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艺术>心灵的艺术显现——读刘建成散文集《岁月有情》有感

    心灵的艺术显现——读刘建成散文集《岁月有情》有感

      几年前,我就知道刘建成同志的大名,因为他也经常向刊物投稿,且有时与我同日同在一个刊物上发表文章,但是真正见识刘建成时间却不算长。记得是在前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我应挚友小许之约至木兰溪畔与在县文联、李耕画院、鲤城镇政府工作的几位文友聚会时才意外相识的。当晚,他还特意赠我刚刚出版的散文集《岁月有情》。那时他给我的印象是一位斯斯文文、朴朴实实的授业解惑、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并知道他具有本县教育界同仁或与其同辈人很难获取的各种荣誉称号。

      之后,我深入了解了他的有关实况,才知道他不仅是一名中学高级教师,还是一位在散文、曲艺、志书和年鉴编纂等方面皆有建树的作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而兼长多项创作,巳属不易;而在将近古稀之年却仍在文学这一被传统认为是充满艰辛的领域中辛勤耕耘,取得相当的佳绩,更属可嘉。教育、志书和年鉴编纂工作与文学创作难以兼得,教育求实、史学求真,文学求美,彼此各有职能,但教育、志书和年鉴编纂实践却能促进个人创作,为写作提供丰富的、有血有肉的题材和内容;年纪与文学创作的激情难以兼得,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人生阅历的增加,思想的逐渐深邃,却能深化作品的哲思和理性蕴涵。从刘建成同志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鱼与熊掌”可以兼得而且相得益彰的较为成功的例证。

      收在这部散文集中的作品,题材相当广泛,涉及了山乡、农村、城市、政治、教育、经济、文化、历史、现实等众多领域。按照描述对象,分成“舐犊深情”、“桑梓乡情”、“学子衷情”、“触景生情”、“闲聊逸情”、“览书悠情”等六辑。

      “舐犊深情”和“桑梓乡情”,写的都是童年怀旧文章,或写《赤脚年代》、《家务劳动》、《赶鸭子的人》;或写《口琴》、《火柴》、《手帕》;或写《童年的木屐鞋》、《故乡的石头》、《村口那个水井》;或记述《寄宿》生活,或追忆《梅嫂家的“扫尘”日》风情,或抒写《当后台的日子》,或描绘裤管上的《小芒剌》,或刻画《木器皿上的记号》,或赞美《仙游,我的故乡》的嬗变,或为《老黄牛颂歌》,内容驳杂,五彩斑斓。

      譬如,他写《那块地,那条路》:“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来了。小路换大道了,矮房变高楼了。刘伯伯的那块地,办了手续,盖了房子,一幢显眼的新式楼房,成了进村的第一张名牌。”“那块地,被一幢楼房替代了,成了村口新民居的一道标志性建筑;那条路,消失了,刘伯伯门口有了条通往外界的水泥路。路旁的野草依旧翠绿,金针花依旧盛开。每天,各式各样的车辆经过他家门口。那条路,是通天路,村里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把发财致富之路铺向五湖四海。  ”把老家村口的那块地,那条路的过去和现在相互对照,用平平淡淡的语言鲜活地揭示出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巨大的变化。

      他在“学子衷情”中把学生时代的有趣经历写的有声有色,如《校园钟声》、《饭罐的故事》、《小小粉笔盒》,等等,能从人们耳熟能详的题材中找到新鲜的切入点,挖掘出奇特的意义,又以诚朴自然的风格加以表现,把自己的深切感情注入字里行间,蕴思想和哲理于其中。比如他写《草笠》:“一顶小小的草笠,撑起天上那片云朵,那片可将烈日遮挡的云朵;一顶小小的草笠,犹如现代刻录歌声和笑声的光盘;一顶小小的草笠,覆盖着诸多曾经的往事,扇走脸上曾有的汗珠,却抹不去记忆的印痕”。他写《毕业证书》:“人生在世,学无止境,其实没有一项专业是真正可以毕业的,要‘活到老,学到老’”。均能启人睿智,发人深省。

      他写的“触景生情”、“闲聊逸情”、“览书悠情”,亦皆有可观、可研、可取之处。其中大部分作品所讲述的故事,也都是他本人的经历。或抒情、或叙事、或议论,都能通过通俗、生动、洗炼的文字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在艺术追求上,刘建成同志始终坚持的是现实主义。他说:“人各有志,在散文的表现手法方面,我还是坚持真、纯、善、美的价值取向。我赞赏一位大作家对散文的评论,‘唯有真情最动人,区别散文和伪散文的试金石就是真情。’”他从不拿腔捏调,不摆架子,不故弄玄虚,不故作高深,也不玩弄耸人之笔。在他的散文里,无论是“童真童趣、乡土乡情、求学求知、读书读事”,您都找不到波涛壮阔的汗青画卷,也没有震天撼地的慷慨激昂,更没有晨风夕月的抒情,它只是讲一些悠远的动情的往事,还有一些诙谐有趣,令人发笑的传说。他的作品往往带有一种纯朴的风情和动人的魅力,让人感到近世纪桑梓家园清凉的民风扑面而来。在他的散文中,我们看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生活变化的轨迹和历史前进的步伐,看到了他心灵的历程和他走过的脚印,同时也触摸到了他的情与气,魂与骨。他除了主要撰写记叙性散文外,对新体自由诗也有所涉足,并且创作了一些颇有文采的作品。

      刘建成同志长期从事教育和志书、年鉴编纂工作,开阔的视野、丰厚的传统与现代文化知识的积累,使他能够留意散文创作的现实性,以及散文对于文采与审美的要求。他的散文文句好读易懂,笔法简练,描述传神,厚朴清雅中流动着机敏和智慧,活灵活现中回旋着时代韵律,自然晓畅中渗透着他的感情、心绪和情愫。在那里,有历史,也有现实;有故乡的风土人情,也有异地他乡的情调;有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也有社会和历史的变迁;有恬淡的田园生活,也有珍贵的人间情谊……  一句话,他的散文,宛如生活的七色板,生动而丰富,多姿而多彩,真实而感人。

      在《“文苑”抒怀》中,刘建成同志写道:“我流连于‘文苑’花园,/……如蜂儿把花儿恋,/酿成蜜愿把甘甜奉献。/我--如蝶如蜂,/愿把兰溪的春色装点。”把自己热爱文学创作想成蜂儿对花儿的爱恋,这个构思实在是很巧妙的。刘建成同志已经到了酿蜜的高峰期。愿他永葆蜜蜂的激情,为家乡奉献出更多的甘甜,去夺取文学创作上的更大丰收!(赵鲜明)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