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人物>郑德武: “片儿警”操心百家事

    郑德武: “片儿警”操心百家事

      用双脚丈量每一条街巷,用温暖化解每一起纠纷,为警一任,安定一方,2015年到东庄派出所担任社区民警的郑德武,对基层警务工作有一种“老黄牛”般的执著和坚守。翻开他的警务日志:近7年来,他在社区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20余起,妥善处置重大矛盾纠纷16起,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128件,受到群众送来的锦旗和表扬信达12件。

      郑德武管辖的后江村、营边委居会、马厂村三个村,常住人口13600多人,出租房屋1359家,流动人口1500多人,店面576坎,居住人口多、场所行业多、外来人员多,社区管理更为复杂。但琐碎纷繁、千头万绪的事务,到了他手里却是一件件处理得井井有条,没有遗漏、没有拖延,这靠的是长期实践积累下来的经验,工作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只有比别人更勤奋,才能把工作做好,更多的是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的责任心,以及一丝不苟、认真严谨的作风。

      安全防范  隐患“终结者”

      作为社区民警,治安管理和防范是主战场,郑德武就是社区平安的专职“守门员”,守住的是辖区千家万户的平安防线。社区工作繁琐复杂,为保一方平安,郑德武扎根社区,用心耕耘社区警务工作,每天都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今天要对辖区内几家寄递物流网点进行例行安全检查,强化安全监管力度,严防杜绝涉物流寄递行业的违法犯罪发生。”“那个幼儿园的一键报警还无法联网,我也得去看一下。”一如往常,郑德武又挎着那个装满各种安全防范宣传资料和民警日志本的工作包到社区“转悠”,走访沿街单位,在进行日常检查的同时,了解社情民意,进行安全宣讲。“不下社区我心里不踏实”,其实这都是源于他的“强迫症”,凡事都做到心里有底。时不时就要摸排、突击检查寄递物流、沿街商铺、出租房等,把隐患发现在早,消除在前,是一名民警对辖区群众安全的责任。在一次检查中,郑德武发现该社区沿街一新开商店存在生活、储存等为一体的“三合一”情况,灭火器也配备不足,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而店家承诺的明天改是日复一日不见行动。为此,他一天数趟地往返店家,直至整改到位,在“监工”间隙,郑德武还不忘对店家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工作以来,郑德武管辖的社区做到了消防安全“零发生”。

      服务居民  平安“守护者”

      “串百家门,记百家事,熟百家情”,走到哪儿他都随身携带着自己的“名片”——警民联系卡,社区群众无论什么时间,什么事情,都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到他。“在郑德武那里,群众的事儿再小都是大事。”辖区居民亲切地称他“阿武”……喊起来一点都不带生分,就像是老朋友、老熟人。与群众的这份亲昵,可不是一天两天就有的,这是郑德武日日夜夜奔走社区为民办实事换来的信赖和依赖。“做好基层基础工作、打好群众关系没有捷径,必须靠自己一步一步不停跑出来。”在郑德武看来,社区民警是最为零距离服务群众的基层工作者,做好社区工作、和群众推心置腹的交流,他的脚步从未停过。

      这些年总结出来的经验告诉他,向监护人核实精神障碍患者现实情况一定要有技巧,比如说话要含蓄一些,这些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常年护理病人,心理都非常脆弱,特别是那些抵触和不愿意配合的。去年7月的一天,郑德武在走访精神障碍患者陈某时,了解到陈某近期无服药,与其交流时发现其存在脾气暴躁倾向、行为怪异,有肇事肇祸的可能,周边邻居很恐慌。郑德武与陈某家属沟通,建议将陈某送医院治疗,陈某家属拒不配合。吃了“闭门羹”的郑德武并未气馁,决定“剑走偏锋”,从侧面入手,先向其邻居了解他的家庭生活情况,后通过拉家常等方式慢慢得到了陈某的信任。陈某家属主动配合郑德武将陈某送治精神病医院,周边邻居获悉情况后,纷纷拍手称赞。

      反诈宣防  钱袋“保护者”

      “平时接到陌生的电话和短信,不相信,不转账,有什么问题第一时间找我们民警。”为提高辖区群众对常见电信网络诈骗手法的知晓率和普及率,强化居民群众的反诈骗意识,郑德武平时通过走村入户,村委会选举,群众来办事等一切机会,深入田间地头和居民家中,发放反诈宣传单,悬挂横幅、张贴海报,手把手教会群众关注反诈微信公众号,使用反诈APP,使用手机及微信接收反诈预警信息,并告诉群众遇到疑似电信诈骗时,一定要在汇款前咨询一下他,他保证24小时在线为群众甄别核实是否为骗局。

      “现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每当听到有群众上当受骗,辛辛苦苦积攒的血汗钱被骗套空,我们都非常心痛。”为了守牢群众的“钱袋子”,郑德武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将自己的微信二维码张贴在社区明显地方“广而告之”,好友大部分是辖区内的居民,还建立了村居、行业、校园反诈微信群12个,其他类微信群8个,群内人员近6000余人,手机每日24小时线上待命,机不离身,在各个社区警务微信群里充当各种问题的“客服”,实时线上接受群众咨询。“我们有什么事随时随地都能跟郑警官联系,这样的方式很方便,也很贴心。”营边居委会的陈大姐如是说道。

      去年11月的一天下午,郑德武的微信信息提醒响起,原来辖区一名群众要添加他为好友。通过了解,原来,他刚收到一条“免费送他一台扫地机”的短信,对方能准确报出其姓名及收件地址,同时发给他一条链接让其点击,因为平时在反诈宣传群中看过不少郑德武发过的反诈宣传信息,于是将信将疑的他与郑德武联系。郑德武立即告知其这是诈骗并前往该名群众家里当面宣防。见面后,郑德武耐心为该名群众逐一介绍刷单诈骗、网络贷款诈骗、裸聊诈骗等多种诈骗形式,为他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该群众表示,自己此前也下载过“国家反诈中心”APP,但因为内存不够卸载了,没想到这两天就中了招,“经过郑警官的介绍,我了解到它的来电预警等功能都很实用,以后会一直保留这个软件。”正因为郑德武平时在反诈微信群里不间断地进行反诈骗预警宣传,群众看了才特别入脑入心,也避免了被骗。一年多来,郑德武共发防诈预警信息800多条,实时制止网上诈骗案例3起。

      调解纠纷  群众“知心人”

      化解矛盾纠纷,是基层群众工作绕不开的重点。作为一名“片儿警”,处理家长里短、邻里纠纷也是郑德武的日常。群众的诉求就是社区民警的操心事,虽然日常处理的大多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处理好了就能避免警情和案件的上升。

      今年2月,他管辖的后江村两户邻居因为过道纠纷发生争执。此前,两家人家已有矛盾隔阂好几年。为避免矛盾升级,郑德武会同镇村干部多次上门开展工作,得知村里过道的归属往往在村委会留有明细记载,郑德武联合村委会组织双方反复协商,并且针对两家人家实际使用过道的用途、频率,给出了多个预设方案,还邀请双方代表实地测量比对,郑德武从经济利益、邻里感情、法律途径等方面入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他的真诚努力下,最终双方握手言和。

      没有丰功伟绩,没有华丽辞藻,作为一名党员,也作为社区民警的他舍小家、顾大家,多年扎根社区,他曾遇到精神病人挥舞利刃,曾遇到邻里调解不成大打出手,曾遇到狂犬伤人,曾遇到犯罪分子铤而走险……但每次他都挺身而出,化险为夷,以担当和奉献厚植警民情谊。晚报记者 林双辉 通讯员 张伟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