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化>仙游伊姓:“伊水”汩汩承耕读

    仙游伊姓:“伊水”汩汩承耕读

    1.jpg

     

      伊姓起源于河南伊水流域,以陈留郡(今河南开封)为郡望。伊姓始祖伊尹初耕于莘野,后佐商汤,灭夏桀。知人善举,广罗人才。其子伊陟继父志,历相两朝,开创了商朝初期的繁荣与昌盛。伊尹系中国历史第一相,古人曾有奇句对子曰:“伊尹一人宰相,冯驯五马大夫。”

      6月23日,记者一行来到钟山镇香山村。香山村是个伊姓大村,伊姓自宋代从河南开封府陈留县莘野村入闽。“始祖伊尹,勤耕于莘野,后仕商朝十八载,为一代名相。”香山退休老师伊清连告诉记者,伊水源自河南省开封陈留县,先祖伊稽宋初赐进士出身,闽乱奉旨平闽,平定后,或因原籍陈留县旱灾水患连年,民不聊生,乃在福建省内泽地定居,经数次迁移,最终选定香山村(古时称墓前村)落籍。后陆续分支福州优山,莆田林坂,仙游黄坑、绵田、柴桥头,永泰洋尾,闽清重坑等地,以前分支省内外各地伊姓宗亲通常聚集香山祭祖。

      “亦耕亦读,为伊氏家训,亦是始祖遗训。耕:方知盘中粒粒皆不易,饮水思源节俭不奢侈;读:能悟为人处处尽文章,知书达理正直辨是非。”伊清连说,能耕足以温饱,知所荣辱,读能辨是非,行正道,知书达理为人格之本。历代乡民秉承祖训,勤耕可保衣食之根,苦读以为立身之本。因此,伊姓人文鼎盛,贤达辈出。据仙游县志载:1177年,伊姓中有伊枞、伊楠双中进士,在当时传为佳话;1199年,伊鼎再中进士,乐善好施,曾在游洋银岩溪建了一座拱桥,桥亭外沿留有石刻三块。

      山枯长松柏,人少多英才。据伊姓族人介绍,当初编纂族谱时,统计至1996年止,系出香山子弟,已有博士7位、硕士8位,高中大学毕业者不计其数,文风鼎盛无与伦比。如伊扬名,才华出众,多才多艺,博览古籍,育有四男二女,不乏博士、硕士,其中四子庆燧为美国乔治亚大学博士;长女伊秋心,曾是美国波林葛令大学音乐硕士,长女婿邓大耕为美国密苏里大学博士;次女伊庆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社会学博士,次女婿姜祖恕,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如今一家人旅居台湾,被誉为书香典范之家。家贫子读书,诸如此类崇文重教,英才辈出的还有伊元山、伊庆桑等家庭。

      伊水源流远,香山物色新。“香山自古以来重视文化教育,祖先曾盖六书楼:书碧楼、娉婷楼、得月楼、聚星楼、亦可楼、迎宾楼,楼楼设帐,聘请良师,到处书声朗朗,朝夕结队求师,房抽书田,鼓励学者读书,扶持寒儒更上一层楼。因此代有儒生,誉为山间邹鲁。清朝有学官、秀才居多。”伊清连回忆道,娉婷楼、得月楼都是在村里的广陵自然村。香山村村民伊志扬也告诉记者,伊姓择居香山村后,原有伊氏祠堂依然保留传统,长期设帐讲学,代出文人,1976年改建为香山小学前身,只留下祠堂门前的石墩。后裔子孙多学识渊博,或有一技之长,人才济济,事业有成。细数来,有1984年伊炳希考上清华大学,2006年伊晨辉考上清华大学。到如今,每年高考都有七八人考上本科,其中不乏考上重点大学。

      饮水当思源,数典莫忘祖。走进香山小学,便看到一座爱心亭映入眼前。该校教师宿舍楼顶,还立有“爱我中华”铜雕大字,激励学子立志成材,报效祖国。香山小学教师伊建平介绍说,乡人重教兴学成风,更得益于台胞宗亲伊庆桑、伊元山、伊庆箴、伊兆基和有识之士伊朝彬、伊建忠、许文等等的踊跃捐资,加上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使得这学校最终落成。此外,更有远居厦门的宗亲、离休老干部伊允安,首倡成立奖学基金会,每年带头捐赠1000元。该基金会对优秀教师、优秀小学生、中榜大学生予以奖励,对特困生予以扶持。如今,爱心亭的石碑上面镌刻着曾经捐赠教育基金会、建校捐资的芳名,虽然基金会已在2008年因故暂停运行,但这里却培养了村民重教、学子重学,浓厚的治学氛围。

      伊氏图腾

    2.jpg

     

      【释义】伊为姓氏用字。甲骨文中,伊字右边是一个人,左边则是代表天下的高台和众生,伊,以人,尹示意,表示治理天下之人。

      寻根问祖

      贤相伊尹  伊姓始祖

      相传,伊姓源于上古。古帝唐尧生于伊祁山,他出生时,寄养于伊侯长孺家,他的后代便以伊为姓,称伊氏。据介绍,相比于唐尧,伊尹在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卜辞中曾被多次提及,这是“伊”作为一个姓氏的最早记载。所以,伊姓后人以伊尹为得姓始祖顺理成章。另据《仙游伊氏族谱》中记载,商朝大臣伊尹,曾居在伊川,他的后世子孙,以其居住地名“伊”为姓,伊尹被奉为伊姓始祖。

      伊姓望族居陈留,《郡望百家姓》中记载:伊氏望出陈留郡。陈留郡即今河南开封县陈留镇一带。《仙游伊氏族谱》中记载,伊姓早期在中原地区活动,汉唐时在今山东、山西均有伊氏踪迹,以陈留郡为郡望。宋代逸溪公自河南陈留郡入镇八闽,迄今已有八百余年,先至古邑遷洋坪最后至我县钟山镇香山村世代定居。这期间,伊姓后人开科发甲,播衍人文,又开科到莆田、永泰、福州、闽清、厦门等各地。

      家风家训

      香山村伊氏祖训

      训勉后世,唯读书耕田,两大本份。耕田乃子孙衣食之源,读书乃为人处世之本。所谓“山枯出松柏,家贫子读书”,勤俭乃立身根本,劳勤是幸福源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创业兴家尤须爱国,处世为人务必秉公。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居家务宜质朴,教子要有义方。积财不如积德,避过莫若省非。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修身只为功在国,作事唯思利及人。做事须循公理,说话要顺人心,和睦为贵,有爱当先。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父母既老,敬奉尤须要勤,子女年幼,管教更当用心。可贵者敬老慈幼,可羡者恤孤济贫。以信自立,以诚待人。勿贪意外之财,勿食过量之酒。父慈而子敬,兄友则弟恭。男堕妇懒系败家之因,子荡女娇非家庭之福。骗人只是一次害己则是终身。疾风如劲草,日久见人心。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能临渴掘井,应当饮水思源。知足常乐,能人自安,乐观无烦恼,历险锻能人。养儿防老全为孝,积谷防饥保太平。家和日子旺,人和事业兴。若依先辈斯言,代出文人哲士,辈有孝子贤孙。

      传家之宝

      山间古井养育数代人

      在古时候的农家中,古井与人联系密切,可谓是生命之源。对钟山镇香山村村民来说,村里的那口古井就是大家最亲切、最温馨的共同记忆。

      古井年代久远,原有三米多深,呈正方形,长、宽差不多三米。为了安全,防止村民不慎落井,村民在井里放了些松柏树墩,使井的深度减小到大约一米五。井底的泉水不断涌出,水源充足,满足了附近村民日常生活的供水需要。神奇的是,这里冬天的井水是温热的,还会冒烟。如今,有些村民索性把井水抽回家中使用,洗去冬日的严寒。古井,以纯朴的心意,带着丰富的水源,滋养着这里的人们。

      眼下,古井四周的房屋多数已无人居住,仍居住在旁的村民林元英,今年60多岁了。她告诉记者,以前有几百人吃这里的井水,村民们常提着水桶来拎水,小孩子们在井边嬉戏,蔬菜、衣物也都是在这里洗涮,可以说这口井水养育了香山村几代人。“洗衣服、唠家常,那时候这里非常热闹”,林元英回忆起当年的热闹场景向记者感慨一番,“那时候的泉水水质清澈,甘甜可口,村里人都喜欢喝” 。

      如今,村里许多家庭都用上了自来水,这口曾经养育了村庄数百人的古井并未卸下它的使命,清凉的井水依然滋养着周边的三四户村民。

      采访手记

      姓氏为本,情之所在

      头顶烈日,车里显示室外温度接近35℃,这似乎也在暗示这是一场有“温度”的采访之旅。

      在《百姓故事会》的采访里,我接触到了很多热爱姓氏文化、热爱故地和家乡的人。在一些地方,姓氏宗亲组织和宗祠随处可见,他们对故土的眷恋、对根的深厚情感、对祖宗的敬仰,令人钦佩。而这次的百家姓采访,伊姓对姓氏文化的热衷,就如同这天的天气,炽热无比。

      县志上记载,钟山伊姓人分布在香山、梅洋等地。在走访香山村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伊姓后人对自己姓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每每追溯源头,谈及先祖,采访到的伊姓后人都情不自禁流露出自豪感。除了保留有完整详尽的族谱,他们对自己的宗族文化、宗族播迁都知道不少,并即将成立以“弘扬宗族文化”为宗旨的理事会。对这一片故土,他们也表现出了深深地热爱。出了八个博士的伊姓家族,每年族人们都要回老家,在儿时走过的田埂上走走,坐下来与乡亲们聊聊天,寻找记忆中的乡愁。

      采访中族人说了一句话,让我至今印象十分深刻,“一个人的姓代表了他的血脉,包括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关联,明白了这点,可能那些互相之间的看不起会少很多。”钟山镇的伊姓后人十分重视自己的“根”。每个人都有信之如山、仰之弥高的精神原乡,“根”就是他们精神成长的摇篮,他们在寻找“根”,保护“根”中,触摸历史跳动的脉搏,在与先贤先烈的凝视和对话中,铭刻人生信念的方位,增进砥砺前行的动力。

      凡人优品

      九旬老人成“家宝”

      钟山镇香山村黄燕哥今年已是90岁的高龄,四代同堂,三儿四女,一家共有50人。说起黄燕哥的儿孙们,村民纷纷交口称赞。

      以前,老人住在小儿子家的旧厝。大儿子和二儿子一起盖了新房后,坚持把老人接到新房住。如今,老人就住在两个儿子合盖的新房里。

      去年正月,黄燕哥摔倒受伤,做了手术,换了大骨,走路有些不便。她的大女儿伊秋香与大女婿伊力克便毅然从厦门回香山村悉心照料着老人。今年70岁的伊秋香说,孙子上初中了,不需要她照顾,家里其他人也比较忙,所以就由他们回来照料母亲,兄弟姐妹平常都会打电话回来,问候母亲,有时间也会回来看望。伊秋香的丈夫伊力克今年71岁,原先也在厦门上班,后来辞职回香山村同妻子一起照顾岳母。

      伊秋香说,母亲很勤劳,摔伤前身体很好,还种了很多庄稼。摔伤后,他们就坚决不让母亲下田地了,可是母亲勤劳惯了,就是闲不下来。有时外出一会,母亲便会偷偷跑去干活。“我们就像看孩子似的,生怕她跑去田里。”伊秋香说,不能再让母亲做重活,怕她又摔倒受伤。

      夏天,她喜欢去院子坐着吹吹凉风,因此大院子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虽然老人听力有些不好,但精神状态很好,语言表达也很清晰。她说,孩子们对她很好,很用心在照顾她,给她买的衣服都挂满了衣柜,“我总叫他们不要买,都穿不完,别浪费钱”。谈起孩子们,她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退休教师写“根脉”

      在钟山镇香山村,76岁的伊清连正在抄写准备成立“伊姓理事会”的材料。翻开老人手中的笔记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序言:“追根溯源,确保宗族绵绵延世,以思礼道。”

      今年76岁的伊清连是一名退休教师,也是香山村“伊姓理事会”的发起人之一。1961年他高中毕业后,先后被分配到了游洋、石苍、钟山任教。40年的教学生涯,让他桃李芬芳天下,如今他的学生遍布各行各业,有的已成为精尖的技术人才,有的在领导岗位上贡献力量。

      伊清连2000年退休后,本可以养养花种种草,尽享天伦之乐。然而,本该安度晚年的他却闲不住了。“很多年轻人对家族文化感到模糊,甚至都不了解。我害怕那么多的优秀文化无人弘扬和传承。”强烈的责任感促使伊清连一头扎进了弘扬、寻找家族文化的事业之中。

      为了记录更多的家族文化,伊清连开始来回走访于钟山、游洋两地,寻找真实可靠的史籍史料,并到县里镇里查阅资料,挨家挨户向村里的老人请教、核实情况。当记者问及辛不辛苦时,伊清连笑着说,“我把这些史实、故事、坊间传闻都记录下来,后来人如果感兴趣能够翻开看看,就是值得的。”今年3月份,他又同村里其他人一起,倡议在村里成立“伊姓理事会”,希望有个平台能够实现自己的初衷。

      “年纪越来越大,我自己能力也有限。但只要还能做事,我就会一直做下去,去记载、保存我们的‘文化根’。”伊清连说道。

      今报记者  薛燕辉  刘燕钦  郑丽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