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艺术>以木兰溪为符号——记著名兄弟画家陈彧凡和陈彧君

    以木兰溪为符号——记著名兄弟画家陈彧凡和陈彧君

      阳春三月,无论莆田抑或杭州,都已是莺啼暖树,花开溪畔。柏林却是另一番天地,冷风刺骨,寒气袭人。一对同胞兄弟艺术家携着家眷步履匆匆,意欲购衣御寒。说来不无蹊跷,堂堂西欧经济大国之首都,夜幕初垂的街头却行人寥寥,也许这是当地人的生活习惯使然。

      这对兄弟正是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园头村人,哥哥陈彧凡,弟弟陈彧君。他们俩是应德国一家画廊的邀请,来柏林举办题为《木兰溪·不居》当代艺术双人展的。

      陈彧君1976年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身为中学校长的父亲从小看出他的绘画天赋,初考刚过,就连夜送去仙游,师从仙游职高郑德龙、高国清两位美术老师,接受素描、色彩等方面的艺术启蒙。初中三载,又得益于有莆田才子之称的王琛、林俊宜老师的点拨。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加“莆田市少年杯美术竞赛”,摘得桂冠,这更加坚定了他学艺的决心。在莆田四中读高中阶段,他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画室学习专业技能和知识,同时积极参与校外美术交流活动,由此打下了较为扎实的造型基础。

      此时他的目标是进厦门大学。高三下学期赴厦大美术系培训。厦大艺术系一位资深执教老师对彧君的评价是:“我带过那么多的学生,没有一个像陈彧君这么全面。”可是那年意外考场失利,未能达愿。这反而给了他更大的心气,他把自己的下一个目标锁定在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直属于文化部,是中国最知名的两所美术院校之一,另一所是中央美术学院。前者在杭州,后者在北京。当时,国美的每个专业都是全国只招10名左右,考上的难度可想而知。在杭培训期间,陈 君辗转于多个专修班求学,为的是结识可以切磋“武艺”的高手。考之前他给家中写了一封信,表示三年之内不考进中国美术学院决不回家。

      一年过后,当陈彧君走出中国美院复试教室大门那刻,他心里很清楚,自己离这所高等艺术学府不远了——主考官已经明确表达了对其专业的肯定,只要顺利过文化测试关即可。果然,成绩揭晓:素描、色彩及创作,均获得最高分。他终于以专业和文化双优的第一名成绩被录取了,成为国美几十年里迎来的第三位莆籍学子,一时在莆田艺术界引起不小的轰动。原定三年的奋斗目标,缩短为一年就圆了梦。

      陈彧君在国美接受了极为严格的专业训练。在校期间,其作品就被选送中国美术馆参展。毕业前夕他随导师进京,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做毕业汇报展,得到包括艺术大师吴冠中先生在内的京城艺术大家的赞赏,这又一次给了即将步入社会的年轻学子莫大的鼓励。1999年,陈 君以文化部优秀毕业生资格被特批留校任教,并接受央视二套“美术星光”栏目采访播映。“春风得意马蹄疾”,他开始职业创作,掀开了绚丽的人生画卷。

      美院毕业不久,陈彧君的油画《守望》便在上海市青年美术大展中捧奖。他的作品也赫然登上了上海报端。近年来陈彧君的创作日臻成熟,已然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圈内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受到专业艺评家的深度关注。其作品频繁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及博览会,并为国内外顶级收藏家所收藏。2011年,收藏了他三幅巨画的前瑞士驻华大使获悉他到欧洲,盛情邀其到苏黎世家庭庄园做客。

      哥哥陈彧凡的道路则更为曲折。上世纪80年代初,画画也能考大学,这件新鲜事对于从小就梦想当画家的他来说无疑是个福音。在王琛老师的激励下,步入不惑之年的陈 凡毅然决定由理工转科美术。当时艺术系归文科招生,因此他面临文化与专业双重考试的压力。历经废寝忘食的艰苦努力,专业终于上线了,人却病倒了,无法参加文化高考。但他矢志不移,后来终于考取了福建师大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

      陈彧凡从福建师大毕业后曾在莆田学院试教一年,因办不出“改配”手续而下海去了杭州,被杭州市作为人才引进,任教于杭七中美术分校。他的专业教学和管理能力誉满校园,油画作品入选浙江省美展。这时他萌发深造念头。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跻身于中国美院综合艺术系研究生班之列。陈 凡的新颖技法在研究生“毕业创作展览”上独树一帜,赢得系主任和校内外艺术家的充分肯定,嗣后旅居加拿大的校友邀他携带作品赴多伦多大学参展。从此,陈 凡才正式步入职业艺术家生涯。

      这几年,陈彧凡的知名度也在不断攀升。他的作品分赴美国军械库艺术博览会、香港国际艺术博览会、英国国际艺术博览会、韩国光洲国际双年展,以及德国、荷兰、比利时、印尼、新加坡等国际大展。有道是“内行看门道”,国内外着名美术馆和收藏家将他的画视为中国当代艺术佳作。

      2009年,陈彧凡、陈彧君兄弟俩在杭州联合开设了工作室。他俩既联袂创作,又拥有各自品牌,分别与北京画廊签约,成为签约艺术家,每隔一年在北京举办一次个展和一次双人展。1999年北京举办全国当代艺术大展,兄弟俩的作品双双入选,并以“70后”优秀青年艺术家的身份载入《中国美术三十年》美术史册。

      如今,陈彧凡、陈彧君两兄弟经常奔波于北京、上海、南京、成都、重庆、港台和欧洲各国。在杭州,创作、办展、着书立说,以及接待评论家、经纪人、策展人和收藏家,忙得不亦乐乎。去年底,德国一位副总理到北京,在德国办画廊的友人电邀他们到京合影留念,他们实在无暇顾及。

      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记者在北京画展现场采访却无法回避。去年上半年,两家电视台先后对他们作了专题报道。为了赶制德国莱比锡展品,陈彧凡去年农历正月初四才返莆过大年。春节假日刚过,陈 君就赶回中国美院监考,原想两天后即回乡过已“缺席”了多年的元宵节,可到了杭州便身不由己,又接到国际最大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尤仑斯夫妇助手电告,尤伦斯夫妇日内将登门造访,只好又一次打消了回家过元宵的念头。

      新年伊始,深圳某机构大型展览策展人步入兄弟俩千余平方米的工作室,顿觉心旷神怡。陈彧凡先领他到自己茶室喝茶,对方来了灵感,立即建议,今年先把你这个茶室摆设运到深圳参展。接着,陈彧凡又领他去弟弟的茶室,对方一看,毫不犹豫地说:“我派辆大卡车,将两个茶室里的东西一起搬过去展出。”真是难以想象,艺术家的茶室摆设也那么有魅力!

      陈彧凡、陈彧君合作的《木兰溪》一书,于2012年由中国美院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国。着作以家乡的符号“木兰溪”命名,以典型纪实与意识流动相结合的艺术为载体,以“文化绿洲”园头村为背景,以家族发展史为脉络,在怀旧与现代之间探求美学支点。全书通过6位着名艺术评论家真知灼见的述评,把母亲河“木兰溪”引入当代艺术语境,使其为绘画艺术圈内所熟知。

      提起木兰溪心的“岛村”园头,兄弟俩每每难抑兴奋之情,这是生养他们的地方呀!虽然没有杭州那些现代生活设施,但兄弟俩一有空就往回跑。一则家乡有着取之不尽的创作元素在吸引着他们,二则兄弟俩也希望能利用自己的创意优势,为逐年变化的家乡的进一步发展尽点力。

      随着上市企业“利农集团”在园头原有开阔的溪滩上建成无土栽培蔬菜基地,“全国第一批农村规划示范村”和“莆田市幸福家园试点村”落地园头,陈彧凡、陈彧君兄弟俩有了新的思路——在家乡再建一个工作室,把国内外从事艺术和青睐艺术的高层次的人吸引过来,让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园头散发出艺术的芳香。

      柏林夜晚街头的凛冽寒风,让人分外眷恋出发之前江南的温暖。《木兰溪·不居》向世界展示的是两位中国才俊对艺术锲而不舍的追求,也艺术地表达了一种穿越历史时空的辽远意象。他们人在旅途,心系故乡……□曾少敏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