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艺术>沉淀的诗情

    沉淀的诗情

      □许怀中

      中秋过后又迎来国庆,这段迎来送往,情感波动。好容易静下来,读读青年诗人沈丙龙的诗稿《水云的图腾》,情绪沉淀在诗情之中。

      曾由倪伟李推荐,我为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沈丙龙诗集《四合院里的风雨》写过序,以《诗歌留下岁月的痕迹》为题,在报刊上发表过。序是去年底写的,想不到不到一年的时间,勤于笔耕的沈丙龙又在报刊发表了不少诗歌,这本诗集收进他的200多首诗歌,又将出版,我不禁为故乡作家的勤奋而感到欣慰。他曾和倪伟李合著诗集《水色的光芒》,后单独出版的诗集《四合院里的风雨》也是200多首。这次,伟李又推荐我为沈丙龙的新诗集作序,我便欣然命笔。

      据我所知,前一部诗集《四合院里的风雨》出版后,反响甚好。老乡著名诗人朱谷忠认为沈丙龙的诗,特别善于对细琐的事物进行非常态的描述,但意向明晰,角度独特,不屑掩饰,心灵澄明……他的心灵中,似乎还纠结着一种对社会生活中的许多琐碎过程和现象的表达,有温度,也有悲悯。谷忠觉得能找到“属于他的某种性格特征”。他读了《四合院里的风雨》,以上的感觉得到印证,沈丙龙对他接触和认识的事物,除了有多角度的表达,也有多种的沟通,体现出一种复杂的心理凝聚和多变的组合(《精神的独旅》)。著名作家、编辑王海椿在《灵魂之美的呈现》中对《四合院里的风雨》“侧重表现的不是感性外观,而是用诗性的思维、诗性的感悟以及诗性的语言,来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追求诗歌的深层的意蕴。”我在序上从新诗发展史上曾经出现“浅露”和“晦涩”两个极端的现象,说明沈丙龙的诗歌创作的道路是正确的,既不“浅露”又无“晦涩”之弊。他的诗作内容丰富、语言柔婉、含蓄内敛,有一定的哲理性。“诗歌留下岁月的痕迹,反映不同时期复杂的痕迹,诗歌离不开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细读《水云的图腾》部分诗作,觉得这部诗集更有诗情的张力,文字也更加成熟老练了。这主要体现在诗作的内蕴更深、更开阔、更丰富、更有内涵。如对“水云”以多种形象作比喻,它“若龙”、“似风”、“若雨”、“如夜”,“使大地如此盛开”。大地的舒展,以“盛开”形容,很别致,而传神。渲染了“水云”的图腾。全诗虽短而含义深广。又如《凤凰木的别名》,结尾是:“在南山侨城西街/想厦门大学的校花”,写到我的母校,觉得奇特,怎么想到我母校的“校花”,后从篇名中悟到,原来指的“校花”是凤凰木。想起母校校园,凤凰木盛开的情景,正如诗中所写:它斗艳争红,“太阳下/树上那花、那叶、那果/地上因你垂展开来鲜艳美丽/你像一面羽状大镜子/照得让人越看越心神怒放/慢慢地/放下了城里喧嚣的臂膀/我买下一粒红褐籽”,接下是我上句所引的结尾。这是写景、写情,诗情的张力很强。

      在许多诗篇里,诗人更巧妙地融入象征、想象、变形、意识流、荒诞以及蒙太奇等手法,这也是诗情更有张力的契因。如《一把泥的躯壳》,以泥土的“躯壳”象征人生的命运,《塔尖上的冷雨》,其中的“冷”、含意和意境无穷。

      “冷”啊!落在心的出口

      然后等待

      用一道皱纹,用它取暖

      呼吸占领着胸口的一切

      我未能通读沈丙龙这诗集的全部诗歌,但仅从这部书稿中,读到了它的精彩,读到了青年诗人创作的潜力,愿这是诗人的新起点。

      2016.10.9于榕城

      (许怀中,原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后任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省文联主席等职,出版多部学术著作、散文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待遇,现为中国作协名誉委员。)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