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艺术>也说家贫子读书

    也说家贫子读书

      □林劲松

      在今天,“家贫子读书”的故事在莆田可谓是家喻户晓,许多人传颂,赞不绝口。这个故事说的是绍兴八年(1138),陈俊卿中榜眼。宋高宗在殿试时问曰:“卿土何奇?”他答道:“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高宗赞曰:“卿答得好。”说的有板有眼,神乎其神。

      但是,明弘治《兴化府志》卷十六宋进士科夹注却说“是岁免殿试”,让我们高兴不起来。所以没有殿试,原因无非是宋金战争(1126-1141)进入关键时刻,宋高宗亲临前线指挥,一时顾不了。但是,好事者却偏偏不管这些,编造了骇人听闻的故事,想让它代代相传。

      首先,宋代莆田不是“地瘦栽松柏”的贫困县,而是土壤肥沃,物产丰富,人见人爱的好地方。宋代著名诗人刘子翚,宋金战争期间(1126-1141),来莆田做了一年多的官。有天,灵感来了,写了一首《食蛎房》的诗,盛赞莆田美食多。这是口碑。试想,这里要是真的地瘦,经济落后, 这位诗人还会有那样的激情吗!?那首诗,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莆田的赞賞。拜读之后,笔者曾经浮想联翩,欣然动笔,把这首诗介绍给了网友和读者。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他是宋代兴化军经济繁荣的见证者。这一可喜的局面来之不易,是伟大的莆田人民祖祖辈辈长期艰苦创业的硕果。只有别有用心的人,才会丑化莆田,把她说成是经济落后的贫困县!

      其次,家贫子读书作为个人来说,这样的人历史上早已有之,例如孔夫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便是一个典型。在莆田,也有这样的风气,是件好事。“家贫子读书”,有着“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的浩然之志。但是,编造出来的殿试故事却是莆田教育先进,经济落后!这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不符合宋代莆田历史客观实际的。

      经济和教育,互相促进,并驾齐飞,这是历史上的莆田人民贡献给人类文明进步事业最宝贵的历史经验。吾邑之所以与广东梅县、江苏常熟县合称为全国三大古文化名县,就因为她起步早,行动快。在《福建史稿》中,朱维幹先生指出:“福建有无数陂坝,是宋代人民的成就。”

      又说:“凡是陂坝林立的地区,大都是人文荟萃的州县。”还列了简表来说明。其中莆田县最多,886座;仙游县其次,651座。浦城县,520座;建安,255座;邵武,129座;福清、惠安、南安,都是百座以上。从中可以看出,1043年开始的庆历新政“厚农桑”在福建各地大得人心。莆田、仙游两县农田水利建设大干快上,居于全福建前列。

      那么教育呢?据弘治志宋进士科统计,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开科取士始,至庆历二年(1042年)82年,兴化军得中进士93人,其中,莆田县63人,仙游县24人,兴化县6人。从庆历六年(1046年)到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仅仅24年,兴化军得中进士就达到94人,其中莆田县67人,仙游县23人,兴化县4人。以后,那是越来越多了。所以,经济和教育,二者互相促进,并驾齐飞,令人振奋,是一条好经验。

      熙宁兴商,兴化商人挺身而出,走遍天下,把全国各地商人都请来了。他们凭借莆田得天独厚的地里条件,艰苦创业,营造了熙宁桥、元丰桥一带商业繁荣新局面。这又是起步早的一个例子。马克思称赞商人是革命者。兴化军的变化,说明了这一点。没有兴化商人冲锋陷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哪有兴化军经济发展新局面?在东京,宋神宗施行市易法。但是,天高皇帝远,在莆田城,却一时涌现了那么多兴化商人,还出现了令人振奋的经济繁荣景象,那真是一个奇迹。这叫做觉悟有先后。他们的前身大多是农民。宋神宗一声令下,他们就放下锄头,挑起担子,组成了兴化商人的队伍,奔赴商业前线,为家乡和全国各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经济上去了,又推动教育发展,商业、航海、矿冶等业,都需要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看人家出外打工,赚钱多,许多人也要劝自己的子弟从小读书。长大后,要是考不上县学、军学,那就出去经商,或者打工。水涨船高。莆田民间学校多,生源丰富,军、县两级学校招生名额十分有限,结果,油面捞一下,剩下的都去从事他们喜欢做的事情。这就是宋代莆田经济与教育并驾齐飞的新篇章。经济发展,人才素质是关键。许多高材生加入了农工商队伍,兴化三县经济自然而然不断发展。

      其三,莆田是个好地方,许多人家都喜欢到这里安家落户,和当地人一道,艰苦创业,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如果说来莆办学的郑露三兄弟是唐朝人,那么,最早在莆田倡学的当是林、黄等氏始祖。例如,莆林始祖要是不倡学,他家哪会人才辈出,子孙不是明经、进士及第,便是其他科目及第?到了后来,林披的九个儿子甚至都做了刺史级的官,史称九牧林,那真是中国历史上的奇迹!村看村,户看户,历来如此。看到九牧林、五学士等闻名天下,谁都呆不住了,教子读书逐渐成了新风气。这叫做古代莆田的比学赶帮超。这就是说,早在莆田置县以前,在隋炀帝科举制度实行以前,莆阳大地就已经有了可喜的读书声。直至今天,还是这样,特别是那些年轻的母亲们,教子读书,责任心特别强。好的家风第一条便是劝学,把读书和修身放在第一位。谱写郡史,也要参考各个姓氏族谱,决不能闭门造车,对莆田历史一团漆黑。

      熙宁兴商看得见。熙宁桥即阔口桥。在这里,商业曾经繁荣昌盛,人们用“帆樯如林,商贾辐辏”八个字来形容。那真是财源广进,各地金银财宝滚滚来。此桥初开始是浮桥,绍兴元年(1131)升级了,变成了石桥。陈俊卿榜眼是阔口人。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成才的,他会认为莆田“地瘦栽松柏”,是个贫困县吗?所以,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去,胡编乱造的故事切不可相信。

      从熙宁兴商,到洪武兴商,中国历史更上一层楼,莆田教育又迈出了一大步。在历次福建省乡试中,按县统计,莆田中举总人数,一直坐第一把交椅!究其原因,莆田县得天独厚,有山有海有平原。而且又处在亚热带地区,人家农作物收成一年一熟,我们这里一年三熟。与此同时,莆田姓氏多,各有各的好家风。彼此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学习,互相尊重,是莆田成功的最基本原因。家和万事兴。作为后人,笔者对各姓氏始祖表示敬意,牢记他们都曾经为莆田这个大家庭的成功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