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艺术>最忆红团香与情

    最忆红团香与情

      □杨永生

      曾听老人说起,人的一生,就犹如一个大大的圆圈。无论你走得多快,多远,最终都会回到那个最初的地方。我曾对“初心”这个概念不以为然,可当真欣赏着昨天中午一位好友赠给我的年画《福禄寿》中那一盘红艳艳的红团时,往事,竟会像放映电影一般,一幕幕展现在了我的眼前。

      小时候,我家住的是平屋,屋后面有一个大约20平方米的小后园。小后园东边的围墙下,生长着一丛约一米高碧绿的鸡蕉。每当到了传统佳节的早晨,我的奶奶就会拿着剪刀、提着竹篮来到那丛鸡蕉面前,笑容可掬地哈着腰,手里的剪刀发出“叽啾、叽啾!”声响,一剪、一剪把鸡蕉叶剪下,放入竹篮里,提回厨房洗净、搁在灶头先晾着。我心里明白:中午必定有蒸好的、散着鸡蕉叶芳香的红艳艳、香喷喷、油灿灿的红团大快朵颐了。

      红团,其名称来自形状和表皮的颜色。红,在莆仙民间象征着喜庆与红红火火。团,寄寓着平平安安、大吉大利、团团圆圆。红团是莆仙民间劳动人民最有特色的传统喜庆节日食品。据史载其有一千多年的制作食用历史。民间传说明朝户部尚书郑纪年幼时喜食红团。那年端午节中午,他从私塾放学回家,见母亲下厨为他蒸红团,鼎中那阵阵香味扑鼻而来,不禁心头一喜。他急忙问母亲蒸好了没有?母亲知道他此际饥肠辘辘,却故意要考考儿子。于是她口出上联:“灶里出黄金”。天资聪颖的郑纪随口对曰:“鼎中生红玉。”形象逼真,甚为风趣。

      我的奶奶勤劳能干、聪明贤惠,每当到了传统节日“腊八节”的前一天晚上,她就会将定量的糯米,用一大盆清水浸泡。第二天早晨,奶奶就会吩咐母亲将糯米从大盆里用“铁遮捞”捞起,分装在两只底部铺着纱巾的竹篮里,再用竹扁担挑到距家里一里远的姑奶奶家里的磨坊处磨成糯米粉。回来后,奶奶将糯米粉先用一只很大的簸箕盛着,在太阳底下晒一个时辰。母亲则在厨房将红团馅料用锅煮成“干饭”,加入适量的白糖,撒一点五香粉,然后搅拌均匀。于是,靠着糖和“干饭”的黏度,捏成一个个直径5厘米的又黏又软的饭团,“红团馅”就做成了。

      奶奶当“主厨”,母亲当“帮厨”,我和细妹当帮厨的帮厨。奶奶先把糯米粉在铺着一层洁净的白纱巾的饭桌上拌上“食红”(俗称“红团红”),然后加上适量的温水和好,压揉成团,搓成圆长条,再依次从中撮出一个、一个乒乓球状的小团块,再用手碾压、揉捏成薄饼状,就成了红团皮。奶奶说,擀红团皮的时候,力度要掌握好,才能擀得薄厚适度。太厚了,影响口感;太薄了,容易破皮。

      奶奶用“皮”把“馅”包起来,包了一个又一个。母亲把它们先后接过来,又先后放入刻有“福”“禄”“寿”的红团印内,然后小心翼翼地倒出来,整齐地摆在了桌面上。记得有一次,我和细妹遵照母亲教的方法,依样画葫芦,将印好的红团放入蒸笼内,也排成大小的圆圈。此时的细妹显得十分兴奋,指指点点,但被母亲小声地喝住。母亲还告诫我俩说:只准眼看手做,不准胡说,胡说会影响大吉大利。然后母亲转过身来,弯下腰,拿起水缸里的葫芦瓢,连舀起几瓢清水倒入大锅中,将已布好红团食材的三重蒸笼细心地在大锅上放稳了,最后轻轻地盖好笼盖。奶奶则在灶膛里生起了木片火。火势渐旺,火光映红了奶奶那张慈祥而满是皱纹的脸。20分钟后,母亲打开了蒸笼盖,红艳艳、香喷喷、油灿灿的熟红团呈现在眼前。细妹急不可待,跺着脚嚷嚷着,非要奶奶先用筷子夹一个给她尝尝。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变化的是故乡的面貌,不变的是我儿时的回忆。

      最忆红团香与情!奶奶早已故去,但母亲依然像当年的奶奶那样,坚持每一个传统佳节都做红团,既表达对奶奶的崇敬怀念之意,又可当全家人可口的点心美食。母亲亲手制作的红团还是我儿时记忆中的味道。当年那甜美的红团香气,依然在故乡的各个角落,像一根根无形的线牵连着莆仙人的素雅的心情,走回故乡,走进关于乡村过年的甜蜜记忆里。

    <>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