郸梦,取醉聊乘郑圃风。

      游九鲤湖

      唐·陈乘

      汗漫乘春至,林峦雾雨生。

      洞莓黏屐重,岩雪溅衣轻。

      窟宅分三岛,烟霞接五城。

      却怜饶药物,欲辨不知名。

      鲤湖

      宋·刘克庄

      凡是龙居处,皆难敌此泉。

      下穷源至海,上有穴通天。

      小派犹成瀑,低峰亦起烟。

      莫疑乘鲤事,能住即能仙。

      游九鲤湖纪兴(选一)

      明·黄廷用

      青冥杳隔三山外,碧水长悬一鉴明。

      绝似楼台飞雪片,无端岩岫作雷声。

      仙宫不道珠帘卷,龙窟应传丹鼎成。

      自是洞天分世界,欲擎玉柱入蓬瀛。

      题九鲤湖九首

      明·佘翔

      雷轰

      水晶宫殿压青山,隔断红尘霄汉间。

      湖上雷声轰不住,长疑仙子驾龙还。

      瀑布

      寒泉泻下紫霄来,一道潺湲万壑哀。

      可是仙人遗匹练,至今犹挂白云隈。

      珠帘

      一片珠帘障玉楼,垂虹为带月为钩。

      怪来不作寻常梦,鸾鹤分明到十洲。

      玉柱

      仙人何处弄烟霞,十二楼台别有家。

      依旧当年双玉柱,擎天半倚白云斜。

      石门

      双扉寂寂护苍苔,几片浮云洞口来。

      笑探三花从此去,不知何处是天台。

      五星

      悬崖千树昼冥冥,一片潭光聚五星。

      我欲斋心看道箓,移来午夜照疏棂。

      飞凤

      何物沉冥不可招,九苞曾说跨王乔。

      只因误啄金丹粒,谪落人间听玉箫。

      棋枰

      仙子乘龙去不还,棋枰犹自阁人间。

      不知千载烂柯后,又着蓬莱第几山。

      将军

      辟谷仙人不可从,云山彷佛武夷踪。

      将军不是封侯骨,也学文成访赤松。

      石所静和轩

      宋·陈易

      酒吸阳春入肺腑,茶罢清风生肘腋。

      安知石所洞中人,不是武陵溪上客。

      登石所山观石上古篆

      清·王寿桁

      鲤湖春水散烟雨,中藏琼楼与玉宇。

      我观鲤湖最佳绝,难与石所争奇石。

      樵谷山前山盘行,山中怪石立门户。

      人行石上声咚咚,步到麦斜日初午。

      危峰叠嶂皆石积,不见尺地与寸土。

      试登绝顶手摩天,八壶三山近指数。

      占星石上苍苔生,樵谷先生读书苦。

      丹崖古篆百余字,奇奇怪怪同石鼓。

      韩公苏公生已遥,谁把新诗纪丝缕?

      仙溪山水自清幽,何必寻幽到岣嵝!

      麦斜

      宋·刘克庄

      谚比武夷君,来游称所闻。

      岩开花似染,洞出气如云。

      屋老残诗在,崖枯小篆焚。

      只疑龛室内,犹有艾轩文。

      栖云精舍

      唐?郑良士

      三邑平分万仞峰, 峰头禅院瞰寒空。

      喷烟一带香泉白, 倚云千株古树红。

      宿客语来岩谷应, 真僧游去虎狼同。

      不堪怅望吟诗石, 藓碧苔青桧影中。

      咏荔枝(选一)

      明·佘翔

      绛囊颗颗隐珠胎,不向风尘驰骑来。

      自劈凝脂沉碧水,大秦明月掌中回。

      龙眼

      明?宋珏

      外衮黄金色,中怀白玉肤。

      劈破皆走盘,颗颗夜明珠。

      龙眼

      清·程甲化

      曾共侧生托海隅,锡名谁伴平头呼?

      从来不识骊山面,长笑红尘污玉奴。

      山丹

      宋·刘克庄

      偶然避暑过民舍,一本山丹恰盛开。

      种久树身樛似盖,浇频花面大如杯。

      怪疑朱草非时出,惊问红云甚处来。

      可惜书生无事力,千金移入画栏栽。

      元宵观灯

      宋·王迈

      元宵灯火费科条,斗巧争妍照彩鳌。

      官府只知行乐事,谁知点点是民膏。

      灯夕二首(选一)

      宋·刘克庄

      久矣庞公懒入城,偶逢节序尚牵情。

      盛鸱夷酒出行乐,铸褭蹄金难买晴。

      不与贤豪竞华毂,且随儿女看优棚。

      老儒更为明时喜,闻说西南黑祲清。

      【作者简介】

      郑露:南朝梁陈(502—589)时人,字恩叟,官太府卿。

      徐寅:字昭梦,唐乾宁元年(894)进士,授秘书省正字。相传后梁开平元年(907)状元。归闽,王审知辟掌书记。

      黄滔(840—911)字文江,唐乾宁二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里行、威武军节度推官。

      郑良士(856—930)原名昌士,字君梦,唐景福二年(893)献诗500篇,授国子四门学士,累迁康、恩二州刺史兼御史中丞。

      陈乘:唐乾宁元年进士,官秘书郎。

      翁承赞(859—932)字文尧,号狎鸥翁,唐乾宁三年探花。受诏册封王审知为闽王;后依审知,遂为闽相。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宋天圣八年(1030)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

      陈易:字体常,宋崇宁中(1102—1106)征辟不赴,隐居菜溪石门。

      郑樵(1104—1162)字渔仲,自号溪西逸民,世称“夹漈先生”。宋绍兴中(1131—1162)以荐召对,授迪功郎,官至枢密院编修。

      郑耕老(1108—1172)字榖叔,宋绍兴十五年进士。累官国子监主簿、福建安抚司机宜文字。

      方翥:字次云,宋绍兴八年进士。累迁闽清县尉、秘书省正字。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宋绍兴八年状元,累官秘书省正字、吏部考功员外郎。

      陈俊卿(1113—1186),字应求,宋绍兴八年榜眼,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

      郑侨(1132—1202)字惠叔,号回溪,宋乾道五年(1169)状元,官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事,以观文殿学士致仕。

      陈谠(1135—1216)字正仲,宋隆兴元年(1163)进士,累官右司郎中、殿中侍御史、太常少卿、兵部侍郎,后以集英殿修撰出知宁国府。

      陈宓(1171—1230)字师复,号复斋,宋嘉定七年(1214)入监进奏院,官至直秘阁主管崇禧观。

      方信孺(1177—1222)字孚若,号好庵,以父荫补番禺尉。宋开禧三年(1207),荐假朝奉郎充枢密院参谋官使金。

      王迈(1185—1248)字实之,一作贯之,号臞轩,宋嘉定十年进士。官至邵武知军。

      刘克庄(1187—1269)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宋淳佑六年(1246)赐同进士出身,累官工部尚书、龙图阁学士。

      柯应东:字德明,宋咸淳四年(1268)进士,官罗源县令。

      洪希文(1282一1366)字汝质,号去华山人。宋亡,与父隐居山中,后荐任兴化教授。

      余樾:字宏父,号履园,元代布衣。

      郭完:字维贞,号沧洲,元至正中(1341—1368)隐于壶公山,以教授生徒为业。

      林希哲:明洪武年间(1368—1398)荐辟,官香山教谕。

      王伟:字士俊,明永乐十六年(1418)进士,历官大理寺评事、云南知府。

      林文(1390—1476)字恒简,明宣德五年(1430)探花,授翰林编修,官至太常寺少卿兼翰林侍读学士。

      李梁:字廷正,明正统十年(1445)进士,官监察御史。

      柯潜(1423—1473)字孟时,号竹岩,明景泰二年(1451)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右春坊、右中允、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学士掌院事。

      郑纪(1438—1513),字廷纲,号东园,明天顺四年(1460)进土,官至南京户部尚书。

      林俊(1452—1527)字待用,号见素、云庄,明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官至刑部尚书。

      郑岳(1468—1539)字汝华,号山斋,明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

      陈茂烈:字时周,明弘治九年进士。历任吉安府推官、河南道监察御史。

      林大辂:字以乘,明正德九年(1514)进士。历官工部主事、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

      林云同(1491—1570)字汝雨,号退斋,明嘉靖五年(1526)进士第四名,历官刑部右侍郎、南京工部尚书、南京刑部尚书。

      黄廷用(1500—1566)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明嘉靖十四年进士,官至工部右侍郎。

      佘翔:字宗汉,号凤台,明嘉靖三十七年举人,任全椒知县。

      林钟台:字祖璟,明万历(1573—1620)布衣。

      林去疾:字兆伦,一字存古,号季怀,明万历布衣。

      宋珏(1576—1632)字比玉,号荔支子,浪道人、国子仙,明国子监生。工书画篆刻,创篆刻“莆田派”。

      林符采:字祖祝,号季白,明崇祯(1628—1644)诸生。

      程甲化:字季白,号碧洲,顺治十八年进士,官至大理寺少卿。

      方元俞:字仲钦,号钦之,清顺治(1644—1661)岁贡。

      郑黄灿:字屺瞻,号逸溪,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举人,官江苏兴化县令。

      黄彬:字重侯,号愧野,清雍正(1723—1735)岁贡,官永春州训导。

      郑王臣:字慎人,一字兰陔,清乾隆六年(1741)拔贡,官至兰州知府。

      翁霔霖:字筠楼,清乾隆四十三年进士,官四川南溪知县。

      郭尚先(1785—1832),字元开,号兰石,清嘉庆十四年(1809)进士,官至大理寺卿。

      陈池养(1788—1859),字子龙,号春溟,清嘉庆十四年进士,官武邑等县知县和冀、景、深等州知州。

      陈淑英(1808—1877)号德卿,清代女诗人。

      林起龙:字少坡,清道光(1821—1850)布衣。

      杨玉章,字琢如,咸丰二年举人。

      宋廷尊:字彝舟,清咸丰(1851—1861)诸生。

      江春霖(1855——1918)字仲默,一字仲然,号杏村,晚号梅阳山人,清光绪二十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王寿桁:字长扬,号伯秀,清光绪(1875—1908)岁贡。

      黄道黼:号经斋,清末布衣。

      林津?:号渔村,一作渔川,清末布衣。

      陈芳郊:号春雨,清末布衣。

      李光荣:字梅友,号雪峰、雪髯、雪梅,清末布衣。

      林丙炎:字升初,清末布衣。

      张琴(1876—1952)字治如,晚号石匏老人,清光绪三十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