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人物>黄玉水的“面食人生”

    黄玉水的“面食人生”

    点击查看原图  

    图为黄玉水在园庄面食大赛中制作油条。

      近日,记者来到“中国面点师之乡”园庄镇,感受“面包换来砖头,油条换来钢筋、面粉换来水泥”的面食产业。恰值高级面点师黄玉水回老家休年假,记者遂与黄玉水聊起了他的面食人生。

      黄玉水 1970 年出生于园庄镇塔兜村,从父辈开始,家里就从事糕饼、面点的小本生意。初中毕业后,他选择了面食糕点这门手艺,开始在仙游上糕饼培训班。“当时培训班的学费是 100 元,相当于半年的伙食费,为了学艺,狠狠心就报了。”

      黄玉水回忆着学习面食手艺的日子。

      上世纪90 年代始,婚后的黄玉水带着妻子外出做起了面食生意。

      1990 年 ,他们在惠安开 了 早 餐店,打拼 3 年后,转战上海 ,开了一 家煎包店。随后又在南安、泉州罗西做起了油炸食品等,2001 年到福州永泰做起了面食包点。

      多年的四处打拼,黄玉水说,这是市场经验累积的过程。每到一个地方,他最先做的就是市场观察,吃一吃当地的特色小吃,把握一下 当 地 的 口 味 需 求 。

      “福州的油条一般炸得比较硬,惠安的馒头也做得不够酥软。”黄玉水说,带着在仙游所学的面食包点手艺,做出来的油条更为酥脆。从到福州第一天试炸 15公斤油条,到后来周边居民固定购买、商户批发,黄玉水每天制作近40 公斤油条成了抢手货。

      带着面食手艺走市场的黄玉水,也因为面食包点而改变了命运。

      2010 年,黄玉水被中央某机关后勤部门选中,到北京当了一个月的面点师傅,2011 年下半年被聘任为长期技术顾问。

      “北京的面食包点口味偏淡,北京馒头发酵得比较粗糙,不够弹性,不够细腻。”黄玉水说,到了北京,结合南方以甜为主的面食特点,在馒头发酵过程中加入适量白糖,改良后的馒头变得香滑可口。

      如今,在北京近两年的时间里,黄玉水前后带出了 8 个学徒。回乡探亲的黄玉水也带回了北方的手艺。休假期间,他亲自下厨,为孩子做了北方特色的驴打滚、烙饼、煎饺。“这是将北方的味道带 回家。”他说。

      程志英 陈慧贞 赵铁新 文/图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