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史>官廉家风清——梳理莆阳清官事迹

    官廉家风清——梳理莆阳清官事迹

      梳理莆阳清官事迹发现,大凡清官多有一个清正的家风,演绎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贫不改志  拒礼保廉

      北宋仙游县人蔡高,字君山,为名臣蔡襄之弟,景 元年(1034)考中进士,授任长溪(今福建霞浦)县尉,掌管捕盗、治安事务。他忠于职守,同情人民疾苦,敏于侦缉,破案如神。后升任开封府太康县(今属河南)主簿。虽年轻位低,却不畏权势,处事有方,为开封府尹吴遵路所喜爱,视为能吏。他当官莅事,公廉无私,大事小事,莫不尽心。

      康定二年(1041)六月,蔡高不幸因感疾卒于官,年仅二十八岁,遗下妻程氏和皆年幼的一男二女。县人哀其贫,以钱二百千(贯)助其治丧。程氏泣曰:“吾家素以廉为吏,不可以此污(玷污名声)吾夫。”拒而不受。名臣欧阳修为蔡高作墓志铭,称颂其“能以惠爱其县人,而以廉化(感化)其妻妾”云。

      无独有偶,在此前七八年的莆田,亦有一少女维护家父清廉名节的佳话。宋明道二年(1033)四月,兴化军知军曹修古莅任刚一年,不幸疾病暴作,卒于官所。曹知军系建安(今福建建瓯)人,进士起家,历官殿中侍御史、刑部员外郎知杂司事等职,因言事触犯临朝皇太后,贬官出知兴化军。

      曹知军所至,以直气闻名,居家仰禄自足,有余则推助他人。死时妻驽益贫,以至无法奉丧归乡。兴化军吏民思之,争相凑钱三十万缗,欲资助治丧。遂拜祭堂下,告白所请。家人未及答应,其女哭曰:“我先君居朝为闻人(有名望的人),以清节自立,不幸卒于贬所。今临财苟得,尚何面目旦夕哭帷中?请速持归,无为先人累(牵累)也!”。众人闻之,愧叹而去。曹女时年仅十六岁。

      名臣蔡襄特为之作传,记其始末,表彰曹女深明道理,孝行节义,传承清正家风。明周瑛、黄仲昭《兴化府志·曹修古传》亦加评论曰:“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若修古,可谓行于妻、子矣。况颠沛之际,而取予不苟犹如此,况平日耶?其教深矣!”称赞曹知军居官清廉正直,不妄索取,以身行道,对家人教养深刻。

      程氏、曹女二女辈,在家庭遭遇变故的极度悲苦之际,贫不改志,拒收礼钱,维护已故家长名节。其言何其清纯,其举何其悲壮!时隔千年,仍如雷贯耳,震撼人心,发人深思。

      官清如水 清风世传

      程、曹二女所言,并不算什么高论,而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既是对故去家长平生清廉志节的深切敬重,亦是表达后人传承家教,弘扬清风的坚定决心。窃以为,两事相继发生在同一个时代,绝非巧合,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作为文明古国,中国历朝倡行德治。士族精英以立德、立言、立业,为人生价值取向。讲道义,重名节,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清正廉洁,视为居官之本份。纵然贪腐行为不绝于世,然而,清廉之风始终是社会的方向标,为众多士大夫精英们所信奉和推扬。这在宋代表现尤为突出。

      南宋名臣、仙游人王迈,字贯之,嘉定进士,历任多地通判、邵武军知军等职。居官清明廉洁,刚直敢谏,倡导“存心以公,律己以廉,抚民以仁,莅事以勤。”尝曰:“唯士之廉,犹女之洁(贞洁)。苟一毫之玷污,为终身之玷缺。毋谓暗室,昭昭四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汝不自爱,心之神明,其可欺?黄金五六驼,胡椒八百斛,生不足为荣,千年载之后有余戳。彼美君子,一鹤一琴,望之凛然,清风古今。”强调名节重于财宝,倡导清廉为美的荣辱观,和洁身自爱的自律精神。

      南宋秘书郎许巽,仙游人,乾道进士。居官一贯清俭,人号“耐贫翁”。出知滁州(今属安徽)时,监司及邻郡有“互送”之例,每月不下三百余缗,许巽视之为非法所得,尽归公库。胥吏畏服,不敢受礼。许巽尝言:“居官之要,清字作根本。鹑衣 食(喻生活简约),便了一生,何暇为子孙计(打算)?”批判为子孙聚财的畸型心理。

      这些士族精英,不但自己居官清廉,同时十分注意家风清正。北宋莆田籍秘书郎、福州左司理方峻,后请老分司南京。将其居所匾曰“植德堂”。凿井时涌出清冽泉水,祷曰:“愿子孙居官清白如水。”衷心祈求子孙传承居官清白之风。其子孙后来亦果然居官多廉贫,不负方公“官清如水”的心愿。

      从史志记载着,士族精英们不仅有传承清风的良好愿望,而且身体力行,十分重视言传身教,以保持家族的清廉之风。北宋仙游人傅伫,重和进士出身,官终南剑州(今福建南平)通判。志称其“仕官三十年,先畴无所增益”。病危时犹不忘告诫诸子曰:“吾平生无愧俯仰。殁后,汝曹居官主清,以能用吾言,虽贫贱犹为有德君子耳!”宋代莆田县人黄颖,历任青溪(今福建安溪)县尉、长泰知县,有民声,卒于官。临终,嘱其子黄公坦曰:“吾宁 (葬)道侧,不愿受人赙(赠送财物助人治丧)。汝其(将)遵吾命乎?”死后,士民争送金钱、布帛资助治丧,黄公坦信守父言,“一无所受”。有人哭以诗曰:“谁能抱清节,死亦照人寒?白发古君子,青衿旧长官,奉钱还药尽,旅榇到家难。若葬路旁上,自然神物安。”公坦后擢进士第,官承议郎。

      有趣的是,曹女拒礼保廉之事,在130多年之后的南宋,又一次重演。咸淳二年(1265),浙江奉化人汪元春,字景新,出任兴化知军。他不携带妻妾之官,拒收“常例钱”,并禁止其官属收受。每食,蔬一样、饭一碗,事至立决。来知甫二月卒。士民聚金助其归丧路费。其弟与子恐污元春名节,泣辞不受。于是,民众用这笔钱刊刻其祭柬、哀词、杂着,名《遗爱录》,寄托对清廉太守的爱载之情。

      上述事例表明,正身治家,居官清廉,珍重名节,家传清风,正是有宋一代士族精英悉心遵循的人生轨迹。是蔡高、曹修古、汪元春居官清廉的风德,育化了程氏、曹女、汪氏家人拒礼保廉的义举。恰如欧阳修所言“以廉化其妻妾”,周瑛、黄仲昭所论“(道)行于妻、子矣。”

      官廉家风清。居官者的正身重范,苦心教育,必然造就清正的家风,其潜移默化作用是不可低诂的。程氏、曹女及汪氏家人的高尚行为,绝非偶发的个案,乃是宋代社会风气的必然产物和典范表现。南宋儒生李俊甫《莆阳比事》以“清白相传”为题,记载林孝渊一家居官清廉之风。林孝渊,字全一,擢崇宁进士第。任泉州通判时,按舶货吏(港口监货官)循例归(馈送)龙脑(一种香料)一盒。孝渊厉声曰:“公则官物,私则商货,何例之有!”返舶库纳之。其弟孝泽,居所至以廉平称。守临漳(今漳州),一夕视事竟,有持烛送至 内(居室门内)者。孝泽曰:“此官烛也,何可用之私室!”亟命挥去。秘书丞、南宋着名诗人杨万里作墓铭称颂他“清风肃而冰之玉之式(模范,楷模)”,称颂居官清正严肃,如水似玉,堪为模式。其子林 尤清介。有过客题其墓云:“青紫纷纷总是官,有谁姓字落寰间?羡君清劲如松柏,千古风声凛岁寒。”《闽书·林 传》称,林 居官敏公清惠,刚方廉介。出任泉州太守时,以清德律贪,“莆泉密迩(靠近),亲故莫敢干(干请,请 )者”。

      《莆阳比事》又载,仙游人许稹,景 进士,历都官郎中、通判德州(今属山东),仁宗朝,推举天下廉吏凡四十九人,许稹居其一。上文提及的“耐贫翁”秘书郎许巽,正是其子。居官清俭,拒收例钱,胥吏畏服。有人以白金馈吏,吏亦不敢受,曰:“秘书郎知之,措身何地!”意为无地自容。

      这种良好风气,在有明一代莆阳士族精英身上,亦得到了延续和发扬。这正是:公廉传家政,清风沁人心。□阮其山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