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史>莆田史海拾贝

    莆田史海拾贝

      莆田从远古走来,一路上,筚路蓝缕,坎坎坷坷,有着绵延不绝的辉煌和瑰丽,也有着许多悲壮和激烈。假如历史是一条长河,莆田历史长河中不乏那一朵朵美丽的浪花;假如历史是一条正在继续编结中的项链,莆田历史上不乏那一颗颗亮丽的珍珠。

      文明曙光新石器

      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莆田这方土地上,就已经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莆田在许多地方进行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遗物。从1956年起,考古部门先后在莆田江口镇蒲坂山、梧塘镇社子头山、华亭镇后兰山、灵川镇柯朱山等以及仙游县的龙华镇宝幢山、大济镇的乌寨等40多个地方发掘出石奔、石刀、石斧、石环、石球、石箭镞、石镰头等1000多件。这些遗物的出土表明,莆田先民当年就曾经使用这些工具,在莆田这块土地上同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毒蛇猛兽抗争,狩猎、捕捞、耕种并顽强地生存、繁衍。

      千古悠悠越王台

      汉代越王台,其遗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白沙镇马洋古院山。《游洋志·山志》记载:“越王山在兴化县南广业里,又名越王台。”明代周华的《游洋志》亦载:“越王,东越王也,姓刘名郢,不奉汉廷正朔( 不奉正朔,不使用汉朝年号,即不服从汉朝统治)。”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闽越王刘郢攻打南越,汉武帝派兵讨伐,刘郢之弟余善杀死刘郢降汉。汉武帝封其为东越王,统领闽中郡。余善以马洋古院山为统帅部,周围有“三燧峰”,是福建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烽火墩台。

      西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南越丞相吕嘉反汉,汉武帝命余善带兵八千人,从海路跟从楼船将军杨朴攻打南越。因海上遇大风误期,武帝欲兴师问罪,余善便于次年反汉,自立为武帝,刻玉玺,与汉武帝分庭抗礼,并加封驺力等人为“吞汉将军”,攻入白沙、武林、梅岭,杀汉三校尉。汉武帝兵分几路围攻东越,又派朱买臣带兵到莆田,重重围住越王台。余善率部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败逃,并把宝剑投入东麓池塘,此处因此得名“剑池”。

      朱买臣抓获余善后连夜斩首,头颅悬挂在越王山南麓树上示众,如今这个地方仍名“隔瞑(隔夜,莆田话)头”。余善大将驺力不肯屈降,跳下溪潭殉难,传说这个潭就在今萩芦溪上游东泉村边,称为“将军潭”。后人在越王台西侧建九经山玉皇殿,以缅怀东越王余善;并在东泉将军潭边建将军庙,在竹仔潭边建凌云洞,奉祀三位吞汉将军。如今,古院山上越王台遗址部分石头墙基还在,寨堡石墙也保存较好。

      越王台海拔只有332米,但山势雄伟,东临马洋溪犹如斧劈刀削。城堡三面均用条石砌墙,只有西面山势平缓处开一城门,直通九经山,有一夫当关,万夫莫过之险。1993年,马洋村群众在殿前马槽垅开荒,发现一特大石槽,是用整块花岗岩巨石凿成的,长1.6米,高64厘米,宽64厘米分,厚12厘米,底部及左边均有放水孔,四周多处有篆刻“越国”字样,应是当年余善在此称帝的实物见证。

      开莆来学启文风

      西晋“永嘉之乱”,衣冠南渡,中原大批士族,纷纷南迁,时称“八姓入闽”。许多士族进入莆田,使莆田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莆田昌盛文风的开启者,为郑露三兄弟。郑露字恩叟,初名褒,又名灌三,南北朝梁陈间人。陈永定二年(558),郑露与同祖弟郑庄、郑淑由侯官(闽侯)入永泰,由永泰到莆田。在凤凰山(又称南山)他们家祖墓的山上,建构书堂,称“湖山书堂”,授课讲学,教化郡人,当时人们称他们“南湖三先生”,他们是河南荥阳郑氏入莆始祖,称南湖郑氏。莆田人历来认为:“莆之衣冠文物,实自郑氏兄弟开先之也”。也认为:“莆邑之称为‘文献名邦’,实肇于陈代之郑露。”北宋景佑进士蔡高称赞郑露:“先生如不出,莆海无真儒。”南宋理学家朱熹称赞郑露:“倡学功高泽且宏”。明成化进士黄仲昭也称赞郑露:“露在莆人未知学之先与其弟从事诗书,开莆之儒学,亦可谓豪杰之士也欤。”正因为此,莆田人为纪念郑露建了一座“开莆来学”坊。

      未出兴化先有广化

      莆田民间素有“未出兴化,先有广化”之说,广化寺创建于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年),郑露三兄弟把“湖山书堂”改名为“金仙庵”,从而成为佛寺。这座寺院仍然是郑露子弟讲学读书的地方。金仙庵开山祖师是金仙禅师,因此最初称“金仙院”。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来自天台山的无际禅师募资进行扩建,改名“金仙寺”。唐朝景云二年(711年),金仙寺住持志彦法师奉诏入宫,讲解《四分律》,睿宗赐号为聪明禅师。因志彦禅师向睿宗奏报了无际法师在金仙寺持诵《法华经》时,有“感石上涌白泉”之异,睿宗赐寺名“灵岩寺”,并命书法家柳公权题写“灵岩寺”额悬挂在寺门之上。至此,灵岩寺名扬天下,被称为闽东一大丛林。当时着名学者林藻、林蕴兄弟和欧阳詹都于大历年间(766-779)在这里读书讲学。

      到宋朝时,凤凰山(又称南山)佛教寺庙盛极一时,在地方官僚的支持下,共兴建了2寺、10院、120庵。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宋光宗赐额广化寺,并修缮庙宇,使之“檐楹相摩,轩宇层出”。979年,宋政府在莆田设置地方政府“兴化军”,宋朝时,广化寺建筑雄伟,所属庵堂庙院众多,僧尼千余人。

      首任知县说陈迈

      陈迈,河南颍川人,字斯伍,号元一。隋炀帝大业十三(617)年,陈迈领泉州兵马镇莆田。后来在莆田设县,他担任莆田县第一任县令。唐高祖武德王(622年)平定闽中地区,分解南安县设丰州(今泉州),下诏书恢复莆田县,他继续担任县令,加散骑都尉。陈迈热爱莆田山水秀丽,把家搬到莆田城内刺桐巷。因为陈姓来自颍川,又称颍水,因此称为颍川或颍水陈。陈迈为陈姓入莆始祖。

      陈迈治理莆田时,一方面建城设署,一方面处理军务与政务。那时,在“闽县—莆田—泉州—漳州”驿道中的福清蒜岭,迎仙驿(今江口镇石狮村)、吴店铺(今梧塘镇松东村)、白杜村(今西天尾镇溪白村白杜自然村)等地治安不好,过路的人财经常被抢劫,人心惶惶。陈迈仁治、严治并举,采取果断措施,使这里的治安状况不断改善,道路日益畅通。他重视农业,兴修水利,发展生产;重视交通,促进商贸,发展经济;设立学堂,教化民众,发展教育;重视文物,尊重历史,修建越王台……在陈迈的治理下,莆田社会安定,人口增多,生产力发展,上缴的税收逐年增加,成为上等县。

      陈迈去世后,民众为感载其恩德,自发为他送葬,并举行隆重的葬礼,葬于县城西边永嘉乡文斌里(今华亭镇)紫帽山,又在县衙的东厢建“兵马诚应社”,塑像奉祀;后来又建“崇功祠”,在春秋时祭祀。

      陈迈入莆后,一脉相承,子孙发达,人才辈出,是莆田的一大名门望族。陈迈的后代在莆田赫赫有名:陈文龙高中状元,陈俊卿、陈睦榜眼及第,陈齐探花发甲,陈峤等一百九十一人登进士第。阔口的玉湖陈氏有“一门二丞相,九代八太师”的美称。

      莆人登第始金鲤

      唐代金鲤擢进士,既是莆人登第之始,也是福建第一个进士。金鲤,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中进士。金鲤登进士第之后,曾担任司徒,封吴国公。金鲤是唐清源镇广业人,宋时清源镇属兴化县管辖,兴化县撤销后归仙游县管辖。明正统十三年(1448),广业从清源划归莆田县。因此,金鲤可以说既是兴化县人,也是仙游县人。《兴化县志》和《仙游县志》对他都有记载。贞观十八年(645),金鲤曾劝唐太宗李世民不要征讨高丽:“天下甫定,而远人是校,恐百姓闻之而解体也。”唐太宗回答说:“卿言当矣,但今事势固不容以自止矣。”后来金鲤辞职回乡,隐居故乡广业的白鹤。唐太宗曾题诗赠他:“黄龙漈里黄龙戏,白鹤山前白鹤楼。弘景可怜虚宰相,岂将薇蕨问夷齐。”另有一种说法,认为金鲤是武德六年(公元623年)登进士第的。清代徐松《登科记考》认为唐高祖武德一年至四年不贡举,武德五年贡举进士四人,无“金鲤”。武德六年贡举进士四人,没有标姓名。金鲤应该是武德六年(公元623年)登进士第的。不管怎么说,他中进士的时间比欧阳詹早160多年年,比薛令之早80余年,是莆田人也是福建人最早登进士第的。

      吴兴斩蛟传美名

      莆田南北平原历史上曾经是浅海和滩涂地带,到处长满了蒲草,人们称为“蒲口”。就是到了宋代,林大鼎在《李长者传》中仍说:“莆田壶公洋(南洋),三面临海,潮汐往来,泻卤弥天,虽有塘六所,潴积浅涸,不足以备旱成,岁歉无以输官,民则转徙流移。”莆田人就是在这样险恶的生存环境中与大自然进行着不屈的抗争。早在初唐时,莆田人就兴修了诸泉、永丰、沥浔、颉洋、国清等大大小小的水塘,但蓄水泄洪能力有限。一遇旱情,庄稼欠收,饥荒频发。唐朝中期神龙年间(705-706),莆田人吴兴捐资率众在杜塘(今西天尾镇霞尾村),建筑延寿陂,拦截延寿溪,在上游开“长生港”以分洪,在杜塘开水道通往海埔,开新沟大小60多条,利用天然壅河为塍,拦水入洋,水大涨则自流,冲刷河塍入海,水减仍循旧道,河则复聚如故,因此称作“儿戏陂”。使得北洋全部得到开垦,造北洋水田万余顷成为良田。莆田人在讲到吴兴率领北洋民众建筑延寿陂壮举时,常常津津乐道吴兴斩蛟的传奇故事。新旧《莆田县志》都在记载吴兴建陂事迹的同时附录了这则故事:传说吴兴建延寿陂时,延寿溪中有一条蛟龙(应当类似今天我们说的大鳄),时常威胁民众,影响筑陂工程。吴兴毅然手提宝刀纵身跳下溪流,与蛟龙搏斗,在搏斗中吴兴多处受伤,依然奋力举刀斩杀蛟龙。自己也因受伤过重,精疲力尽,宝刀落入水中,丧身溪流。吴兴和蛟龙的鲜血染红了延寿溪水。血红的溪水一直往下游流去,成了一条红色的溪流,人就把它称为“赤溪”。他的宝刀被溪水冲走流到下游数里泥潭中。后人为纪念吴兴就把该地称为“吴刀”(即现在的西天尾镇吴江村)。蛟龙的头流到汀渚邻村附近一个山坡下,这个地方后人称为漏头(今属梧塘镇漏头村)。吴兴斩蛟的地方,在今泗华陂下游,潭深水清,人们称“吴公潭”。近潭的南边地名叫“吴公”,今属龙桥村。这些地名至今还在。宋大观三年(1109年),莆田人为纪念吴兴修建水利工程的功劳,就在“吴公”建庙奉祀,称为吴兴庙。

      裴次元修镇海堤

      唐元和六年 (811) 二月十一日,裴次元以太府卿的身份出任福建都团练观察处置使 (简称福建观察使) 兼御史中丞。元和八年 (813) 裴次元带领民众在莆田水南红泉界 (今黄石) 筑堰储水,开垦良田322顷,岁收数万斛,以供给军粮储备。裴次元倡议修筑镇海堤,为把饱受海水侵灌的壶公洋开发成南洋平原作出了卓越贡献。当地民众感念他的恩德,在红泉界(今黄石)立庙祭祀他。《闽邦第一堤》载文称:“裴次元,唐宪宗元和年间 (806—813) 任福建观察使,元和八年(813),莅临莆田视察,于黄石组织筑红泉堰,开垦造田320顷,首倡创建镇海堤,迄今约有1200年历史,是创建莆田镇海堤的倡始人。”

      裴次元倡修的镇海堤全长3.4公里,把饱受海潮侵浸的壶公洋开发成一年三熟的南洋平原,功高至伟。镇海堤于2001年1月20日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于2006年5月25日由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门九牧誉后昆

      闽中望族莆田九牧林氏,源远流长。东晋初年晋安林禄入闽,传十世到隋朝担任右丞的林茂,由晋安迁居莆田北螺村。又传五世而到林万宠,在唐开元年间担任高平太守,生有三子:林韬、林披、林昌。林韬的孙子林攒,唐德宗立双阙以旌表他的孝顺,时称“阙下林家”。林披在唐天宝年间授太子詹事,赠睦州刺史,由北螺迁居澄渚乌石(今西天尾镇龙山村),生九子苇、藻、着、荐、晔、蕴、蒙、迈、既先后擢明经,登进士第,分别担任端州、容州、横州、韶州、通州、邵州、循州、雷州、福唐州刺史(也称“州牧”),世称“九牧林家”。宋王琳《梯云斋记》中赞曰“父子兄弟,恂恂家塾,鲤庭有义方之训,雁行有礼逊之美。迨学业既成,出应大科,东堂折枝,折无虚岁;棣萼之辉,耸动闽区,万古歆羡。”。藻、蕴九兄弟学问、人品闻于九州,后代子孙播迁海内外。后世称莆田林氏为“莆田九牧,双阙之荣”。莆田林氏祖祠堂联曰 :“一门九刺史,三代五廷魁”。

      附:一个与九牧林有关的传说

      明人袁黄为训导儿子作《了凡四训》,书中云:“莆田林氏,先世有老母好善,常作粉团(家祖母曾告诉我就是‘红团’——莆田的一种风味食品,以糯米粉为皮,内包各种馅,皮着红色。祖母还以为莆田人逢年过节作‘红团’的风俗大概就源于此)施人。求取即与之,无倦色。一仙化为道人,每旦索食六七团。母日日与之。终三年如一日。乃知其诚也。因谓之曰:‘吾食汝三年粉团,何以报汝?府后有一地,葬之,子孙官爵有一升麻子之数。’其子依所点葬之,初世即有九人登第。累代簪缨甚盛。福建有无林不开榜之谣。”

      黄家兄弟两高僧

      妙应禅师,俗姓黄,名文矩,字崇法、子薰,黄巷(今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国欢镇黄霞村)人。生于唐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十五日。出家后,法名涅盘、辟支、圆智。唐末着名高僧。

      文矩和胞弟耽章先后出家。妙应禅师在其父母逝世之后,舍俗家旧宅建为佛寺。于唐大中六年(852年)创建“石室岩精舍”(又名“伏虎岩”,即今筱塘岩)。其后隐居于灵云岩和紫霄岩,化缘重修二岩。乾符年间(874~879年),驻锡灵云岩,创建山寺。还在崇福里砺山兴建梵林庵。单身栖隐“囊山高岩之下,趺坐不食,行则二虎随之,其居曰‘伏虎庵’”。中和元年(881年)妙应禅师在囊山下创建延福院。光启二年(886年),闽王王审知知道妙应的异迹道行,奏请朝廷,升院为寺,禧宗皇帝赐匾,改名为囊山慈寿禅寺,俗称囊山寺。

      妙应出家后,剃发而不披袈裟,也不受戒具。隐居在邑内许多佛宇岩洞习禅。妙应“性通九流之门”,精研医术;又善相地脉,着有《博山经》。

      妙应禅师于光化元年(898年)七月二十五日子时圆寂,终年78岁,葬于囊山西塔院。闽王奏清朝廷,赐谥“妙应禅师”。 后梁开平元年(907年),闽王之孙王昶生,将妙应禅师舍俗家旧宅改建的佛寺,赐名国欢寺,为囊山寺的下院。宋崇宁三年(1104年),加封妙应“圆智大师”。妙应禅师在莆田留下许多神奇传说。

      本寂禅师(840~901)。曹洞宗第二祖。俗姓黄,名耽章,字崇精,妙应禅师俗家胞弟。幼习儒学,十九岁入福州福唐县灵石山出家。二十五岁受具足戒。咸通年间(860~873),禅风兴盛,本寂拜谒唐代高僧、佛教曹洞宗创始人洞山良价禅师,往来请教禅理,学得曹洞宗精髓。后住抚州(江西)曹山(旧名荷玉山,为思慕曹溪六祖惠能,改名曹山)。弘扬曹洞宗,并详说洞山禅师的五位旨诀,从而成为丛林的楷式。法席繁兴,学徒云集。天复元年(一说三年)圆寂。世寿六十二。世称曹山本寂,敕谥“元证禅师”。嗣法门人有荷玉光慧、金峰从志、鹿门处真、育王弘通、曹山慧霞等。有《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二卷传世。

      千载古荔“宋家香”

      “宋家香”种植的年代历史上没有准确记载,据有关史料推测约种植于唐玄宗天宝至唐肃宗至德年间,树龄将近1300年,是莆田现存最古老的一株荔枝。“宋家香”历千年岁月,遭各种劫难顽强地活下来,堪称奇迹。现株高6米多,基干周长7.1米,树冠覆盖面积达65平方米,郁郁葱葱,硕果累累,大年最高产量达三百多斤。果实呈卵圆形,色红壳薄,肉厚多汁,甜度适中,脆滑无渣,香味沁人。

      宋家香荔枝本身就是一个传奇。据明代宋珏《荔枝谱·谍宗第四》记载,此树原属王氏,黄巢造反时兵过莆田,驻扎在附近,有兵士要把这株荔枝树砍掉当柴烧,王家老妇紧抱这棵树,要与树同归于尽。黄巢兵士看到老妇如此爱护这株荔枝,深受感动,只砍了一斧便不再砍了。据说,“宋家香”果实的核腰间有一条“玉带”凹痕,就是被黄巢兵砍了一刀所致。后来这棵树归宋家所有,因此称“宋家香”。宋至和三年(1056年),“宋家香”主人宋讠咸招待蔡襄,请他品尝“宋家香”名果。蔡襄尝了荔枝之后即席题诗酬谢。《蔡襄诗帖》中写道:“今(荔枝树)老矣,实益繁滋,味益香滑,真佳树也。”他在《荔枝谱》中也写道:“宋公荔枝,树极高大,实如陈紫而小,甘美无异。”蔡襄对荔枝深有研究,他的评价应当是权威的。历代诗人墨客称赞“宋家香”果实品质优异的也不少。南宋林希逸称赞宋家香荔枝:“品中第一”;明洪武年间朱秀和说:“宋香品第世绝殊,奇香异味天下无。”明永乐年间状元林环《宋香记》中说:“莆中名产,称荔枝为殊品,而荔枝之尤,唯陈紫、宋香为特胜。”

      20世纪初叶,在莆田的美国传教士蒲鲁氏,特地把“宋家香”这个品种带回美国佛罗里达洲试种,结果获得成功,开花结果,繁衍传承。现在,“宋家香”已在美洲的美国、古巴、巴西等国传播,惠及异邦人民。

      陈洪进纳土归宋

      陈洪进,字济川,福建仙游人,生于后梁乾化四年(914年)。青年时代,应募从军,为泉州将领留从效部属。

      宋建隆三年(962年),留从效病逝。陈洪进推举张汉思接替留从效。乾德元年(963年),陈洪进夺张汉思权主政泉、漳,改革田赋,兴修水利,推进泉州地区经济发展。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政权后,陈洪进审时度势,于宋乾德元年(963年)派人绕道赴汴京(今河南开封),向宋太祖奉表称臣,表示愿纳土归宋,宋太祖下诏慰抚。乾德二年(964年),宋太祖命改清源军为平海军,以陈洪进为节度使、泉漳观察使、检校太傅,赐号推诚顺化功臣,并以其子陈文显为节度副使,陈文颢为漳州刺史。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陈洪进赴开封入觐,上《纳地表》,将泉、漳二州及所辖14县计有151978户正式纳入宋朝版图。宋太宗接表非常高兴,当即赐给白金、绢帛,赠给食邑,升陈洪进为武宁军节度使、同平章事,留京师奉朝请。并任用陈洪进子陈文显为通州团练使,陈文颢为房州刺史,陈文顗为滁州刺史,陈文顼为登州刺史。翌年,随宋太宗攻取太原。六年(981年),受封杞国公;雍熙元年(984年),又加封为岐国公。太宗念其年已古稀,特免其朝请,赐府第于开封祥符县。

      雍熙二年(985年),陈洪进病逝于开封。宋太宗下令罢朝二日,以示哀悼,并赐赠中书令,谥号忠顺,追封颍川会稽东海南康王,敕葬开封祥符县田村。

      魁亚双标世称奇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同时举行文举和武举考试。兴化人徐铎高中榜首,成为莆田有史记载的第一位文状元。同年,兴化县清源西里人薛奕在殿试中,力挫群雄,夺得武举第一,成为中国科举史上第一位可考证的武状元。“一方文武魁天下,万里英雄入彀中。”北宋神宗皇帝写下的诗句,表达了对莆田人夺得一科文武两状元的赞誉。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兴化一批举子往京师临安赴考。经过省试、廷试,莆田黄公度状元(榜魁),陈俊卿第二(榜眼),林邓75岁年纪最大(榜尊),龚茂良18岁年纪最小(榜幼),时称“四异”,此次兴化军莆田县士子黄榜题名多达14人。第二天,琼林宴上,高宗问道:“为何兴化军‘扮榆未五里,魁亚占双标’?”他问黄公度:“卿土何奇?”黄公度回答:“披锦黄雀美,通印子鱼肥。”高宗接着又问陈俊卿,陈俊卿答道:“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高宗听后,评说:“公度不如卿!”宋代是莆仙科举文化鼎盛时期。两宋共有及第进士1678名。这个时期,兴化杰出人物大批涌现,充溢史册。如北宋名臣蔡襄,爱国宰相叶顒、陈俊卿,民族英雄陈文龙,大诗词家刘克庄,理学家林光朝等。

      前赴后继木兰陂

      在莆田人民与大自然抗争过程中,最值得大书特书的是宋代兴修的水利工程木兰陂。当年木兰溪两岸的兴化平原,频遭上游冲下的洪水和下游漫上的海潮侵害。长乐年轻女子钱四娘,目睹莆田百姓受水灾之苦,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携巨金来莆动工截流筑堰。因水流湍急,建起来的陂堰很快被山洪冲垮。钱四娘悲愤至极,投入溪洪以身殉陂。此后,与钱四娘同邑的进士林从世携金10万缗来莆继续筑陂,也因水流过急仍未成功。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侯官人李宏又捐资筑陂,他总结前两次失败的教训,在和尚冯智日的帮助下,重新勘察地形水势,把陂址改择在水道宽、流水缓、溪床布有大块岩石的木兰陂今址,经过8年的苦心营建,至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终于大功告成。工程分枢纽和配套两大部分。枢纽工程为陂身,由溢流堰、进水闸、冲沙闸、导流堤等组成。溢流堰为堰匣滚水式,长219米,高7.5米,设陂门32个,有陂墩29座,旱闭涝启。堰坝用数万块千斤重的花岗石钩锁叠砌而成。这些石块互相衔接,极为牢固,经受900多年来无数次山洪的猛烈冲击,至今仍然完好无损。配套工程有大小沟渠数百条,总长400多公里,其中南干渠长约110公里,北干渠长约200公里,沿线建有陂门、涵洞300多处。整个工程兼具拦洪、蓄水、灌溉、航运、养鱼等功能。

      乐善好施李制干

      李富,字子诚,号澹轩,涵江乡洋尾人。宋元丰八年(1085)出生。建炎元年(1127年),金兵南侵,南京(今河南商丘)、临安相继失陷。蕲王韩世忠劝李富举兵勤王,李富毅然捐献家财,招募义兵300人,从海道扬帆北上,入长江,隶属韩世忠部,授承信郎。他随部收复建州,攻克大仪,屡立战功,金兵败回北方。宣抚使张渊赏识李富才略,荐任殿前统制司干办 (简称“制干”)。李富上书朝廷,陈述抗金的策略,被秦桧所抑。他知权奸当道,报国无门,托言母亲年老,辞官归养。

      李富乐善好施。捐家财在县内修筑海堤,围垦造田,建筑大小桥梁34座;在城南5里多的官道旁建凉亭2座,供过路人歇脚;重修囊山寺、重兴寺和满月院。

      李富捐巨款修建兴化军学。在梅峰寺畔建卧云轩和梅峰书院,聚徒讲学,并提供学子费用。“远近之贤且贫者,咸厚赖焉”。他是一位理学家,当时名士王进之、龚遂良、林观、刘孔珍、黄刍、黄庚等都出其门下。着《春秋注解》和《澹轩集》。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撕毁和约,挥戈南下。这时李富卧病在床。次年(1962年),李富得知前线军情危急,长叹数声气绝,终年77岁。

      李富一生热心公益。逝世后,莆田人称“乐善之士”,必推“李制干”为第一人。莆人彭韶认为李富是一位“千载殊绝”的人物,将他和蔡襄、陈俊卿、林光朝、陈宓相提并论。明代兴化太守岳正在小西湖畔建“五贤祠”以祀他们。

      岳飞好友刘牧之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有一位莆田籍的好友刘政,也是抗金将领。

      刘政,字牧之,莆田涵江卢埕(今属涵江区涵西街道办事处)人。他自幼习武,怀有报国之志,南宋高宗建炎年间(公元1127———1130)登武科,授保义郎,任国子监祭酒,官至礼部尚书。

      刘政出仕为官时金兵大举南侵,国难当头,他力主抗金收复失地。他率兵出战,身先士卒,抗击金兵,前后历经大小战役30余场,每战必胜,曾多次跟随岳飞征战,结为莫逆之交。

      刘政对岳飞十分崇敬。征战闲暇之时,两人常登高赋诗唱和,曾同游巍石山龙居寺。岳飞蒙冤遇害后,刘政又经龙居寺,触景生情,赋诗:“重来归游处,触目景添幽。故墨犹余迹,忠魂已断头。疏钟号暮雨,枯木响残秋。欲诉愁人意,频怀杞国忧。”他不满奸臣秦桧当政,辞职回乡隐居。

      爱国忧民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白村居士,又号后村。宁宗嘉定二年(1209)补将仕郎,调靖安簿。江淮制置使李珏任其为沿江制司准遣,随即知建阳县。因咏《落梅》诗得罪朝廷,闲废十年。后通判潮州,改吉州。理宗端平二年(1235)授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郎官,被免。后出知漳州,改袁州。淳佑三年(1243)授右侍郎,再次被免。六年(1246),理宗以其“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官。景定三年(1262)授权工部尚书,升兼侍读。五年(1264)因眼疾离职。度宗咸淳四年(1268)特授龙图阁学士。第二年去世,谥文定。刘克庄是一位很有才华的诗人、词家及史学家,为江湖诗派的代表。他着有《后村大全集》196卷,有诗5000多首,词200多首。他主张收复中原,在诗词中曾有“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洒水西桥畔泪。”“笑谈里,定齐鲁。”“问长缨,何时入手,缚住戎主?”等豪壮之语句。

      宁宗嘉定年间,时任福建建阳县令的刘克庄写了《落梅》一诗:

      一片能教一断肠, 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 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 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 却忌孤高不主张。

      其中“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两句,被言事官(谏官)李知孝等人指控为“讪谤当国”,刘克庄因此获罪被罢去建阳县令,坐废乡野长达10年之久……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落梅诗案”。 人称刘克庄爱国之心“似放翁”,高洁之志“似稼轩”。

      一代忠贞垂史册

      陈文龙(1232—1277),原名子龙,字刚中,号如心,莆田玉湖(今荔城区阔口村)人,抗元英雄。宋咸淳四年(1268)状元,度宗为之改名文龙,赐字君贲;授镇东节度判官。

      宋咸淳九年(1273),元兵直逼临安。时任监察御史的陈文龙奉诏议事,触犯权相贾似道,被贬知抚州,后又被诬罢官。宋德佑元年(1275)陈文龙任侍御史,同年十二月擢升参知政事。时张世杰、文天祥兵败,元兵长驱至临安北关,陈文龙主张“收拾残兵,出关一战”,但朝议不一。宋德佑二年(1276),元军攻陷临安,恭帝投降。同年五月,益王赵星即位福州,称端宗,改号宋景炎元年(1276),文龙任参知政事。十一月,福州陷落,端宗乘船逃往广东。陈文龙回到兴化,尽散家财招募义军。拒绝劝降,在囊山寺设伏,以不足三千兵力连挫元军。十二月,因部将林华叛变,通判曹澄孙开城投降,元兵蜂拥而至,陈文龙寡不敌众,力尽被擒。

      陈文龙被擒后即绝食,被械系押解经福州至临安(今杭州),元军多次诱降,陈文龙自指心胸道:“此皆节义文章也,可相逼耶?”到杭州后,陈文龙要求拜谒岳庙。到了岳庙,瞻仰岳飞塑像,悲恸不已,吞香灰自尽。时宋景炎二年(1277)四月二十五日,葬于杭州葛岭南坡智果寺西侧。明代,被朝廷封为福州城隍爷。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对陈文龙十分景仰,撰联赞颂陈文龙与文天祥“隆名并峙”,“一代忠贞垂史册”。着名的思想家、翻译家严复在家乡阳岐村发起重修尚书庙,亲题门额“尚书祖庙”,并撰联赞颂陈文龙爱国精神。

      陈文龙“满门忠烈”。陈文龙母亲被元军关押在福州的尼姑庵里,身患重病拒医绝药。,大义凛然面对威胁利诱,说:“吾与吾儿同死,又何恨哉!”直至逝世。叔父陈瓒与陈文龙二人相继领导武装抗元。获悉陈文龙殉国噩耗,陈瓒发誓:“侄不负国,我不负侄!”继续领导民众与元军展开巷战,被絷车裂殉国。叔侄俩同年出生,同年殉国,忠烈节义,彪炳史册。陈文龙的弟媳朱氏,在陈文龙牺牲后立即投缳自尽,为国尽忠。

      江南豪士林济孙

      林济孙(1315~1365年),字石友,号凤梧,孝仁里傅围(今仙游赖店镇罗峰)港里人。元至元六年(1340年)二月,入京应试,殿试第一,状元及第。后赴京,授翰林院修撰,不久升为侍讲。当时,全国各地饥荒不断,社会动荡,林济孙向元廷上《治安十策》,顺帝赞之为“江南豪士”。至正三年(1343年),林济孙奉命与欧阳元、吕思同修编宋、辽、金三史。至正十年(1351年),上《治河十策》,受命主持疏通黄河南出海口。当时,黄河海口堵塞,河水改道,洪灾连连,沿岸农业生产和百姓深受其害。他一上任,就与总治河防使贾鲁一道,连续八个月勘察水情,策划治理方案,组织民众疏通黄河南出海口。又率民众堵塞黄河北出海口,恢复旧河道,消除北岸水患。大功告成后,升任河北六府通议官。至正十四年(1354年),因母亲去世,他回家守丧三年。守孝期满,正值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攻下金陵(今南京),南北交通中断,各地反元势力蜂起,济孙目睹元朝大势已去,隐居于龙华寺左边“意足园”小庵,焚香读易,直至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去世。明成化十年(1474年),仙游知县黄灿为他建 “状元坊”纪念。

      俞良甫版传日本

      莆田人最早去日本的是仁德里(今西天尾镇俞里村)的俞良甫。

      俞良甫是一位从事雕版刻书的工人。元末,闽中地区爆发了亦思法杭兵乱,持续十多年,民不聊生。为避战乱,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俞良甫同福建籍的刻工30多人东渡日本,寓居日本京都附近嵯峨,从事刻版生涯。他自称“中华大唐俞良甫学士”或“大明国俞良甫”,所刻书称“俞良甫版”,又称“博多版”。他在日本二十多年,教授了不少日本徒弟,先后刻印有《春秋经传集解》、《李善注文选》、《昌黎文集》、《唐柳先生集》、《陆放翁诗集》以及佛经、小学(字书)、讲本等几十种版本面世。俞良甫所翻刻的书,都精选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品,如《文选》、韩柳集、杜诗等,《陆放翁诗集》(善本)也是由他带去的。刻工娴熟,字体隽秀,版面整洁,深受日本读者的赞赏,也对日本文化界有一定影响。有《王敦化稿》传世。

      俞良甫是一位爱国爱乡的华侨,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诗礼簪缨甲八闽

      元代,由于莆田人顽强的抗元斗争,使得元军恼羞成怒、疯狂施虐。莆田的经济文化都遭到了严重的摧残。在元朝统治者当政期间,莆田民众的抗原斗争不绝,莆田的文人也很少入朝当官。参加科举的人数很少,文化也趋式微。

      到了明朝,莆田文风渐盛,社会、经济、文化都得到恢复。

      明代莆田文化的恢复,最典型的是科举文化的发达。黄仲昭称誉莆田:“比屋业儒”,“诗书礼乐,为八闽之甲”;“科甲之盛,天下鲜丽”; “每科与试者,视八闽居半,与计谐者,视解额恒得三之一,祖孙、父子、兄弟、叔侄联登者,后先继踵”。莆田东里黄家,在明朝曾有“科四十二,甲十九”的美名。永乐年间,还出现了林环、陈实廷争状元的盛事。《莆田县志》载:明代,莆田人登进士第者有529人,还有武进士8人。

      明代莆田担任朝廷高官的人数众多,仅担任过尚书的就有13人:

      翁世资(1415-1483),成化十四年(1478)任户部尚书。

      陈俊,成化间任户部、兵部、吏部尚书。

      彭韶(1430-1495),弘治五年(1492)任刑部尚书。

      林俊(1452-1527),嘉靖元年(1522)任工部、刑部尚书。

      方良永(1454-1528),嘉靖间(或弘治间)任刑部尚书。

      林云同(1481-1577),隆庆二年(1568)任工部尚书,万历三年(1570)任刑部尚书。

      康大和(1507-1577),嘉靖四十年(1561)任工部尚书。

      郭应聘(1517-1585),万历间任兵部尚书。

      陈经邦(1537-1616),万历十一年(1583)任礼部尚书。

      周如磐(1566-1625),天启五年(1625)任礼部尚书。

      曾楚卿,崇祯初任礼部尚书。

      林尧俞(1558-1626),熹宗时任礼部尚书。

      朱继祚(?-1649),隆武二年(1646)任礼部尚书。

      林兆恩创立夏教

      明代莆田出了一个主张三教合一,创立“三一教”的奇人——林兆恩。林兆恩初时立志功名,几次名落孙山,打破了他进取功名的希望。他放弃举子业,转而潜心研究儒、道、释三教理论,并到处寻师访道。

      道士卓晚春对林兆恩弃名学道起着重要的作用。据《福建通志》载:“卓晚春,莆田人,生嘉靖间,自号无仙子,亦曰上阳子,人称为小仙。”莆田民间传说,卓晚春具有异能,言休咎事皆奇中,被视为“活神仙”。林兆恩与卓晚春的交游始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卓晚春平时所言,多深奥难懂,只有林兆恩理解其中含意。林兆恩将卓晚春同他交谈的话整理成书,名为《寐言录》。

      嘉靖三十年(1551),林兆恩称“路遇明师,授以真诀”,倡立三一教(也称夏教)。

      三一教,有自己的思想体系、经典着作和教义、有自己的祖师和崇拜圣像,有有自己的教规及其组织,有有自己的信教场所——祠堂,有信徒独特的修道方式等。三一教具备全国性许多宗教的基本要素,不仅是兴化(莆田)地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民间宗教,在海内外也有一定的影响。

      明嘉靖年间,福建倭患严重,仅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至四十二年(1563年)间,倭寇入犯莆田多达九次,抢、掠、烧、杀,莆仙一带民众死者相枕,积尸盈野,景象惨不忍睹。林兆恩变卖家产,先后六次组织其门徒收埋、火化尸体上万具,使“生者不病于疫,死者得安其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林龙江的这一义举也扩大了三一教的影响力。

      三一教自创立以来,已有450多年的历史。入教受业者遍布城乡不少地方。万历十二年(1584年)以后,三一教门徒还在兴化、福州等地兴建三教祠,作为传教活动的场所。至崇祯十年(1634年),福建已有三教祠近40座。林兆恩去世后,莆田、仙游城乡也普遍建立三教祠。福建闽北、闽南,不少地方建有三教祠。据史志记载,1949年,莆田县境内有三一教祠523座,教徒11800多人。仙游县与莆田县差不多。

      军民血战平倭患

      明代,倭寇窜扰中国东南沿海,明朝廷为防御倭寇,在莆田东南部建平海、莆禧两卫城,又在各要冲地带建立迎仙、青山、嵌头、吉了、枫亭等军寨。倭寇于明初曾窜犯平海,被守军击退。明代中期,政治腐败,海防废弛,倭寇大肆抢掠莆仙的平原沿海地带,给兴化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府城附近的荔浦村奋起自卫,官军竟坐视不救,导致“寇屠荔浦村,河水为赤。”平海卫城和离府城不远的林墩,也被倭寇盘踞。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戚继光率军自浙江入闽,歼灭了盘踞林墩的倭寇,但倭寇乘戚军回师浙江之机,纠集几万人于同年十一月底攻陷兴化府城,全城自知府奚世亮以下3万人,几乎全部遇难。兴化是当时东南沿海唯一被倭寇攻陷的府城,八闽为之震动。明朝廷急调戚继光率军援闽。次年三月,明军歼灭了盘踞平海卫的倭寇,之后,倭寇又纠集万余人围攻仙游县城。仙游军民在戚继光部队的援助下进行英勇的县城保卫战,坚守50多天。年底,戚继光大破倭寇于仙游城下,倭寇残部流窜惠安,兴化倭患才告平息。在这场陷城事变中,明朝廷动用了浙江、江西、广东三省人马,花费300万军费,才算清除了兴化的倭祸。至今莆田还留下许多当年戚家军抗倭的遗迹和传说。

      朱继祚誓死抗清

      朱继祚,字立望,号胤岗。莆田县横塘(今黄石镇横塘村)人。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生。万历四十七年(一六一九)进士,改庶吉士,历礼部右侍郎。善与人交,同辈以长者尊事之。攻声诗,精书法。

      明末清初,兴化人民联合南明郑成功的部队,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抗清斗争。唐王在福州即位,改元隆武,又召朱继祚为东阁大学士。朱继祚临危衔命,毅然赴任。隆武二年(公元1646年),唐王率众北进江西,他与黄鸣俊等朝臣护驾随行。至汀州时,被清兵追杀,唐王遇害。朱继祚突出重围后,同黄鸣俊一道奔返莆田,与同乡余飏、林嵋、周沾、林兰友、林尊宾、王忠孝等谋划救国大事。同年11月,桂王即位,对朱继祚委以重任,授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桂王永历元年(公元1646年),监国鲁王入闽,朱继祚起兵响应,率众抗清。次年正月,他协同郑成功部将杨耿浴血奋战,收复兴化城。同年三月,清兵大举反攻,兴化城又落敌手。朱继祚虽奋力抵抗,终因寡不敌众,在赤崎(今秀屿区东峤镇赤岐村)狮子岩被捕。面对清兵威胁利诱,朱继祚视死如归,写下《绝命词》一首,抒发:“嗟予生兮不辰” “乾坤倾溃兮陆海为尘” “上告苍天兮鉴此微词,虽为齑粉兮甘之如饴”的情怀。永历三年(公元1649年)朱继祚终被清兵杀害,死后葬于莆田壶公山宝胜院附近。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清廷为表对这位忠臣义士的崇敬,特颁诏追谥其为“忠节”。

      林兰友海上孤忠

      林兰友(公元1594-1659年)初名兰支字翰荃号自芳别号猗斋,仙游县人。明天启七年(1627)乡试中举,崇祯四年(1631)登进士第。

      林兰友初授广西临桂县令,政绩卓然。后受命晋京,升任南京湖广道监察御史,他上《长安五谏》书,“发奸剔弊”,人称“铁面御史”。当时首辅杨嗣昌弄权误国,他藐视权贵,与黄道周、刘同升、赵士春、何楷等,忤旨三次上书弹劾。其忠正、刚直之声“震京师”,“五谏”之誉满京城。

      崇祯十七年(1644),林兰友被李自成农民义军所执,他忠贞不二,视死如归,决心为明王朝尽忠。后清兵入关,农民义军撤离北京,他逃离北京,经由天津乘舟南下,漂泊海上。

      清顺治二年(1645)南明唐王策立福州,年号为“隆武”。翌年二月,唐王起用林兰友为太仆寺少卿,山西道监察御史,兼巡按督学江西,又擢为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总理抚讨军务粮饷,督师泉、漳,举兵复明。是年九月,清兵大举南下,明王朝力弱势败,明廷祚终。但兰友极意再图兴复。与明旧臣王忠孝、唐显悦、林性深、黄骧陛、黄寅陛等人,组织义军在陆地及海岛继续与清军周旋多年。

      清顺治五年(1648)秋,林兰友携家带眷先后寓居于厦门、南日、湄洲及平潭等地。至顺治十六年(1659)五月初一逝世,在海上有十二年之久,继续进行抗清活动。

      截界迁民百姓苦

      公元1646年(顺治三年)9月,莆田被清兵攻占后,莆田人民曾几次配合故明士绅和官吏,组织抗清义师,对清兵进行顽强抵抗,进围莆田城,并二次攻占莆田城。郑成功海上起兵后,莆田这些抗清义师又和郑兵联合,利用沿海地形的有利形势,在战斗中经常取得胜利,使清兵疲于奔命,穷于应付。公元1661年(顺治十八年)清廷采用反封锁政策,下令在福建沿海“截界迁民”,把兴化自枫亭经壶公山、天马山转向北侧入岸沁截界,强令沿海居民内迁,把界外的田园、树木、村庄,悉数焚毁废弃。莆仙两县数万人流落界内,无家可归,44万亩耕地抛荒,几乎占整个莆田县耕地面积的一半,明代十分繁荣的秀屿港,以及平海、莆禧两卫城也告荒废。那时候迁民流离痛苦惨不忍闻,《榕城记闻》:“民死过半,枕籍道涂……兴、泉、漳三府尤甚。” 《莆变纪事》:“……方其时,流居城乡,填门塞巷,……贫者日月可计,于是流离转徙,死亡荡析,郑侠所上之图,绘之不尽矣。”《莆变小乘》:“海滨居民,初时犹带有银米及锱重变卖,尚可支持,日久囊空,既苦糊口无资,又苦栖身无处,流离困迫……一旦至此,谋生无策,丐食无门,卖身无所,辗转待毙,伤不堪言。”复界后,界外荒地虽然逐步垦复,但造成了莆仙沿海二百多年的贫穷落后难以恢复的严重后果。截界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无可估量的损失,界线以外的土地荒弃达二十年之久,到解放前达三百年都无法恢复。

      彭鹏廉能天下闻

      彭鹏字奋斯,又字古愚,号九峰,生于明末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卒于清代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莆田小横塘(今黄石镇横塘村)人。以他为人物原型创作的公案小说《施公案》曾轰动一时,据说此书写成后,“会庙场中,谈是书者不计其数,一时观者如堵,听着忘倦”。

      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彭鹏应学使者试,考中第一名;六年后,又应福建乡试中试。

      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彭鹏被朝廷选授为三河(今属河北省)知县。一上任,就整饬吏治,轻徭薄赋,振兴教育。他不畏权势,对权贵严惩不贷;对本县及邻县发生的疑案,“摘发如神”,秉公执法,昭雪冤狱,远近闻名。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巡行至三河地域的康熙皇帝特地召见彭鹏,并赏银三百两奖其廉直。

      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他遭顺天府尹许三礼参劾,虽查“无证据”,仍被“降二级留任”;继而又被多次论罪,“积至降十三级调用”。一年后,在朝廷举荐“廉能”官员中,他被擢拔第一,授工科给事中。

      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关中大旱,蝗灾肆虐,他一日连上三疏,参劾陕西、山西、河南三省长官不恤民情,营私肥己,并直指南阳、磁州、泾阳等州、县长官劣迹。同年,又疏劾顺天府乡试舞弊。

      由于为官忠廉,为人耿直,嫉恶如仇,当时有“彭鹏郭琇,劾人无救”的说法。彭鹏因开罪当朝权贵,被排斥出京。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起,他连续三年被朝廷升用:先回京补刑科给事中,再任贵州按察使,后升佥都御史,巡抚广西。在广西任上,他省刑减税,弹劾贪官,积弊为之一清。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元),他巡抚广东时,当时当地久雨成灾,他广开仓廪赈灾,治吏恤民。直至去世前一年,还禁收私派银捐数十万两,昭雪冤狱,开释无辜受诬者三百余人。

      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彭鹏终因积劳成疾,卒于任所,享年69岁。。

      江春霖刚正敢谏

      江春霖(1855--1918),字仲默,一字仲然,号杏村,晚号梅阳山人,福建莆田人,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进士,历任翰林院检讨、武英殿纂修、国史馆协修,官至新疆道,兼署辽沈、河南、四川、江南道监察御史。

      江春霖,爱国忧民,铁骨铮铮,时人称他“直声动天下”,林纾在为江春霖撰写的墓志铭中称其为晚清“谏官第一人”。 在担任监察御史期间,他弹劾亲王、贝勒、军机大臣、尚书、侍郎、总督、巡抚,乃至顶头上司都御使。当时庆亲王奕匡及其儿子农工商部尚书载振威权日甚,江春霖弹劾奕匡父子以为奕匡祝寿为由大收礼物、结党植私(光绪三十三年三月二十九日《劾庆亲王父子疏》)。当袁世凯横行官场、气焰嚣张之时,江春霖在《劾军机大臣袁世凯权势太重疏》(光绪三十四年九月初九日)中,直言袁世凯权奸窃国,列其罪状12条。当庆亲王与袁世凯朋比为奸、贪赃枉法、排斥异己之时,他上疏直指“庆亲王老奸窃位,多引非人”。(宣统二年正月十六《劾庆亲王老奸窃位,多引非人疏》)江春霖因此遭报复被贬官。当年(1910)江春霖以母亲老迈为由,辞官回家。江春霖的同年、朋友,送行时集了2000元作为送行礼,江春霖作诗答谢却不肯收下。他说:“吾自为言官,则置身于度外,若稍有身家利害,何敢批逆麟、捋虎须,以一身冒万险而不知悔?”据林纾为江春霖写的墓志铭称,江春霖“归装但敝衣数袭,朝衫外无他物。”有《江侍御奏议》、《江春霖文集》等传世。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