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艺术>又到艾粽飘香时

    又到艾粽飘香时

      □李峻

      家乡人过端午,从五月初一至初五,共持续5天,且天天都有民俗活动,过节特色独具一格,民间俗称“五日节”。“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爬一日,初六嘴觖觖(jué)。”这首在我们老家童叟皆知、琅琅上口的民谣,承载了祖祖辈辈的端午记忆,也是对莆田端午习俗的精确注解。

      按照习俗,端午首日即五月初一,家乡人要吃米糕过节。莆田自古即为鱼米之乡,百姓喜欢吃“糕”。“糕”是用大米磨成浆,发酵后加糖煮成的甜米糕,品种有“碗糕”(用小碗蒸成型的)、轧米糕(蒸出一块大糕,再用刀“轧成菱形”)等等。

      五月初二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包粽子所需的材料有粟米、花生、蜜枣、粽叶、咸草等等。把捆粽子的咸草系在高高的四方桌桌脚上,端来洗好的粽叶和馅料,坐在小板凳上就可以开工了。心灵手巧的主妇们动作干净利索,指头翻飞间,一片片粽叶就在她们手里神奇地变成了一个个饱满翠绿的粽子。没多大工夫,桌脚上已经挂起了一串串精巧的成品,解下来提在手里沉甸甸的。就那样提拎着咸草把一个个包好的粽子放进大大的锅里,加入水,得煮上好半天才能好。等到一揭开锅,一股浓郁的棕香肉味扑鼻而来,引得嘴馋的孩童们口水直流。

      五月初三照例是要吃螺的,这种螺是指莆田沿海特有的“小麦螺”(学名:织纹螺)。其实更确切地说,是应该叫吸麦螺。近年来由于赤潮泛滥,麦螺已不能食用了。从此,老家夏日的餐桌上,又少了一样美食。麦螺的清香,只能成为乡人们唇舌间的回忆了。

      五月初四,每家每户都要在门框两边插上菖蒲、艾草,以禳毒气、驱蚊蝇。在故乡农村,初四一早,大人就会叫小孩们去田埂边拔一捆沾着露水的艾草,回来插在门框上。相传妈祖曾以菖蒲熬汤为乡亲治病,并以菖蒲九节,贴病者门首,以驱邪消灾。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兴化大地初四门上插艾草的习俗。

      到了五月初五,就该“爬龙船”了。“爬”在莆田方言中即“划”的意思。龙舟竞渡,是最具端午特色的活动仪式。故乡的南北洋平原沟渠纵横、水系发达,为爬龙船创造了极佳的地理条件。以往莆田民间几乎村村有龙船,一到端午节就划出来,比赛、娱乐,纪念屈子、欢度佳节。

      当然,作为端午的正日子,五月初五节目繁多,不单单只有爬龙船这一桩。每年的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大扫除、点蚊香、洒雄黄水;大人小孩还要沐兰汤、穿新衣、喝汤面、吃午时蛋、挂蛋兜。

      初五当天,大家会上山采集或到市场购买兰草、金银花、铁芒箕、番石榴叶、榕叶等“五味草”,并在午时上井里打一桶甘甜清凉的“午时水”,用“五味草”和“午时水”熬成“兰汤”(指有香味的热水)。用“兰汤”煮午时蛋和沐浴,据说可驱邪避毒,防蚊叮咬。

      沐浴完毕,老老少少都要换上夏令新装;大人们还不忘给小孩子的肚脐和额头点上雄黄,以祛五毒。然后,全家老少喝上一碗热腾腾的汤面,吃上两个黄澄澄的午时蛋,图其吉祥。早在端午节前,小孩子们就会缠着祖母或母亲给自己打个“蛋兜子”(用五色丝线结成一个精致的小网兜)。拿到大人分的午时蛋后,小孩们会把它装进“蛋兜子”里挂在胸前,得意洋洋地出门去。一碰上小伙伴,大家就开始“斗蛋”。就是把蛋拿来对碰,看看谁的蛋壳先破谁就算输,壳破了就顺势剥了吃掉。用“兰汤”熬煮过的午时蛋自带一股淡淡的青草味道,吃完后唇齿留香。其实小孩子对于午时蛋感兴趣并不仅仅是因为嘴馋,他们更喜欢的是“斗蛋”。在蛋与蛋的对碰中,感受着童年简单的快乐。

      到了五月初六,端午佳节就宣告结束,已经没有什么好吃的,只得“嘴觖觖”了(莆仙方言,意即嘴巴张得大大的,却没得吃了)。

      又到了一年艾粽飘香的时节。也许,你已在家中准备着端午的美食;也许,你还远在异乡,为生活打拼。不管身在何处,都别忘了家中的亲人。趁着佳节,回家看看吧,再重温一下儿时的欢乐,再品尝一口家乡的味道!生活在琐碎里变化,人们在时光中老去。到了一定的年岁,真正能带给我们温暖怀念的,其实只是一些舌尖上的记忆、一种习俗里的传承。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