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化>莆仙方言反复问句探源

    莆仙方言反复问句探源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有一部分作品是用白话写的,或大量使用当时的口语,保留了丰富的口语资料。今莆仙方言口语与古代汉语特别是其中的白话有相同之处。通过将今莆仙方言中的反复问句与古代文献相比较,可以从一个方面揭示现代方言与古代汉语的相承关系。

      反复问句是把谓语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并列在一起作为选择项目的疑问句。莆仙方言反复问句与是非问句在形式上是一样的,如疑问句“有水无?”的意思可以是“有水吗?”也可以是“有没有水?”,要靠上下文或语境才能辨析。莆仙方言反复问句共有5大类。以下分别介绍,并与古代文献相对照。所列举的古代文献例证第2类到明代,其余各类到宋代。

      1、由句末的“未[pue11]”构成的反复问句。如:去未(去了吗/去了没有)?枇杷熟未?食未(吃了吗/吃了没有)?了未(完成了吗/完成了没有)?醒未?伊去出差回头未(他去出差回来了吗/没有)?汝给伊讲未(你跟他说了吗/没有)?水池厄(的)水满未?相对于反复问句,肯定回答一般为去掉“未”加上“了咯”,否定回答为“未(没有)。”

      古代文献中这一类反复问句最早见于西汉。主要见于佛语录和宋词元曲。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除吏指授官。

      《论衡·感类篇》:“九龄之梦,武王已得文王之年未?”九龄之梦,指文王在梦中把自己九年的寿命给武王。

      《三国志·魏书七》:“城陷,绍生执洪。……谓曰:“臧洪,……今日服未?”

      《世说新语·赏誉》:“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

      [唐]刘肃撰《大唐新语·谀佞》:“与三郎商量未?”

      [唐]蒋防作《霍小玉传》:“苏姑子作好梦未?”

      [唐]释良价撰《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药山问僧,甚处来。云湖南来。山曰,洞庭湖水满也未。云未。”否定回答也是“未”。

      宋赜藏撰《古尊宿语录》卷四十一:“赵州云:你吃了粥了也未?僧云:吃粥了也。”

      唐诗宋词的例子如:

      王维《春闺》诗:“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鲍溶《寄福州从事殷尧藩》诗:“雷令剑龙知去未,虎夷云鹤亦来无?”“未”与“无”对文,未即无。任华《寄李白》诗:“任生知有君,君也知有任生未。”周邦彦《红窗迥》词:“有个人人,生得济楚,来向耳畔,问道今朝醒未。”赵长卿《念奴娇》词:“试问夜已何其,呼童起看,月上东墙未。”吴潜《贺新郎》词:“想家山、猿愁鹤怨,问人归未?”彭子翔《千秋岁》词:“重阳来未?谁领黄花意。”洪适《生查子》词:“车马不须喧,且听三更未?”刘辰翁《梅花引》词:“酒熟未?梅开未?去年迟待重来醉。”伍梅城《摸鱼儿》词:“更细算何时,五星同会,天下太平未。”赵长卿《水龙吟》词:“想他家那里,知人憔悴,相应是、睡也未。”

      2、由句末的“未曾”构成的反复问句。“未曾”一般合音成“朆(俗写成左勿右曾)”,读轻声。如:来未曾(来了吗/来了没有)?食未曾?天光(天亮)未曾?钱使未曾?荔枝红未曾?事体做成未曾?了(完成)未曾?两个人见面未曾?相对于反复问句,肯定回答一般是把“未曾”换成“了咯”,否定回答是“未曾”。

      古代文献中这一类反复问句最早见于元代。主要见于元曲和明小说。

      [元]柯丹邱《荆钗记》第20出:“(末)状元写完家书未曾?(生)写完在此了。”

      [元]施惠《幽闺记》第39出:“昨日已遣官媒婆、院子去请状元来此宴会,安排酒肴,不知完备未曾?”

      [元]高明《蔡伯喈琵琶记》第10出:“鞍马备办了未曾?”

      [元]张国宾《相国寺公孙合汗衫》第2折:“(张孝友云)兄弟,你吃饭未曾?(邦老云)我不曾吃饭哩。”

      [元]秦简夫《晋陶母剪发待宾》第1折:“(旦云)你那五贯长钱,使了未曾?(陶云)还不曾使动。”长钱是每贯十足为100枚的钱。

      《初刻拍案惊奇·闻人生野战翠浮庵》:“如何今日才来?有下处也未曾?”

      《包公案》第39回:“今日令汝与主人上庄去也未曾?”

      《西游记》第2回:“悟空,事成了未曾?”

      古代文献中还有一种“曾……未”格式的疑问句,可以看成上述格式的变体,用来表达反复问句。这种格式最早出现于宋代,主要见于佛语录和宋词明小说。

      [宋]释普济撰《五灯会元·和安寺通禅师》:“还曾出家也未?”

      《五灯会元·平田普岸禅师》:“你还曾见我嫂也未?”

      《五灯会元·黄檗希运禅师》:“师曰:黄鹤楼崔颢题后,秀才还曾题也未?曰:未曾。”否定回答也是未曾。

      《古尊宿语录》卷46:“水潦还曾悟也未?”水潦是人名。

      唐诗宋词的例子:

      晏几道《玉楼春》词:“坐中应有赏音人,试问回肠曾断未。”无名氏《贺新郎》词:“问城郭田园,曾荒尤未。”石孝友《点绛唇》词:“八千里,锦书欲寄,新雁曾来未。”陈亮《点绛唇》词:“频凝睇,问人天际,曾见归舟未。”张辑《满江红》词:“倩谁问、九霄黄鹤,更曾来未。”

      其它的例子:

      《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动问和尚,法海禅师曾来上刹也未?那和尚道:不曾到来。”

      《初刻拍案惊奇·酒下酒赵尼媪迷花》:“ 赵尼姑看见,故意问道:只管念经完正事,竟忘了大娘曾吃饭未?巫娘子道:来得早了,实是未曾。”

      《二刻拍案惊奇·权学士权认远乡姑》:“妙通道:此邻人徐氏之女丹桂小娘子。果然生得一貌倾城,目中罕见。翰林道:曾嫁人未?”

      3、由“有……无”构成的反复问句最多。“无”读轻声。有三种形式:(1)“有+名词+无”:有水无?有邮票无?有道理无?有或无?钱借我十元,有无?(2)“有+形容词+无”:有寒无(冷吗/冷不冷)?食有饱无?有咸无?(3)“有+动词(宾语)+无”,询问动作是否已完成:有去无(去了吗/有没有去)?汝有看见伊无?有收届我厄短信无?汝有买水果无?对于反复问,肯定回答为“有”,否定回答为“无”。

      古代文献中这一类反复问句最早见于唐代。主要见于佛语录唐诗宋词。

      《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僧问,和尚违和。还有不病者也无。”

      [唐]释义玄撰《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沩山云,从上古人还有相似底也无。仰山云有。”肯定回答也是“有”。

      [五代]《祖堂集》卷13:“还有知音者也无?”

      《祖堂集》卷19:“彼中还有这个样人也无?对云有。”

      《五灯会元·天台德韶禅师》:“未审还有人证明也无?”

      《五灯会元·清凉文益禅师》:“只恁麽便散去,还有佛法道理也无?试说看!若无,又来这里作么!”

      《古尊宿语录》卷17:“佛法还有青黄赤白也无?”

      唐诗宋词的例子如:

      元稹《嘉陵水》诗:“尔是无心水,东流有恨无。”白居易《早饮湖州酒,寄崔使君》诗:“不知崔太守,更有寄来无。”杜牧《对花微疾不饮呈坐中诸公》诗:“花前虽病亦提壶,数调持觞兴有无。”罗隐《秦纪》诗:“怜君未到沙丘日,肯信人间有死无。”沙丘是秦始皇出巡死去的地方。王福娘《问诗》诗:“非同覆水应收得,只问仙郎有意无。”贯休《闻王常侍卒三首》:“不知千载后,更有此人无。”吕岩《七言》诗:“时来试问尘中叟,这个玄机世有无。”辛弃疾《汉宫春》词:“梅花正自不恶,曾有诗无。”辛弃疾《鹧鸪天》词:“闲小立,困相扶。夜来风雨有情无。”张炎《木兰花慢》词:“流光惯欺病酒,问杨花、过了有花无。”仲井《浪淘沙》词:“要得相逢除是梦,有梦来无。”杨守《八声甘州》词:“问梅边消息有还无,似微笑应人。”

      4、由句末的“无”构成的反复问句,“无”读轻声。相当一部分表示是否愿意或做某事的意志。如:卜去无(要去吗/要不要去)?卜食饮料无?汝卜食一杯无(喝一杯吗/要不要喝一杯)?肯来无?肯送给我无?回答比较灵活。古代文献最早见于唐代。唐诗宋词的例子如:

      无名氏《杂曲歌辞·桂花曲》诗:“可怜天上桂花孤,试问姮娥更要无。”刘商《送刘寰北归》诗:“知尔素多山水兴,此回归去更来无。”元稹《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诗:“幸有桃源近,全家肯去无。”白居易《闲夜咏怀因招周协律刘薛二秀才》诗:“香浓酒熟能尝否,冷澹诗成肯和无。”无与否对文,无即否。赵嘏《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诗:“不知贵拥旌旗后,犹暇怜诗爱酒无。”朱庆余《近试上张籍水部》诗:“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隐峦《蜀中送人游庐山》诗:“君行试到山前问,山鸟只今相忆无?”石孝友《江城子》词:“借问来时,曾见那人无。”葛长庚《沁园春》词:“问城南古树,如今在否,洛中狂客,还更来无。”利登《鹧鸪天》词:“西窗一霎黄昏雨,笑问新凉饮酒无。”

      5、还有一些反复问句是将一对反义词并列即肯定否定对举的形式。共有三种。第一种格式是在“有……无……”中插入同样的词,如:有准无准(准吗/ 准不准)?有酸无酸(味道酸吗/味道酸不酸)?有做无做?有去无去?有雨无雨?第二种格式是在“……伓……”中插入相同的动词,如:知伓知(知道吗/知道不知道)?食伓食?肯伓肯?是(或)伓是?古代文献中找不到与这两种格式相对应的形式。

      第三种格式以“会+形容词+敝[pe11](不会)”或“会+动词(宾语)+敝”的形式出现。如:会来敝(会来吗/会不会来)?会开花敝?食会饱敝?手表修会好敝?装会满敝?汝会写诗敝?汝去担水,会敝(你去挑水,行吗/行不行)?肯定回答是“会”,否定回答是“敝”。莆仙方言“会”的本字是“解”。“敝”是合音词,由“未解”合成,一般写成左勿右会。古代文献中没有这个字。即使口语里有,在写进文献时也会被改成通行的字,如“未”或“无”。由此,这种反复问句在古代文献中的对应形式是“解……未”或“解……无”。最早见于唐诗宋词。

      “解……无”的例子如:

      白居易《答裴相公乞鹤》诗:“不知疏野性,解爱凤池无。”意思是鹤的天性不拘礼法,会不会喜爱宰相的家?皮日休《金钱花》诗:“莫向人间逞颜色,不知还解济贫无?”问金钱花会不会接济穷人?李贞白《谒贵公子,不礼,书格子屏风》诗:“浑身总是眼,还解识人无?”问格子既然浑身是眼(格子),会不会识人?晁端礼《蓦山溪》词:“绮窗深处,还解忆人无,碧云辞,红叶字,曾仗东风寄。”蔡伸《虞美人》词:“有情还解忆人无?过尽寒沙新雁,甚无书。”李清照《浣溪沙》词:“通犀还解辟寒无?”通犀是犀牛角的一种。

      “解……未”的形式只找到1例:

      陈亮《踏莎行》词:“从来解事苦无多,不知解到毫芒未。”毫芒喻极纤细。

      由上可知,根据现有资料,莆仙方言反复问句可以溯源到唐宋时期。在佛教禅宗语录、唐诗宋词、通俗文学作品中可以找到大量与之相对应的例子。这反映了汉语反复问句的发展和演变规律。(余学范)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