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化>仙游梁姓:“梅镜”暗香照传承

    仙游梁姓:“梅镜”暗香照传承

      仙游梁氏居住地主要在枫亭镇锦湖村古下自然村、龙华镇建华村小房自然村及榜头镇,他们几乎都属于“梅镜”梁氏后人。

    1.jpg

     

     

      梁氏图腾

    2.jpg

     

      是大山槫木纪历图腾, 由水、 刃、 木(槫木) 组成, 以刀(辛) 刻木为纪历方法。 此山名为“梁山”, 在泰山, 古代封禅之地。又有“梁州”, 是梁人聚居之地。 “梁山”山下有水, 山四周环水, 山中央主峰为天齐, 上立槫木, 又名重章, 东, 又名爪(上) 冖(中) 攵(下)、 东(上) 田(下), 左手持弓、 干、 即浑仪和矩尺, 右手持刀具契刻日升降度位, 故为“刃(上) 木(下) ”。

      寻根问祖

      皆是“梅镜”后人

      梁氏来源有三,一说源自赢姓,为伯益后裔,后裔以国名为姓。二说出自姬姓,周平王子姬唐封于南梁,以封邑名为姓。三说源自他族改姓,北魏孝文帝时期、南北朝、北宋、明清社会动荡之时。

      据《莆田姓氏志》记载,梁姓入闽始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梁芳随愍王南迁,择居钱塘(今杭州)。其孙梁遐,东晋安帝朝官,于东晋元兴三年避战乱入闽,居三山(今福州)。唐天宝十四年,有梁文仲率儿子梁进章、梁直辉,自河南光州固始入闽,定居南安县象运乡。

      我县梁氏居住地主要在枫亭镇锦湖村古下自然村、龙华镇建华村小房自然村及榜头镇,他们几乎都属于“梅镜”梁氏后人。受文革期间“破四旧”破坏及一些不可抗因素影响,梁氏族谱几乎消失无踪。据枫亭镇锦湖村梁氏后人介绍,此处梁姓人从泉州市南安市开来,据龙华镇建华村梁氏后人介绍,他们是从城厢区霞林街道开来,两地祖先是否有关联,尚无迹可循。

      家风家训

      《梁氏家训》

      奉祖先、孝父母

      和兄弟、睦宗族、和相邻

      教子弟、戒习染、奖名节

      慎婚嫁、急赋税

      领 衔

      “梅镜”暗香照传承

      按照姓氏人口总数排名,梁姓位居我县第70位,主要分布在枫亭镇、龙华镇两处,榜头、鲤城、鲤南、大济、度尾等地亦有一些。由于人口总数不多,梁姓子弟一般与其他姓氏杂居在一起,其堂号为“梅镜”。

      在龙华镇建华村,今年55岁的村民梁益芹告诉记者,根据山上祖先墓碑上的文字,“可以推测我们先祖在清朝乾隆年间或者更早前就来到这里定居”。梁益芹的太爷爷是清末秀才,已过世的爷爷梁承宗一度为考秀才熟读诗书,后因科举制度取消不了了之,成为县法庭审判官,之后也担任了建华这一带梁氏的族长。

      建华村地理位置相当优越,北侧流淌着百万莆仙儿女的母亲河木兰溪,整体地势平坦开阔,“有水、有田,就能种粮食,就能有发展,或许祖先从莆田城厢区霞林街道开过来就是看中这个地势,决定留在建华”。由于族谱不慎被毁,梁益芹猜测的根据是祖辈口头流传下来的说法。

      村民梁章坤说,靠溪吃溪,以前在木兰溪边上,聚集着一大批以打渔为生的村民,一张渔网、一个竹篓就是全部的装备,为了更好地发展生计,村里出了不少的打鱼能手。地势开阔,引水便利,溪边的田地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甘蔗和粮食,甘蔗收成后可以送到附近的蔗糖厂加工,换取可观的收益。一部分粮食则可以经过打磨、浸泡、拉扯,制作成线面,再挑上肩头,沿街售卖。

      现如今,靠溪吃溪的谋生方式已然无法满足建华村梁氏一族的发展,由于临近城区,越来越多的族人们选择到城里务工、开店、上班,一改从前单一的择业方式,从事的工作种类五花八门。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升级,西一环路从建华村东侧经过,方便了群众出行的同时,也进一步带来了城乡改变的希冀。

      在全县梁氏人口最多的枫亭镇锦湖村,曾珍藏着一本流传多代的族谱。遗憾的是1973年的一场台风,刮到了房屋、淹没了族谱,至此,枫亭梁氏的传承也仅靠着口口相传。

      今年77岁的梁秀松告诉记者,他曾在20多岁的时候,见过那本唯一的族谱,“是用毛笔书写的,竖着写,我清楚记得,族谱上记录的最后一名男性子孙名叫‘梁霜阿’”。

      梁秀松还介绍了梁氏堂号“梅镜”二字的由来,先祖从泉州南安一路放养水鸭向东而来,一夜借宿乡绅家,乡绅见其面容清秀、勤劳踏实,遂将女儿许配给他。乡绅之女听闻这个消息后对镜梳妆,发现镜中梅花盛放,知是姻缘天成,遂结良缘。婚后,梁氏先祖继续沿着河流放养水鸭,见枫亭镇锦湖村海地自然村环境优美,就在此地定居下来,后又迁至古下自然村,繁衍子孙。

      与龙华建华梁氏一样,枫亭锦湖梁氏在一百多年的时光里,也有着靠溪吃溪的传承,除了先祖饲养水鸭之外,村里人也是捕鱼好手,此外,还有一个流传许久的老手艺,手工烧制砖瓦。

      66岁的退休教师梁春阳说,村里原有梁厝、李厝、庄厝、窑窟4个砖瓦厂,同样因1973年的台风肆虐,几乎所有的砖瓦厂都被破环掉,锦湖村的几个生产队一合计,重新修建了砖瓦厂,还将数量从4个扩展到6个。“当时因为台风的缘故,省内很多地方要重修重建,所以市场需求量很大,连福州都跑我们这里来定货。”梁春阳回忆道,当时日夜不停烧制砖瓦的场面,似乎近在昨日。

      再后来,全国范围内的分田到户改变了土地使用权归属,砖瓦厂也从公家的生产队变成私人个体户所有,加上机砖厂机械化、瓷砖的替代、平瓦房的流行,手工烧制砖瓦逐渐失去市场,砖瓦厂也陆续荒废,成了记忆中的老手艺。

      而更多的梁氏族人,顺应时代的发展,各自寻求发展。

      凡人优品

      铁路劳模回忆往昔

      冲在一线挥洒血汗

      9月1日下午,在枫亭镇锦湖村,记者一行见到了中国铁路建筑总公司劳模梁春水。听他讲述为祖国建设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

      梁春水,1952年出生,1969年应征入伍,表现优秀,历任班长、指导员。在部队期间他最先在四川达县参与建设襄渝铁路;1976年,离开四川到青海省格尔木参与建设青藏铁路第一期建设;1984年,他又前往山西大同参加大秦铁路建设;1989年,参加厦门环岛路建设;2001年,到三明市参加高速公路沙县段建设。

      铁路建设往往困难风险重重,梁春水从来都是冲在一线,从来没有半句怨言。回忆起在青藏高原建设青藏铁路第一期的日子,梁春水告诉记者,“当时的条件确实很艰苦,出门鼻尖上都是冰,在高原呆久了有些同志肺部出现严重毛病。”说起这些,他语气轻缓,似乎再平常不过。

      44年,梁春水将自己的青春岁月和美好年华献给了国家铁路建设,尽管他很早就拥有家属随军的资格,但是妻儿除了每年的探亲时间,几乎见不到他的面,直到2013年他退休在家。“你的眼里只有公家的事,没有自己的事。”妻子王福姐常常这样说他,却在背后默默支持他。梁春水对党、对部队和群众有着深厚的情感,从他为自己两个儿子取名“梁军”、“梁民”可见一斑,从他在采访中声音洪亮地念出“我1973年6月1日入党”可见一斑。

      在中国铁路建筑总公司编撰的一本专门讲述优秀干部、职工的书中,有一篇关于他的《廉政干部梁春水》的文章,详细记录了梁春水的廉政事迹。同在现场的一名梁春水同学告诉记者,他曾去厦门探望时任中铁某局厦门工程处副处长兼任工程公司总经理的梁春水,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办公室见不到他的人,都是戴个斗笠跑现场,去办公室等,发现办公室简陋得让人难以相信”。

      砖窑工人自学成才

      父女皆为高级教师

      在枫亭镇锦湖村,66岁的梁春阳走在村里,路上许多人与他打招呼都会亲切地尊称他“老师”。

      梁春阳24岁开始,在枫亭镇从事乡村教师工作,直到2011年退休。而在此之前,他是当地砖窑厂的一名普通工人。据梁春阳介绍,他原本只有小学学历,19岁开始在梁厝砖窑厂当会计兼苦力。虽然生活劳累,但空闲之余他喜欢看一些文学类书籍,自己也尝试动笔写作。1974年,工农兵可以通过组织推荐上大学,梁春阳经过层层选拨,凭借平时积累的良好文化素养考上厦门大学,但因身体因素不能就读。后来他又通过高教自学考试,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

      毕业之际,他还作下《满江红》一词抒怀,表达对教育事业的决心:冷壁孤灯,己三更,强打精神,书案前,翻阅批注,细呤低声。只因“文革”废功课,今朝重把书皮啃。自励志,奋翼凌霄汉,蟾宫登。寒暑转,春秋返。书山高,学海深。几经风和浪,跃过龙门。多年夙愿今日成,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兹后,潜心于教育,献赤诚。

      从教30多年,梁春阳桃李满天下,他的女儿梁海容也是他的学生。如今,梁海容也是小学高级教师,跟随丈夫外出,在广东省任教。“当老师的光顾着教育其他孩子,对自己的孩子反而疏于管理,女儿当老师是受家庭氛围的影响。”梁春阳说,当老师自身素质很重要,其次是责任心,然后是爱心,这也是他和女儿从教多年的共识。

      传家之宝

      古下砖瓦 红色传承

      枫亭镇锦湖村人不仅个个是捕鱼能手,而且还有不少人有着“烧瓦”的好手艺。古下传统砖瓦曾一度成为村中主业,故素有“海地鱼类味鲜美,古下砖瓦质优良”之称。而梁氏宗亲来到之后也加入到传承这项手艺的主力军中。

      锦湖村村书记梁清顺告诉记者,锦湖村烧瓦的历史已经有1000多年,这里的土质较好,烧出来的瓦比其他地方颜色更鲜红,质量更好,因此深得人们的青睐。烧瓦是一项慢工出细活的技术,也是一项辛苦活,小火烧10多天,大火烧一个月,再闷,最后待冷却后才能出窑。两个月才能出一窑瓦,烧瓦期间丝毫不能懈怠。

      村民梁秀松从事烧瓦技术已经40多年了,也经历过瓦片供不应求的年代。“钢筋水泥走进千家万户前,人们盖房子都是用瓦片,销量很大,因为锦湖村交通便利,瓦片常常卖到福州永泰、泉州晋江等地。”梁秀松告诉记者,1973年经历了一场大台风,福建省各地的房子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那一年的瓦片需求量非常大。村里有100多人从事砖瓦生产,为了扩大规模,也将原来的4个砖瓦厂扩建到6个,单单福州的订单就赶工赶点做了一个多月。

      如今,随着钢筋水泥的普及使用,砖瓦厂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因为环保需求,今年也将村里最后一个砖瓦厂拆除,砖瓦生产只存在人们的回忆里,但村里仍然有50多人仍然保留着瓦片制造手艺。梁清顺告诉记者,烧瓦技术是一门传统工艺,也会成为梁氏宗亲传承下去的文化遗产。今年三月份,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会在锦湖村设立海丝文旅小镇非遗实践研究基地,就是为了研究烧瓦技艺。下一步,他们将着手建立一个新型的环保型瓦窑基地,结合传统工艺,研究手工泥巴体验,从瓦片到艺术品实现产品转型,也让这项工艺得到更好的传承。

      采访手记

      忆苦思甜 不忘勤俭

      勤俭持家,节约光荣,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如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物质基础都大大提高。勤俭节约成为一种素养、一种品行,也是现代文明的内在诉求。

      在梁氏的采访中,龙华镇建华村梁益芹给记者留下很深的印象。

      回忆起过去的生活,梁益芹告诉记者,上世纪70年代,家家户户都是多子女家庭,物质资源相当匮乏,种植甘蔗成为当地最大的经济收入,父母基本都是披星戴月的在田地里耕作,孩子们都要帮忙家里做家务。那时候的生活极其艰苦,不仅无处打工赚钱,运气不好,遇上恶劣的气候,庄稼得不到好收成,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因此,孩子们都很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丝毫不敢铺张浪费,哪谈得上挑食。而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提高,谈论的话题不再是温饱,更多的是生活质量。但是,他依然不忘勤俭节约,并且常常教育孩子要忆苦思甜。

      在过去的年代里,如果有人把吃剩下的食物带回去,会受到众人们的赞赏。如今,我们在餐桌上吃剩下的食物,更多的时候会因为众人异样的眼光导致浪费。正是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才形成当今社会上浪费行为的存在。眼下的孩子们生活越来越幸福,经历的困难少之又少,也体会不到挨饿的日子。我们应该在珍惜今天富裕生活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过去的苦日子,要用节约的行为去引导成长中的孩子自觉养成勤俭的好习惯。

      今报记者 林群 黄剑普 陈慧贞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