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史>宋代仙游的官学教育

    宋代仙游的官学教育

      中国古代地方官学教育自西汉景帝时文翁在蜀郡设学宫开始,至汉平帝元年(公元3年)时全面建立了地方官学制度。按制度规定,郡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学校名称由此而来。魏晋南北朝地方官学衰废,唐代时地方官学繁盛。官办的仙游县学历史,就是从唐代开始,它远远早于兴化军学。史载,仙游县学(俗称仙游文庙),建于唐圣历二年至长安四年(699-704)间,是仙游古代规模最大的教育场所,地处仙游县城西(今鲤城西门兜城隍庙)。宋咸平五年(1002),县尉段全迁建于县署南面(今县博物馆),有正殿、讲堂、射棚(后扩建为射圃)等,又作游圣亭、移风厅、日新中鹄二亭,学门列戟,学宫庄严。宋庆历八年(1048),学舍重修,立进士题名碑。元佑九年(1094)重新修建。宋徽宗末期,因废除培养人才制度,县学宫破烂倒塌,多年没有修葺。

      绍兴九年(1139),广东肇庆知府陈可大卸任返乡寓居仙游,捐出家资并发动同族、友人重建县学,当时知县谢天民予以大力支持帮助。此后,仙游县学又经过多次扩建,宋乾道七年(1171),知县赵公绸扩建大成殿、尊道堂和忠告、明伦、笃志、懿文、宣德、诚意六个书斋,又建瑞英堂、六经阁、祭器库、乐器库及土地祠、庖舍等,管理教育的官职设有教谕、学谕、直学和学长等。宋嘉定(1208-1224)初,知县叶文炳在尊道堂后边分别建蔡(襄)公祠和叶(   )公祠。绍定六年(1233)知县黄登撤尊道堂重新修建,并在瑞英堂的旧址上修建色笑亭。嘉熙四年(1240)知县黄清叟开始实行三献官的祭服制度。宋宝佑三年(1255)知县赵与泌又在尊道堂东侧修尊经阁,西侧建文会堂。次年又在尊经阁后面修建朱(熹)子祠,使县学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当时重要的教育场所。

      宋代地方官学教育在学校管理方面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推广学田制度,通过划拨学田,保障学校经费。学田当时属地方官田或公田的一种,以地租作为教师薪俸及补助读书人士开支。和民田相比,学田地租较早实行实物定额租和货币租。宋代时,绝大部分学田已实行实物定额租制,仅小部分实行分成租制。宋代仙游最早的学田在绍兴九年(1139)由陈可大捐助,他用重建县学的余款购买35亩田地作为“学田”,每年将其所收租粮专供县学费用。宋乾道七年(1171),知县赵公绸又将屏山的隙地、白湖坂的荒田以及全县各地湮废的田地进行开垦作为赡学田,以充实学校的经费,面积共有三百多亩。绍兴三年(1133),兴化郡守赵彦励以建兴院田产钱一十一贯二百六十四文四分资助仙游官办学校经费。嘉定二年(1209),主簿韩漪向兴化军请求将建福院田产钱二贯七百九十九文一分用来资助县学经费。宝佑五年(1257),知县朱浚把郑家绝户田园拨入学田作为学校的经费。景定三年(1262),平湖陈尧道官谏议,向朝廷上奏将下建福院田产钱八贯六百一十三文作为廪士之费。经过多次的增加充实,学田面积不断扩大,保障了县学教育的发展。

      宋代县治十分重视加强学田经费管理,如嘉定六年(1213),知县叶文炳委学职核实租谷置籍画图,如土地分界及东西四至等。淳佑元年(1241),知县蔡次传三次对僧院旧租进行置籍。二院田地每年和编入户籍的普通人家一样交纳租税,但发现县吏虚报费用几倍。又如宝佑二年(1254),知县赵与泌委派官员核实交纳租税的数量,余下的用以养士。通过加强学田监督管理,使县学经费得到保障,为培养人材起了一定作用,也带动了民间助学风气的形成,使仙游教育在宋代得到了空前发展,出现了科举兴盛的局面。□林新春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