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化>海峡两岸妈祖文化交流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

    海峡两岸妈祖文化交流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

      妈祖文化是中国海洋信仰文化的集大成,也是海峡两岸海洋信仰文化普适化、生活化的集大成。近三十年来,曾经中断的海峡两岸妈祖文化交流得以恢复发展,并呈现出越来越热的繁荣态势,这是由海峡两岸双方因素的互动对接形成的。台湾妈祖信仰的源头在大陆,祖庙在大陆,信众族群的寻根取向直指大陆;而大陆妈祖文化的传承则经历了较长时期的断层,20世纪末叶开始恢复和走向复兴,目前尚主要处于促进两岸和平的政治导向、发展文化节会旅游产业的经济导向、扩大文化资源的品牌导向等政府运作层面上。事实上,大陆妈祖文化热的进一步普及、深入发展,离不开大陆民众自身对妈祖文化的民俗需求基础,这是海峡两岸妈祖文化热可持续对接、交流与互动发展的基础前提。为此,进一步拓展大陆妈祖文化传承的地理空间、进一步深化大陆妈祖文化渗透的民俗生活层面,与进一步开辟两岸妈祖文化多层次、多元化、更为便利便捷的交流通道同样重要。

      要牢牢打造大陆民众自身对妈祖文化的民俗的、生活的、心理的需求基础,以下几个方面应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是急需的。

      1. 更新观念,提高对妈祖文化的性质及其功能的认识,理直气壮地传承发展妈祖文化

      对于重视、宣传和传承妈祖文化,有不少人心存顾虑:妈祖在信众心目中是“神灵”,宣传、传承妈祖文化,是不是在宣传、传承迷信?对此,必须解决思想观念和认识论问题。应当打破对“迷信”的迷信,对“迷信”作出具体的实事求是的分析。第一,不能把一切用“科学”这一认识和解释事物的手段(而不是全部手段)未能“解释”甚至不能“解释”的事物都判为“迷信”;第二,我们反对“迷信”的前提,是预设、“规定”了“迷信”都是麻痹人的思想意识、消解人的积极意志,使人走向愚昧、走向沉沦的精神现象,因而必须反对;而妈祖信仰和妈祖文化不是这样,而且是恰恰相反。试看历代王朝对妈祖褒封的原因,试看历代进行的中外海路政治交往、文化交流、航海贸易、海外移民的历史悠久的大规模海洋活动实践,试看天下妈祖信众崇美向善、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生活质量,显然不能把妈祖文化以“迷信”视之。

      妈祖信仰表现的是大仁大爱、大慈大悲、逢凶化吉、知恩图报、和谐平安的人生追求与社会礼仪,上有渊源,下有基础,传承有自的民俗文化。近千年来所流传的关于妈祖的传说,都是她有求必应、闻声救难、扬善惩恶、驱凶化吉的故事,从而获得亿万大众的崇拜。

      为此,必须解放思想,打破近百年来对西方科学奉若神明、对本土传统斥为“封建迷信”的迷信。在强调建设强盛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人们需要这样的妈祖的道德与精神;在促进海峡两岸和谐和平合作发展的今天,人们需要这样的妈祖文化精神财富。

      2. 保护妈祖文化遗产,保护妈祖文化传统的“原生态”传承。

      千年以来,以妈祖信仰为核心的妈祖文化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

      一是妈祖庙宇与庙会。庙宇是庙会的所在,庙会是信仰文化的集聚传承中心。湄洲妈祖祖庙祭典,悠久历史,影响深远,早已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以保护。2009年9月30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经审议表决,决定将妈祖信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表明,妈祖文化已经成为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名监督保护的世界文化遗产。因此,对其保护的责任与保护程度将会进一步加大。

      湄洲祖庙祭祀大典自清代编入国家祀典,与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祭典、山东省曲阜市祭孔大典并列为“中华三大祭典”。妈祖祭祀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国家祭祀渊源。自宋代成为国家神灵之后,历代帝王不仅对妈祖频频褒封,还由朝廷颁布谕祭。元代曾三次派朝臣代表皇帝到湄洲致祭。明永乐则在南京天妃宫举行御祭,由太常寺卿主持,并配备乐舞。清康熙统一台湾后,又屡次派朝臣诣湄洲致祭,清雍正复诏普天下行三跪九叩礼。

      目前《湄洲祖庙祭典》是1994年参照历史资料和民俗祭仪制定的,每年妈祖诞生之日(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和羽化升天日(农历九月初九)在湄洲祖庙广场或新殿天后广场举行。其主要仪程是:1、擂鼓鸣炮; 2、仪仗、仪卫队就位,乐生、舞生就位; 3、主祭人、陪祭人就位; 4、迎神上香; 5、奠帛; 6、诵读祝文; 7、跪拜叩首; 8、行初献之礼、奏《和平之乐》; 9、行亚献之礼、奏《海平之乐》; 10、行终献之礼、奏《咸平之乐》; 11、焚祝文、焚帛; 12、三跪九叩; 13、送神、礼成。妈祖祭祀大典的乐舞表演,围绕三献为中心,分《迎神》、《初献》、《亚献》、《终献》、《送神》五个乐章。《三献》乐称《海平》、《和平》、《咸平》,由男女歌生合唱。舞备八佾,由男女舞生各三十二名组成,分别秉羽和执龠,本是古代最高规格的文舞,近年已进行了艺术加工,据说“目的是以期庄严的祭礼与艺术观赏结合”。但如此的“祭祀大典”是否“本应如此”,尚需检验。

      除了妈祖庙宇和祭祀仪式之外,妈祖文化遗产还包括众多的宫庙建筑、碑刻、工艺精美的各种供奉祭品、绘画等古迹文物,以及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与民情风俗。这些文化遗产,上可溯至宋元时期,下已流传到当今时代,内容涉及到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移民、华侨、港口、民俗、宗教、科技、艺术等各个方面。总体上,妈祖文化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民俗宗教文物及相关民俗生活,有妈祖庙、妈祖祭奠仪礼、祭具、妈祖庙会等民俗活动;妈祖服、妈祖发髻等民俗事象;妈祖文物博物馆;妈祖工艺精品;妈祖饮食等。二是航海科技与海洋贸易,有航模、星图、海商会馆遗迹等。三是文学艺术与金石工艺,如楹联、碑刻、文学作品、戏曲(包括庙宇戏台、剧目、演出)、影像、建筑绘画、志书、壁画等。

      历代妈祖信仰场所聚积了相当丰富的有形文化,构成中华文化遗产的宝贵资源。如环渤海地区庙岛显应宫里的北宋铜身妈祖像,此尊妈祖像通高140厘米,宽90厘米,重约430千克。为拥圭坐姿像,面部丰腴,体态清秀,神情娴雅威仪。服饰较简素,外饰云衣,主衣为博袖女装礼服,腰束官带,中饰绅黻,衣褶自然飘逸。其造型风格与宋代绘画中的侍女人物或石刻造像极相似。铸造于宣和七年(1125年),距今880多年,是目前存世的唯一一尊宋代妈祖造像,作为主神供奉于长岛显应宫寿身殿内,是显应宫的镇宫之宝,当年由闽籍南日岛船民将其从福建移入庙内的。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妈祖受封为“顺济夫人”,本尊妈祖像就是顺济夫人的形像。该铜像于1992年10月,经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专家组鉴定,确定为北宋国家级文物,其对于妈祖史学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此外还有安放在显应宫寿身殿东暖阁内的北宋铜镜,铜镜镜高146厘米,宽76.3厘米,厚1.3厘米,其同样铸造于宣和七年(1125年),由福建南日岛船民移至庙内。1992年10月,经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专家组鉴定,确定为北宋国家级文物。

      古代有一种航海习俗,即在新船下水出航时,必须同时制作一只船模供奉在妈祖庙内,这样妈祖就会时刻关心此船的安全。所以许多妈祖庙内便留下了大量的古代船模。如庙岛显应宫里的古船模最多时达350余只,包括福船、沙船和民族英雄邓世昌供奉的“威远号”军舰模型,这些船模成为研究我国古代造船历史的重要资料。

      建于元末明初的北运河畔天津丁字沽 “娘娘庙”,当年十分繁华和兴盛,该庙民国年间已废圮,现仅存西配殿(即早年天妃庙的观音堂),近年其北山墙内墙皮脱落,现出一幅近70平方米绘有观音和韦驮及其他佛教故事组成的精美古壁画,据当地老者回忆,这座庙的正殿中央供奉的是天后娘娘,两旁是子孙娘娘娘和瘢疹娘娘,而西配殿供奉的是观音菩萨及其他一些佛像,这对研究当时此地的民俗和信仰有很大的文物价值。

      与妈祖相关的有形文物还有天津天后宫收藏的清嘉庆皇帝亲赐“天津天后宫天上圣母之宝印”的铜印;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的清代百米彩绘长卷《清人天津天后宫过会图》;以及锦州天后宫内的二十四孝壁画和嘉庆年间的铜钟等等。

      不少妈祖庙中,立有历代碑记,记述了一些重大的航海事迹,为航海史的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文字史料。

      环渤海地区妈祖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很多,如各地世代相传的民谚俗语,“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卫”(天津天后宫),“分灵显应宫,乞火孝廉船”(庙岛显应宫),“先有大庙,后有烟台”(烟台天后宫)等;还有关于妈祖的民间传说浩如烟海,如“娘娘赐灯”、“娘娘灵光”、“娘娘灵迹”等。

      这一地区因妈祖信仰而衍生的民俗文化也是传承广泛,各具特色,如渔民送船还愿的习俗以及各地的庙会、渔灯节等妈祖信仰活动。其中的天津皇会更是由专事天后祝寿而兴起的集民间舞蹈、杂技、音乐等于一体的民间艺术,演习至今,久盛不衰。从这一点来看,妈祖信仰产生了盛大的妈祖庙会,妈祖庙会又有力地促进了民间艺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活跃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因为较大的妈祖庙都建有戏台,妈祖庙会促进了民间戏曲的发展,为其提供了表演的舞台。如天津天后宫娘娘庙会,曾产生了不少戏曲名作——《洛阳桥》、《胖姑学舌》、《长亭》等,也为不少名角提供了献艺的机会——评剧皇后白玉霜,著名京剧名角谭鑫培、龚云甫、李世芳、张君秋等都曾在娘娘会上表演过。举行相关的妈祖祭典活动,往往也伴随戏剧歌舞、百戏杂耍等众多民间文化娱乐活动,因此祭祀妈祖与歌舞戏剧娱乐活动得以相互渗透和发展。1994年天津歌舞剧院还曾演出过大型舞乐《妈祖》,通过妈祖形象的塑造,弘扬了优秀民族文化,歌颂了中华传统美德,净化了人们的心灵。

      保护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保护的原因是珍惜、爱护、敬畏,保护的目的是传承。妈祖文化遗产主要不是文物,而是不但至今生生不息,而且需要大力弘扬的活态文化的民俗生活本身的传承,因此对她的保护是为了传承。

      3. 丰富妈祖文化的传承载体,拓展妈祖文化在社会各个层面的发展空间。

      妈祖文化既是民俗文化,其发生、发展的历史就是其民俗化的历史,生活化的历史;也就是说,妈祖文化原本就是渗透在民俗信仰里、民俗生活中的,她的民俗功能最早是“护佑”航海人们的安全,进而是所有海上作业人们的平安、收获、幸福,进而还能驱虫、抗旱、除病、禳灾,进而又“管”起了人们的婚丧嫁娶、生儿育女、升学升官、生意发财,变得几乎无所不能。[1]我国近代之后的社会思潮是反传统、学西方,五四之后兴起“新文化”,破除迷信,提倡科学,直至“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立四新,近三十年来又开始大规模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传统文化在民间层面上大大失缺了其赖以存续的民俗生活基础。但无论如何,祛凶迎祥、祈求平安幸福,是人类普遍的精神心理诉求,社会再现代化,也不会导致人类的心理活动被完全“科学化”。因此,充分挖掘、开发妈祖信仰呈现在民俗生活尤其是衣食住行中的已有和应有内涵,应是大有作为的。比如马来西亚雪隆海南会馆就推出了“天后面”与信众结缘。“天后面”的佐料有香菇、红萝卜、包菜、紫菜、豆包、松子等,以素取代原有荤的佐料。“天后面”的菜式色彩艳丽,搭配和谐,里面的配菜都有讲究:紫菜,有紫气东来之意,象征富贵;香菇象征团圆;翠绿的包菜和鲜黄的豆包象征健康;小巧的松子象征平安吉祥。据说吃了“天后面”,妈祖就会保佑信徒平安长寿。类似的例子当有不少,类似的做法可以借鉴。只有妈祖文化深入民间、渗透民俗了,妈祖文化的发展才会有了最普遍、最广泛、最有活力的根基。

      妈祖文化在各地的历史传承积淀,是今天的妈祖文化在各地重新恢复、复兴的民俗基础。对原有的妈祖文化历史遗迹遗产的挖掘、验证,找到其“根”,修复甚至重建,显然比新造一个新的神像、建一个新的庙宇、修一个新的院落更可信、可敬,更有“神性”、吸引力。人们对假“古董”早已深恶痛绝,对假“民俗”早已喊打。[2] 就妈祖文化作为民俗文化而言,它不同于时髦文化,时髦文化可以是一阵风,“各领风骚三五天”,民俗文化,尤其是民俗信仰文化,是越“老”越好,越有根基、越有“来历”越好,含金量越高。

      审视海峡两岸妈祖文化及其文化市场的运作,我们可得如下认识:

      (一)作为民俗文化,必须有普遍的信众基础。仅台湾岛内就有妈祖庙2000多间,信众1400万之多。大陆沿海由于经历了几十年的妈祖文化销歇时期,尤其是快速的城市化、工业化给沿海人们的生活方式所造成的转变,妈祖文化仅仅靠民间的自觉自发,已经消减了广泛的信众基础,因而政府的主导、主办和促发,也许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但可殊途同归的过程;但政府本不应该、因而不能长期作为有经济获利行为的活动的主角,更遑论文化产业。

      (二)作为信仰文化,必须有虔诚的敬仰敬畏之心。如前所述,台湾妈祖信众往往几天几夜的长途跋涉、为了一点点香灰的奉若神灵,没有虔诚、笃信之心、甚至狂热的感情投入,是不会收到多少香火钱的,其文化的市场含金量,必然会大大贬值的。大陆上一个不大的省级电视台搞出几个小小的“超级女声”,于是乎就有了数以百万计的“fans”和数以千万计的着迷受众,若不是由衷的着迷,就很难解释。

      (三)台湾妈祖文化的发展运营,并不是像对一般性的文化产业、文化产品和文化市场那样进行商业化操作和“炒作”,而是把它的经济、产业特性放置在“非营利”的“公共慈善事业”上。妈祖的信众是忠诚的、虔诚的信仰的奴隶,不以其信仰为赚钱、盈利的砝码,但这不等于不需要赚钱、不可以赚钱。就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的发展来说,首先应该是打动心灵的东西,恐怕越是一心想着赚钱,“铜臭气”十足,民众越是不会买账。这是文化消费的一个定律和法则。

      以台湾北港朝天宫庙会与山东庙岛显应宫庙会两者的案例比较言之,其区别在于,前者是基于民间信众心理诉求而延续传统的自发自觉的、内在的本能的文化呈现,后者是政府基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目的而对民间文化的传统资源元素加以包装组合的文化“表演”;前者的参与主体是这一民俗文化的信众主人,后者的参与主体则更多是这一民俗文化的观光看客;在前者所形成的文化产业链及其“市场”中,产品的“定价”与“消费”取决于信众主观的心理需求,后者的产品的“定价”与“消费”则取决于游客客观的商品价值判断。因而两者在文化性质、文化面貌、文化效应、产业效益上呈现出明显的不能忽视的不同。而在当下,政府主导对于大陆沿海地区的妈祖文化产业来说,无疑是与海峡对岸妈祖文化产业相互对接的必经“启动”阶段,但“启动”之后,只有政府角色淡出,经过与民间需求和民间运营的双向互动互融阶段的“转换”,才会使妈祖文化产业以民间文化本生本色的本性和形态,与海峡对岸以及海外华侨社会的妈祖文化形成真正的“共同市场”,实现殊途而同归的繁荣。

      4. 建构海峡两岸民间妈祖文化共同体网络,形成两岸妈祖文化交流发展的内在机制。

      我们认为,建构两岸民间妈祖文化共同体,通过这种两岸共同体主动、能动地对这种“民间对民间”的文化交流在规模上加以促进和扩展,在功能上加以升华和多元化,在未来走向上加以规划和设计,是一个亟待研究、构划和解决的课题。早在1998年初,世界各地的妈祖信众代表就提出应成立“世界妈祖信众联谊会”,以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牵头筹备。2002年9月,“世界妈祖信众联谊会”改为“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2004年6月获国家民政部批准,2004年10月“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在湄州妈祖祖庙正式成立,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任会长,有海内外175家妈祖文化机构申请入会,其中57家来自台湾地区。现在已发展协会会员达268个。[3] 该协会“以促进交流为目的,以繁荣学术为载体,以开展活动为主线,以充实提高为主题,积极深入地推动妈祖文化的遗产保护、资源整合、学术研究、联谊交流、慈善活动、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为海内外妈祖文化机构和人员开展学术研究、进行联谊交流、弘扬妈祖文化、增进理解共识提供了重要平台。”[4] 该协会的成立无疑意义重大,对妈祖文化的发展、两岸交流、海内外联谊起到了重要的核心的作用,但就海峡两岸乃至中外妈祖文化交流与发展的民众民俗基础而言,这还不是两岸民间妈祖文化共同体,仅有“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这一高端层面还不够,还需要有众多的民间的基础层面,以更多地利用已有交流通道,不断开辟新的多层次、多元化、更为便利便捷的交流通道,同时在两岸民间妈祖文化发展、交流过程中让更多的民间百姓能够参与其中,而且能够成为发展、交流的主体、主力,从而促进海峡两岸妈祖文化交流的多功能、可持续的良性发展。文/曲金良

      注释:

      [1] 这方面的研究有不少。其中张珣《丛妈祖的救难叙述看妈祖信仰的变迁》(载林美容、张珣、蔡相辉主编:《妈祖信仰的发展与变迁:妈祖信仰与现代社会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宗教学会、财团法人北港朝天宫,2003)考察的内容有:“从海上救难到定居陆地”,可“抵挡番害”、“避战乱兵难”、“击退匪徒”、“驱除虫害”、“旱灾祈雨”、“治平山洪”、“祛除瘟疫”;“免除地震灾难”;“抵御环境污染”等等。

      [2] 如杨萍:《再论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层次、措施及模式》,《经济问题探索》2004(5);羡渔:《有些民俗旅游变"味"了》,《中国人口报》2005-06-23;陈勤建:《文化旅游:摒除伪民俗,开掘真民俗》,《民俗研究》2002(2);左小庆:《民俗专家:别让假民俗乱了真》,《衢州日报》2004-05-08;唐凡茗:《旅游开发对民俗文化影响的预测与调控》,《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钟声宏:《民俗文化环境保护与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广西民族研究》2000(1);闫喜琴:《论民俗旅游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污染"与防治》,《贵州民族研究》2006(1);等。

      [3] 中新社莆田2004年10月31日电。

      [4] 新华网·妈祖在线2005-04-23。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