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文化综合>端午节蕴含防病养生奥妙

    端午节蕴含防病养生奥妙

      □范育斌

      又逢端午,中国人选择了以屈原的忌日为节日,让我们遥祭屈原。一个人与一个节日,一种民俗关系如此之紧密,中国历史上惟此一人。一枚粽子,棱角分明,粽叶飘香,年年端午,加上驱邪的艾叶与雄黄酒、还有奋进的龙舟队,让我们咀嚼和回味的是一种淡淡的忧思,绵绵的深情。后来,端午节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自然就成为了一个多民族的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也就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可以说端午节蕴含着丰富的养生保健奥妙。

      古时端午有瘟病

      中医认为,人活在天地之间,六合之中,季节对人体的影响非常明显。春夏交替,气温变化,在古代把端午节作为一个时间的转折点。因为过了端午,天气渐渐转热,蚊虫苍蝇滋生,疫病发生的机会更多,古人把五月端午被称为“恶月”或“百毒月”。故古代端午节的主要活动内容大多与防治瘟疫密切相关。

      瘟病,中医称“疠气”,指的就是有强烈传染病的外邪,常在这时节发生。在中医文献中,疠气,又称为“疫气”,“戾气”,“异气”,“毒气”等。

      疠气有别于六淫,是具有强烈传染病的外邪。疠气可以通过空气传染,从口鼻而入致病,也可随饮食入里或蚊叮虫咬而发病。疠气致病的种类很多,涵盖现代许多的传染病和烈性传染病。现在国家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3类30多种。

      疠气的致病的特点:

      1、传染性强  “疠气”可通过空气、食物等途径在人群里传播,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温疫论》说:“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当然,疠气致病既可以大面积流行,也可散在的发生。

      2、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一般来说,六淫致病比内伤杂病发病急,但疠气比六淫发病更急。《温疫论》提及某些疫病,如“瓜瓤瘟、疙瘩瘟,缓者朝发夕死,重者顷刻而亡”,足见疠气致病发病急骤,来势凶猛,病情危笃。

      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因为一种疠气引起一种疫病,故当某一种疠气流行时其临床症状基本相似,所以《素问》中说:“无问大小,症状相似”。例如痄腮,无论患者是男是女,一般都表现为耳下腮部发肿。说明疠气有一种特异的亲和力,某种疠气会专门侵犯某脏腑经络或某一部位发病,所以“众人之病相同”。

      从端午节开始称五月为“毒月”,大概与过去多发生在五月的瘟疫流行有关,据历史记载,在古代的莆田曾发生过霍乱、鼠疫、天花等瘟疫,并大规模流行,死者众多。故莆田人谈瘟色变,余悸难消。

      兴化县的裁撤与瘟疫有关。太平兴国四年(979),设兴化军,统辖莆田、兴化、仙游,福建始有八个州郡,始称八闽;兴化自此建县,县址游洋;元皇庆二年(1313)迁至“新县”;“新县历136年至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148),贡士出身的萧敏给朝廷写了一个《裁革兴化县本》的奏本,主张撤县。他说:“当其时(过去),(兴化)山川清秀,林木蔚荟,民居稠密,地气精灵,而百族殷殷饶厚,故家诗书而户礼乐,虽或僻在万山之中,而人文之盛,於兹独最。则是邑,固誇万世不拔之基也。”而现在撤县理由是:“总总黎庶,非罹虎狼之苦,则厄瘴疠之灾;非受饥寒之中,则遭盗贼之害;非速死亡之祸,则忧疾病之侵。”他接着说:百姓遇到的凶险更厉害,旅游的人抛尸在路旁,定居的百姓堆积尸体在室内。有钱人把棺柩暴露在野外,贫穷的人尸骸抛入水流中。进入县境,哀哀啼哭之声村村都有,登上人家的厅堂,可以看见人人一样在哀吟叹息。于是,豪门大族就把家庭迁移到千里之外,所剩下的少数乡民,即使是从死亡线上挽救过来也怕养活不起,怎么能担负朝廷的税赋,并与国家休戚与共呢?啊,老百姓是如此地艰难,如此地痛苦,如此地处在危急存亡之中。其中谈到,老百姓的死亡十份之中已达三四。可以想见,有30%~40%的死亡率,当时的瘟疫是多么猖厥,家家有死人,户户有病人,其情景是多么悲惨。兴化县因此而被撤消,瘟疫首当其冲。

      我的故乡——莆田广业里萍湖祖庙也与瘟疫有关。《游洋志》载:“萍湖祖庙在县南广业里萍湖。旧传卓氏习巫术而得秘法。一日,阖家俱以病死,三牲六畜亦如之。时即日神行澳岭,途遇乡人谓之曰:‘吾往外舍,吾家门内有粪,汝其代扫之’。乡人至则卓氏合家死,乃皆为之殡,仍砌墓一所,立庙食百世。遇灾厄祷之无不应。朝廷闻之,封‘忠顺圣侯’。”此次瘟疫,虽然县志没有记载具体的时间,但瘟疫为害甚烈,卓氏全家染病而死,连家禽家畜无一幸免。

      清朝末期,中国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泥潭,各种瘟疫趁虚袭来,福建莆田曾屡遭鼠疫重创。1902年的一轮鼠疫,猛袭莆田江口,延及山区,众多村民身罹重症,命赴九泉。又过二三十年,莆田又经历两次较大的鼠疫流行,满村遭重创,家家传哭声。为此,莆田名医李健颐深研清代温病大家的著作,结合自已的丰富的临床实践,创二一解毒汤,后又制成二一解毒注射液,救死扶伤,力挽狂澜,并将临床经验总结写成《鼠疫治疗全书》一书,名震医界[1]。

      由此可见,莆田历史上瘟疫猛于虎。这让我想起了伟人毛泽东1958年写的《送瘟神》这首诗的上阕: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苈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莆田端午有特色

      莆田端午节别具一格,很有特色。莆田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爬龙船(还有沐浴)。”莆田端午节也叫做五日祭,主要活动有:

      一是插艾挂蒲。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用以驱瘴避邪。

      二是洗“午时水”。农村每家要用“五味草”进行洗浴,“五味草”各地略有不同,大多用艾叶、菖蒲、牡香、香椿、华山矾等,称洗“午时水”。古时候洗浴后还要抹雄黄,以消毒祛病,祈保安康。

      三是吃“午时蛋”,吃后可祛病、驱邪,以增强体质,莆田方言有:“多吃午时蛋,全身肥囡囡”。吃咸鸭蛋为端午又一食俗,它咸而微寒,能滋阴,清肺,为夏日食补与佐餐佳品。

      四是包粽吃粽。家家户户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用粽叶、咸草、糯米等做成甜咸等各种各样的品种。这种风俗,既有祭祀龙神的含义,又有凭吊屈原的内容,千百年来盛行不衰,而且流行到东南亚诸国。

      五是挂“虎蛋”、缚红肚及挂香囊。多用红线编成小网袋把“午时蛋”挂在胸前,以避邪消灾。小孩还有相互炫耀,或对敲,看谁的蛋壳硬;女孩缚红肚,红肚兜多用五色绣上五色动物:虎、蛇、蜈蚣、壁虎、蜘蛛,表示以毒防毒。小儿有挂香囊,以避毒防病。

      六是龙舟竞渡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特别地涵江白塘、黄石一带举行龙舟比赛,演变成为一种水上体育运动,观众云集,热闹非凡。

      七是晒衣晒书。古人认为端午的太阳最具消毒功能,可驱虫祛毒。过午收起后可放数颗樟脑丸,防蛀防虫。

      八是房间卫生大扫除,每个角落喷洒“雄黄酒”,并备“蚊炉”,装入“砻糠”(谷壳),加入苍术、陈皮等中药,点火煽出烟雾熏蒸,燃点蚊香等,用以消毒防虫。洒雄黄还有防蛇虫入户的作用。

      关于莆田民间端午节形式多种多样,代代相传,绵延至今。

      防病养生有奥妙

      莆田人的过节与到处的端午节一样,过节的的重要活动内容除了纪念屈原,就是要千方百计禳灾祛邪,这其中蕴含着许多科学道理,构成防病养生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含有“消毒”的措施。所谓“消毒”,就是杀灭传染病的病菌。端午节是古时的“卫生节”,古代民间每逢端午都要举行相应的仪式,如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卫生防病。熏烧苍术、白芷一类气味芳香的药草,进行环境卫生与空气消毒,以驱除疫气;并以蒲艾沐浴,雄黄涂额,进行外敷预防。每个房间卫生“消毒”,备“蚊炉”,装入“砻糠”(谷壳),加入苍术、白芷、艾叶、陈皮等中药,点火煽出烟雾熏蒸,燃点蚊香等“除五毒”,用以芳香辟秽,消毒防虫。现代科学研究证明,熏烧消毒 ,都有一定的杀灭或抑菌作用,对传染病住过的地方进行消毒,用这种办法,简单可行。包括洗“午时水”,也是一种讲究个人卫生、消毒杀菌的具体措施。

      起到防病的作用。端午饮雄黄酒、艾叶酒,进行内服防病;小孩挂五彩香囊于胸前,香囊内装白芷、木香、佩兰、檀香、肉桂、小茴香等中草药,研成细末,气味浓郁,中医认为有散风驱寒、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通九窍的功能,从而起到防病的作用。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苍术等中药的挥发性成分能有效杀灭空气中悬浮的病原微生物,对流行性感冒、白喉、水痘等传染病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特别使用雄黄主要是对“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成书于隋朝的《诸病源候论》明确指出:“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故须预服药及为法术以预防之。”雄黄,主含二硫化二砷(As2S3),又称含硫黄和砷,辛温,性燥有毒,既能以毒攻毒而有解毒杀虫之效,又可外用治疮痈、疥癣、虫蛇咬伤等。《帝王岁时记胜》说:“五月五日,细切蒲根,拌以雄黄,曝而浸酒,饮余则抹儿童面颊、耳鼻,并挥酒床帐间,以避毒虫。”用雄黄酒涂儿童而颊耳鼻的防疫方法,说明雄黄有着较强的杀菌抑菌的作用。“端阳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各地有的用雄黄粉撒门前屋内,或喷洒“雄黄酒”,除避邪之外,因雄黄气味芳香浓烈,可防五毒入屋伤害人类,并能消灭蚊蝇、跳蚤、虱子,预防疾病,对保护身体健康有积极作用。但是,雄黄属毒类中药,用当宜慎。

      艾蒿与菖蒲均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杀虫灭菌的药物。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故奇特芳香,是一味常用中药材。我国成书于战国时代的最早的医书《五十二病方》中记载,艾叶味苦辛,性温,归肝、脾、肾经,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痒等作用。至今还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民间有“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叶”的民俗。新鲜艾叶做成的艾叶糕对祛除暑热、健脾利湿非常有好处。端午时节空气潮湿,而艾叶的芳香清新,能祛除毒气,驱蚊蝇虫蚁,除污祛浊,净化空气。中医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为“花草四雅”。它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全株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有着特殊的清香,可作香料或驱蚊虫;茎、叶可入药,具有开窍、祛痰、散风的功效,可用作祛疫益智、祛湿解毒之药。挂菖蒲,饮菖蒲酒,有祛避邪疫的作用。端午节后,熏燃菖蒲,可驱蚊灭虫,江南至今有人保持这样的习俗。可见,古人插艾和悬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吃粽子有滋补保健作用。南方多用箬竹叶包粽子,《本草纲目》记载其粽叶具有清热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治吐血、下血、小便不利、痈肿等作用。近年来研究证明,箬竹叶多糖具有抗癌效果。端午节粽子包裹主料用的是糯米,既具有清热、益气生津、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又有收涩作用,对尿频,盗汗有较好的食疗效果。从养生学角度看,粽子也是药膳的一种。作为食品包装,其具备天然和无污染的特性,因此,被当今营养学家称之为“天然绿色食品”。从中医的角度来讲,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针对端午时节阳盛阴衰的变化,人们生活稍不注意就容易“上火”的特点,端午节后养生,宜使脾胃心肺之气调顺,粽叶与糯米相伍配用,具有清心祛火、益气生津、调理胃肠的功效,确实是药食同源的消火的良“药”。在此季节食用粽子与其它随意选用的大枣、红豆、莲子、芡实、榛子、苡米、花生等食物搭配使用,营养更全面,可起到滋补身体,防病健身的作用。现如今的粽子多种多样,琳琅满目,除了传统的枣粽、八宝粽,还有肉粽、板栗粽、咸蛋粽、辣粽等,有特殊的营养价值。其中的大枣补中益气、薏米健脾渗湿,栗子补气健脾益肾,有较好的食补养生作用。

      端午节又是一个提倡运动的节日。中医将精、气、神称为人之三宝,与健康长寿息息相关。赛龙舟的运动,不管是参赛者还是观众,都会因为肢体的活动和情绪的高涨,促进血液循环调整激素分泌,有利于从春困中振作起来,也能促进身体健康。端午节时赛龙舟虽是一项很好的户外体育运动,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参与,其他人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运动养生,以养精、养气、养神,使周身筋脉畅通,营养整个机体,同样可以达到增强体质、健身防病的目的。

      那一年的这一日的端午,屈原带着满满的爱,也带着许多的愤懑与不甘,义无反顾地投入了汩罗江中,滔滔的江水带走了他伟岸的身躯,也带走了他高远的理想。而时过千年,他却给我们留下了绵延不绝的传统端午节——粽子与龙舟,插艾与饮酒,防病与养生……人们在代代相传年复一年的“愁云淡淡雨潇潇”间飘荡着慎终追远的情怀,在春秋更迭、暑去寒来的轮回中寄托着一种平安的希冀,体现着观照自我身心的人文情韵,实现了文化的延续。

      参考文献:

      [1]李连生,李元生,李福生.大医精诚 医道犹存——纪念著名中医学家、祖父李健颐[N].莆田晚报,2016-5-17.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