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艺术>倒吃甘蔗节节甜

    倒吃甘蔗节节甜

      所谓倒啃甘蔗,指的是从甘蔗的末尾啃起,直到蔗头为止,这种啃法,古人早试过了。据载,我国东晋顾恺之(著名古代画家)“每吃甘蔗,必从尾到头”。他说这种吃汉叫“渐入佳境”。这虽然说的是一则趣闻,可也是一种经验之谈。

      我国种植甘蔗,早在周朝就有了。《八闽纵横》载:我国开始栽蔗,约在周朝平王五年时(公元前766),不过那时叫“柘”。《汉书?郊祀》载:“百末旨酒布兰生,泰尊柘浆析朝醒。”其中的“柘浆”即指蔗汁。我市种蔗之历史,据地方志书载,“早在唐宋时,就盛产蔗糖。”按传统的品种,约有四种:“一、杜蔗,即竹蔗也,绿嫩薄皮,味极醇厚,专作霜(糖)”;二“西蔗、作霜色浅”三、“历蔗,亦名蜡蔗,即获蔗也”;四、“红糖蔗。亦名紫蔗,即昆化蔗也。”莆仙两地之蔗种,基本上保留上述品种,如“杜蔗”即地方上称“竹蔗”;“历蔗”地方上称“糖蔗仔”“红糖蔗”亦称“乌龟蔗”。此外,还有新近引进自台湾的称台湾蔗、爪哇蔗等。凡蔗,不论其种如何,因成茎率高,有效茎多,其中含水74.5%、灰分0.5%、纤维10%、糖14%。除作鲜果鲜吃外,它的最大暖和途是用来制糖。

      明朝《兴化府志?螺江风物赋》载:“沃衍之畴,则植蔗以糖”。这说明,我市在明时,已有制糖的历史了。此外,甘蔗还有它的药用价值。最见效的是蔗汁能清内热。唐朝王维有诗纪云:“饱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其中所谓的“蔗浆”,指得就是蔗汁。又据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载,蔗“甜、平涩、无毒。”

      李氏引“野地史”一则云:“卢绛中病 疾疲瘵,忽梦白衣妇人云:‘食蔗可愈。及旦,买蔗数挺食之,翌日疾愈。”又能治“痰喘气急,反胃叶吐食,干呕不息……眼暴赤肿……小儿口疳”,能“下气和中,助脾气,利大肠……消痰止渴,除心胸烦热、解酒毒,止呕哕反胃、宽胸膈”待等。甘蔗除可鲜食、作药外,就是制糖后留下的蔗渣,也大有用途,如用作香茹的培基、造纸、制作人造纤维、纤维板,加工为酒精、酱油等到。特别是用蔗渣所制作的酱油,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

      莆田曾经是个著名的甘蔗之乡,莆田境内的木兰糖厂和莆田糖厂年产糖占福建省的一半。民间对甘蔗有独钟,有一种特殊的民俗:新婚夫妇,结婚不久,岳父母要举行“请仔婿”,把女婿请回家细心款待,宴请亲朋。在送女婿回家时,必定按俗规把一对甘蔗,用红绳包扎后,让女儿、女婿带回家中,寓意往后的日子,过得像甘蔗一样节节甜。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