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旅游>清清溪水木兰陂

    清清溪水木兰陂

      木兰陂象一架巨大的钢琴,横亘在木兰溪中游。从木兰陂上溯200米,东圳水库主渠道的双虹吸管,象一对硕大无朋的长笛越溪凌空。木兰陂是北宋时期的杰作,双虹吸管则是“大跃进”时期的产物。钢琴长笛交响齐鸣的是《春之声》圆舞曲,以澎湃激越的旋律弘扬古人今人气壮山河的兴修水利大业绩。今人的业绩暂且不说,古人的业绩委实可歌可泣。

      木兰溪源出仙游县西苑乡仙西村,集纳大小溪涧360条,流域面积1732平方公里,流经莆田市两县两区,从三江口东奔入海,全长105公里。正是她,以甘醇的清泉,年复一年地沾溉着兴化大地的无数生灵,孕育了兴化大地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她无愧于兴化母亲河的称誉。可是,古代未经驯服的木兰溪却象一条孽龙。干旱时期,两岸人民眼睁睁的看它把清清流水白白糟蹋;暴雨季节,它就泛滥成灾,还带来大量咸涩的海水,使人民生命财产深受其害。宋治平元年(1064),长乐女子钱四娘携金来到莆田,发起化害为利的筑陂壮举,陂址选择在华亭樟林村的将军山下。经过三年的艰苦劳作,终于筑成钱陂。庆功之日,从上游来的肆虐洪水却冲毁了大坝。四娘眼看一己的心愿和百姓的艰辛付诸东流,痛不欲生,投水自尽,死时才19岁。传说她的尸体漂至新度青土宅村附近的山麓,身上发出阵阵幽香。当地百姓感念四娘恩德,把她安葬在小山上,并把小山叫做香山。熙宁8年(1075),人们在香山建庙奉祀钱四娘。现存的香山宫是当地人十几年前重修的。

      钱四娘的事迹感人至深。四娘壮烈捐躯的第二年,即宋熙宁元年(1068),同乡林从世继承她未竟的事业,变卖家产凑足10万缗钱,来到莆田。这次他选择钱陂下游1公里的上杭头温泉口筑陂,可是,遇到了台风裹挟的海潮的冲击,功败垂成。

      不管成功不成功,筑陂的事业都是义举都是壮举。1962年,郭沫若来莆田参观木兰陂后,慨然写下六首七绝以咏其事,其中有句曰:“由来祸福每相依,失败成功之所基。”第三次来莆田筑陂的是侯官(今闽侯)人李宏。李宏乐善好施,人称“长者”。熙宁八年,他带家资7万缗来莆田。这次,他得到高僧冯智日的鼎力相助。冯智日是个水利专家,他和李宏带领一班人勘察地形,认为钱陂所在地溪床较窄、水流湍急,林陂所在地又容易受海潮顶托,“皆非地脉,逆水性”。吸取前人的教训,他们选择在两陂之间的木兰山南麓修筑木兰陂,这里水面宽阔,水势迂缓,海潮较弱,最为理想。构筑木兰陂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李长者登高一呼,兴化人民云集响应,南洋十四个大户舍田捐资,数以万计的百姓加入民工行列。精心设计、精心施工,苦干加巧干,历经八个寒暑,终于大功告成。

      木兰陂拥有陂首枢纽工程、渠系工程和堤防工程三部分。陂首为堰闸式滚水坝,长219.13米,高7.5米,陂墩33座,分32孔闸门。陂墩以大块花岗石砌成,石墩下竖立巨大的“将军柱”,并凿成元宝形的石槽,“犬牙交错,熔生铁灌之以固址,互相钩锁”,使陂首工程形成整体。各墩石的迎水面成锐角三角形,以杀水势,减轻阻力。陂首南北两端,有两条总长500多米的护陂石堤,也叫导流堤。木兰陂截住上游溪水,使之分别通过陂首南北端的“回澜桥闸”和“万金陡门”,注入南北洋总长120多公里的大小沟渠,灌溉莆田南北洋平原16万亩农田。九百多年来,木兰陂经受住风、洪、潮的无数次考验,屹立中流,岿然不动。木兰陂是具备引、蓄、灌、排、挡多种功能的综合性水利工程,兼收航运和养鱼之利。解放后,东圳水库的修建,使木兰灌区受益面积增至21万亩,使南北洋平原成为福建主要的水稻丰产区和经济作物区之一。

      木兰陂是与都江堰齐名的古代水利工程,前人有诗赞曰:“木兰蜀堰两丰碑”。构筑木兰陂的科学性和艰巨性,即使在现代人手中完成,也令人刮目相看。无怪乎智日禅师会被世人誉为“神僧”、“智仙”、“神仙”了。1956年,水利部部长傅作义来莆视察,称赞智日为古代水

      利工程师。1985年,日本专家参观了木兰陂,夸奖智日为佛门典范、“赛济公”。笔者曾作冠顶联颂之:“智能万古济苍生,巧使荒滩成沃野;日月千秋昭大地,长怀恶水化清源。”

      木兰陂之“巧”何在?解放后的钻探资料证明,它不是建在岩基上,而是建在满是淤泥的软基上。先在溪底铺上2.5至4米砂石乐卵石,中间夹二层纵横交错的松木,上面用细沙铺平后才开始砌陂身。砌体以几万块重2吨左右的巨石纵横钩锁叠砌,用沙、黄泥、石灰、糯米、高岭土、红糖浆等胶合材料胶砌而成,极为平整密合。在软基上用细沙作为垫层,构筑永久性工程,而让每平方米细沙承载20吨左右的重量,简直是不可思议!先民们在千载之上竟敢如此大胆地跨出了这么一步,实在高明!木兰陂作为福建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其特有的建筑科学价值,至今仍然值得我们珍视和借鉴。

      有功于人民的人,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早在宋元佑年间(1086—1094),莆田人民就在木兰陂侧畔立庙以祀,淳佑七年(1248)敕赐“协应庙”。元延佑年间(1314—1320)迁至今址。协应庙又称李宏庙,位于木兰陂南侧回澜桥旁,供奉着建陂先贤李宏、林从世、冯智日和钱四娘的塑像及14家有功者的神主牌位。1995年,政府拨款重修扩建,并在右侧建木兰陂纪念馆,馆前建有碑廊,竖立着历代修建木兰陂的碑记题刻14块,以及郭沫若的《木兰陂诗碑》。

      传说智日禅师于木兰陂建成之后投钵于海,以钵为舟,漂身而去。这个神话说明,禅师不计名利,功成身退。大德从来不计酬,也特别值得后人怀念。明万历37年(1609),在木兰陂首之北的屿上村建有冯禅师庙,专祀智日禅师,但因年久圮废。1993年,侨僧和地方有识之士合力建成智日纪念堂。纪念堂位于陂首北岸,与李宏庙隔陂相望,更加明了地昭示着木兰陂这一千秋伟业。

      木兰陂滚水坝上有径可通南北岸。春日木兰溪水初涨,陂上溪面宽广,水平如镜,两岸山野花树倒映其间,生趣盎然。涨溢的春水越坝而下,形成瀑布,雪飘雷鸣,又是一番景象。“木兰春涨”自古就被列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而今,长356米的双虹吸管形如双龙,翔舞于溪流之上,使木兰胜景更加壮观。

      “清清溪水木兰陂,千载流传颂美诗。公而忘私谁创始,至今人道是钱妃。”(郭沫若诗)千百年来,人们感念四娘的首创精神,感念先民前仆后继的牺牲精神,感念前人不惜以身家性命造福子孙的奉献精神。千百年来,人们扶老携幼,来到木兰陂前,凭吊古迹,怀念先贤,也陶醉于眼前的美景之中。人们发现,兴化平原的春天正是从这里开始,这巍巍丰碑给莆阳大地带来永恒的春天。这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都是那样撩人心旌,那样引人遐思。这景观就在莆田市区以南4公里、福厦公路东侧。木兰陂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之一,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林金松

    <>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