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文化综合>关注来自星星的孩子——访莆田几家自闭症康复机构

    关注来自星星的孩子——访莆田几家自闭症康复机构

      他们不聋,却总是充耳不闻;他们不哑,却只会吱吱呀呀;他们不盲,却常常视而不见……他们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却像来自遥远的星球一样,与人格格不入。世界自闭症日前夕,记者走访了我市几家自闭症康复机构,关注这些——

      来自星星的孩子

    点击查看原图

      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一 起做游戏。

      3 月 28 日上午,记者来到我市最早开办的一家国家级自闭症康复定点机构———莆田市城厢区爱儿康特殊儿童培训中心。在该中心里,记者看到,一群孩子正在家长和老师的配合下做游戏。他们虽一起参与一个游戏,却都只是各玩各的,有些孩子笑得很开心,有些则面无表情。“这些孩子并不是没有情感、反应迟钝,他们只是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听不进外界他不感兴趣的声音。对这样的孩子,需要我们和家长付出更多的时间和耐心去干预。”该中心副主任郑志敏说。

      2001 年,郑志敏被聘到该中心,至今已从事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工作 13 年了。她告诉记者,自闭症在医学上也称孤独症,是一个少人关注、了解的病症,患这种病的孩子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孤独地闪着微弱的光芒。若不尽早发现、及时干预,孩子将陷入自己的世界里无法自拔,无法正常生活。

      林琳是 4 岁自闭症患儿聪聪(化名)的母亲。聪聪 2 岁半前没有任何语言,总喜欢一个人在原地转圈,还会把玩具按颜色、大小排成排,一不高兴就尖叫,甚至还会咬人、撕扯头发,林琳身上多处被咬烂,头发也被揪掉一大把。2011 年夏天,林琳从专家口里得知聪聪患有自闭症后,把自己关在家中哭了整整 3 天。她上网查找了许多和自闭症有关的资料,知道孩子的病耽误不得,便去了省内多家自闭症机构,听了不少有关自闭症的讲座。“孩子的父亲得知孩子的病后就消失不见了,我一个人忍受着孩子的‘虐待’,还要带着孩子去治病,那段时间真的很累。”

      说起那段经历,林琳泪流满面。

      聪聪本完全不会说话,去年年底,他在郑志敏的帮助下,突然张口说话了。虽然他的发音不准,只会说一个单字,但这对林琳和郑志敏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惊喜。经过 1 年半的康复训练,聪聪再也没有出现停不住的狂跑、控制不住的兴奋、歪着脖子看路边的车轮等症状,脾气变温顺了许多,对发出的指令有了反应并能执行,还会跟着音乐唱歌、跳舞。聪聪的进步让林琳看到了希望。

      郑志敏每天都要绞尽脑汁,对孩子做出各种夸张的动作,用生动的语言来引起他们的关注,让他们学会模仿,给这些孩子上课耗费了她大量的体力。“孩子有进步就是对我工作的肯定,这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郑志敏说。现在,她每天要给 11 个 3 岁至 10岁的自闭症孩子做康复相关训练,非常累。

      “我早上不到 8 点就要来中心,晚上近 8 点才到家,到家后着床就睡。”郑志敏说。

      郑志敏说:“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时间不是以‘天、月’为单位,而是以‘年’来计算的。家里有这样一个孩子,要花一笔高额康复费,许多家庭都无法承担。”

      记者从市残联康复科了解到,近 2 年,国家才将自闭症划分为精神类残疾。该科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现有 4 家自闭症康复定点机构,其中 2 家为国家级,2 家为省级。本市自闭症儿童只要在定点康复机构康复半年以上,并递交相关申请材料,就可领到每年 12000 元的补助金。

      “自闭症患儿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自闭症患儿约有 2000 人,发病原因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孩子都是天真可爱的,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更令人疼惜。

      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关爱自闭症儿童的队伍中来,帮助他们尽早走出封闭的世界,融入社会。”郑志敏说。蔡玲 文/图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