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化>方言化的网络流行语

    方言化的网络流行语

      □林亦儿

      流行语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而网络流行语则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语言形式,有许多不同的组合形式,例如中英文、字母、标点、符号……今天,我想探讨的是,方言在网络流行语中广为应用,其成因是什么?

      首先得明确方言的概念。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是通行于一定的区域,局部地区人们使用的语言,它在语音、词汇、语法结构上具有一套完整系统,能够满足本地区社会交际的需要。在我看来,方言进入网络流行语体系主要体现在语音和词汇两个方面。

      语音方面,如:“蓝瘦,香菇”——难受,想哭。广西南宁小伙失恋语录让这句话彻底火了。而这就是“n、l”不分闹出的笑话。“n、l”同为舌尖中音,可“n”是鼻音,而“l”是边音;又如“雨女无瓜”——与你无关。少时的游乐王子还真是毁童年。这是“i、ü ”没念清晰惹的祸。“i、ü ”同为高元音和前元音,但“i”为不圆唇元音,而“ü ”为圆唇元音;再如“雷猴”——你好。广东话中对“ao、ou”的区分不明确。这样可爱的读法是由于发音时舌位的变化没有由低到高而是由半高到高所致的。

      词汇方面,如:“滚犊子”——东北方言,意为对方对你很生气,不希望你在他身边出现。在网络中调侃突出,常是打趣时的口头禅;又如“撩”——客家方言,原意为掀起、撩动的意思,网络用语引申为挑逗、撩拨的意思,通常与“撩妹”联系在一起;又如“槑[mei]”--陕西、山东日照和江苏沐阳方言,槑松、槑得很的说法,常被用来开玩笑说别人呆。

      了解了部分网络流行语的由来,那回归最初的疑惑:方言进入网络用语体系的原因有哪些呢?我觉得主要有三。首先是语言经济的原则。经济原则是语言学中被普遍认可的重要的语言原则,它指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趋向于选择比较简单、省力且具有有效的表达结果的语言表达方式。在这里,汉语方言迎合了网络用户趋简避繁的群众心理。例如我们常使用的谐音方式、合音方式,能一定程度上减少用户打字的时间,也促进交流的时效性。比如,福建南平话“酱紫”就比原意“这样子”少了一个字。何况,输入法已将这个词语录入系统,侧面促进了网友们使用方言。

      其次是方言本身的特性。方言作为一种地域文化载体,是一个地方的“活化石”,其具有独特的凝聚感情、增进交流的特殊作用。同时,在其特有的地域环境的熏陶下,方言显现出与普通话不同的张力与生命力。各个地域生动活泼、俏皮泼辣的不同个性在方言上得到了戏剧化的展示。比如,东北大哥口中的“扎心了,老铁(哥们)”有种强烈的豪爽气概;台湾软妹口中的“造啦(知道啦)”则是甜美俏皮的风格;北京大爷口中的“胡同口儿、老炮儿”,那是一股地地道道的京味;而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莆田人,在问候别人时脱口而出的是“滴吓嘛了呗?(你吃饭了吗?)”,则是一种亲切熟悉的家乡的味道。因此,方言作为承载着许多漂泊游子与家乡唯一的纽带,在网络流行语中广为流传也不足为奇。

      其三是网络平台的搭建。正因为网络平台的构建,让你足不出户,便可和世界交流。这也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在互动过程中展示本土方言提供了一个契机。四面八方交织化的交流,使得各地方言并不只是在墙内暗自芬芳,而是在网络大平台上争奇斗艳。在不断被提升的过程中,大浪淘沙,使具有代表性、趣味性的方言被广为采纳,成为了新晋网络流行语。

      一方水土孕育一隅方言。当下,有一小部分人认为说家乡方言是一种上不了台面的表现,恨不得自己的语言中少了那些方言词。我认为,我们为了交流方便,使用普通话,为了紧跟时代,使用新名词,但因此而舍弃方言,是一种得不偿失。从古文到白话文,从书面语到网络用语,从方言到普通话,每一次语言的更迭,都是一次文化的变迁和时代的痕迹。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