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人物>林国洪:扶贫路上的“诗和远方”

    林国洪:扶贫路上的“诗和远方”

    1.jpg

      图为林国洪走访贫困户。

      阳春四月,城厢区东海镇坪洋村云雾缭绕、山峦叠翠、安静祥和。迎着晨曦,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林国洪步履匆匆。复学在即,他要前往坪洋小学改善基础设施,以崭新的校貌迎接学生们返校。

      坪洋村地处海拔600多米的山上,是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也是革命老区基点村。这里山高林茂,坡陡路窄,由于交通不便,村里经济条件好的家庭都送孩子到山外就学,留守的123个孩子基本是贫困学子,林国洪尽其所能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把坪洋小学打造成温馨的“家”。

      林国洪还有一个身份,是市纪委驻市水利局纪检组副组长。2018年1月初,受市纪委监委选派,他来到坪洋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开启了驻村扶贫生涯。

      “那年元旦假期一结束,我就在镇包村干部的带领下,在一片雾气中,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开了一个多小时的车,终于抵达坪洋村。”那天,环顾四周,眼前的生态美景让他想起“诗和远方”,从此“诗”在脑海,“远方”在扶贫路上。

      驻村伊始,林国洪就走进村民家中、田间地头,与村民们拉起家常,熟悉村情。他深知,想要挖掉穷根,迈上富路,需要务实的攻坚精神。

      “那段日子,我整晚睡不着觉,琢磨着工作。”林国洪思忖着,这群山环抱的幽谷深处,正是种植药材的最佳处。他探索引进金丝皇菊等中药材种植,在取得良好的受益后,协调市振兴乡村集团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实现村集体年增收近6万元。组织村里为福能风电集团坪洋风电场提供公共及劳务服务,每年能为村集体收入增加5万元……“组合拳”越打越多,坪洋村顺利摘掉贫困村帽子。

      摘帽后稳定脱贫,成了林国洪念兹在兹的心头事。贫困户朱文勇早年患有慢性肾病,家里还有一对上大学的儿女。他平时靠做手工、卖茶叶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在入户走访时,林国洪得知他种植的茶叶鲜为人知。“他的茶看着品相一般,口感却很独特。”林国洪认为,不能让“叶子”变“票子”,关键在于缺乏品牌包装和营销推广。

      他走访了好几家包装设计公司,为朱文勇的茶叶包装设计,并起名为“坪洋野茶”。他一边在朋友圈里推广,一边挨家挨户送去品尝装。功夫不负有心人。“坪洋野茶”声名鹊起,销路逐步打开,朱文勇喜上眉梢。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想真正实现脱贫,要变‘输血’为‘造血’,培育‘造血细胞’,让贫困户有发展后劲。”林国洪因户施策,采取小额信贷、造福工程、公益就业、社会捐助其他政策性帮扶补助,如今,坪洋村30户贫困户全部脱贫,过上了吃穿不愁的温饱生活。

      村部设在坪洋小学边,林国洪时常看到一些孩子在寒风中衣着单薄,甚至打着赤脚,他决定为这里的孩子多做点事。经多方协调,他联系到中国青少年基金会与安踏集团,开启了专属于坪洋小学123名孩子的“暖冬行动”,123套鞋服悉数发给坪洋小学孩子们。崭新的羽绒服、运动裤和运动鞋为他们带来温暖,林国洪的心也暖和起来。

      孩子是未来的希望。林国洪深信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是这些山里娃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也是斩断贫困地区穷根子的根本。然而,“薄弱校”很难出成绩,完善学校设施是办好农村教育的基础。他多方奔走,筹措资金,修建了塑胶操场,翻建了旧校门,并在每个班级建起“班班通”多媒体教学系统,让山里娃也能像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先进教育。他联系村里的爱心企业家,为教师宿舍购置了洗衣机、热水器等电器,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制定了兴教助学激励机制,留住乡村教师,让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眼下,他又利用疫情防控停学时机,提升校园基础设施,联系市园林集团对校园内近300平方米的杂地实施绿化,优化育人环境,为贫困村铺就一条“智”富路。

      “我是农民的后代,对农村并不陌生,但驻村生活让我感到基层是成长的‘大舞台’。”林国洪说,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他将继续追求别样的“诗和远方”,在自己的人生旅途留下难忘的记忆。相信这段驻村生活,他和30户贫困户收获的绝不只有“脱贫”。湄洲日报记者 黄凌燕 文/图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