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艺术>但愿海波平

    但愿海波平

      地处闽东南的莆田沿海小镇平海,因位处海防前线使得它的命运,总与风起云涌的时代一起浮沉。今天,当我以作协文学采风团成员的身份,再次把目光聚焦到这块山海一体、崇文尚武的土地时,风情万种依旧属于我们的平海。

      平海湾的海浪千年不变地亲吻着礁石,如平海灿烂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而昔日少年已在流逝的光阴中,成长为海边的一棵树,卓然独立。

      我爱平海。

      一

      在中国地名中,以海冠名的村镇,好像不多。而在波诡云谲的“大海”面前,添加一个寓意平安的“平”字,隐藏其间的期待与祝福,真可谓意味深长。

      平海,古称“南啸”。史志有载,“千户集居,捕捞为生”的兴旺局面,在明洪武20年(1387年)就已呈现。“南啸”,当风呼海叫、波汹浪涌、樯倾楫摧时,我们仿佛能触摸到一颗颗心灵在战栗在哭泣。细心研读平海之原名,这方水土昔日的贫瘠荒凉,便可想而知矣。平海沙借风威,扎得脸生疼发麻的感觉,我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那儿读书时依然印象深刻。

      吉祥“平海”的名字背后,隐藏着一个动人故事。相传,当年洪武君亲率水军攻打温州城。船行至平海时,恰遇狂风暴雨,船队只得靠岸避风。当船队驶入南啸澳里时,骤然间风平浪静,一片平和气象。洪武君见此甚为惊奇,特上岸询问当地渔民:“此地为何处?”乡人答曰:“南啸。”

      “此处风平浪静,应当叫平海才是,何为南啸也?”洪武君触景生情、脱口而出的话语,不自觉间给一个小地方起了个好名字。自此,“平海”之名代代相传,一直沿用至今。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平海”之名,多好!

      以海为田,以船为家,在风浪颠簸中讨海为生,生死系于一线的平海渔民,把个人前途叵测的卑微命运寄托于超自然力量的庇佑,海神妈祖成了当仁不让的唯一选择。

      于是,迄今1011年历史,建于北宋年间的平海天后宫,就背山面海、拔地而起,与湄洲妈祖庙隔岸相望,成为平海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颇富传奇色彩的平海天后宫,吸引了一批批前来观光旅游的人们,我们文学采风团也不例外。

      108根木柱承托起平海天后宫大殿;108块青石砌成宫内院埕;108块青石砌筑成方形井“师泉”。吉祥数字“108”在平海天后宫以良好寓意、有趣方式再三的被使用,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另有一番深意?冥冥之中,或许只有端坐宫内的海神妈祖知道。

      有这么一种说法,湄洲祖庙是妈祖的升天地,贤良港是妈祖的诞生地,平海天后宫是妈祖的出神地。来平海天后宫,“涌泉济师”的故事,每每被人提起。天后宫前右侧的师泉井,因染上妈祖显灵之圣光而熠熠生辉。

      遥忆当年,将军施琅亲率三万水师,“驻集平海之澳,俟长风破巨浪。以靖扫鲛窟”。可“爰际天时赐亢,泉流殚竭,军中取得之道,遥遥难致”。旷日持久下,军中士气之低落便可想而知了。此时,奇迹出现了,原来将士们在疏浚天妃宫前右侧一口废井时,忽然泉涌如注。此番情景,直至今日亦让人浮想联翩哪!

      今天,施琅将军镂刻在碑石上的《师泉井记》,依旧珍藏在平海天后宫内。师泉井水亦涌涌不断地注入周边渔家,像“涌泉济师”的故事一样,绵延不息。仿平海天后宫改建的台南大天后宫董事会已到平海“认亲”,两岸信众在你来我往间催生出友情之花。而妈祖显灵助力正义之师,收复台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意义,更是历久弥新,历久弥香呐!

      二

      国之将兴,必尊师而重傅。一个小地方要改变面貌,后来居上,我想,定要弘扬崇文重教之风气,平海也理当如此。据史料记载,仅明朝一代,平海就出过举人64人,进士13人,辉煌一时。偏居一隅的平海,斯土何灵,竟科举发达,人才辈出?

      游览平海,我有幸瞻仰了500年前就巍然屹立于朝阳山麓的平海进士坊。青条石构件历经风雨洗礼已斑驳陆离,“恩荣”、“进士”“为嘉靖癸末科进士黄杭立”等字样,或明或暗间依稀可辨。在吾土吾乡,或很难再找到第二处类似的碑坊。它背后隐藏的倡学兴教之意义,已不单纯是平海人民的光荣记忆,更是莆田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力证。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地不在偏,有教则灵。教育兴则人才出,人才出则灵气聚。平海在多姿多彩的发展历程中,绕不开平海卫学,绕不开为发展平海教育而呕心沥血的古圣先贤。

      明正统八年(1443年),平海卫指挥王茂,以卫城离郡县学宫路远,奏请在莆田县平海镇建立卫学。选本卫军户子弟入学。成化九年(1473年)邑人宋叔昭奏请让平海卫邻近民户子弟入学,卫学生员剧增......前人的记述看似简单,其背后办学之艰辛,发展教育之长远目光,却值得我们后人持续讴歌。平海卫学历经战乱等考验,几度兴衰却文脉不断。王茂、宋叔昭、宋豫卿、吕一静、孙谋、李茂功等人,因对平海的教育发展尽了心力,而在当地民众心目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待平海的教育发展,这么一处海滨僻壤,仅单纯依靠社会热心人士捐资助学,只解决得了物质层面的问题。当地更迫切需要的是平海学有所成者,亲力亲为,直接参与当地的知识耕耘和播种。

      明嘉靖进士黄杭,以平海人的主人翁心态,以学有所成的榜样力量,为改变更多像他一样,通过读书来改变自身命运的平海农家子弟,毅然放弃外面的荣华富贵,继续置身于经书卷卷、灯火萤萤、清苦孤寂的环境中,当一名乡下塾师,回平海卫学讲学。

      一个人,为了公众利益而甘愿牺牲个人利益,其崇高理想必能赢得当地官民的一致褒扬,平海进士坊就是生动的证明。今天,当我们后来者用热切的目光凝视这座保存完好、专为表彰学有所成者的古牌坊时,更应体味到学有所用的意义所在。平海进士坊矗立百年,风雨不动稳如山,而更重要的是,它激发起更多“黄杭”们为改变家乡面貌而作出牺牲的奉献精神。

      如今,平海小学(原平海卫学)、平海中学校园内,依然书声琅琅,生动活泼。孩子们在不久前落成的“学圣亭”孔子圣像前,开展了“读经典 思圣人 倡礼仪”等主题班会活动,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之力量。平海小学内至今保存的“卫学儒林”、“海滨邹鲁”、“万世师表”等石刻,仍坚定不移地放射出“知识就是力量”、“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真理之光。

      三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此诗出自一位曾让倭寇闻之魂飞魄散的民族英雄之手,他是戚继光。戚继光因在平海指挥抗倭大战并成功收复失地,给平海这块英雄辈出的土地,增添了传奇光彩。

      距台湾乌丘岛仅14海里之遥,与南日、湄洲岛成犄角之势,凭借半岛陆路优势的平海,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刀光剑影、血肉横飞,一幕幕让人惊心动魄的场面,曾在这里上演。正邪交锋、强弱相搏、激流奔涌处,英雄好汉横空出世,平海成为英雄们保家卫国施本领的舞台。

      英雄在世时,愿为国捐躯,万死不辞;英雄离世了,因爱国护民有功而被人民提拔为神,立庙为祀。在平海,这样的人神合一何止一个?周德兴、朱圣彬、戴嘉祉......平海人民崇拜英雄的情结从此根深蒂固,花开四季。

      今天,当我们沿着时间之河溯流而上,进入我们视野,在平海人民内心深处,居功至伟的当属江夏侯周德兴。

      想当年,倭寇对包括平海在内的莆田沿海侵扰日益严重,周德兴以军事家和军事工程专家之身份,领帝命而巡视闽海各地。“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海防建议、兴建平海卫城等并派重兵防守......”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军事举措,使得明前期一百多年的东南沿海老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施惠于民的周德兴死后,平海人民怀念他生前的所作所为,便立庙为祀,永表敬意。当我们一批人在平海城隍庙外合影留念时,端坐庙内的城隍爷,即周德兴,目光如炬,内心洞明,已在香火缭绕中享受了六百多年的祭祀时光。

      英雄虽逝英灵在! 平海,百步之遥即有英雄史迹。平海人民,怀念英雄树立的功绩,崇仰英雄护我河山的气节,一瓣心香虔诚地献给了保护平海的英雄们。这是一块充满英雄正气的大地,这是一群充满希望的英雄子民。

      时至今日,每年春节后,平海渔民的渔船当年首次出海捕鱼,定会将船首朝向彰善庙,并到庙宇请符请令,燃放鞭炮,向彰善庙内朱圣彬、戴嘉祉两将军告别,以祈求出海平安。原来,朱、戴两将军当年曾追随戚继光抗倭,立下赫赫战功。平定倭祸后,两将军在镇守平海卫城时,又继续为当地老百姓办了实事好事。

      车行平海,返回途中,我远远地瞥见立于平海赤哆湾山丘上的“师中贞吉”石碑石坊,当地人称这是为纪念明末抗倭的南日女英雄而立的。我想,曾经为这块土地浴血奋战过的平海人民,过去是多么热切地理解、崇尚英雄;今天,正大踏步迈向小康大道的平海人民,当应担负起保护开发这些英雄史迹的重任,并把隐藏其间的崇文尚武之精气神,弘扬光大,助推发展!(林建国)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