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化>“阿骚”讲没字吗?

    “阿骚”讲没字吗?

      □王琛

      “阿骚”是莆仙人一个常用的口头语,用开玩笑的口吻说某某人行为滑稽有趣,或带点不正经。有人说鲁迅把“他妈的”当作中国人的“国骂”,“阿骚”也可当莆仙人“市噱”。因为在莆仙民众之中,“阿骚”二字出现频率很高,是个典型的口头禅,所以有人说莆仙人是“阿骚”人。莆仙人习惯操用莆仙方言交际,其中许多词语只能用口说,很难用手写出来。于是就出现“‘阿骚’讲无字”这一熟语。

      按,“骚”字多义。其中一义为放荡,轻佻,“阿骚”即指此义。清梁同书《直语补证·方言》云:“吴楚偏蹇曰骚,本言行不正也。今俗以媚容取悦曰‘骚’。”明郑元珍《目莲救母劝善戏文·和尚下山》:“可不羞杀你骚和尚。”茅盾《春蚕》:“我就骂那不要脸的骚货。”莆仙方言“骚”还含有脏话的意思。

      其实这句熟语是不太准确的。莆仙方言不是无字,绝大部分词语是有字的,可以写出来,并且古雅得很。举最常用的几个字为例:普通话“一”“高”“知道”,莆仙方言为“蜀”“悬”“褦襶”。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如何写得出来。但查古代词书可知:“蜀”其中一义为“一,独”。《方言》卷十二:“一,蜀也。南楚谓之蜀。”郭璞注:“蜀犹独耳。”“悬”,高也。《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用肤浅的言论向高高的长官献策)。”唐成玄英疏云:“县,高也。”(相对于小)古“悬”字多不著心而作“县”。今莆仙方言“县”“悬”还与“高”相近。

      普通话说“知道”,莆仙方言说“哉”,差别也很大。其来源在“褦襶”。褦,《集韵》乃代切,去代泥,音近“哉”。“褦襶”原义为斗笠。《正字通》:“褦襶,避暑笠也。”但又比喻愚蠢不晓事。《类篇》:“褦襶,不晓事。”《文苑·程晓〈嘲热客〉》:“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只今褦襶子,触热到人家。”至今莆仙方言说人不懂事曰:“伓乃戴。”“褦”(乃)音近于“哉”,反义为“知道”“晓事”。“知”和“哉”之间的关系,曲节得很,难怪说无字。

      莆仙方言是一块古汉语的活化石,内中保留古汉语的大量词汇和语法。语言文字本为一体。文字一经形成,刻于金石,书于楮帛,就在相当长的时间可以“保守”不变。而语言是天生的不安分的“革命”派,不断变化。时间越久远,与文字距离越大,以致后人不理解,写不出来。汉字不是拼音文字,变化更快。例如:数量很少,莆仙方言曰:滴涓。“要求再加滴涓。”即求增加一点。“点点滴滴,涓涓细流”,“涌泉之恩,滴涓以报”,很俗的口语,却古雅得很,普通话里没有这个词。又如双方在对抗抵触,莆仙方言曰:“两人在打‘底嘟’。”《汉书·司马迁传》:“分散数家之事,甚至疏略,或牴牾。”注:牴牾,亦作抵捂,互相矛盾也。如两牛相抵触。“底嘟”为牴牾的表音,看似粗浅却十分典雅形象。又如,古汉语说洗米后遗下的水曰“潘”,《左传·昭公十四年》中就有“潘沐”一词,杜注“潘,米汁,可以沐头”。“潘”字这一义,在普通话里已消失,只剩下“潘”为姓之义,而莆仙方言中还说“潘”是洗米水。莆仙风俗古历(农历)十月十五在野外祭“孤魂甶子”,“甶子”一词很怪,“甶,古音敷勿切,音近‘佛’,许多人认为是‘佛’,实是‘鬼’”。《说文》中云:“甶,鬼头,象形也。”好多人不认得也不会写。

      链接>>>

      王琛 生于1935年,莆田城厢华亭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精通诗文书画。曾任福建省戏剧协会理事、莆田县美协主席、诗词书画研究会会长等职务。在全国及省级各报刊发表和出版书画作品数以千计幅。近年从事莆仙方言研究,在报刊和政协文史资料汇编上发表文论多篇。本文为节选。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