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旅游>春雨中登壶公山

    春雨中登壶公山

      清明节回仙游,当天到莆田会议报到,夜宿海源国际大酒店。次日下午才开会,想起金文亨先生曾约我写壶公山散文,正好利用半天空档,老金陪我上山,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登上向往已久的壶公山。汽车沿着盘山公路上山,春雨从苍穹飘下如缕。这山距市区仅11公里,汽车直达山巅,十分方便。途中回想小时就听前辈说的故事:有个学童愚笨之极,先生出一个“天”字叫他对。他对不出来,旁人用足踩一下,示意对“地”,他看见地上有鸡屎,便对说“鸡屎”。“天”对“鸡屎”自然成为天大的笑话。这位学童见到壶公山后,忽然“聪明花”开了,后中了状元。“看见壶公山,聪明花会开”成为莆仙一带流传的俗语。这是我小时向往壶公山的缘由,壶公山深深地烙印在幼小的心灵里。

      这座使人聪明的壶公山,屹立在莆田南北洋之上,故乡仙游的木兰溪灌溉着这两大片土地。“壶兰”成为莆仙的代名词,一座山和一条溪,象征着这块神奇的大地。木兰溪是仙游的母亲河,而壶公山是莆田的文化山,难怪理学家朱熹经莆田见到壶公山惊叹:“莆人物之盛,皆兹山之秀所钟也”。壶兰在海外乡亲心目中,也是秀丽无比,孕育一代又一代人的山和水。记得15年前,我应云里风先生的邀请到马来西亚访问,参加雪隆兴安会馆新届理事就职典礼,连夜赴马六甲,下榻兴安会馆的二楼,一楼厅里挂的匾上写:“壶兰毓秀”。三楼是天后圣母宫。访马后便去新加坡参加一个国际学术讨论会。新加坡历年都有专程到壶公山进香的团队,这是我这次上山所看到的照片。

      汽车停在山上凌云殿前的场上,殿中供奉玉皇大帝,锣鼓喧天,庙内正在演木偶戏,今天正好是温公神将生日,鞭炮声在山间缭绕,香火旺盛,来朝拜的信男信女络绎不绝。殿内对联:“位正乾元含万象;德孚坤土养群黎”。殿后有新建的佛源寺。殿前七宝塔,传说是明朝岳正大太守所建。老金邀我们到凌云殿管委会办公室坐,蔡主任热情地招待我们,品茶、吃平安面。他是莆田市玉皇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金文亨是会长,他们正在商讨今秋将在莆田举办的国际玉皇文化学术研讨会等有关事宜,为了加强海峡两岸玉皇文化学术交流,推动经济文化建设,研究会积极筹备研讨会。

      凌云殿是壶公山一大景观。唐代名僧妙应禅师创建,元延年间重建。明清屡次重修,现仍保持原来格局,存有清嘉庆年间石雕盘龙柱一对,再扩建一个葫芦池、八仙广场等。我站在管委会天台,望正殿对着的金炉峰,西邻栖云寺,东面有桃花洞,北有云霄洞。面对青山、茶园,莫非就是千亩“仙公茶”?眼下一片新建的亭子,连成一条亭廊。周围一幢幢别具一格的凌云殿旅游度假村、宾馆,可供游人住宿。

      壶公山集多处名胜古迹。旧时山有寺庙18院、36岩、白云寺、名山宫等古迹。有天池、蟹穴、虾洞、仙井、虎印石、风泽洞、桃花塔等名胜。这座名山文化积淀深厚,不仅有诸多文物古迹,而且留下历代名人诗文,唐代翁承赞诗:“井邑斜连北,蓬瀛直传东。秋告岩溜白,日出海波红”。宋刘克庄诗:“昔人方此遇神仙,曾见壶公跳入年。斫木人多山渐瘦,结庵僧去石谁眠?鸟归半岭衔斜日,樵返疏林起暮烟。独有老僧无俗事,一龛长古野云边”。宋通判刘子翚诗:“穴泉类蹄涔,幽灵隐其涯。仿佛小双螫,控御蛟龙随”。陆秀夫诗云:“松花冉冉点苍苔,屋角梧桐次第开。人倚栏杆犹未去,一双白鹤破山来”。清代郭尚生诗:“重烟隐约辨城东,日射壶公分外红。夕载相思画不得,绕漾一里荔枝风”。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被壶公山陶醉,留下名篇佳作,不胜枚举。壶公山使人聪明,乃其所蕴含的文化之功力。

      每当我进入莆田的公路上,就可望见一座山峰尖如金字塔的山,便是壶公山。这回登山,才知道此山有八面,所见不同。从城区眺望,宛如日本的富士山;从海上远眺,则顶圆如冠盖。正如明代乡贤黄仲昭所写:“山有八面,高耸千余仞,郡治正对之山。形方锐如圭首,峙立如展屏,秀特端重,盖郡之镇山也”。

      “壶公致雨”乃莆田24景之一。此次有幸雨中登山。归途中见山下如大海,陪同者说不是海,是雾海,云海,真是一大景观。壶公山是莆田文化象征,又是自然的独特景观的代表。□许怀中

    <>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