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史>漫话善乡实验小学

    漫话善乡实验小学

      说到莆田的小学,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位于市区的市实验小学和涵江实验小学。新中国成立后,莆田唯一一座地处乡村的实验小学却慢慢从人们的记忆中淡出,鲜为人知。它就是地处壶公山脚下善乡中心小学的前身——善乡实验小学。

      善乡小学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曾经的辉煌跻身莆田实验小学之列,有历史,有传说,有故事。善乡以学校而得名,学校随善乡而不断变迁成长。它承载着多少莆田农家子弟“家贫子读书”的梦想,蕴涵着许多历史名人重教育人的史迹。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诸多名流贤达的逸闻趣事和革命志士的足迹。在大革命时期善乡是莆田主要的革命老区之一。

      善乡村地处壶公山脚下,原叫“山前张村”,简称“前张”。原先是张姓家族的居住地。据说他们是唐代英烈,被追封为司马圣王张巡的后裔。他们祠堂里奉祀的是司马圣王的神像。随着历史的变迁,他们举族外迁,只留下几户人家看守祠堂。不久,“开莆来学”郑露三兄弟的后裔郑世魁举族移居“前张”村。世魁秉承先祖“公子孙世德承开学,千百年农考振家声。”的遗训,移居后第一要事就是创办义学“前张书院”。于是他们花重金买下张氏祠堂,作为书院院址。但祠堂内奉祀的司马圣王神像又无处安放,这可愁坏了世魁先生。于是他就到壶公山名山宫进香,向妈祖求助,妈祖得知他创办书院的善举后,就托梦给世魁说:“名山宫尚缺兵马统领,可以把司马圣王请到宫中。”

      世魁急忙与名山宫庙祝和三十六乡乡老商量此事。但把司马圣王神像请到宫中,要安放在哪里?却成了一大难题。正当他们久议不决,一筹莫展时,有一天清晨,庙祝在清扫妈祖神位时,发现几只蝙蝠叼着一张纸条落在妈祖神位左侧。庙祝捡起来一看,上面写着“司马圣王”四个字,庙祝恍然大悟。于是就把司马圣王的神像安放在妈祖神像左侧,作为妈祖的陪祀。

      在妈祖的神助下,“前张书院”终于成功创办。作为义学性质的书院,为四邻八乡的贫苦农家子弟提供了读书上进的机会。世魁先生创办书院的善举,博得了四邻八乡的赞誉,官府还特地为他颁发了“行善之乡”的匾额,并悬挂在书院大门上方。书院也吸引了许多名士前来求学、讲学。

      传说,明万历年间,城里前埭的郑五哥,游手好闲,爱打抱不平,有时蛮蛮撞撞,尽给家里若事,父母没有办法,只好托族人把他送到乡下前张书院读书。由于五哥玩世不恭,爱闹事的名声在外,让书院的先生觉得为难。五哥入学的第一天,先生当着五哥父亲和族长的面对五哥说:“我出几个对子,你若对得好,我就收你为徒。”于是先生就出了上联:“上钩为老,下钓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五哥看着陪他来的族长,脱口说出:“一人是大,二人是天,天大人情,人情大过天。”先生姓黄,所以他又说一句上联:“四水江第一,四季夏第二,先生江夏来,谁是第一谁是第二。”五哥听后,两手合抱作揖大声说道:“黄先生在上,弟子有礼了。”并脱口对出下联:“三教儒在前,三纲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不敢在前不敢在后。”先生看到五哥机灵聪慧,就是有点玩世不恭,于是还是把他留下,收他为徒。

      再说,书院旁边有个铁匠铺,每天书院学子都要轮流值日,到铁匠铺乞点炭火生炉做饭。这一天轮到五哥值日,铁匠铺的师傅有意要考一下这个城里来的调皮孩子,于是就出了上联让考他,曰:“四口兴工造    成,口多工少。”五哥看着对面的木材铺,灵机一动,说出下联:“二人抬木归来晚,人短木长。”有一次五哥和几个学友去爬壶公山,在上山的路上,碰到一位姓马的老劣绅拦住他们的去路。因为马劣绅不久前被五哥捉弄过,所以今天有意要报复一下,于是他就对五哥说:“你不是擅长对句吗,今天我出上联,你对下联,对不出来就别想上山”。他指着路边的树木说:“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五哥听后,看着满脚是泥的马劣绅哈哈一笑,脱口说出:“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马劣绅听后,气得浑身发抖,但又奈何不了他,只好侧身让五哥他们过去。

      春风桃李花盛开,秋雨梧桐叶更绿。据说明代兵部侍郎郑岳,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朱继诈等都曾在书院讲过学。厚重的人文底蕴,众多的逸闻趣事,顿时使“前张书院”声名鹊起。前来求学的学子不断从四面八方慕名涌来。人们看着书院大门上方“行善之乡”的匾额,慢慢地就把“前张书院”改称为“善乡书院”。随着善乡书院知名度不断扩大,人们也直接把“前张”村改称为“善乡”村。从此“前张”村在地方志书上又多了一个雅称“善乡”。

      民国期间,乡绅郑仲武又把善乡书院改成“善乡学堂”。还请了他的恩师国民党元老于佑任为“善乡学堂”题写了校名。解放后善乡学堂又成为莆田仅有的三座实验小学之一。

      善乡小学是莆田唯一一座在农村的实验小学。它以求实、刻苦而著称,为了不让贫苦农家子弟辍学,农忙时学校允许白天请假在家帮工,晚上提着小油灯到学校补课。他教会贫苦农家子弟清晨背着粪筐,边拾粪边背诵对联,以背诵对联作为早读成绩。为了解决贫困学生的学费,学校组织学生勤工俭学,上山采草药,抓“地八虫”抵学费……特殊的教学方法,浓厚的刻苦学习氛围,让多少戴过“善乡实验小学”校徽的农家子弟终身难以忘怀。这也许只是莆田重教育人的一个缩影,也许就是莆田“家贫子读书”精神的一种传承。这也许就是“善乡实验小学”这一普通校名的魅力。□郑银华 张碧华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