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旅游>涵江区双福村:异域风情 春来福满

    涵江区双福村:异域风情 春来福满

    1.jpg

      河上撑篙,颇具异域风情的乡村美景尽收眼底。

    2.jpg

      浓绿的荔树林间,挂着的“福”灯格外醒目。

    3.jpg

      春节期间,双福村吸引众多市民游览观光。

    4.jpg

      经过“修旧如旧”改造后,古民居焕新颜。

    5.jpg

      古厝美景吸引市民游客前来打卡。

    6.jpg

      伊斯兰风情与荔林水乡融合,风景这边独好。

      在水一方,古荔飘香,古迹沧桑,民风独特……这里是涵江区白塘镇双福村,一个美丽的少数民族风情旅游村落、有福之地。

      双福村地处木兰溪下游、毗邻莆田主城区,地理位置优越,回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近90%,是莆田最大的回族村。村内自然景观优美,历史底蕴深厚,汇聚了田园、河湖、荔林、古厝、人文等多种要素资源,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福建美丽休闲乡村”“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以及省、市“乡村振兴试点村”,上榜福建省“绿盈乡村”建设典型,并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名单,成为全市唯一。

      作为“莆阳开春,开河、开街、开村”的重要节点,双福村激活生态绿心、释放村落魅力,将历史文化与福文化有机结合,发挥优势,以“水上游、陆上观、田里玩”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打造“享口福、享清福”的莆仙“福文化”特色IP,打造新兴旅游目的地和乡村振兴新样板。

      荔林水乡韵味足

      从远山逶迤而来的木兰溪和延寿溪缓缓流入南北洋,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水系。与白塘湖水陆相通、河网相连的双福村,是点缀其间的一颗绿色耀眼明珠。

      全村水系长达9.8千米,河沟纵横间勾勒出旖旎的田园风光,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呈现出生活的“诗意”与“远方”。

      丰沛的水系孕育了丰富的物产。双福村树龄在700年左右的古荔就有10株。

      千年荔枝林根植于一方水土中。每年小暑至大暑时节,浓绿的荔树叶间,挂着串串或点点红荔,格外醒目诱人。漫步其中,有的枝干虬曲苍劲,好似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在向后人诉说着过往。荔林葱郁、白鹭翔空,船在河上走,人在画中行,那情景着实令人陶醉。

      双福村古荔枝树品种为陈紫,又名“状元香”。其肉厚核小汁多,肉质滑软,甜中带酸,口感极佳。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在鉴湖书院前的荔枝树下乘凉。他顺手摘下一颗荔枝,不小心掉在地上,没想到捡起时竟没有沾染一点尘土。乾隆十分惊讶,放进嘴里发现荔枝十分鲜甜。自那以后,双福村的荔枝便成了“贡品”。

      村民对古荔呵护有加,对其进行挂牌保护,“贡品荔”“孝顺荔”“功名荔”“长寿荔”……每株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和美丽传说。从2019年起,双福村已连续举办四届荔枝文化旅游节,开展品尝新鲜荔枝、果园采摘等活动,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品尝福地珍品,乐享幸福味道。值得一提的是,在首届荔枝文化旅游节上,58颗陈年古荔竞拍出5880元高价。新加坡“PUTIAN”餐厅慕名与双福村合作,在村里设置荔枝收购点,并通过电商将双福荔枝销往东南亚地区,借助双福古荔,打响莆田荔枝品牌。

      宋代古村底蕴丰

      从市区出发,途经莆涵大道,不到10分钟车程就到双福村了。村口的牌坊整体以白色为主,拱形桃状穹顶,上方有新月,异域风情极具少数民族特色,在莆田独一无二。

      河上撑篙,行至鉴湖中段,在蓊郁的荔林掩映下,绿荫间露出白墙圆顶的特色文化长廊,伊斯兰风情与荔林水乡相融合,有种走进“异域他国”的错觉。

      移步换景,依鉴湖而建的古建沧桑斑驳,风韵犹存。门前花草遍地,与湖景相映成趣,悠远宁静,江南水乡景致扑面而来。这个回族风情村寨相传是唐代中兴名将郭子仪之后,宋时迁入涵江双福,繁衍至今900多年。建筑类型多样,古民居、庙宇、书院等历史遗迹比比皆是。郭氏回族祖社、鉴湖书院至今保存较为完整,厝尾“百廿间大厝”、百岁翁故居“三座厝”、沟尾“大厅堂”、圆里“古厅堂”等均显明清建筑风格,具有较高的建筑价值,是民族文化交融的重要承载空间,向心式布局特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聚族而居的宗法血缘关系。

      双福村明清时期的古民居都有小庭院、天井,古色古香,令人流连忘返。有的还在建筑上雕饰吉祥图案,表达主人冀求子孙后代瓜瓞绵绵、兴旺发达的良好愿望和追求。位于双福上郭自然村的鉴湖书院是开基始祖郭彦成创办的,供郭氏子孙读书、研讨儒家经典,培养出数不清的人才。走进书院,仿佛能听到当年莘莘学子的琅琅读书声。

      双福村注重古建筑的保护和开发,盘活“乡愁资源”,通过对外招商,引进文创、休闲餐饮等业态进驻,改造运营隐舍茶院、鉴湖画舫等,让人感受美丽乡村浓浓烟火味的同时,尽享幽静悠闲的慢生活,也为村民增收开辟新天地。

      纳福造福增福祉

      “福”是中华民族生成的文化基因和恒久的精神追求。瞧,一幅关于回族文化与“福”文化交流碰撞、融合发展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在双福村徐徐展开。

      村党支部书记郭玲玲说,村名取“双福”,寓意福上加福,渴望讨个吉利,祈求福佑村民,表达了祖上先民的淳朴念想。

      进村,眼见的不止双福,而是满眼皆福。福寿双全、福星高照、厚德载福……村主干道两旁的百福墙上,40多面统一标识的福字成语,展现了村民对知福惜福的追求,更是激发对纳福造福的内生动力。

      如果说“福”开启了少数民族村的故事,那么造“福”则是延续了全村的希望,在新时代不断绽放出独特璀璨的光芒。近年来,双福村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将风景变为产业、把美丽转化为生产力,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高标准管理,提升乡村由内而外的品位,并引进农业企业,打造优质水果采摘基地,开发亲子农场、体验式耕种等田间项目,把传统农业玩出新花样,丰富游客的田间体验乐趣,形成产业链条,提升农田价值,进一步增进福上加福的民生福祉。

      水清、岸绿、人和、村美,善于“造”福的双福村人,用勤劳善良守护着这座梦想家园,过上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现代乡村田园生活,共同奔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双福,福来福往。荔林水乡,等你一起来享福!

      新闻链接

      围绕市委市政府“莆阳开春,开河、开街、开村”部署要求,双福村策划了“迎福、纳福、接福、赏福、送福”活动,因地制宜植入美食、儿童游乐等新经济、新业态。结合“水上巴士”开通,发挥双福水域优势,形成更多“引爆点”,打造一批双福网红打卡地,一步步将“福”字愿景变成现实。

      文图:湄洲日报全媒体记者 蔡玲 陈斌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