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化>妈祖林默十八岁

    妈祖林默十八岁

      □林劲松

      妈祖林默一生是在不平凡岁月中渡过的。公元960年正月,赵匡胤建立宋朝,施行“永不加田赋”等惠民政策。这年三月二十三日,妈祖诞生,她的家乡莆田却得不到这些好政策,处在分裂割据者陈洪政统治之下,暗无天日。

      朱维幹先生在《福建史稿》中说:“我们知道,太平兴国三年,就是陈洪政纳土归宋的那一年,陈洪政盘踞漳泉(包括莆仙),至十九年之久。以蕞尔之地,仅有151,973户人民,而拥兵自卫,兵额多至18,727名,平均每八户养一兵。当洪进纳土时,宋太宗阅览其进呈的户籍和兵籍,很感慨地说:陈洪进以一偶之地养这么多的兵,当地人民,怎么负担得起?”除此之外,还有形形色色的苛捐杂税(该书上册298-299页)你说,那时漳泉人民不起来反抗,那才怪呢?!

      妈祖十八岁时,刚刚跨进成年人的门槛,就遇到了莆田历史的巨变,引起了她灵魂深处大变化。

      太平兴国三年(978 年),由于赋税徭役十分繁重,人民不堪重负,仙游县百丈镇爆发了由林居裔领导的福建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参加起义的农民有万余人,以游洋山区为根据地。林居裔文武双全,善于用兵。有次,经过精心准备,严格训练之后,林居裔率领起义军从游洋出发,翻山越岭,突然袭击泉州城。据历史记载,起义军到达泉州时,人数倍增,“众十余万攻城,城中兵裁(才)三千,势甚危急”。更可喜的是,起义军的到来鼓舞了泉州城里平民的反抗斗争,他们摩拳擦掌,随时准备配合起义军作战。为此, “监军何承矩、王文宝,欲尽屠其民,维岳挺抗议坚守”。后因转运使杨克让从福州率屯兵赶到泉州,林居裔才指挥起义军撤离泉州,回到了根据地游洋。

      林居裔起义消息传到了东京,宋太宗大为震惊,坐立不安。太平兴国四年,他先是派大军围攻游洋,政府军不堪一击,大败而逃;接着,只好遣人前去招安,好言好语相劝,“谕以不死”,林居裔 “遂率众降”。次年,建兴化军,以游洋为军治。与此同时,置兴化县,为兴化军首县,以林居裔的住宅为县署。兴化军下辖三县—— 兴化、莆田、仙游。八年,迁军治于莆田。从此以后,莆田升为郡级,与泉州等郡平起平坐。元皇庆二年(1313 年)迁兴化县治于广业里湘溪村,俗称新县。明正统十二年(1447 年),撤消兴化县,其地划分为二,分别归属莆仙两县。

      段鹏是第一任兴化知军。太平兴国五年(980),由知兴化县事加著作佐郎,升兴化知军。弘治《兴化府志》说他下车教民以礼乐,导民以忠信,民化之。虽临郡亦感慕兴起。八年,转运使杨克让以游洋转输不便,请移治莆田县,从之。创始之初,庶务繁多,鹏独从容整暇,往往于农隙借助民力以为之。以都巡检廨为军治;建崇楼于军治之前,以鸣鼓角;迁都巡检廨于子城之西,以便巡警;建都监于军治之东,以提举兵马公事。鹏虽劳于使民,而民不怨。后世论创始者称段知军云。弘治志对段鹏的评价是:“以礼乐忠信教民,此孔门作用。鹏学未有所考,意者其读《儒行篇》而有得耶?太宗建军曰兴化军,而以鹏领之,得其人矣。”

      这一段历史告诉我们,妈祖一生正是在这样不平凡岁月中渡过的。妈祖十八岁时,刚刚跨进成年人的门槛,就遇到了莆田历史的巨变,引起了她灵魂深处大变化。这是因为人的一生除了接受家庭教育之外,更多的是接受社会教育,特别是接受周围人民群众的教育。他们喜欢什么,反对什么,往往会引起妈祖的共鸣。所以,林居裔起义爆发,给了她爱祖国,爱人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勇敢不怕死精神;段鹏知军则把好的学风传给了她和莆田人民,勤奋好学,拿自己的知识去为人民做好事。

      什么叫做“兴化”,有否吉祥如意?这是妈祖和那时许多人关心的课题。兴是兴邦,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之谓也;化,人人好读书,有文化自信,用尧舜禹之道统帅士农工商四民,去创建文献名邦——第一任知军段鹏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说明了这一点。所以,兴化军好,称得上是正义之师。段鹏下车教民以礼乐,导民以忠信,民化之。虽临郡亦感慕莆田兴起。毛主席说:“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就这样,段鹏肩负着宋太宗重托,终于跨出了莆田兴郡的第一步。

      有比较,才能鉴别。同样是莆田,陈洪进统治十九年暗无天日,段鹏来莆则立兴,为什么?那时人们自然而然地考虑这个问题。而且,郡人对段印象特别好,从宋初,一直传到了明代。后来,清人《重刊兴化府志》出来了,他的名声又传到了清代。这是因为他把好的学风传给了兴化军及其三县人民,让士农工商四民与众不同,样样走在福建甚至全国的先进行列,妈祖信仰的出现便是典型的例子。

      妈祖姓林名默,又称林默娘,莆田九牧林六房蕴之六世孙,是宋朝的雷锋。曾祖父林保吉,官后周统军兵马司,后弃官归隐,到忠门贤良港定居;祖父林孚,官福建总管;父亲惟悫,官都巡检。林默诞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987)九月初九逝世。一出生则不哭不闹,因而取名为默,小名默娘。妈祖小时受到良好的忠烈家风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勤奋好学,知书达礼,能文能武,熟悉水性,通晓天文,研习医理,有了为人民服务的真本领。长大后,她专心致志地做慈善公益的事业,平素精研医理,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灾。她性情和顺,热心助人,为乡亲排忧解难,还经常引导人们避凶趋吉。世人遇到困难,也都愿意跟她商量,请她帮助。由于她一生为人做好事,富有无私奉献精神,所以,妈祖离开人世后,在她的出生地贤良港、羽化地湄洲岛和她的世居地西天尾镇龙山村为她立祠奉祀,尊称她为“妈祖”,是能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让人发家致富的女神。

      妈祖年纪轻轻就不幸离开了人世间。但是,时代不同,学风也不一样,她周围那些贤良之辈采用立祠奉祀的办法,把妈祖的优秀品质保存起来,供人学习和借鉴。于是,妈祖信仰就这样形成了。

      不同的信仰,有不同的途径。孔子信仰,依靠的是3000学生传承孔子教书育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老子信仰,依靠人们学习和掌握《道德经》的人生观和方法论等;妈祖信仰,则依靠妈祖生前做好事地方人们言传身教,把她的优良品质发扬光大,代代相传。这是十分关键的一步。虽然时间长,130多年后才得到朝廷第一个封号“顺济”,但是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影响却是同样显著的,妈祖优良品质在海内外有许多传承者,这是妈祖的光荣,也是莆田及其各地人民的光荣。

      值得指出,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勤奋好学,不是一件小事,而是直接关系人生观优劣的大事,例如陈洪进便是典型的反面教员。他纳土归宋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他却偏偏去做那些“送礼”丑事。据《宋会要辑稿》藩夷七记载,陈洪进入朝贡品,金,500两;银,11,000两;钱,200,000贯;绢,16,000匹;象牙,5,000斤;香,15,000斤;乳香,53,000斤。他竟然以进贡为名,向民间任意敲诈勒索,激化了社会矛盾。所以,林居裔起义恰恰是一箭双雕,既清算了陈洪进罪行,又严重警告了宋太宗一下,要他不要重蹈陈洪进覆辙。结果是,宋太宗经过精心选拔,把好读书、德才兼备的著作佐郎段鹏挑出来,出任兴化知军。正因为如此,所以,林居裔起义称得上是兴化军诞生的助产婆。

      青年兴,莆田兴;青年强,莆田强,兴化军及其三县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以妈祖为代表的年轻一代兴了,越战越勇。这是因为赵匡胤好读书,他建立的宋朝也好读书。妈祖生平告诉我们,她爱国爱民,勤奋好学,知书达礼,能文能武,熟悉水性,通晓天文,研习医理,拥有为人民服务的真本领,这说明妈祖所作所为都是符合国家要求的。妈祖是这样,其他人也是这样,所以,爱国爱民,勤奋好学,勇挑时代重任,这是兴化军建立、我郡兴起最为宝贵的一条历史经验。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