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史>古城门的变迁

    古城门的变迁

      莆田古称“蒲口”,南朝陈光大二年(公元568年)置县后乃名“莆田”,因境内盛产荔枝甲于天下而誉称“荔城”;由于宋代曾建“兴化军”,元朝改为“兴化路”,明时建立“兴化府”,而通称“兴化”;寓居海外的侨胞乡亲祈望家乡平安幸福而昵称“兴安”;本籍文人学士以家乡教育发达、文化繁荣,而雅称“莆阳”。

      古城肇建于宋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时为“军城”,分内外两部分:内城即“子城”,是兴化军署、官 的护墙,初以谯楼为南门;外城系土垣,以环护城内原有的居民,宋宣和三年(1121)扩建军城时改为砖砌,更筑城壕、城门:东名“望海”(后改为“镇海门”),门址在今实验小学之南墙外(即“东门兜”);南曰“望仙”(后先后改为“迎仙门”、“迎和门”),在今“十字街”南出口(即“南门”);此二门坐落长期不改。西称“肃清”(后先后改为“永清门”、“来凤门”),原在雷山之“瑞龙庵”附近,扩城后移建于“兴安书院”孔子庙后的“西门兜”;北号“望京”,亦称“朝天门”,在今梅峰寺围墙的东北角处,正对洞桥头南边之古“北门街”,明代扩城后废。此外,在唐建“三清殿”(即“天庆观”)前的“观桥头”立东北城门叫“宁真门”,明初兴化府扩城后亦废置,而在今之北大路口新建北门曰“拱辰门”,作为城涵驿道的起点;同时,延长西、北城墙,围进“乌石山”(即“东岩山”)高地,并依山凿旱壕、建“重城”,使府城面积比宋代军城扩大了一倍;原城北的护城河——“兼济河”把府城分为南、北两区,河岸砌以条石加固,其东边出口处——“水关头”可通船只出入城;西水关以石为栏,仅可通水,称“洞桥头”。府城外,木兰溪与下磨溪在“天九湾”相接,成为东、北、南三面的护城河,并连通延寿溪水系,灌溉北洋平原万顷良田,使莆田发展成为富庶的“鱼米之乡”。

      另外,在原府前巷口“龙门下”曾立有“五城门”,东山脚下“教场坡”曾建有“六城门”。二十世纪30年代福厦公路莆田段自南至北穿城而过,经过此二城门;1939年为阻止日军进犯,国民政府下令拆毁兴化府城,破坏福厦公路,兴化古城历经千年至此完全废置。解放后,莆田公路段利用县城之东、南旧城墙之基址重建,今又拓宽改道,以新“荔园路”南北接通324国道。        (黄秀峰)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