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人物>徐晓芳:用奉献精神浇灌“青春之花”

    徐晓芳:用奉献精神浇灌“青春之花”

      “只要有一份光,就要发一份热”,这是90后女孩徐晓芳的人生信条。在疫情面前,她是勇担防疫的“守村人”,在广袤的土地上,她还是个“新农人”。她相信,只要用一百分的努力,再难的事也会有回报,她就似一粒种子,在哪里落地就能在哪里生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发光发热。

      “请大家有序排队,核酸检测马上就开始了。可以先用手机登记个人信息,速度更快哦”。今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袭来,在笏石镇岐厝村的核酸检测现场,徐晓芳一大早就在现场进行布置,维持秩序,并为村民进行身份登记,身穿防护服的她一坐就是一整天,而这只是她防疫工作的一角。去年,因为笏石镇辖区出现阳性病例,一时间,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正在企业上班的徐晓芳主动请缨,立即参加临时核检培训,并火速到岗,勇担防疫“守村人”。

      在核酸检测现场,她与医务人员一起搭配物资,安排群众有序排队,为全民核酸检测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从第一轮到最后一轮她始终坚守岗位,还为核酸检测工作提供创新思路,建议创新三登记,在全员核酸检测时落实核酸检测点“里外”身份双重登记,村干部再登记汇总,这样确保全员核酸检测不少一户,不漏一人。并建议增设核酸检测点,用于驻村企业和外来务工人员核酸采集,减少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经过培训的徐晓芳还化身“大白”,与医务人员们一道上门,为隔离人员、行动不便人员、独居老人等七类人群做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一个不漏。

      头顶骄阳,身沐“汗蒸”,每次的检酸检测现场都可以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搬运医疗物资,安抚哭闹的小孩,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闷热的防护服,浸湿了衣衫,泡皱了的双手,被口罩勒下深深印痕的脸颊……但她从不抱怨一句。一次,她在搬动东西时不小心扭伤了脚,脚踝肿得老高,但进行简单的处理后,村民们又看见她一瘸一拐地忙碌着。坚守卡点、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整理村干部反馈回来的信息……哪里有需要,她就出现在哪里,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做事从不含糊的徐晓芳还是个“新农人。”2016年,她辞去工作回到农村。刚开始,她无所适从,甚至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但很快就从迷惘和彷徨中走出来,决定在农村创业做一名“新农人”。

      经过市场调查,徐晓芳找准了创业方向:致力于蔬菜新品种、新肥料、新农药和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在实践中,她重点开展了无公害蔬菜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以及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工作。同时,引进台湾高效作物品种栽培技术、福红系列红麻新品种繁育技术、无公害优质再生稻高产栽培等技术,并重点推介了新型有机肥、优质硫酸钾复合肥以及新农药。

      为了切实提高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含金量,徐晓芳打造了一个功能型的农业:在池塘里养鱼,池塘边上养鸡鸭,鸭棚的上方种植爬藤类蔬果。鸡鸭的粪便可以当做鱼和蔬果的肥料,鱼塘可以为动物和蔬果蓄水,瓜果的下脚料也可以作为动物们的饲料,这样就使每个农业类型都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作用。通过种养结合,充分利用农家肥,为土壤提供有机肥料,可以减少土壤板结,提升肥力。在徐晓芳的蔬菜基地里,有着蚕豆套种豌豆、毛豆套种丝瓜、甘蔗套种四季豆等等。徐晓芳一直秉承着“循环型、节约型、生态型”的循环农业理念,努力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安全、绿色、无公害产品。

      徐晓芳还经常进村入户与村民谈心,她说“干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富”成为她的创业动力。她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户开展蔬菜种植技术指导,服务范围涵盖产前规划、产中指导、产后销售;每年农闲季节,举办各种蔬菜栽培技术培训班,受训人员超过1200人次,深受广大村民的好评。在她的带动下,村里的蔬菜协会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带动农民靠科学技术发家致富达320多户,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800多人。

      如今,应聘到企业上班的她,依然在最平凡岗位工作着,她相信只要努力,也能开出梦想之花。2016年,徐晓芳当选为秀屿区人大代表。近年来,她先后获得秀屿区三八红旗手、莆田市三八红旗手、莆田市劳动模范等荣誉。一个劳模一面旗帜,一份坚守一份力量。徐晓芳告诉记者,她将继续奋战在本职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劳模精神和担当。晚报记者  许伯英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