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史>黄道周确系莆田人

    黄道周确系莆田人

      日前在漳州姓氏研究会举行的学术讨论会上,邵武黄氏和泉州黄氏都争着把明末著名学者、书画家、民族英雄黄道周归其属地祖籍。而莆田黄氏人士和姓氏研究专家朱金明则认为,黄道周确系地道的莆田人。

      黄道周(1585~1646年),字幼玄、幼平,又字螭若,螭平,号石斋,明代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明亡后英勇抗清,不幸被俘殉国,谥忠烈。祖籍莆田文赋里双牌铺(今华亭镇山牌村),系莆田黄氏始祖唐桂州刺史、开国公黄岸30世孙。对黄道周人品才艺,明史赞其:“学贯古今,所至学者云集”。徐霞客评说“字画为馆阁第一,文章为国朝第一,人品为海内第一,其学问直接周、孔,为古今第一”。清代《四库全书·黄道周儒行集传》序曰其:“以直节清德,见重一时”, 乾隆帝亦赞其:“不愧一代完人”。

      去年,漳州市东山岛黄氏研究会会长台胞黄友恭来莆寻根问祖,还提供《台湾江夏兴化军城黄氏祖谱》对接莆田黄氏族谱。朱金明也特地从福建师大图书馆复印《莆阳溪黄氏族谱》,并与莆田黄氏人士到东山岛等地考证对族谱,列举许多证据,日前最后确认,黄道周是入莆始祖黄岸的26代黄启裕之孙。

      有关历史资料记载,黄道周曾向皇帝自述身世,说明自己是从莆田迁徙到东山岛。据黄道周《黄漳浦文集·乞言自序状》载:“曾祖讳宗德其从莆阳徙居铜海再世矣……”而当时莆田名士谢南夫、郑郊、郑郏等曾拜访他,黄道周诗作《莆中谢南夫曾尗祁郑牧仲、奚仲王自位见访诗以道之六章》即有记载:“吾乡才子劳相念”、“但言君是我亲亲”。

      又据《莆阳铜海深井黄氏家谱》,黄氏入莆始祖一代为黄岸;5世孙黄献迁到 溪;11世孙黄中庸迁莆田城西雷山;17代黄仪因元兵入关避居铜海深井黄宅;至30代生黄道周,为第31代裔孙。 潘真进

    —————————————————————————————————————————

      莆田、东山、台湾黄氏族谱印证黄道周祖籍地莆田

      日前,应东山县台胞黄友恭先生邀请,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黄氏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黄鸿恩先生偕同我市姓氏文化研究专家朱金明、黄国华一行赴东山岛考察我国明代文化名人、抗清义士黄道周世系及祖籍地问题。发现黄道周系派出江夏黄氏入莆始祖黄岸,为黄岸第31世裔孙。黄道周第15世先祖黄仪于元季之乱从莆田山牌铺避难东山岛,为东山县黄岸派系始祖,从而证实黄道周祖籍地在莆田。

      黄道周的源流世系祖籍地长期以来无法厘清,其原因系因清廷奉行民族压迫政策,为了镇压郑成功的反清复明活动,实行暴力迁界政策。在东山岛迁界时,一次就屠杀东山岛居民3万多人。黄道周作为抗清义士,在被清廷杀害后,其后裔更是清廷迫害的对象,致东山黄氏族谱资料严重散失。近年来,随着世界性的寻根文化潮的涌动,引起了海外华人、台胞的寻根热,由此,也派生出了一些人妄认历史文化名人的问题。关于黄道周的世系、祖籍地问题,近年来也形成了派出邵武峭山黄氏世系及泉州紫云世系的说法,作为黄道周的直系后裔的黄友恭先生,去年不远千里特地带来台湾花莲黄氏族谱来莆田寻根问祖,但由于当时史料、族谱阙如,一时无法就莆田与东山岛的黄氏族谱进行对接。后来,黄鸿恩先生搜集到《台湾江夏兴化军城黄氏祖谱》、《莆阳铜海深井黄氏家谱》,朱金明又从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复制到《莆阳溪黄氏族谱》,经与黄友恭先生所持的《启裕派东门黄氏世系长房一支系谱》进行对接,最后确认黄道周系入莆始祖黄岸的第31代裔孙,其祖籍地就在莆田。

      《莆阳铜井黄氏族谱》记载第一代迁居东山岛的始祖为黄岸第十七代裔孙黄仪。但查《莆田黄巷黄氏族谱》、《莆田东里黄氏族谱》中均无记载黄仪其人。这次从朱金明复制的《莆阳 溪黄氏族谱乙辑二》第000051页中,找到了“第十三代,黄仪,后莫考”。而《莆阳铜海深井黄氏家谱》中记载:“第十五代(应为第十七代,其中少了黄勋、黄楫两代)仪公、仁公。因元季之乱由莆田军城西双牌铺雷山巷黄太常侍避居铜海深井黄宅。”另黄友恭先生持有的《启裕派东门黄氏世系长房一支系谱》则记载:“一世,号庞德,字德钦,生四子:廷存、廷贵、廷荛、廷美。廷荛为道周公四世祖”。这样,《莆阳溪黄氏族谱》记载的黄岸第十三代黄仪之后失考可以与《莆阳铜海深井黄氏族谱》记载的黄仪避元季之乱为东山岛黄氏第一世祖对接,而黄友恭所持有的《启裕东门黄氏世系其先祖长房一支系谱》则进一步印证了黄道周的四世祖黄启裕移居东山岛后又移居东门的史实。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东山岛黄岸派下始祖黄仪与莆田黄氏的渊源关系,从而可以认定黄道周系黄岸派下的莆阳溪黄氏。

      黄道周的祖籍地在莆田,除了上列族谱资料的记载外,还可从黄道周自撰的《黄漳浦文集·乞言自序状》:“曾祖讳宗德,其先从莆田徙居铜海(东山岛)再世矣。”一文中得到印证。黄道周的《乞言自序状》是一篇写给明代皇帝的奏折,不能有不实之言,否则将犯欺君之罪。

      同时,黄道周祖籍莆田,还可从黄道周的诗作中得到佐证,据《黄漳浦集》第888页《莆中谢南夫、曾叔祁、郑牧仲(郑郊)、奚仲(郑郏)、王自位见访,诗以道之六章》写有:“吾乡才子劳相念”,“但言君是我亲亲”等诗句。

      谢南夫、曾叔祁、郑郊、郑郏等几位莆田人,是当时莆田的名士又是抗清义士,又都是黄道周的学生产,黄道周的诗中称这几位莆田人为“吾乡才子”,“君是我亲亲”,说明黄道周在诗中自认其祖籍地在莆田。

      另据有关资料披露,黄道周(1585—1646年),字幼平(或幼玄),又字螭若、螭平,号石斋。明末著名的学者、书画家、民族英雄。元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明亡后坚持抗清,被执殉国,谥忠烈。祖籍莆田文赋里双牌铺(今莆田山牌村),是福建莆田始祖进士桂州刺史开国公谥忠义黄岸公三十一世孙。兴化军城始祖郑氵解 榜传胪进士太常寺卿侍中兼枢密副使谥文正黄中庸二十一世孙,宋隆兴癸末特奏进士漳州知府黄丰第十八世孙。与明代著名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相友善,徐霞客对黄道周评价甚高,称其为:“书法为馆阁第一,文章为同朝第一,人品为海内第一,其学问直接周、孔,为古今第一”。连他的敌人乾隆皇帝也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代完人”。

      黄道周世系、祖籍地的发现,证实了闽台、莆台黄氏同根同源血浓于水的关系。(潘真正 朱申)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