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人物>莆田抗日英雄朱君杰 时隔72年魂归故里

    莆田抗日英雄朱君杰 时隔72年魂归故里

      □闻道

    2.jpg

      莆田曾有一位黄埔军校毕业的热血青年,当日军侵略中国,他毅然离乡、北上抗日,不幸英勇牺牲、战死他乡。九泉之下的他难以意料,时隔70多年后,他竟可落叶归根,魂归莆阳…

      莆阳英雄,投笔从戎

      朱君杰,笏石镇岭美村人,出生在清末,长于民国初年。那是个社会动荡的年代,朱君杰怀着一腔热血,投笔从戎,报考黄埔军校。经过考试,成为黄埔军校第五期学员。

      在军校期间,朱君杰与同样来自莆田的吴鹤云(西洙村人,抗日战争时历任军、集团军等各级参谋长、副军长;解放后,在南京军事学院任教,江苏省政协常委)及黄铁雄(龙桥人,国民党陆军少将、副军长,曾任陕南管区少将副司令)关系甚好。

    1.jpg

      黄埔军校部分同学留影 朱君杰(前左一),黄铁雄(后左二)吴鹤云(后左三)

      从黄埔军校毕业后,他选择回莆田报效乡亲。当日本侵占东三省,民族危亡的时刻,朱君杰挺身而出,重新加入国军力抗日寇。自古忠孝难两全,朱君杰离家前,特地去常太乡购了高档寿板,为曾祖父、母百年送终之用。

      1935年,朱君杰与家中老小挥泪告别,随部队北上抗日,一路辗转上海、南京、河南、湖南等地。他先后供职于国军独立师、37军95师参谋部,参与淞沪战役、南京保卫战及第一次长沙会战。

      1939年底,日军大举进犯国军湘北战场,95师570团首长朱君杰率领官兵,英勇杀敌,终因积劳成疾,于1940年3月不幸殉职,葬于湖南,时年仅38岁。

      战死他乡,寻找无果

      当年,朱君杰离家时,其长子朱鸿祚才8岁,次子3岁,幼子仍在襁褓中。此去经年,尘世沧桑。朱家人每每思及战死异乡的亲人,痛楚之情油然而生。

      1962年,朱君杰的长子、闽中游击队老队员、省供销社干部朱鸿祚千里迢迢来到湖南,想要寻找父亲的墓园。由于地址不清,寻找无果,抱憾而归。半个世纪以来,朱君杰的后人们依旧锲而不舍,苦苦寻找。

      多方打听后,朱鸿祚从当年跟随堂叔朱寿星(黄埔18期,曾任台军导弹旅旅长)前往神鼎山拜谒朱君杰墓的黄石老乡处了解到墓葬神鼎山(今湖南汨罗市),且朱寿星当时拿了一些钱,委托坟墓邻近的朱姓宗亲看护墓园。

      孝心所至,寻得坟墓

      2012年初,根据掌握的线索,朱君杰的孙子朱志峰在汨罗江当地网站上发帖寻找知情者。

      不久之后,一条短信让朱志峰一家喜极而泣。“朱总,您好,你爷爷的坟墓位置基本可以确定,墓碑上也有详细记载”。应是孝心感动上苍,在神鼎山山庄任总经理的苏文胜得知此事,他恰好认识一位朱姓的村民,名国根,便向他打听。而这个朱国根的爷爷正是当年的护墓人。

      经过几日的寻找,他们终于在半山腰找到了朱君杰的墓碑。之后苏文胜发信息告知朱志峰,朱志峰一行人立即驱车千里,赶往神鼎山。

      然而墓碑是在半山腰上找到的,坟墓下落不明。苏文胜又特地派人把当年葬礼的见证人尹双全老人抬上山来寻找坟墓。

      据尹老描述:1940年,当时他才14岁。朱君杰安葬那天天气阴沉,570团全团官兵出动,列队敬礼,每人手捧一撮土放进墓里,整个过程庄严肃穆,催人泪下。朱君杰就安葬在一棵高大的柞树旁。

      经过尹老的指认,朱志峰一行人围绕柞树四周挖掘。经过一上午的劳作,发现棺木,接着出现一付枯骨,但没有任何随葬品或遗物。

      这就是朱君杰的遗骸吗?认祖归宗是一项严肃的事,为慎重起见,他们取了一片遗骨带回莆田,请相关部门鉴定确认后再迁墓。

      魂归故里,青山埋骨

      然而,鉴定遗骸也是一波三折。遗骸距今已有72年之久,通过DNA 方法鉴定无法确认身份。朱君杰后人邀请了医学专家采用图像合成比对技术,才鉴定出正是朱君杰的遗骸。

      2012年11 月中旬,朱志峰等人再次奔赴神鼎山,欲将遗骸运回莆田安葬在壶公山余脉。他们深深感受到湘北人民的热情。6位村民硬是将重达500多公斤的新墓碑抬到了山上;苏文胜一路帮忙扶梓;朱国根十三岁的女儿披麻带孝,在送别队伍前头撒放纸钱;下山途中,当地的乡亲们焚香礼拜,夹道送别…

      曾经,抗日军人用血肉之躯保护村民安全;如今,村民也用实际行动表达对抗日英雄深深的敬意。

      结草衔环,同宗交好

      办完迁墓事宜,朱志峰一行登门慰问朱国根的母亲,并送去礼金、桂圆干等莆田特产作为答谢。他们家也回赠一对活鸡和许多鸡蛋。对于家境贫困的朱国根家而言,一对活鸡这个赠礼太贵重了,朱志峰只收下鸡蛋。

      当年战火纷飞,民不聊生,湘北山里人大多携家带口逃难去了。但朱国根的爷爷为了守护同宗烈士的墓园,默默地留下。这次寻墓,也是朱国根母亲提供了墓碑线索。

      朱志峰等人深感其恩情,得知朱国根家境困难,女儿交不得学费,他们立即决定每年资助数千元学费,直至孩子毕业。就这样,一段奇妙的情谊在汨罗朱家和莆田朱家之间继续生根发芽,延续下去…

      古来征战几人回?70多年前,朱君杰抱着视死如归的居心,奔赴战场,英勇杀敌。隔山隔水生死茫茫!70多年后,他的子孙驱车千里觅坟茔,荒山寻得忠骨英魂,终还三代人的叶落归根夙愿。

      这是莆田一个平凡而伟大的英雄故事,是一个简单却坚守的亲情故事,是一个深情又久远的感恩故事!来源:看莆田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