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艺术>画坛楷模朱成淦

    画坛楷模朱成淦

      ●他是艺术大师徐悲鸿的学生

      ●他是画坛泰斗高剑父的高足

      ●他是艺术大师黄永玉的美术老师

      ●他是台湾联合报誉为国宝级的画家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今年是著名画家朱成淦先生去世15周年, 为了缅怀这位品行无私、画艺超群、德艺双馨的画坛楷模, 《朱成淦画集》隆重发行。《朱成淦画集》由画坛泰斗朱鸣岗题写封面和题词、齐白石得意弟子、国画大师娄师白题写扉页,艺术大师、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黄永玉撰文作序,台湾原国民党副主席王金平院长题写 “神韵俊逸称独步, 狂草书画标画史。纪念国宝级画家朱成淦诞辰一百周年”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山西省原美协主席姚天沐及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翁振新分别题词为“画坛先驱, 德艺流芳。纪念朱成淦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先生大家, 学生大家, 艺苑有幸门焕彩;丹青报国, 教育报国, 品行无私翰生辉。纪念国画大家朱成淦诞辰一百周年”的题词。中共莆田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桂芳任编委会主任的《朱成淦画集》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该画集选取朱老不同时期的力作140多幅,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可读性和资料性, 被著名美术评论家张金鉴教授誉为 “该画集选取了朱老各个时期精品之作, 体现朱老创作水平。画集通过名家点评, 立体再现朱老人品画品精神实质,加上编者对典故进行解读, 丰富了内涵,编排很有特色,是本好书。画集由猴票宗师黄永玉手书作序,可与丙寅猴年邮票一样具有收藏价值。”书如其人, 画如其人, 品读朱老画作, 我们就会领悟出成淦老师的人格魅力。

      一、辉煌成就名扬天下

      名师出高徒

      朱成淦,1914年出生于莆田黄石书香世家。上中学时,在著名画家朱铎、黄愧群严格教育下,打下坚实的美术基础;1934年考入厦门集美学校艺术科,得到留法著名油画家郭应麟、谢投八,国画家李英的悉心教育,全面地学习中外美术知识;1935年以优异成绩考进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科学习,受到艺术大师徐悲鸿、高剑父、张大千、吴作人、傅抱石等大师的直接教授,成为画坛大师的嫡传骄子。为了深入学习美术创作,专门向高剑父学习,成为高师入室弟子,得到亲传,画艺大进。1936年南京高等院校举办书画联展,高剑父为了使这位得意弟子早日成材,欣然与他联手合作中国画《棕榈》,高师画枝干,成淦画枝叶,成为参展中唯一的师生合作画,高师还特意题诗勉励,一时成为南京画界的佳话。

      为了不辜负高师殷切期望,他更加发奋学习,勤于创作。1936年全国举办第二届美术展览,在高手如林中,年仅23岁的在学学生朱成淦精心创作中国画《莆阳远望》参加画展,经过全国美展评委会的严格初评、复评和总评,《莆阳远望》与方人定《葡萄》、黎雄才《深山闻夜猿》、汪亚尘《金鱼》,李可染的新国画等佳作一并入选,并编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全国美术年鉴。北平燕京大学教授、著名文艺评论家简又文先生在1937年《逸经》杂志第29期《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一文评论中道:“在中央大学美术科受徐悲鸿、张大千、陈之佛、张书旗及高剑父诸教授之教导而蔚然成材者又有陈枫、朱成淦……等诸子,均有近作陈列会场,充满时代性、创造性、革命性的异彩,此诚国画前途之好现象也”。年青画家朱成淦活跃画坛,令人刮目相看。

      桃李尽芳芬

      抗战爆发后,成淦先生应文化名人黄村生(注:黄永玉堂叔)之邀,前往集美母校担任美术教师。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朱老得意门生黄永玉回忆成淦的教法有二个明显特点:一是知识渊博,授课生动;二是因材施教极富成效。他的“授课方法很像哈佛大学的‘希明纳’是不分长幼式的散淡而肃穆活动体例。朱先生自己学的是中国画,对我却什么都谈,油画、雕塑,主要是引导我走进新兴美术。1938年他介绍我与木刻前辈野夫、金逢孙先生的中国木刻协会建立了联系,从此为我终身从事的木刻艺术打开了法门”。“我的学科成绩很糟糕,广泛的知识来自图书馆的闲书。总是留级、留级、留级,朱先生就偷偷安慰我,没什么大不了,长大并不靠那些东西;你看我从小是个一百分学生,长大从事美术,几时用过三角几何?”如今黄永玉成为中国艺术大师。还有他对当时年轻画家翁振新、张金鉴、翁开恩、翁元章、杨元武、许金宝等都给予扶腋奖进, 激发他们书画兴趣,如今他们都成为全国知名画家。

      载誉上海滩

      2002年9月,为了纪念莆田藉著名画家朱成淦去世一周年,上海电视台、上海艺术网、上海收藏家联谊会、上海汲古斋联合举办《著名画家朱成淦书画精品展>>,展出了朱老不同时期的佳作,引起轰动。一些沪上名家观赏展览作品,对朱老的画艺大感吃惊。著名画家、上海大学艺术学院陈家冷教授认为“朱老画作笔墨爽利,气势雄浑,难得地保留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清雅印痕和乡野气息。”对这么一位造诣深厚的艺术家教授深感意外。画家成立认为:朱老画作“自成风格面貌,功力之深,非一般画家可及”。著名画家、原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柳村评价朱老作品“气势磅礴,功力深厚,内涵深刻,极具个性,实为大家风范”。2002年9月18日,上海《文汇报》登载著名艺术评论家徐和平撰写《黄永玉回忆朱成淦》和《朱成淦其人其画》二篇画评专文,《新民晚报》美术摄影部主任、画家、美术评论家王金海撰写《气韵浑厚, 自成风格》,《新民晚报》美术记者、著名美术评论家林明杰专文《乡野人不识, 海上觅知音》和《劳动报》、《联合时报》、《中国书画报》、上海电视台,上海艺术网等20多家新闻单位先后介绍朱成淦画评画作,朱成淦一下子成为上海家喻户晓的画家。

      二、艺术创新永标画史。

      2014年10日15日上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讲话指出文艺创作的方向, “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 把爱国主义作为艺术创作的主旋律”。多年来, 成淦老师始终秉持着艺术创作贯穿爱国主义和表现时代精神主旋律, 弘扬正能量。从出版的<<朱成淦画集>>中,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勇于创新, 有浓厚的时代气息。1936年的《暴风雨来》、1946年的《乡村小景》、1956年的<<迈向社会主义康庄大道》、《植树造林, 美化家园》、《兴修水利, 为民造福》等吸收西方写生透视的技法,以传统笔墨方式表现现实题材,描绘时代精神, 为当时少有的画家。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山西省美协主席姚天沐称赞: “成淦先生是我国美术史上, 用中西结合创作现实题材的美术先驱”。陈子奋高足、原福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资深书画鉴赏专家陈清狂观其画作说:“朱先生系我景仰之前辈大家, 我甚喜欢他的山水, 大气磅礴, 每出新意。可惜穷困闽中, 少为人知。现经誉扬, 当闻名天下矣。”1986年,现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范迪安考察梅妃故里时,对浦口宫里朱老的画作评价极高,赞为“笔姿墨纵,不拘成法,看似外貌粗疏,而内蕴浑厚。既有传统又有创新,作品极具感染力。”

      衰年变法是朱老一直追求的艺术探索。他另辟蹊径,大胆把狂草书法与中国画大写意有机结合,诗情画意,用诗诗化升华,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陈嘉庚《 爱国》,郑板桥《关情》,岳飞 《报国》、《梅妃》等狂草书画,都用诗概括创作主题。著名画家、原福建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翁开恩教授观其画作,十分感动地说:“成淦老师创作能力强,以狂草书法入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只有宋代一画家有载,可惜没有作品传世。他的狂草书画形返意象,创作难度大,是艺术的探索,创新了中国画,弥补了美术史的一个空白。

      二是博采众长,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成淦先生的画作不是单纯的表面美和形式美,《谷城梅雪》、《鲤湖飞瀑》、《武夷胜境》重墨淡彩,简约达意。既有黄慎、徐悲鸿、高剑父、傅抱石、李可染等大师笔法,又有自己融会贯通,豪迈遒劲,风韵高绝的意境。艺术大师黄永玉赞曰:“朱先生人格高尚,学识丰富,待人温厚,艺术气质昂扬,有独特的风格。” 国画大师齐白石得意弟子娄师白赞其画作“用笔大胆,苍劲有力,气韵生动,意境深邃,是一位尚未被人们重视的大画家。”文物鉴赏资深专家蔡国声在上海观看其画展,对朱老大气磅礴,博采众长的画作赞不绝口,并题词祝贺。

      成淦先生创作最多作品是历史人物和民族英雄,诗画直抒爱国之情,表现出强烈民族感情。“报国尽忠志未酬,武穆文山孰与俦?文章节义苍冥塞,横扫胡夷誓不休。”把民族英雄陈文龙大义凛然的气节充分描绘出来,极具教育意义。著名画家许金宝教授曾评“成淦先生以超人的艺术天赋,过硬的绘画基础,扎实的文学功力,创作出诗情画意、独具一格的新文人画。”

      三是功力深厚,有鲜明的逸趣情韵。1995年,花鸟画《尧天舜日》在中国美术馆展览时,好评如潮。《启国写真图》,白描大师陈子奋曾评“成淦所画,行笔简劲,形神俱肖,真能手也。佩佩!” 人物画《李大钊》获得福建省首届艺术书画比赛金奖。《李耕》、《陈嘉庚》等人物写真图, 中国美术家理事、中国美协艺委会委员、 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翁振新教授对朱老的人物画评为“特别是水墨人物画写生很生动,让我仰慕至极”。 “成淦先生和我谈画的事,他身体硬朗,目光炯炯有神,说话充满激情,看得上学问很渊博”。“他不是一个平常人,他的意义我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山水画他不泥古法,大胆创新,如《溪山雅集》、《武夷九曲》、《诗思坝桥》、《人迹板桥霜》、《黄山印记》作品中,山石树木用笔苍劲凝重, 皴擦点染灵活自如,把大自然的情感高度地融到他的艺术创作中,达到“惟绝似又绝不似”的艺术境界。画坛泰斗朱鸣岗教授称“成淦先生天资聪颖,作品有鲜明的个性,特别是以书入画,笔画圆润含蓄,刚柔并济,力透纸背;文学修养高,山水树木生机勃勃,人物神像情态逼真,简练笔墨表现深邃意境,实为画坛高手,艺苑名流。” 上海《劳动报》美术评论家剑华撰文: “有的专家认为, 如今的画坛急功近利, 先学者固步自封, 后学者把无畏、无知当先锋, 不晓得也有真正的大家在淡泊中无悔追求”。他的画作深受人们喜爱, 他的画传入编许多权威辞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恽茹辛编著的《民国书画家汇编》;高雄书局的《中华著名画家人名录》、《三百年来书画名家作品展》;西冷印社出版社、张根全编著出版续俞剑华《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天津杨柳青画社、中国书画报社原总编王振德主编《中国近现代书画家辞典》、原福建省委常委、秘书长黄文麟主编《福建古今名人书画选集》和台湾艺术家杂志等书都载其画传,1992年2月台湾《联合报》誉为国宝级画家。   

      三、德艺双馨启迪后人

      成淦先生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1938年,日寇大举侵华,大片国土丧失,为了激发抗战士气,成淦先生在集美学校创办绘画研究会,并自费出版二本抗战画集,宣传抗日,讴歌抗战。文化名人、黄永玉教授的堂叔黄村生先生在其画集序写道:“成淦先生为增强抗战力量”,“在自己岗位上努力,以美术入伍,到农村去,到前线去完成抗战任务 ”。“ 他的作品至少有两个特点。第一: 他的绘画题材是现实的,是前进的;他的画笔,所触及的范围不是兵勇的士兵,就是贫苦的民众,所表现出来的都是可歌可泣的事象,是中华民族的血、的泪、的力量、的光辉。如‘为谁负伤’、‘相依为命’、‘问何处去’等幅,读了的没有不被感动的。第二: 他构图大胆,他的画是不拘于绳墨的,有的作品, 全幅纸都被主题布满,没有丝毫空间,如‘负伤’、‘难民收容所’、‘前进’等是;有的则主题仅占一小小地位,如‘难民真正苦’、‘在苦战中’、‘可怜的印象’等是。总之他的布局有他的章法, 随心所欲, 一点也不受限制。”“像他这样的天资,这样的虚心,这样不断的努力,将来的造诣一定无可限量。”

      抗战时期,成淦创作中国画《渔歌晓唱》参加北平孙福熙艺风画展,并把拍卖80圆银元捐赠于抗日, 体现出拳拳赤子心。

      在《朱成淦画集》中, 他的作品许多是民族英雄, 历史名人等, 都给人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艺术泰斗、书画鉴赏大师杨仁恺欣然题写 “丹心期报国,赤胆在无私” 为赞 。

      成淦先生有强烈的为民服务精神。爱国侨领陈嘉庚“教育爱国,教育强国”的办学理念,对成淦先生影响很大,逐渐改变了他学优则仕的念头。解放前,黄石和沿海地区教育十分落后,没有公立小学,没有中学,群众大部分是文盲,连一些善良农民也受骗充当土匪。土匪抢杀掠夺,坑害百姓,成淦也险遭绑架。1943年,成淦回莆后,目睹群众愚昧,土匪横行,百姓困苦,遂创办小学,以抗倭英雄戚继光“南塘” 的号为校名,命名为“南塘小学”, 教化昌明, 消除愚味, 为地方培养一批抗战仁人志士和有识人才。

      1947年冬,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成淦高瞻远瞩,毅然散尽家财,着手创办“南塘中学”。南塘中学创办真是“一波三折”。首先是县长不准。由于生源之争,城关几所中学认为黄石增办南塘中学,势必影响他们生源,故使莆田县县长李登俊不予支持。其次是“立案”艰辛。南塘中学在莆田县立案得不到批准,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成淦先生的办学热情。当时的教育部部长是朱家骅,成淦先生自凑路费,带上两本《朱氏族谱》,冒险上京“认堂”,争取办学立案。“天有不测风云”,刚到镇江,族谱与路费全被盗窃,无奈只好返沪寻找老乡,在老乡丁树元支持下,凑足路费,连饭都不吃,“红红火火”再次上京。 为了理想真让人觉的天真得象“疯子” 似的。

      南京是国民党的首脑机关,没有特殊关系,一般人不能任意出入,何况要拜访的是教育部部长,一下子使他陷入困境。

      功夫不负苦心人。聪明的成淦先生在南京黄山画店,看到恩师张书旗的画作,通过画店老板联系上张书旗老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张书旗被这位陈嘉庚弟子热心办学的精神所感动,亲自修书,引荐成淦到教育部拜访朱家骅部长。成淦的办学得到朱家骅部长大力支持,并欣然答应兼任南塘中学名誉董事长,让著名书法家沙孟海题写“福建莆田私立南塘中学”校名,以提高学校知名度。同时函告福建省教育厅给予多多关照。

      南塘中学立案得到批准,成为莆田教育史的千古佳话。但是资金短缺问题接踵而来。根据规定,兴办一所中学必须有5万圆大洋作为办学资金。朱老品行无私,抵押了父亲省吃俭用购买的近百亩良田,动用朱氏宗祠几十亩的祭田,借用了木兰陂百亩公田田租,作为办学经费。校舍暂时选在朱氏祠堂,把家里储粮用的几个禀和廒全部拆下,加工为课桌椅,保证教学正常开展。

      学校办起来,学生乐了,群众高兴了,可是朱成淦欠了大量债务,尤其是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及时发放教师工资,成淦竟把妻子藏在床底下二百多圆银元的私房钱作为急用,还偷偷运出家里20多担稻谷作为办学资金,气得其父“暴跳如雷”。 还有不足经费向左邻右舍暂借,连不富有的亲戚朱福全也暂借五担谷,这五担谷直到解放后成淦还无力偿还。朱老无私的办学精神,为地方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深受群众的爱戴, 被推为莆田县第一届、第五届政协委员。

      拨乱反正后, 成淦先生恢复公职,省吃俭用,慷慨把鬻画百万元捐资用于修桥铺路和保护文物等公益事业, 如今受到他直接保护的有湄洲妈祖祖庙、木兰陂、三清殿、宁海桥、镇海堤等都成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浦口宫、莆田城隍庙、文峰宫、重兴寺、太湖祠等都成福建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许多修桥铺路、保护文物、捐资兴学等发展公益事业不胜枚举。

      成淦先生有强烈的社会担当精神。不知是阴差阳错,还是上天有意磨炼成淦先生的意志,这位曾经散尽家财兴办进步学校的创始人,曾经冒着生命危险保护地下党的教育先驱者,因在1956年全省文化工作会议上, 要求省政府要重视保护和研究李耕国画艺术,发言指出, “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在其首都举办亚洲美术展览会。在印尼的华侨周颖南先生把他家里收藏的二幅李耕的作品送去参加展览, 受到广大群众和苏加诺总统的赞赏, 于是苏加诺总统把它拍照起来, 编印他的作品收藏画集中, 并把该展览画集赠送给英国女皇, 英国女皇看到画集中的李耕两幅作品, 喜不释手, 乃写信给苏加诺总统说, 李耕作品的原作, 愿以一千英磅买它一幅。但一千英磅周颖南先生都不愿卖。真是墙内栽花墙外香, 盼望省政府要重视,成立李耕国画研究所, 弘扬和宣传李耕绘画艺术”。

      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 成淦发言中,因提及英国女皇被扣为宣传英美帝国主义, 重视李耕国画(李耕国画大多创作历史人物和古典题材),被扣上宣传封资修, 在莆田县全县文化教育大会上被点名批判,错划为“右派”。然而在“右派” 上报晋江地委, 因条件不够格的情况下,被晋江地委 “退回”不予批准,仍被迫作为“右派”开除教职,下放回乡。即使生活陷入困境,朱老热爱公益事业,坚持服务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热情丝毫不减。有次雨天回家,路过渠桥港利,看到沿途海堤泥泞路滑,高低不平,低洼处大量积水,给行人带来极大不便。朱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慷慨地把变卖家产的“保命钱”全部捐出,邀请当地群众购买石料铺砌,被当地群众传为佳话。

      对于一个如日中天的艺术家, 命不逢时, 历尽劫难23年, 是历史的悲哀! 直至1979年,65岁的他,戏剧性地一天之内戴上“右派”帽子又马上平反,重返教坛, 无怨无悔,以满腔热情投身美术教育和创作。还利用名人效应, 以画联侨,以画联台, 吸引了多家台商和侨领来莆投资创业, 如动员台商陈信行出资一百万, 兴建莆田县中医院,为莆台民间交流作了大量工作。

      今年是成淦先生去世十五周年,纪念成淦先生,我们应当学习他几十年如一日的无私奉献精神;学习他身处逆境,无怨无悔,积极向上的精神;学习他对艺术精益求益,勇争一流的精神。他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诚如艺术大师黄永玉教授所说:“成淦是一位好人,一位忍辱负重,爱家乡,爱祖国的好人。这种人每个地方出这么几十个,那个地方就一定会充满生机和希望。莆田是我旧游之地, 著名的文献名邦, 我常在梦中踯躅。”  (江国兴 江江)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