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人物>林金铸:赓续红色血脉 挥洒绚丽晚霞

    林金铸:赓续红色血脉 挥洒绚丽晚霞

      退休了做什么?林金铸选择奉献,用余热为山村传递满满正能量。4月7日,记者慕名来到西天尾镇下垞村林金铸家,碰巧老人家正在果园里除草。见记者造访,老人放下手中的活计,一阵寒暄后,便打开话匣子,将自己回归故里的前因后果,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1940年,林金铸出生于下垞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61年,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的林金铸以优异成绩考上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这时,他的母亲才告诉他,陈国柱(当年闽中党支部创始人)是他的表叔。到了北大后,他便第一时间给陈国柱写信报喜,很快便收到陈国柱的回信。信中,陈国柱还热情邀请他去其家中见面。

      “那时,陈老在国务院参事室工作,家住西城灵境胡同,我们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后来我还在陈老家吃早饭。桌上,只有一碟青菜。”老人思维清晰,记忆犹新。后来陈国柱还通过他邀请在京的20多名莆籍师生聚会并合影留念。

      林金铸表示,陈国柱平易近人,生活俭朴,心系家乡及关心下一代的言行令他印象深刻,并成为他后来发奋读书的精神动力。据介绍,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国防科工委,从事科研工作……

      退休后,林金铸毅然告别子女,携老伴一起回到阔别几十年的下垞村。他说,陈国柱浓浓的乡愁和殷殷寄语影响着他。当时子女们极力反对,但他觉得自己若不叶落归根,就辜负了革命先辈的厚望,也对不起朴实厚道的父老乡亲。他回忆说,他考上北大那年,即使当时人们生活十分困难,但淳朴的村民们还是纷纷为他送行,有人送鸡蛋、有人送袜子、有人送鞋子……让他至今难以忘怀。

      2002年春节刚过,当他回到下垞村的那一天起,就一刻也没闲着,又是走村串户,与上了年纪的人促膝谈心,了解社情民意;又是爬山涉水了解生产情况……该如何援手相帮?几经斟酌,他决定从教育和经济两个方面入手,用余热为家乡的两个文明建设添一把火。

      通过走访,他发现,村里不少青壮年外出谋生,很多孩子由爷爷奶奶在家带着,可大多数老人目不识丁,孩子的功课没人辅导。由于隔代教育,甚至个别孩子学会了抽烟……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何让山村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林金铸决定当起孩子们的课外义务辅导员,利用寒暑假及节假日,将孩子们召集到他家中,一边免费为他们辅导作业,一边给他们讲述陈国柱等革命老前辈的故事,激发孩子们要继承先辈遗志,好好学习。在他的用心呵护下,孩子们有的考上大学,走上工作岗位;有的搏击商海,事业如日中天;有的富了不忘回报家乡,热心家乡公益事业……乡亲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打心眼里感谢他这个用心用情的“孩子王”。

      今年3月,当疫情再次突袭仙游,他主动请缨,积极协助村里做好入户宣传、登记,组织核酸检测等工作。在核酸检测现场,人们看到他忙碌的身影,都劝他歇一歇,他却说:“没事,这点苦我吃得消。”

      下垞村位于莆田九华山支脉,是一个地道的“山区村”。这里田地少,山林多,加上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等原因,导致经济发展一直与山外不在同一“频道”上。为了帮助乡亲们脱掉穷帽、奔富路,他决定引导群众发展果树种植业。为此,他一边悉心钻研果树栽培的科技书,向有关专家请教,一边引进枇杷优良品种,在自家山地里试种100多棵。经过精心管理,这些枇杷不但成活率、挂果率高,而且品质优良,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试种成功后,他便在全村推广。经过多年的滚动发展,如今,下垞村的枇杷种植面积由原来的3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3000多亩。枇杷已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林金铸把一门心思全扑在果树栽培上,经过不断的试验,如今他已成功引进了超甜碰柑、红心柚、雪莲果、油桃等多种名优特果树,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突出的贡献。采访时记者还了解到,这些年他还学会了果树嫁接,只要有人上门求教,他都热情相帮,倾囊相授。

      “虽然子女都在北京工作,但我还是喜欢住在老家,因为这里是我的根。”临别,已年过八旬的林金铸一本正经地说。其爱乡之情,赤子之心可见一斑。晚报记者 钱碧云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