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史>走莆田——历史上的来莆移民

    走莆田——历史上的来莆移民

      编者按:莆田地处福建东南海陬,历史上是一个开发相对晚一点的地区。由于地处“边远”和“开发晚一点”,它自然就成了中原北人“走莆田”的福  地。“走莆田”最早的移民史或难以可证,但比较清楚的一点是,入迁莆田比较大规模的移民潮应当在“两晋”之后,这些移民来迁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的是避乱来迁、宦游居留、军籍落户等,他们与新石器时期就已繁衍生息在莆田的原住民一道,共同构成了莆田先民的庞大族群。

    点击查看原图

      莆田,这块东南沿海边陲之地,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土著先民居此从事渔猎和原始农业活动。秦汉时期,即有外族人包括中原汉人移民,他们与土著居民融合而成为莆田最早的原住民。两晋以降,北方士民避乱不断南来,尤是唐宋两朝为移民入迁莆田的重要时期。迨至北宋,莆田居民聚族而居的局面基本形成,出现了不少世家望族。

    点击查看原图

      入迁来莆移民往往傍水而居,图为涵江老城区民居。

      一

      纵观中国移民史,移民的原因多种多样,而战争动乱引发移民潮的占绝大多数。唐宋时期,尤其是唐后期至五代,北宋靖康元年(1126)至南宋后期,这几次移民潮时间持续百年以上。其中后者移民潮余波一直延续到元朝,逃战乱和避赋役的人,源源不断流向福建等南方各地。在这些移民潮中,入迁莆田的中原汉人及其后  裔,构成了莆田姓氏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提到的应是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至代宗广德元年(766)的“安史之乱”,其使无数北方人民死于战火,中原陷于战祸离乱之中,大量的北方流民南下。杜甫有诗句“故国莽丘墟,邻里各分散”;“我里百余   家,世乱各东西”。避难者“不南驰吴越,则北走沙  朔”;“或遁世山谷,或浪迹他邦”。《资治通鉴》载“安史之乱,乱兵不及江淮,至是,其民始罹荼毒矣”。 受此影响,一些江南人民也加入外迁避难者行列。在这个移民潮中,汉民南迁的情况,如至德二年(757)肃宗诏书所说:“诸州百姓,多有逃亡,或官吏侵渔,或盗贼驱迫,或赋敛不一,或征发过多。俾其怨咎,何以  辑睦?”许多北方汉民在南迁时,往往携家乃至举族迁徙。福建因僻在东南,有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在这一次移民浪潮中,当然成为避乱的乐土。

      据延寿徐氏谱牒记载,安史之乱前夕,唐衢州刺史徐洪之季子徐务,“天宝八年(749)自浙衢(衢州龙游县)入闽,卜居于莆田崇仁里(今庄边徐州村)”。之后,他的长子徐珍,睦州司仓,“卜岩麓溪南之胜,作宝以居(延寿)。子姓仍之,延寿有徐此肇矣”。又如天宝十四年(755)冬,南朝梁陈霸先之后,陈宜都王陈叔明的十代孙陈镶,时任临海令,为避乱举家迁徙仙游县乌石。唐元和二年(807),其第五子陈伯宣因游庐山访友,结茅晦迹,徙居江州,后来创为全国著名的江州义门陈氏家族。

     点击查看原图

      “安史之乱”只是人口南迁的一个开端,其余波差不多持续200余年。这一时期,中原汉人直接南迁莆田的并不多,多数还是在祖、父辈避乱入闽后,其后裔的再次迁徙。如:戴氏,其先有河南推官戴昭,因安史之乱“入闽避难,至长溪县鹤衣山洛阳邸居之。嗣祖屯田公洽,徙泉至仙游县之上茅,奇其山水,因卜居之”。

      唐僖宗乾符二年(875),王仙芝、黄巢发动大规模农民起义,给唐朝政权以沉重打击。农民起义失败后,全国又陷入军阀混战乱局。战争给北方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破坏,远远超过“安史之乱”。战乱再次触发了大规模的北方汉民南迁高潮。唐末五代这次移民潮,北方移民入闽的人数,是福建移民史上最多的一次。依黄滔《福州雪峰山故真觉大师碑铭》云,仅某一天“奔闽之僧尼士庶便达五千人”。明正统《游洋志》记载:“俞氏,其先为光州固始人,避黄巢之乱入莆,居大蚶山下。”这是黄巢农民起义引发北方汉民南迁福建的又一个佐证。

      黄巢起义暴发后,王潮、王审知兄弟开始率部入闽,这直接引发了光州士民的集体大迁徙。这一时期,亦是北方汉民或移民后裔因乱入迁莆田的高峰期,它对唐代福建及其兴化移民史产生深刻的影响。《游洋志》载:“王氏自光州固始入闽,而一时仕宗宦族,率从而南,则大姓大都纵横矣。”《莆田县志》亦载:“中州避乱者皆举族南来,莆户口繁殖当在此时。”故莆人至今言氏族者多云“自光州固始来”。其实,在这个移民潮  中,直接入迁莆仙者只是少数,更多的是其北民入闽后旋复徙居或移民后裔的再次迁徙,民间谱牒对具体入迁姓氏和时间记载多有存疑,这里不作详述。

      宋太祖赵匡胤自960年在开封建立大宋王朝以后,开始消灭十国统一中国。至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基本结束了唐“安史之乱”以来200多年的封建军阀割据的局面。然发生在北宋末(1125—1142)的“靖康之乱”,北方外族入侵中原,赵家王朝移都临安(杭州),偏安一隅,举国避难江南,又引发一次规模空前的南迁移民潮。这是中原汉族移民第三次大规模进入福建的时期,其断断续续也持续了一个半世纪,对八闽社会变革影响深远。

      福建兴化,远离中原,安宁的环境,吸引着战乱中的南迁移民,包括世家名流。靖康之乱后入迁兴化的移民  中,有不少是赵氏宗室成员。依葛剑雄《中国移民史》对靖康乱后入迁的移民实例统计,赵宋宗室入迁莆田的有:赵必?、赵庚夫、赵时?、赵若?、赵善关、赵汝良等七 人。旧时居于城内东大路赵里及城墙巷之赵氏即是宋宗室后裔,至明代其族科第极盛。此外,移民潮中直接或间接移迁兴化的姓氏还有魏氏、邹氏、温氏等。

      两宋之交的战乱所引发的移民潮,至南宋仍在延续。而宋元之交的战乱所造成的移民潮又直接波及兴化地域。最出名的是传说南宋大臣陆秀夫殉难山后,其杨太后赐婚的蔡荔娘生下一子陆钊,母子隐居于枫亭,后住醴泉里嵩  山,传为兴化陆氏一族。其实,南宋帝室逃亡时,除赵氏宗室、军队以及随行人员,还有战乱逃难的流民,也在这一时期纷纷南下。过莆时,不少人即定居于此。诸如祁  氏,“宋祥兴二年(1279),朝散大夫祁匡衡随帝南迁,封护驾将军。子孙居安乐里,名祁家村(今笏石祁厝)”。程氏,“宋程(颢)明道先生子端悫,由河南迁婺源。六世孙程文,理宗朝奉使居杭州,历仕度、敬、端三朝。随少帝入海殉难,其子复与侄鹏居莆霞美巷”。

    点击查看原图

       南宋入迁移民带来的浙江城隍庙。

      莆田凤凰山麓的“浙江庙”(原位于城南,后迁建)和华亭镇街北的“仁和庙”,均与宋元之际的移民有关。浙江庙,传说南宋帝室南撤过莆城时,少帝军旅劳顿,夜寝难眠,恍惚间遥见一队军马疾骤而至,乃浙江城隍神通灵显圣而随銮扈跸南下,而后邑人又拾得浙江城隍神木主  牌,里人遂就地建庙奉祀,庙曰“浙江城隍庙”,借以寄托故国之思。古代,移民为求迁徙平安,往往携带祖籍社庙的香火、符签,及至地方和宗族的守护神,以求保佑和不忘故土。这里所谓“邑人”,应该是被本土化入了莆籍的浙江移民。仁和庙,又叫都城隍庙,庙名源于南宋都城所在地浙江仁和境。景炎元年(1276),南宋小朝廷南撤过莆时,据传也有部分随行官民即安置于今之华亭镇境。时移民携带仁和城隍神木主牌及小件文物,在华亭建仁和  庙,以志怀思故国。

      到了元代,还有因避战乱而入迁兴化的。如范氏,宋范仲淹之八世孙御史中丞范缜,因忤贾似道被贬,迁南安清溪入籍。元末,他的十四世孙范清为避陈友谅之乱,自清溪徙居仙邑伊安里(今仙游枫亭、园庄)。

      明清时期,北方汉民迁移兴化府的数量比起前代有明显下降,但是移民姓氏和支系并不在少数。这一时期,入迁兴化的人口,主要是因明末“倭寇之乱”和清初战乱、“截界”所引发的移民。在“倭寇之乱”中,入迁莆田的如:漳洋江氏即由漳浦县江美徙迁而居,后衍梅洋,清御史江春霖是为其裔;澳柄陈氏其先是为海澄县岭后人氏;径里王氏即因避海贼劫难,家族由漳浦县官浔离乡失散而定居兴化。清初在沿海实行禁海令和迁界造成移民的,如仙游、涵头等数支萧氏人即是由惠安萧厝徙居的。

      二

    点击查看原图   

    莆田李氏宗祠位于涵江区白塘镇洋尾。

      中国历史上都有一些文武官员因为就职、受封、升迁或谪贬等原因,在就职地或寓居地定居。唐代以后,因官于兴化,或仕宦或游学他地而途经兴化,乐兴化山水之胜,致仕后无意回归而落籍兴化者,是兴化姓氏主要来源之一。

      依入迁时间为序,这里举些例子为证:

      陈氏,“东晋时为八姓入闽之一。初唐莆田置县伊  始,武德间(618—626),陈迈为莆田令,家于莆刺桐巷,支庶众多”。

      欧阳氏,祖籍江西,唐初,欧阳昌为泉州判,因家晋江潘湖欧厝。子欧阳詹,少时游学于莆田,贞元八年(792)与韩愈、李观辈并登进士,皆极天下之选,时称“龙虎  榜”。官国子四门助教,相传为莆田林披东床快婿,始迁莆锦屏山下。

      卓氏,唐贞元十三年(797)进士卓隐之,“出宰于泉之莆田县,遂家焉之”。

      孔氏,唐宝历间(825—827)“至圣(孔子)四十一世孙孔仲良为莆田县令,家于涵江。宋朱子过莆,验其封敕谱牒,为请于有司,立庙于紫璜山。其子孙百余人,聚族居庙旁,号称阙里。”

      陈氏,唐清远令陈枢仕宦时即迁居(庄边)瓢湖,咸通间(860~873)复由瓢湖徙居莆田城内。陈枢次子天雄节度巡官陈沆,生子仁壁。仁壁之子颍州郡开国伯陈靖,宋太平兴国四年(979)乞兵平定林居裔农民起义有功,朝廷赐其里名为清平里。这支陈姓称“陈宅陈”。太平兴国八年  (983)兴化军移迁莆田,以陈靖宅第为军廨,而陈氏迁居橄榄巷(今庙前路),故又称“橄榄陈”。明礼部尚书陈经邦是为其裔。

      何氏,“唐乾符元年(874)太和人何玉官于莆,遂家焉。初开五塘,溉田甚多,后被浸没。宋蔡襄奏复五塘,民赖之,立庙在兴教里吴塘,名曰太和庙”。

      李氏,唐时被追封为蔡王的李蔚八代孙李丹,“为虢州刺史,贬莆田令”,遂家于莆田城内后埭,其裔科第相踵,蔚为乌石山下九大姓之一。

      杨氏,大顺三年(892),防御史杨盈同父太尉杨华从王潮进驻福州,初居福塘巷(今杨桥)。其长子杨珊官莆田县尉,遂迁莆田卜居壶公山之东杨山(今笏石杨林)。 又,天?元年(905),杨在尧以五经及第授国子司业,终右补阙,徙居仙游枫亭。

      民国《莆田县志》记载,唐末五代因官莆仙而落籍的还有詹氏、卢氏等。

      迨至宋代,在莆田任职官员占籍定居者更多。如:宋神宗时,朝廷“复立保甲之法”,庆历元年(1041),钱塘人陈道行,字凌,至兴化“为邦保正之都”,“厥后,凌亦与督成熙宁桥,始往浙江故里,不归。而凌之子曰仁,迁于玉湖(今阔口村)住焉”。故这支陈姓称“玉湖陈”,是为莆田望族。王氏,唐闽王王审知六世孙“王保隆,宋莆田县知县也,泉州人,以大理寺评事来知县事”,遂家于莆之王庄。其后迁城内东厢汤埔、汤塘、东里,而蔚为乌石山下九大姓之一。

      民国张琴《莆田县志》载,宋熙宁间兴化木兰溪筑  陂,“宋神宗时(1068—1085),有黎畛,广东博罗人,为莆田县主簿。奉命勘木兰陂,暴卒,子孙遂家于洋尾村”。 “宋时(熙宁八年,1075年),李宏由侯官来莆筑木兰陂,卒,子孙世居陂头,以主祀事”。“宋淳熙(1174—1189)中,有孙昭先任兴化县主簿,致仕后入籍莆田”。

      此外,宋绍定兴化军知军曾用虎、兴化军通判颜振仲、兴化盐运使雍汝和、兴化军教授胡肃等致仕后皆在莆田定居。还有辜氏、伊氏和喻氏等姓氏亦分别在嘉?、淳熙、绍熙间入迁兴化。

      元代,时间虽然短暂,亦有安家于兴化之姓族。如马氏,“有马良成冀北卫州人,为莆田尉,遂家于莆。明户部主事马思聪其裔也”。

      明清时期,仍有因官而定居兴化,或在他地弃官而来隐居。如:董氏,其先祖居湖北襄阳,明太祖征八闽时,授董安保为怀远将军,后奉命调仙游兴泰里,在朗桥葫芦由下定居。钟山镇交狮董姓即是这一支董氏。杨氏,明万历十六年(1588)贡元杨继秀,授兴化府教谕,举家自祖籍瓯邑祭村(今建瓯徐墩镇山边杨墩村)迁入兴化醴泉里玉湖铺月坑。关氏,元至正十四年(1354),山西蒲州府(今运城市)人关元棠,时任兴化路海防府同知。弟关元荣又名元藻,任浙江行省参政,世乱遂弃官遁隐。时兵争已  肇,北归路阻,入闽随兄,两人弃官隐名六十七、六十  八。明洪武二年(1369)卜居兴化府城北待宾里霞溪之坂,为怀念蒲州故土,取名蒲坂。《福建通志》载称,嘉靖四十年(1561),有祖籍广东南海的关玉成,官任建宁县知县,转仙游县知县,有后裔定居仙游。万历十五年(1617),有祖籍广东南海的关文侃,官任兴化府同知,致仕后在莆定居。此外,还有金氏、廖氏、赖氏、刘氏等,其先亦是宦游于莆而居焉。

      点击查看原图

      唐宋以后,一些官员本仕官于他地,而乐兴化之风  士,迁家兴化,或致仕后无意回归,安家于此。诸如:许氏,“唐许辅乾为泉州刺史,家于莆,其子许稷,登贞元十八年(802)进士,子孙聚族于武盛里许厝、东峤,文赋里后山、后东坡,新兴里后枫”。潘氏,“后唐,潘武原由荥阳入闽居莆,仕王氏为古田令。其孙承佑仕吴为司法参军,弃官归,王延政辟为节度使判官。子慎修仕南唐及宋,子孙聚族马峰,余散居常太及城中”。萧氏,唐僖宗中和元年(881),梁武帝八世孙,光禄寺丞萧英之子萧 曦,讳坤字德卿,官刺史,由江南入闽,居长乐县清里大鳌坑(鳌里)。宋宣和年间(1119—1125),萧曦十世孙户部郎中萧潢,自长乐徙居莆田五侯山北隅岱石(今北高镇岱峰村)肇基。后因萧潢“车驾至莆,爱壶山兰水之胜,既海滨邹鲁之人文,爰卜居于城东浮棠”霞霄(今梅峰社区后塘)。

      到了清代,“顺治间(1644—1661),有闵环中,南昌人,官漳州井尾巡检,升台湾凤山县知县,致仕后居莆城北门内”。陈氏,清乾隆间(1736—1795)海登县令陈仪 斋,致仕后,迁莆田城内井头巷定居,这一支陈姓称“井头陈”,又称“圭海陈”。

      还有一些外籍官员,由于任官等原因寓居治所,或因避自然灾害,或因道路不通,无能归籍,则择地兴化居  焉。如,黄氏,据称黄氏为永嘉入闽八姓之一。时有黄彦丰(一作元芳)南渡入闽,居福州乌石山脚之“黄巷”  (今福州东街口南后街)。《莆阳黄氏通书》载云:黄彦丰传至十一世孙黄岸,唐天宝十二年(753)进士,桂州刺史。上元二年(761)谢桂事,从南越海道归,寻徙莆囊山下延寿里延福山(今国欢镇黄霞村),乐其山水之胜,遂家焉,曰黄巷。

      此外,一些官员因与朝廷权臣不协,被谪贬或弃官归隐,则选择兴化落籍安家。诸如:兴化洪氏家族,“始祖洪忠,唐京北万年县洪都乡胄桂里人,子邕,唐神龙初进士,官太子太傅,与李林甫(唐玄宗李隆基朝奸相)不  协。开元四年(716),上书乞归,旋被谪入闽,始居兴 化。其后裔子孙亦逐渐向闽南各地分迁”。

      迨至明初,一些朝廷名臣后裔也避难隐居兴化。如  “靖难之变”,朱棣登上帝位后,大肆诛杀建文旧臣,曾召迫大学士方孝孺草诏,孝孺掷笔不从,帝怒遂磔于市,灭十族,累死者873口,方孝孺被腰斩南京聚宝门外。其侄方志道、方洲及侄孙方安礼于永乐二十年(1422)潜入闽之涵江,隐于桂岭(今青璜山),后设教于涵江瑶岛山五子祠。明正统九年(1444),定居涵江桂岭(今后度),这一支方氏即称“丛桂方氏”,尊方孝孺为始祖。清同治年间(1862-1874)分四房至新港后墩,俗称下铺方。

      关于衣冠占籍一事,我们应该看到,一些官僚士大  夫,不论在寓居地就职或在他处任官,致仕后,选择落籍安家之地,多数是为了巩固其优越的政治、经济地位,或占田置产,躲避赋役,为子孙后裔谋利。至于“乐邑山水之胜”而家焉,只不过是个托词罢了。葛剑雄《中国移民史》认为,“为了躲避赋役和战争,不少官僚士大夫在南方任满之后,于任官之州或其他州占田置产寄住,称为寄庄户、寄住户或衣冠户”。会昌五年(845)唐武宗赦文 曰:或因宦游,遂轻土著,户籍既减,征徭难均……或本州百姓、子弟才沾一官,及官满后移住邻州,兼于诸军诸使假职,使称衣冠户,广置资产,输税全轻,便免诸色差役,其本乡家业渐自典卖,以破户籍。

      北宋王禹曰:“有唐以武戡乱,以文化人,自宰辅公卿至方伯连帅,皆用儒者为之……于时宦游之士,率以东南为善地,每刺一郡,殿一邦,必留其宗属子孙,占籍于治所,盖以江山泉石之秀异也。至今吴越士人多唐之旧族耳。”

      三

     点击查看原图

      在中国移民史上,明清时期军籍人口的落户,也构成移民的一大特点。这部分人口也是兴化族姓和居民人口的一个组成部分。

      明初,为了加强国家武装力量,朝廷创设了海防卫所制度,这实际上是防止倭患的一种措施。《明史》载:“天下既定,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设厅,连郡者设卫。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百十有二人为百户所。”“军士皆别立户籍,叫做军户。军户世袭,一经签为兵,就不能随意脱籍。”故那些外籍兵士驻扎于沿海各卫所之后,便不能脱离军籍,逐渐成为当地居民。“卫所军人的家属必须随军,称为‘军余’或‘舍丁’。军人退伍或死,从家属中勾补。军人家属实际上也和军人一道成为移民,卫所所在地一般也就是他们的居住地”。

      明洪武初年,为防倭患,兴化府改为兴化卫。洪武二十年(1387),江夏侯周德兴奉命经略海防,置卫所以备防御,即兴化卫。又建平海卫,分别设立左、右、中、前、后千户所,另建莆禧守御千户所。以上卫所隶于福建都  司。实行这种卫所兵制后,军户就地开基立业,即变为屯垦或屯驻移民,逐渐成为当地居民。依民国张琴《莆田县志》如下记载,可以看出军户是外籍汉民入迁兴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点击查看原图

      平海卫的设立为莆田沿海带来众多的入迁移民。

      “明洪武间,有兴化卫指挥佥事胡敬,寿州人,世袭居莆,城西湖畔有胡大海祠,其后裔尚有祭祀”;“曹  胜,和州人,洪武九年(1376)从军,累升兴化卫前所百 户,子孙袭职,今城中有遗族”;“洪武二十一年(1388)九江德化县人邓辉,任兴化卫右所百户,差往广东,病  卒,子清华承袭,居莆田,今居沁后村者族最盛”;“洪武时,有平海卫指挥孙义名,富阳人,其子春,袭职,居莆”;“洪武间,武进,唐县人,为莆禧千户,子孙袭职居莆”;“尹谅,洪武时从军有功,仕平海卫百户,子孙袭职,其子孙居后枫村”;“洪武间,骆成,和州人,世袭平海千户,其子孙居沙”;“吕明童,洪武时为平海卫百户,子孙袭职居莆”;“侯广兴,洪武时从军有功。调平海卫千户,子孙世袭职,遂居莆之涵江码头村”。□ 萧亚生(据莆田乡讯,本专题图片来自蔡昊、林崇森和本报资料库。)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