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艺术>墨香志书告慰恩师——《湄洲妈祖志》跋

    墨香志书告慰恩师——《湄洲妈祖志》跋

      2009年8月20日晚上,蒋维锬老师遽然仙逝,留下一堆遗稿——《湄洲妈祖志》的部分文札;留下一句遗言——“请合浦接手,务必将《湄洲妈祖志》编完,此书未出版,我死不瞑目!”

      当我在殡仪馆向蒋老师遗体哀痛告别时,心中猛然闪过一个念头:纪念蒋老师的最好方式,应该是将《湄洲妈祖志》编好,付梓面世,完成他的遗愿。

      不久后,湄洲妈祖祖庙林金榜董事长找到我,要求我尽快接手《湄洲妈祖志》的编写工作。他说了许多大道理,其中最能打动我的是三条:一为妈祖,二为祖庙,三为蒋老师。于是我无可推卸,责无旁贷,毅然接受任务。其实,从做学问的角度来审视,担当此任我力有不逮;加上年纪渐大,近几年身体不太好,精力也大不如前,做起来肯定困难重重。我首先想到向王琛老师寻求帮助,他是蒋老师健在时我们“锵锵三人行”好搭档之一。王琛大力支持,并说了一句让我很受用的话:“你正好可以借机温习一遍。”后来,我就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投入了这项颇为艰巨的工作。

      说它艰巨,不仅指工作量——全书60多万字,而且指实际操作中遇到的许多几乎无法克服的障碍。比如,蒋老师的遗稿绝大部分是手写稿,由于他断断续续写了十年,不断增删修改,涂涂画画,有些手稿连纸张都磨破了,字迹难辨。此外,蒋老师同样有自己独特的书写习惯,尽管我与他相处几十年,能猜出他逸笔草草的字,但有一些字还是像哑谜一样摆在那儿,让我费尽心思,琢磨几天也猜不出。好在两年前由蒋老师主编的《妈祖文献史料汇编》已出版两辑,书稿有许多文字就出自其中,于是,我碰到疑难问题,就翻《妈祖文献史料汇编》进行比对、互勘,得到部分解决。可有一些字句,《妈祖文献史料汇编》里没有,甚而《妈祖文献史料汇编》本身也存在不少讹错,我只好花工夫,绞尽脑汁进行猜测。曾经对几个难字凝视半天,越是猜不出,心中越着急,恨不得马上打个电话问问蒋老师本人——可惜阴阳阻隔,无法沟通!奇怪的是,有时会像闪电一样,突然冒出正确答案,让我欣喜若狂,觉得冥冥之中,是蒋老师助我也。

      蒋老师遗稿约占全书三分之二,整理和校讹耗去大半年时间;剩下的部分由我和周金琰等共同完成。其中,《分灵传播》之第三节第四节商请莆田学院刘福铸教授撰稿;《祖庙文物》一节商请莆田市博物馆原副馆长柯凤梅撰稿;《湄洲祖庙》第一节中“祖庙新貌”部分和第三至第七节商请湄洲祖庙办公室主任陈景龙老师撰稿。从某种意义上说,本书是蒋维锬老师遗著,但因他中途撒手,我们这几位蒋的学生、好友,只好为其补缺补漏,勉强连缀成篇,如今终于出版面世,冀能为天下妈祖信众和从事妈祖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奉上一份薄礼,也聊以告慰九泉之下的蒋维锬老师。

      待到志书印出,我会捧上一本刚刚出版充溢油墨香味的《湄洲妈祖志》和一束鲜花,供奉于蒋维锬老师坟前,向他致敬向他禀告:敬爱的蒋老师,你生前为之倾注心血、投入大量精力多年操劳,临终仍念念不忘、耿耿于怀的《湄洲妈祖志》已出版面世,你的心愿终于实现,可以瞑目安息了!

      在此,谨对始终关注《湄洲妈祖志》编写并给予大力指导,却在付梓前驾鹤西归的新时期妈祖文化开拓者林文豪董事长,表示无尽哀思与感念;对本书顾问王琛老师、刘福铸教授,对参与撰写部分章节的刘福铸教授、柯凤梅女士、陈景龙老师,以及为本书更符合志书规范而作出努力的莆田市方志委蔡庆发先生,表示衷心感谢;对为《湄洲妈祖志》编辑部提供工作方便的海神贸易公司也一并表示衷心谢忱。朱合浦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