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艺术>洋边画卷

    洋边画卷

      故事的传承,是一株枇杷,生长在一垄又一垄的山坡上,记录岁月的斑驳记忆。

      我探访常太镇洋边村时,已是初夏,但离枇杷采摘还有一段时间。东圳水库烟波浩渺,红瓦白墙的民居点缀在墨绿的枇杷林中,大部分的枇杷还躲在套袋内,远远望去,叠嶂的山峦银装素裹,像一座雪山。村民们说,采收的时候,黄里透红的枇杷,会让整个乡村沉浸在一个金黄的世界中,到处都是阵阵醉人的南国果香和喜悦的笑脸。

      “枇杷绿林妆红墙,细水青山笑开颜,富足文明兼和谐,一片美景展眼前”。

      远去的土墙残瓦,勾起沧桑的碎片。

      洋边村位于烟波浩渺的东圳水库南岸,是老区革命基点村。新中国成立后,“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出门靠脚板,运货靠肩挑”的顺口溜,成了当时这个村贫穷与落后的真实写照。1958年,因修建莆田市第一大水利工程--东圳水库,该村从库区搬到半山腰居住,人均只剩0.18亩“望天田”。由于交通闭塞,资源贫乏,到1986年全村人均收入只有158元,村财收入仅0.8万元;村民一年有9个月要靠国家返销粮救济,是远近闻名的特困村。

      老区人民不应贫困,老区人民早该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白驹过隙。风风雨雨,湖光山色,掠拂村庄的每一个角落。几十年来,特别是莆田建市30年以来,东圳之滨的宁静和厚重,填满了城乡和谐的元素,舒展一轴山村改革发展的美丽画卷。

      曾经的贫穷与落后,已是历史。

      靠山吃山。上世纪8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洋边这块贫瘠的红土地。

      山挡不住拓荒者的脚步,却鲜活了敢为人先的意识,闯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道路,激发了跨越发展的活力。

      那年,刚当上村干部的郭炳星在开山种果的时候,同村的过路人却另有一番议论:

      “是哪个蠢人,钱多到无处放,要拿来这里埋呀?”

      “满山贫土,种啥都长草,能种出果子来?”

      ……

      发展才是硬道理。郭炳星种枇杷的成功,吸引了许多村民开山造果。于是,村“两委”在一无资金、二无技术的情况下,发动群众发扬“不要苦熬要苦干”的老区精神、东圳惊声,立足本村山地多的自然优势,大搞山地开发,开始发展枇杷等种果业。

      这些年来,洋边村民靠自己辛勤的双手,使荒山变成了“金山”。昔日的秃岭,如今已是茂盛的枇杷林——摇钱树。

      然而,枇杷季节性强,全村人靠单一的枇杷收入显然不是长久之计,村里已有相当劳力外出打拼,涉及食品加工、高校食堂承包等三大行业。村主任刘国钦的儿子在外经商,前几年又添置了一部小轿车。他特别骄傲:“这都是在外发展的收获!”

      俯瞰枇杷林中的村庄,在一串串晨风的温情里,凸显别墅线条的整齐和显眼。

      在莆田农村,农民建房是大事,是一辈子的事。是否建过房,或住房的好坏,往往成为衡量一个家庭经济实力、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准。

      郭玉章过去一家9口人挤在三间破旧的土房里住。后来一家人靠党的富民政策,边种枇杷,边外出打工;终于把旧房拆了,为两个儿子分别盖了幢三层别墅楼,还买了部轿车,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谈及当年刚搬进来时的情形,他的儿子郭志聪情不自抑:“当时心情真叫激动啊,全家人就像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事说实现就实现了!”

      山地开发的成功,让洋边人尝到了致富的甜头。农民们自豪地说,大伙盖别墅是用枇杷一粒一粒堆起来的。目前,该村已有别墅式民房270多幢,每幢建筑面积240平方米左右,配有良好的通风、采光等,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如今,富起来的村民开着小轿车可直达家门口,高兴之余,说道:农民住别墅,村容整洁靓丽,这里可与城里相媲美呢!

      30年,敢叫山村变模样。洋边,已成为莆田市唯一入围福建最美乡村的村庄,连续四届被评为省级“文明村”。2012 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跻身山乡明星村、省级小康村、新村建设示范村行列,绽放着文明、美丽之花,正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目标阔步迈进。□易振环

    <>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