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化>传统祭祀与妈祖文化

    传统祭祀与妈祖文化

      □林劲松

      拙作《上黄竿妈祖信仰模式》说:“学妈祖,见行动,这是最重要的一条,宋代莆田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人红,红一点;一村红,红一片;村村红,红满天。妈祖信仰的整个发展变化过程正是这样进行着,由近到远,逐步发展。初开始,由个别几个地方传承妈祖的优秀品质,以后成为了临近里、村学习的榜样;再下去则成为了兴化军三县的榜样。就这样,130多年以后,连当朝天子宋徽宗也被妈祖精神所感动,让妈祖得到了第一个庙号。早在公元前5世纪,老子就指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意义。到了公元10世纪,历史文化名村的人们竟然懂得运用老子思想,去进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最终让妈祖精神在莆田城乡到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士农工商四民,全面发展,名列福建甚至全国前列。这不能不说是历史奇迹。”(莆田文化网2020-6-26,2021-10-16读者45444人次)

      这里说的是立祠纪念。《道德经》五十四章说:“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 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 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 天下然哉?以此。”在这里,东方哲学不是肯定一切,也不是否定一切,而是肯定了治国理政中需要坚持的祭祀。学了《道德经》,我才知道立祠奉祀的重大意义。进之,我才知道妈祖金身进驻社的重大意义。我村是这样,其他村大多数也是这样,妈祖信仰上黄竿模式正是这样形成的。这就是说,2020-3-23在莆田文化网发表《妈祖信仰与莆田文献名邦》以后,不是任务已经完成了,而是接着要把有关应该交代的一样一样说清楚,让网友们认识和掌握这个新思维,做到“古为今用”,转为现实生产力。

      所以说妈祖文化是治国理政新思维,是因为这些都是妈祖通过学习和运用《论语》、《道德经》等得到的。例如祭祀,在中国历史上,历史悠久,有没有历史意义呢?不仅有,而且历史意义十分重大,直接关系着修身养性、治国安邦。老子的科学总结,让中国传统祭祀,更上一层楼,受到了其后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等的高度重视。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今天切不可以为那是迷信,对中国传统祭祀活动采取否定一切的态度。

      例如,根据历史记载,林藻的父亲林披(733-802)是个无鬼论即无神论者。据弘治《兴 化府志》卷之四十四《文苑》记载,他“目所一览,必记 于心。年十五,手抄六经、子、史约千余卷。二十以明经 擢第,授临汀(今福建长汀)曹椽。郡多山鬼淫祠,民厌之 苦之,著《无鬼论》。刺史樊滉奏署临汀令,以治行迁别驾; 复以御史大夫李栖筠奏,授检校太子詹事,兼苏州(今江 苏苏州市)别驾,赠睦州(今浙江建德)刺史。生子九人: 苇、藻、著、荐、晔、蕴、蒙、迈、既”。 林披于天宝十一年(752)明经及第,为官四十年。

      林披是个小天才,勤奋好学,手抄书竟然多达千余卷,而且有魄力,面对长汀淫祠害民,旗帜鲜明写《无鬼论》,提高人们政治思想认识,达到既治标又治本的目的。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来,在莆田,林披无神论思想对后人影响大。特别是公元978年莆田归宋,历史翻开新的一页,究其原因,人们对祭祀活动越来越讲究了。这是因为莆田崛起,离不开传统教育。例如妈祖林默参加这个活动,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她会积极宣传在九牧祖祠、忠烈祠和九牧墓等祭祖的重大意义,让大家都来“古为今用”,转为现实生产力。与此同时,她还会利用贤良港古码头,说一说林保吉公当年的梦想,以鼓舞斗志,誓把恢复贤良港运行为己任。这就是说,妈祖十八岁,莆田归宋,百废俱兴,鼓舞她勤奋好学,把自己的学识贡献给自己的时代;二十九岁时在湄洲屿抢救海难时为国捐躯。

      雷锋同志说:“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妈祖正是在这样,把自己有限的生命贡献给贤良港运行和经济制度的建设等。她的成长实践证明,中国传统祭祀活动,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要认真对待的。

      之所以妈祖文化后来被人异化了,是因为历史发展是错综复杂的,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当时人无不说他好。钱四娘、林从世是长乐人,他俩先后携带巨资来莆田建陂,这事情发生在庆历新政以后,所以称赞他俩便是称赞新政。木兰陂也是这样,是王安石变法的活化石。但是,到了宋朝后期,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却有人公开否定了,在莆田,李宏和十四大户丰功伟绩就有人想办法否定,弘治《兴化府志》里的《李长者传》就说明了这一点。幸好有周瑛夹注,我治史谨小慎微,才没有上当受骗。妈祖文化源于老子、孔子的治国理政思想,有人却胡编乱造历史,说妈祖十六岁得道,“会飞渡大海”等,在一部分不明真相的人们中散布不良影响,自鸣得意。这说明在那时,妈祖文化被异化也不能幸免。

      在这里值得指出,宋高宗妈祖封号“崇福夫人”、“灵惠夫人”、“灵惠昭应夫人”,体现了中国传统祭祀原则,那就是无功不受禄。在这里,宋高宗充分肯定了妈祖建功立业“四有”精神。“灵”是称赞妈祖爱祖国,爱人民,爱读书,理论联系实际;“惠”是称赞妈祖把自己的学识无私奉献给家乡的经济建设,为贤良港运行,为莆郡士农工商不断发展,做出大贡献 ;“昭”是肯定妈祖做人正派,讲光明正大,不搞阴谋诡计;“应”则是应急、应变能力强。就这样,妈祖文化主要内涵和盘托出,凡是不持偏见的人,谁都可以清楚认识到这一点。这就是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宋高宗妈祖封号所以会发挥历史性的作用,就在于他坚持了中国传统祭祀原则。这是不言而喻的。

      同样,1409年永乐皇帝妈祖封号“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也是一样,无功不受禄。至于民间有些人不听话,我行我素,那是另一回事。特别是宋朝后期,连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都有人反对,老子、孔子思想都有人公开异化,那么,妈祖文化被异化,也就一点也不值得奇怪的了。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祭祀与妈祖文化关系密切。一,为了家乡经济文化发展,青年妈祖不仅积极参加祭祀活动,而且还会宣传弘扬祖德的意义,古为今用,转为现实生产力,所以,妈祖是莆田文献名邦形成的推动和促进者;二,宋高宗和明成祖妈祖封号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祭祀原则,而且还揭示了妈祖文化主要内涵,所以,妈祖文化不仅是莆田文献名邦形成的推动和促进者,而且还是中华民族先进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