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史>郑樵与朱熹的交往逸事

    郑樵与朱熹的交往逸事

      □余文烟

      郑樵(1104—1162年),字渔仲,南宋兴化军莆田人(今涵江区白沙镇广山村)。世称夹漈先生,宋代史学家、天文学家、目录学家、校雠学家。所作《通志》,堪称鸿篇巨制,与《通典》《文献通考》合称“三通”,是继司马迁《史记》后又一部规模宏大的纪传体通史。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着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郑樵一生淡泊名利,笔耕不辍,潜心读书修史着书。少年时不应科举、无心仕进,三次被举孝廉,两次被举遗逸,都被他辞掉。他曾几次向朝廷献书,并求到秘书省翻阅书籍,为其修史着述做准备。在被朝廷封官(右迪功郎、枢密院编修、礼兵部架阁文字、监潭州南岳庙)后,他因不附权贵,屡遭弹劾,后愤然辞官回夹漈山继续着作。

      朱熹十分敬佩郑樵隐居“山林三十年,着书千余卷”的执着精神,一直想找个机会拜访他。

      据郑樵故里的文化人一代一代流传说:宋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2),朱熹从建阳到泉州同安赴任,路过莆田时,特地到夹漈草堂拜见郑樵。

      年近五旬的郑樵以礼相待,朱熹取出《四书集注》一部手稿,请郑樵指正。郑樵恭敬地接过,放在桌上。然后,他燃起一炷香仔细阅读,被朱熹的才学所吸引,提了不少好建议。同时,郑樵聚精会神地一页一页阅读着,不时在书页上掐了一下,一部书片刻就看完了。朱熹一觉醒来,见书原封不动地搁在桌上,就问郑樵何时开始批阅。郑樵答道:“已经拜读完毕”。朱熹惊异非常。郑樵又说:“你回去后,看到书页上有指甲痕处,再推敲修改一下,便可以臻于完善了”。朱熹按郑樵说的去做,终使《四书集注》流传千古,因此,对于郑樵的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朱熹佩服得五体投地。之后,他们进行多层次多门类的学术交流,两人志趣相投,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一连谈了三天三夜。郑樵不但把自己钻研的《诗》学传授给他,还把《诗辩妄》书稿赠给他。朱熹对郑樵精辟的见解赞叹不已,当即书写“云礽会梧竹,山斗盛文章”条幅敬赠。

      青烟袅袅,淡然潇洒,无风自远,心意相融。吃饭时,虽有贵客光临,生活捉襟见肘的郑樵只能端出白盐、白姜、荞头和白豆腐招待客人。这平淡无味的“四白”,朱熹仍吃得津津有味。

      朱熹离开时,书童愤愤不平,他认为朱熹是当代名儒,郑樵用“四白”接待十分怠慢。

      朱熹深知郑樵隐居深山着书之不易,这“四白”已经是倾其所有了。他向书童解释道:盐产自海里,白姜、荞头、白豆腐是山里的特产,这“四白”是“山珍海味”的高规格。他还告诉书童,郑樵到现在还鹤立山岗送行,这才是厚礼。书童不信,两人再次回头看时,果真看见郑樵还站在原地,保持送客的拱手姿态,久久目送,手里还拿着一本书。朱熹笑着说,送客不忘读书,郑樵的学问乃由此而来。

      郑樵与朱熹相知甚深,两人之间的交流,无需太多的言语,更多的是彼此欣赏、心照不宣与心灵契合,真可谓“洋洋乎志在流水”。回去后,被郑樵隐居深山着书精神所感动,朱熹又派人送一联给郑樵——“三十年力学不下山度量包罗天地;五百部着述曾诣阙精神贯彻古今”。在这副对联中,朱熹把对郑樵博识多闻、执着修史的钦佩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史学大家郑樵以“山珍海味”宴请大儒朱熹的故事也由此传开。

      人生贵相知。郑樵与朱熹两人之间有着太多的共同语言。一样的博学多才,相似的理想、追求和抱负,共同的诗歌爱好,使两人在诗书酬和中一见如故、相互倾心。他们是高山流水之交的典型代表,两人不仅学术造诣高深,更以“君子之交”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流传至今。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