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艺术>荔园白话(101-110)

    荔园白话(101-110)

      荔园白话101

      《紫菜的“水”》

      非靠海的朋友需解释一下:

      海里的紫菜似陆地上的韭菜,一茬一茬收割。第一茬的称头水。水是潮水,潮涨潮落,14.5天一个周期,就是一水。头水鲜嫩,二水,三水,四水,尾水依次递减,最差的如咬麻袋了!

      万物同理,做什么官都不能恋栈。我在报社文联各15年,到尾水自己都讨厌自己,何况别人?陈金钵梁建勇找我谈话,我感激不尽,立马走人。

      福州马同学120元的头水紫菜,就像征文一等奖,一等之上还有特等奖。

      特等紫菜我们叫“绞齐”。必须是我这养殖户才能吃的。

      荔园白话102

      《墓志铭文学》

      郑文章先生又撰文:祖先郑露是唐太府卿,证据仍是墓碑与族谱。

      前莆一中郑永培先生文:旧时挖出一“太府卿郑公”墓碑,梁陈时没有太府卿之职,遂定郑露为唐朝人,官。

      “祖宗比你阔”的阿Q精神是族谱和墓碑的主旋律正能量。墓志铭即使是外姓名人写的,也是收了钱的,只能说好话。靠不住啊!

      今手机上专家或文盲常说:莫言得诺奖,全在抖家丑,取悦美国佬(外国人都是美国佬)。

      莫言莫言了,墓志铭文学大行其道。

      我想:一个只有墓志铭文学的民族,是愚不可及的民族!

      荔园白话103

      《作家》

      周长赋评郑怀兴:“百年一遇的人物”,而仙游县(实际是榜头镇)十年出陈仁鉴郑怀兴,幸也不幸,使人误以为努力一把就能成为郑怀兴,结果全是悲剧人物。

      杨金远后面的情况完全一样!

      荔园白话104

      《有感》

      摄影家有协会,

      摄影技巧无国界!

      荔园白话105

      《美女论》

      汤唯嫁给韩国人,令中国男人痛不欲生。没见过其玉体也就罢了,都看过5元钱的盗版碟片,都恨不得再次出征打到汉城!

      吾今始信汤唯错矣!

      朴瑾惠就不说了。今尹锡悦总统夫人坐了一回公机,举国汹汹。自己难堪不说,尹总统都不好做人。

      咱社会主义好:孟晚舟坐国家包机回国,举国欢腾。我有微词,被陈马同学斥责为汉奸卖国贼。

      汤唯应悔嫁韩夫,

      碧海青天夜夜心!

      荔园白话106

      《推荐一本书》

      我十分讨厌书名冠以:中国,中华,国家,大国,世纪,太空等大词的个人着作。易中天我喜欢,这本就因为书名而不买。今天看了其中一观点,确实是他的个人智慧,遂下单买了,便宜:13元。

      荔园白话107

      《摄影师陈宝柱病逝》

    1.jpg

      我在朋友圈发“莆仙方言保护工程”,宝柱一直提供炮弹。成书后,我一直催他下山来拿书,并指明从林桥坐车到荔园小区。他都说好的好的,就是不见动静。原来是病了,怕告诉我担忧。久不见动静,我颇奇怪。有一天听说在笏石住院,我想他那么乐观的人,肯定会挺过来。也没有细想他一直不发朋友圈了。因为忙,也没有多想。

      终于等来噩耗,痛惜不已,像他那样敦厚真诚的朋友,能有几个啊!

      查他的照片,就这么几张。好在他给我拍的办公照片,都覆膜保存着。

      别了,宝柱!人生78,您活得潇洒,坦荡,诚恳,无怨无悔。我向您挥手告别!

      荔园白话108

      《莆仙话不需担忧》

      一位在榕莆田乡亲买了书,发表忧虑:从前地瓜腔是笑话,而现在是文化特色。从自卑到自信,也只有文化才有这样的力量。很庆幸,莆田话儿子说得很溜,女儿有点可惜,本来很能说,后来上了幼儿园,就只听不说莆田话了。现在很多莆田的孩子,都说千城一面的普通话,在家长或老师的努力下,已经放弃了这种古老的语言,以后大概只能从书上去了解了。

      我回答他:语言自身有生命力,不需担忧,我很乐观,北京莆田人聚会,都讲莆田话。陈希讲莆田话!

      荔园白话109

      《他跟老婆会怎么讲?》

      工作37年,最多的是开会,准确说,是听会。

      坐在会场常常想:他跟老婆会怎么讲话?

      易中天这本书,好就好在:讲易经,讲孔子,讲孙子,讲老子,讲慧能,整本都是家常话,也就是在家跟老婆说的话。

      满口优美词句、大词的,肯定是有所图,要认真对付。——这话是鲁迅教的。

      荔园白话110

      《连花清瘟》

    2.jpg

      八年前在上海采访谢敬通先生,时初夏,状态不太好。谢老问:要感冒?我:可能。他从抽屉拿出一袋连花清瘟冲剂,我喝了,便没事了。拿几包带回宾馆,就没用过。

      他推荐的,我信任。回莆买了几回,都是胶囊,偶尔吃一下。

      如今连花清瘟名响天下,遂赱向反面。王博士在微信上非议,我说了几回,他就不信!

      唉!人与物同理:一旦成了思维模式,就不可救药了!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