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史>郑露唐时开莆倡学的有力佐证

    郑露唐时开莆倡学的有力佐证

      □郑文波

      为了全面了解、正确解读《莆山灵岩寺碑铭》,为了深究南湖郑露何时开莆倡学,特转载《莆山灵岩寺碑铭》全文。黄滔的《莆山灵岩寺碑铭》不但是郑膺献其居为金仙院的真实依据,而且也是南湖郑露唐时开莆倡学的有力佐证。这里说的是南湖郑露唐时开莆倡学,在南湖郑露唐时开莆倡学之前,已有梁陈年间南湖郑氏先祖入莆创学。

      1. 《莆山灵岩寺碑铭》全文

      莆山灵岩寺碑铭 ――唐·黄滔

      (Posted on  2016年6月23日  by  xianadmin)

      释波东流,涌为花宫;花宫之构,咸宅灵秀;灵秀之启,其或神授;则知融结之始,已有待於金圣人也。

      粤灵岩寺,乃莆山之灵秀焉!神授焉!懿夫岳立大山,推下数峰;面乙臂坤(南),石嵌松瘦。昔梁(502-557)·陈(557-589)间,邑儒荥阳郑生家之生严乎,一堂架以《诗》《书》。既而秋,一夕,风月清朗;俄有神人,鹤发麻衣,其状丈余,现于堂曰:“诚易兹为佛宇,善莫之大。”生拜而诺,瞬而失。旋以堂,居僧像佛;献其居为【金仙院】,即陈·永定二年戊寅(558)也。(鹤发麻衣,西天之谓,故号【金仙】。)山水推其奇,鹤发增其异;缁锡日萃,院落日峻。隋·开皇九年(589),升为【寺】焉。

      左漱寒泉,右拥叠巚;危楼豁壶公之翠,上方视鳅海之波。唐·景云二年辛亥(711),寺僧志彦入内,背文讲《四分律》;睿宗嘉之,锡号【聪明】。彦因获言:“所居之寺,自复有僧无际,持《妙法莲华经》,感石上涌白泉;僧殁,而泉变清焉。”遂膺敕额为【灵岩寺】。大和二年(828),殿中彭城刘公轲,幕提泉印,聆寺之胜,不卸而宿;侯吏,不蔬而午,掬泉而漱,随手以涸。其石今坎于上方之上。

      其僧复有:元悟、元凖、慧全、省文、灵敞、无了,悉问生祗园,坚持密行。或临坛表德,或降虎示真;厥众如云,厥施若市。洎武宗皇帝己丑(845)之否(會昌法难),邑之东有【敬善寺】,民井而居之。乾(北)有【玉涧寺】,民亩而田之。独兹之奇豪,人互以金输,为幽宅之卜,若有之卫,竟不克遂。敞公、了公,乃帽首縧腰,沉踪处晦;逮宣宗皇帝(847-860)之复,索之於石罅云根,归之於芜基烧址。山灵之感,行羶之慕,投金执斵,匪招匪劝;不越闰,而其宇鳞鳞,其徒翼翼。

      敞公,咸通六年(865)秋八月示灭;靡风而大树折庭,磨触而大殿倾瓦。了公,八年(867)冬十月坐亡,色身不坏,今龟阳之号【真身大师】者也。则知,僧以行而神其迹,地以灵而感若乃。轩轩月殿,蔼蔼松门;醍醐雨天,琉璃镜地。慧烛九枝而吐焰,慈云五色以垂阴;推於瓯越,居之甲乙。

      今仆射琅琊王公,牧民之外,雅隆净土;论及灵胜,以为东山神泉之比。(神泉寺,在府城之东山;其泉,亦自僧感而涌也。)缮经五千卷於兹华,创藏而藏(平声)焉,即天佑二年(905)春二月也。初侍御史济南林公藻,与其季,水部员外郎蕴,贞元中(785-805)谷兹而业文;欧阳四门,舍泉山而诣焉。(四门,家晋江·泉山,在郡城之北。其《集》有《与王式书》云:“莆阳读书。”即兹寺也。)其后,皆中殊科。御史省试,珠还合浦,赋有神授之名。水部,应贤良方正,科擅比干之誉。(《策》云:“臣远祖比干,因谏而死;天不厌直,更生微臣也。”)不厌欧阳垂【四门】之号,与韩文公齐名,得非山水之灵秀乎?元和(806-820)才子章孝标、邵楚苌、朱可名,寄诗以题。

      大中(847-860)中,颖川陈蔚、江夏黄楷、长沙欧阳碣,兼愚慕三贤之懿躅,葺斋于东峰十年。咸通(860-874)乾符(874-879)之际,豪贵塞龙门之路,平人艺士,十攻九败;故颖川之以家冤也。与二三子,率不西迈。而愚奋然,凡二十四年;于举场幸忝甲第。东归之,寻旧址;苍苔四叠,嘉树双亚。(今东峰双龙眼树,即往岁书斋之庭阴也。)访旧僧,云扃十扣,雪顶一存。於是,谨祝金仪,益誓邱祷,以谢兹山之灵秀;刻铭贞石,兼补前贤之未述。其词曰:

      “山奇孕神,地胜惟灵;萤窗既夜,鹤发斯形。

      一亩请宫,双莲建扃;洞深夏寒,林茂冬青。

      松竹铿乐,峰峦豁屏;皛迷蟾窟,茫眺鳅溟。

      持经僧志,涌石泉冷;四分律讲,万乘君听。

      敕飞额降,寺以灵名;不有地祥,焉动天庭?

      大士鸿生,珠明桂馨;良牧耸闻,华构藏经。

      浩劫不泯,匪兹曷丁;敬祝巉岩,勒石以铭。”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寺院介绍, 广化历史. Bookmark the  permalink.

      ketang@ptnsghs.cn

      遵照事实,《莆山灵岩寺碑铭》出处保留原英文标注。

      2. 南湖郑露唐时开莆倡学

      为了深究南湖郑露何时开莆倡学,特引《莆山灵岩寺碑铭》中的一段。

      今仆射琅琊王公,牧民之外,雅隆净土;论及灵胜,以为东山神泉之比。(神泉寺,在府城之东山;其泉,亦自僧感而涌也。)缮经五千卷於兹华,创藏而藏(平声)焉,即天佑二年(905)春二月也。初侍御史济南林公藻,与其季,水部员外郎蕴,贞元中(785-805)谷兹而业文;欧阳四门,舍泉山而诣焉。(四门,家晋江·泉山,在郡城之北。其《集》有《与王式书》云:“莆阳读书。”即兹寺也。)其后,皆中殊科。御史省试,珠还合浦,赋有神授之名。水部,应贤良方正,科擅比干之誉。(《策》云:“臣远祖比干,因谏而死;天不厌直,更生微臣也。”)不厌欧阳垂【四门】之号,与韩文公齐名,得非山水之灵秀乎?元和(806-820)才子章孝标、邵楚苌、朱可名,寄诗以题。

      这段碑铭记述:初侍御史济南林公藻,与其季,水部员外郎蕴,贞元中(785-805)谷兹而业文;欧阳四门,舍泉山而诣焉。(四门,家晋江·泉山,在郡城之北。其《集》有《与王式书》云:“莆阳读书。”即兹寺也。)其后,皆中殊科。御史省试,珠还合浦,赋有神授之名。水部,应贤良方正,科擅比干之誉。

      这段碑铭记述告诉我们:

      林藻、林蕴兄弟谷兹而业文,欧阳四门,“莆阳读书。”即兹寺也。也就是说林藻、林蕴兄弟和欧阳四门在灵岩寺读书过。

      林藻,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登进士第三名,《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称:“莆田人登进士第,自藻始”。试,珠还合浦,赋有神授之名。林藻是莆田古代文人走向中原大地的精英,其文学、书法声名倾满朝野,宋徽宗赵佶亲自编录钦定的《宣和书谱》二十卷,以及明代陶宗仪倾毕生心血编辑的书法典籍《书史会要》都给予林藻《深慰帖》极高的评价。藻著有诗集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林蕴,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年),由明经及第,授集贤殿书院校理,西川节度推官,官终邵州刺史。

      欧阳詹,唐贞元八年(792年)第二名进士,唐贞元十五年(799年)被朝廷授予“国子监四门助教”的官职,不厌欧阳垂【四门】之号,世人称他欧阳四门,有《欧阳四门集》。欧阳詹娶林藻妹林萍为妻。

      林藻、林蕴兄弟和欧阳四门在灵岩寺读书过,在书堂修读乎?南湖郑露在灵岩寺建有《湖山书堂》,那么,可以佐证,林藻、林蕴兄弟和欧阳四门在灵岩寺的《湖山书堂》修读过。

      这段碑铭记述告诉我们:

      林藻、林蕴兄弟及欧阳詹贞元中(785-805)谷兹而业文。也就是说,在灵岩寺读书业文的时间在唐贞元中(785-805)年间。

      林藻、林蕴兄弟及欧阳詹既然在灵岩寺的《湖山书堂》修读过,读书业文时间在唐贞元中(785-805)年间,也就是说在唐贞元中(785-805)年间,在灵岩寺已有《湖山书堂》。那么《湖山书堂》是何时建的?设想有两种可能,一是梁陈年间558年建的,一是唐,南湖三先生入莆后,785年前建的。两者相差220余年。如林藻、林蕴兄弟及欧阳詹在220余年前建的《湖山书堂》读书业文,这是不合常理的。可证,《湖山书堂》只能是唐,露公入莆后,785年前建的。

      这段碑铭记述告诉我们:

      其后,皆中殊科。御史省试,珠还合浦,赋有神授之名。水部,应贤良方正,科擅比干之誉。可见,林藻、林蕴兄弟及欧阳詹读书业文很好,很有成就。

      西晋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过江昭公入闽时,衣冠始入闽者八族,其中第四姓即为郑姓。南朝(420-589)迁徙到莆田的郑姓才有较大发展,形成莆田南湖郑姓。历史上莆田的文化教育发展与中原文化的传入密切相关。西晋,过江昭公入闽时,莆田文化教育还是萌芽初期,南朝,莆田文化教育才起步,唐,南湖三先生入莆,开莆来学,莆田文化教育步入发展期。“唐天宝11年(752年),林披举“明经”及第,为莆田历史上科举登第的第一人。唐贞元七年(791年)林藻登进士,系莆田历史上第一个进士,莆田自752-907年的155年间,举“明经”及第的10人,“进士”及第的8人。唐末,中原文化南迁福建,当时有不少文化名人来过莆田,在莆田土地上播下文化种子,这为莆田在宋代的科甲发达创造了一些条件”(莆田县志,莆田教育史)。

      试问,梁、陈间已有南湖先生郑露书堂,开莆来学,何以220多年后,到唐贞元七年(791年)林藻才第一个登莆田进士呢?假如林藻、林蕴兄弟及欧阳詹读的是220多年前梁陈时露公的《湖山书堂》,能考取唐朝的进士,能写出“珠还合浦”的神赋吗?这就如同读清朝私塾的学子,能考取当今的清华北大吗?

      3.“郑生”就是“郑露”是无知加臆想的思维逻辑

      莆阳贡士李俊甫的《莆阳比事》,曰“ 广化寺,梁、陈间邑儒郑露之居。俄有神人,鹤发麻衣,夕见于堂,请易为佛宇。露诺而献之,为金仙院。时永定二年也。”与《莆山灵岩寺碑銘》对比可见,这里李俊甫把‘梁、陈间,邑儒荥阳郑生家之’,说成是‘梁、陈间邑儒郑露’。

      莆阳贡士李俊甫《莆阳比事》,《干戈不动,弦歌相闻》条曰:“莆为文物之地旧矣。梁、陈间已有南湖先生郑露书堂,唐林藻、弟蕴肄业其地。欧阳詹自泉山焉。”这里李俊甫又说“梁、陈间已有南湖先生郑露书堂”。

      认真研读《莆山灵岩寺碑銘》后,可以确认,李俊甫在《莆阳比事》中把‘梁、陈间,邑儒荥阳郑生家之’,说成是‘梁、陈间邑儒郑露’。又说“梁、陈间已有南湖先生郑露书堂,”是没有根据的,也是歪曲《莆山灵岩寺碑銘》原意的。

      近来有人称“邑儒“郑生”,就是“郑先生”的意思,其不直接指名,或是人所共知,或是避讳尊敬,总之,历史上,除了南湖的郑露三先生外,再无法找出第二家可以与之匹配的开莆来学人物了。近有所谓“伯纯、伯雄、伯良三兄弟”为梁陈南湖郑氏三先生之说,则为于古无征之谈。”(见刘福铸 “南湖三先生”是梁陈时人难以否定)

      广化寺史与南湖郑氏是密不可分的,梁陈间南湖膺公献其居为金仙院;伯纯、伯雄、伯良三兄弟创《南湖书院》;唐时露公在灵岩寺建《湖山书堂》;“刹,创自隋唐,地为南湖郑氏所舍其兴造起”等等。南湖郑氏与广化寺源远流长,要了解、知道广化寺的历史,就必须了解、知道从西晋过江昭公入闽到南湖三先生开莆倡学这一段历史。如此,“郑生”就是“郑先生”,“郑生”只能是“郑露”,是对西晋过江昭公入闽到南湖三先生开莆倡学这一段历史的无知,加上臆想的错误思维逻辑。

      综上所述,《莆山灵岩寺碑銘》可以佐证,林藻、林蕴兄弟及欧阳詹,唐贞元中(785-805)年间,在灵岩寺读书业文。唐时,郑露在灵岩寺建《湖山书堂》。林藻、林蕴兄弟及欧阳詹在《湖山书堂》修读过。《莆山灵岩寺碑銘》将林藻、林蕴兄弟及欧阳詹莆阳读书业文的事记述的十分详实,这是南湖郑露唐时开莆倡学的有力佐证。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