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旅游>普惠春秋

    普惠春秋

      □陈震辉 文/图

    1.jpg

      仙游县龙华街普惠寺始建于五代,大殿前尚存6根古代梭形石柱(如图),柱高310厘米。中间开间2根石柱上中下直径分别约为46厘米、50厘米和48厘米;其它4根上中下直径分别为约36厘米、44厘米和40厘米。石柱中间大两头小,虽然表面有多处脱落,但是整体形态十分优美。

      梭形柱分为“梭形柱”和“上部砍梭柱”两种。“梭形柱”上部和下部都做收杀,中间为直柱,形成“梭子”形柱;“上部砍梭柱”,只有上部做收杀,中间、下部均为直柱。梭形柱造型优美,有较好的力学稳定性。《营造法式》记有梭柱做法,柱身高度等分为三,再上下收杀。普惠寺石柱属于上下收杀“梭形柱”,柱断面圆形,离地面1/3处直径最大,上段2/3收杀较峻,下段1/3收杀较缓。

      梭柱流行于唐宋时期,元代以后重要建筑大多用直柱。仙游现存古代梭柱除了普惠寺,还有游洋镇的兴角宫。兴角宫所用石柱有梭柱和六瓣瓜棱柱两种,而瓜棱柱是宋式建筑的典型制作方法,金元之后逐渐消失。由此可见,普惠寺的六根石柱应为宋代遗物。

      普惠寺里有一口古井,古井旁立有石盆一口,高86厘米,外径118厘米,内径98厘米,盆外上部刻有文字:“以大中祥符六年癸丑(1013年),僧永(此字存疑)足劝募造石司石盆一口,主持知藏沙门僧□□□(文字已无法看清)。”此石盆体量巨大,置办费用不菲。石盆和石柱所用石材一致,是介于粗麻石与青石之间质地较硬的一种石头。由于石柱没有刻字,无法准确判定是否和石盆同一时间建造的。

      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莆田“三清殿”重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现存大石柱20根,每根直径约54厘米,上下微具卷杀,风格与兴角宫和普惠寺几出一辙,尤其是莲花柱础和兴角宫完全一样。所以,很可能普惠寺石柱为大中祥符六年癸丑(1013年)与石盆同时建造。

      据宋黄岩孙《仙溪志》载:“五代蜀天汉二年(918年),敕赐(僧清忠)紫衣,归建道场于龙华寺之东偏。闽贞明五年(919年)敕补‘充律大德’。宋初(960年)赐额曰‘普惠’,号‘宏法大师’,仁宗(1022-1063年)、神宗(1067-1085年)两朝有御书诗赐之。”《仙溪志》载“僧清忠尝取经西川”,西川是后蜀统治区域,故有后蜀政权敕封清忠。而福建当时是闽国统治,奉洛阳后梁政权为正统,沿用后梁年号“贞明”。另据乾隆《仙游县志》载:“尚书郑元弼捐地拓基”,郑元弼是晚唐郑良士长子(922年进士),任五代闽国礼部尚书,故有闽国政权加赐清忠之事。如是,石柱亦有可能系“拓基”时所建。不管怎样,普惠寺石柱建造时间大抵上是在918年与1013年之间。

      普惠寺立寺虽早,但是历史上规模一直不大,曾长期隶属于龙华寺。据《龙华寺志》载:“明万历中,普惠寺原址久沦民居,重兴迫隘。本寺主持正禄公割钟楼下地丈余畀焉。”清康熙二年(1663年)南明国史编修郑凤超曾借榻普恵寺并作《寓龙华普惠寺楼记》:“今龙华但纪僧而不识名,普惠则书唐僧清衷,仙溪志作清忠,又自别焉,以予观之,殆一人欤。”郑凤超感慨龙华寺不知开山之名讳,普惠寺亦将祖师之名写错字。又说“普惠立一殿于万绿之中,举首东向有樟、榕包络。一树婆娑天半,较之池上古椿,此雄飞彼雌伏,意当日二龙献莲花即此也。皆予以楼头一榻收之,至若晓风骀荡,夜月婵娟,灵鸟衔花,竗香裛露,人坐楼中,殊不知,阆风玄圃,是一是二,兹游也。”郑凤超把普惠寺周边描述得很是美妙,说的却都是龙华寺的风光,龙华寺倒成了普惠寺的后花园。

      普惠寺虽小却禅味十足,所以也不乏高僧拜访。顺治八年(1651年),福清黄檗寺的高僧隐元禅师到访普惠寺,并作《普惠寺》二首:“明月到窗可爱,疏钟入耳堪听。贪看龙华普惠,西方梦亦难成。”又如“小园堪寓目,千里冀知音。杖拨秋风里,几人醒此心。”隐元和尚视晚唐的清忠和尚为知音,隔着800年的时空遥敬。的确,能够让三个不同的政权先后赐封五次,那还是比较罕见的。普惠寺古代遗迹几乎消失殆尽,仅存的石柱和石盆是很难得的历史见证,也是研究唐宋宗教建筑文化的重要文物。幸甚。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