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艺术>石痴方志舜的仙石奇缘

    石痴方志舜的仙石奇缘

    点击查看原图

      图为石雕作品《女娲补天》。

      短短十几年时间,仙游“七彩仙石”从埋在大山深处到艺术品,被业界誉为“石头上的国画”。仙游石雕产业迅猛发展,其背后离不开“石痴”方志舜的执着。

      石 缘

      方志舜是仙游石雕工艺协会会长、当地石雕产业领跑者。

      30多年前,16岁的方志舜和家乡的小伙伴一样,踏上学习雕刻艺术之路,随后离乡创业。

      “家乡石雕市场没有发展起来前,大家只能背井离乡异地谋生。”方志舜说。

      直到“七彩仙石”的出现,方志舜的人生轨迹开始发生转变。

      “七彩仙石”原石中有绿、蓝、黄、红、黑、白、灰等色彩兼备,绿似碧玉,蓝如翡翠,黑中带红、红中带赭。十多年前,仙游的“七彩仙石”还埋藏在深山,因为颜色五彩缤纷,一些老人家会拿来雕刻戒指。

      2004年,方志舜回到家乡和朋友聚会时,听说有这种石头。

      “我拿去化验才知道,它是和寿山石同一类型的叶腊石。”方志舜说,它还具有保养简单、高寒地带收藏不会皲裂等特点。

      目前,仙游已探明“七彩仙石”储量高达500万吨,其中可供雕刻用原材料千分之二。

      在创业的日子里,无论是从事建筑业、家具业,还是矿山开发,方志舜始终关注着中国石雕产业的发展。“七彩仙石”的出现让他看到了希望。

      石 痴

      以前“七彩仙石”作为普通的石头“按吨卖”。“太可惜了,一吨原石的价格才几千元。”方志舜说,“所以我决定自己雕刻,赋予他们应有的美丽和地位。”

      “毕竟是新开发的原石,一开始也不了解‘七彩仙石’的‘秉性’,不知道会雕刻成什么样,自己心里也没底”。但他坚持尝试。

      一块不起眼的山石,要华丽转身为一件令人惊叹的艺术品,往往需要几月甚至一年的工夫。处理杂质、清洗干净,然后方志舜会把石头放在手里把玩几天,远看近看,判断石头内部的颜色走向,试图找到与石头秉性最为契合的艺术形象。

      枝臂环生的珊瑚礁上,两只龙虾静静地趴坐,欢唱的鱼儿恣意穿梭于珊瑚间。珊瑚的赤红和鱼虾的通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感叹方志舜对于石头内部颜色判断之精准,而龙虾头部的两只眼睛色泽墨黑,让人惊讶于他的鬼斧神工。“动静结合,才显得有生命力。”方志舜如此阐释自己的设计。

      栩栩如生,生机勃勃,是方志舜作品的特点。这些源于他多年来积累的设计和雕刻经验。

      色彩和构思需要灵感,雕刻本身也需要花费不少心思。方志舜说,“七彩仙石”质地较硬,雕刻难度大。

      “开始创作的那几年,也因为设计失误和雕刻失败,浪费了很多好材料。”方志舜坦言。“现在其实也做不到万无一失,但是这么多年一直坚持下来。”

      石 梦

      2010年开始,方志舜和当地企业家一道,聘请福州、仙游等地的雕刻大师加盟,对“七彩仙石”进行雕刻加工。

      方志舜说,“七彩仙石”石雕作品采用圆雕、镂雕、浮雕及线刻等手法,因材施艺,依色取俏,主要涉及山水、动物花鸟、人物雕刻等,因奔放大气、细腻精巧,它在业界开始享有“石头上的国画”的美誉。

      经过几年发展,仙游七彩仙石雕刻产业从无到有,成了石雕产业。截至去年底,当地已有36家企业从事相关产业。

      让方志舜欣慰的是,《留得枯叶听雨声》、《秋荷翠鸟喜相望》、《风和日丽》等七彩仙石作品被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毛泽东纪念馆收藏。

      “这辈子最开心的是能为石头注入灵魂。”方志舜说。

      孟昭丽 王博闻  刘姝君/文  魏培全/图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