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文化综合>静卧溪畔,历数风云

    静卧溪畔,历数风云

    1.jpg  

    木兰溪治理展示馆外景

    2.jpg

      木兰溪治理展示馆浮雕(局部)

    3.jpg

      解放军官兵参观木兰溪治理展示馆。

    4.jpg

      木兰溪流域图及洪水风险图

      木兰溪治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亲自擘画、全程推动治水和生态保护工作的先行探索。1999年至今的20余年间,历任莆田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和全流域系统治理的方法,打造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木兰溪样本。

      由木兰溪防洪工程建设管理处作为建设单位建成的木兰溪治理展示馆于2019年10月对外开放。馆内记录了这20余年间的珍贵历史片段和重要时刻,记录了木兰溪成为新中国水利史上“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生动实践的全过程,并以蓝绿红三个主色调串起木兰溪治理绿色生态、壮丽蓝图、红色精神等主旨意义。

      日月经天 江河行地

      在木兰溪一期张镇试验段劳动奠基点下游150米处,一座两层高、红白相间的中式建筑静卧木兰溪畔,把不远处的碧水蓝天衬得婉约秀丽。一静一动,如诗如画。

      木兰溪治理展示馆,占地约600平方米,地面一层及半地下层建筑面积共1363平方米,展陈建设投资约1300万元,分为为民情怀、科学决策、率先垂范、久久为功4个章节。

      展示馆采用立体浮雕、动态图文影像触控系统等整体展陈方式,融合展陈艺术与科技手段,用深刻且富于感染力的方式,立体呈现木兰溪治理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范本的全貌。

      从序厅步入馆中,仿若开启时光穿梭机,把人带回20多年前的莆田。“仙游下起暴雨,不多久,还晴着的荔城就漫起了洪水。”木兰溪治理展示馆负责人陈瑞椿在一块智能电子地图上,向记者介绍民谚“雨下东西乡,水淹南北洋”。

      泛着雪花的电视影像播放着1999年“9914”号台风过境后转瞬成灾的莆田。曾经帮助群众挡水逃灾的门槛、门板、大木桶一一陈列在馆中,如今成为珍贵史料。

      莆田人民苦水患久矣,终于等到时任省委副书记习近平一个坚定决心:“是考虑根治木兰溪水患的时候了!”

      东风浩荡 木兰蝶变

      展示馆在展陈上,利用模拟河道剖面图和图表说明相结合方式,表现木兰溪“豆腐上筑堤”和软土抗冲刷两大技术难题,并把全国首个“软基河道筑堤”物理模型按比例还原。通过当时的科研报告、验收报告等重要文件和移民征迁、资金投入等史料内容,围绕着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既要保障安全,又要保护生态,还要考虑发展”治理目标,呈现了从国务院、省政府到莆田全市上下一心,审慎决策,谋定而动的科学治水精神。

      科学决策部分,全面展现习近平同志倾注几多心血,全面研析情况,亲自主导规划,邀请专家攻关,检查治理试验,体现了他“科学严谨、勇于担当”的工作作风。

      一幅数米长的仿铜浮雕讲述木兰溪治理的序幕——张镇段开工当天,习近平同志与当地干部群众、驻军官兵6000多人一道参加义务劳动。他嘱托当地干部群众:一定要使木兰溪变害为利、造福人民。他深入一线、率先垂范的精神,为莆田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久久为功章节可见,历届莆田市委、市政府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木兰溪治理步步拓展、层层提升。

      “火线见先锋,党旗别样红”铜版画组,从6个视角讲述在木兰溪治理过程中,莆田市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工作调研的生动故事。通过木兰溪治理全线电子地图,展现木兰溪治理以来从源头至入海口不同阶段的对比,呈现出木兰溪治理的初步成就。

      “生态木兰溪,亮丽新城市”主题是一幅幻彩木兰:LED屏幕异形成像,系统展现莆田市委、市政府对木兰溪流域以点带线,以线到面的系统规划治理,“以水定城”的城市发展宏观策略,带领莆田人民再造“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新篇章”。

      展示馆里亮点频现,还有以全包裹的视觉效果讲述木兰溪治理的蝶变的CAVE剧场、“签字台”拼接屏互动装置、“牢记使命”雕塑组等等内容,有声、有色、有感地呈现木兰溪“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生动实践。

      初心本色 山高水长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

      序厅主题墙面与习近平同志当年亲手种下的“榕树”形成组团,又与习近平同志在闽工作时,在莆田涵江、湄洲岛等地种下的棵棵绿树形成呼应,像标杆、像旗帜,引领莆田的生态保护和建设。

      从序厅进去,从尾厅出来,最终由树底下的一片红墙首尾相连。“变害为利、造福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和生动实践”主题墙连着习近平同志当年十次关心,并直接推动木兰溪治理的时间线。

      8月30日,木兰溪治理展示馆迎来又一批参观者。身穿迷彩服的50余名武警战士在展示馆内参观、学习,并在讲台上分享各自的感悟和心得。“截至8月24日,展示馆已接待600多批次观察学习团。”陈瑞椿说,这个数据是去年全年的两倍多。

      当前,“人民至上、科学决策、生态优先、久久为功、实事求是、共建共享”的木兰溪治理精神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福建谱系的内涵与类型之一。

      木兰溪治理展示馆建成后,先后被批准为福建省委党校莆田教学科研基地、福建省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示范基地、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莆田市委党校现场教学基地、莆田市主题党日教育等基地。

      木兰溪治理的生动实践,不仅打造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木兰溪样本,为全国加强全流域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水灾害防治提供了借鉴,而且创造了“牢记宗旨的担当精神”“系统治理的科学精神”“无惧困难的斗争精神”和“久久为功的奋斗精神”。

      “木兰溪的治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诚如莆田市委书记刘建洋所说,木兰溪治理展示馆内容也只有逗号和分号,随着莆田迎来木兰溪综合治理升级版,展示馆的内容也将不断更新,不断书写木兰溪故事的新篇章。

      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爱玲 通讯员 林国富 朱崇飞     照片均为 陈瑞椿 摄

      记者手记

      探索全域旅游,不失为新方向

      林爱玲

      有人说,木兰溪虽名为溪,实则既有溪流的谦恭,更有江河的气度。从千沟万壑的源头始发,自西北向东南驰入三江口,滔滔入海。这一河段,像母亲肩上的一把长长扁担,东头挑着福建四大平原之一——著名的兴化平原,西头挑着肥沃富饶的仙游东西乡。

      从木兰陂开始的下游河段,木兰溪就与海水相遇,形成长长的感潮段,造就了“小上海”涵江的繁华和古邑荔城的雄浑,孕育出农耕社会灿烂的海洋文化。

      翻开岁月这本大书,木兰溪被冠以“母亲河”的称谓,当之无愧。自1999年开启木兰溪综合治理之路,莆田在随后20多年里也踏上新世纪的发展道路。想一站式参观学习木兰溪综合治理的过程和经验,体验物、图、文、声、影沉浸式氛围,感悟这波澜壮阔的20多年接力治理精神,木兰溪治理展示馆无疑是很值得一去的。

      把这20多年放在历史长河来看,木兰溪流淌出至少两条线路——

      一条是千百年来不改其志的河川路径,正如木兰溪防洪工程管理处副主任吴俊伟说的,河流自有系统,从哪里流往哪里去,都是自然的力量。1999年末,为治理木兰溪洪患,经过科学论证,木兰溪在张镇村一带动了一次裁弯取直的手术,成功在该河段实现改道不改水,并为将来留下了美丽壮观的玉湖公园。这是木兰溪综合治理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生动样本的世纪起点,也是人们改造自然、与水和谐共生的一次成功实践。

      另一条则是随着莆田相继开启3个阶段的综合治理,从一溪走向全域治理,从水治理走向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全面施治,这是莆田以木兰溪为主干流,融合绿色生态、绘就美丽莆田蓝图,并延续接力中国共产党精神福建谱系的红色精神,“三色”汇流出莆阳大地的发展新气象、新成就。

      随着木兰溪综合治理被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莆田市委书记刘建洋提出“六水木兰”的新发展目标,在全国“山河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倡议下,作为中国生态文明的生动样本,木兰溪的典型性和特殊性,都值得书写一篇木兰溪全域旅游文章。

      如,可钩沉木兰溪沿岸的千年人文历史,设置沿木兰溪两岸文化旅游参观点,以仙游的东西乡文明,城厢区木兰陂国家水利风景区、东圳水库水情教育基地,荔城区木兰溪治理展示馆、荔林水乡游船体验,涵江区入海口海上贸易史等等,规划出既独立又成体系的游览路线,呈现更多元、更立体的木兰溪全流域文旅新体验。

      当前,木兰溪综合治理已成为莆田享誉全国的一张新名片,如何因势利导,借力发展新兴产业,打响莆田高质量发展的特色牌,探索“木兰溪+”全域旅游的思路,不失为一个新的思考方向。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