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化>“荔久弥新,玉兔迎福”2023年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新春文化节启幕送“福”

    “荔久弥新,玉兔迎福”2023年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新春文化节启幕送“福”

    1.jpg 

     ▲昨日细雨蒙蒙,但游客打卡热情不减。

    2.jpg

      ▲神农祭祀现场。 湄洲日报全媒体记者 蔡昊 摄

      昨日,“荔久弥新,玉兔迎福”2023年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新春文化节启幕送“福”。沐古风、鉴非遗、品民俗、尝美食,喜庆热闹迎接“莆阳开春,开河、开街、开村”活动开展。

      地处市中心的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是莆田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织部分,历经近3年保护修缮,重塑古府宋韵繁荣景象。新年伊始,我市活化利用街区文化资源,推出“侨”“承”“艺”“青”“红”主题活动,形成文旅IP矩阵。

      当日,细雨蒙蒙,古街巷成为“雨巷”,一朵朵“伞花”在青石板路间挪动,别有风情。“福”兔屹立街口迎客,大红“福”灯沿街垂挂。沾着满满“福”气,游客们来到衙后街的原莆田县邮政局,领取古街纪念封,开启文化景点打卡之旅。

      在庙前街“仆射坊”下,一场神农祭祀活动吸引众人围观。三执鼓后,身着汉服的主祭官、陪祭官、司礼生、乐舞生以古礼还原神圣祭祀场景,让游客穿越时空,沉浸式体验。

      荔城区文化馆馆长黄金梅介绍,北宋熙宁初年,在此建“仆射坊”表彰重视农桑的名臣陈靖。陈靖一生力主务兴农事,辑成《劝农奏议》。在他去世40多年后,王安石变法,宋神宗、王安石以此书为蓝本,实施农田水利法、青苗法。王安石变法留下5万多个陂堰渠坝等农田水利设施,其中就有莆田的木兰陂水利工程。因陈靖《劝农奏议》匡时济世之功,朝廷特赠陈靖“尚书左仆射”,并旌表立坊。原有牌坊于明代中期毁坏,重立的“仆射坊”成为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一处醒目地标。此次新春文化节,首次在“仆射坊”下举办神农祭祀活动,既展示优秀传统文化,又纪念陈靖对农业的贡献。

      历久弥新,利用历史建筑,打造的莆阳民俗文化园、莆田市知青文化博物馆、莆作工艺美术馆等展馆在新春文化节中亮相。

      在大路街,“崇功祠”内的莆阳民俗文化园,戏台上演绎木偶戏,好不热闹。游客领取了祈福牌,写下心愿,挂在“福”树上。一些讲究的游客还在此领取了“福”绳,到街区寻访“福”“禄”“寿”古井,将“福”绳浸泡井水中,吸收福运、禄运、寿运,再回到莆阳民俗文化园挂上“福”树,祈愿新的一年平安顺遂。

      地处坊巷的莆作工艺美术馆昨日开馆试展,在这个破“疫”而出的春天,在古老的彭鹏祠堂,展示国家级非遗“莆田木雕”和“留青竹刻”,祈望“木竹迎春”,福运延年。沉香檀香木的“山水雕卷”,老龙眼和老荔枝的“根之歌诗”,竹材化身的“竹韵逸品”,形神兼备地展现千年兴化府沉淀下的“千年雕魂”。

      荔城区团委书记徐毅龙带着30多名返乡大学生在场参观。他说,莆田是“中国木雕”之城,留存在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的古民居彰显精湛的工匠技艺,工艺美术列入莆田12条产业链。组织返乡学子看家乡、知家乡、恋家乡,提升文化自信,鼓励他们归雁还巢、造福桑梓。

      地处衙后街的莆田市知青文化博物馆,设置“时间邮局”和“文创小铺”。二楼知青文化、莆田记忆、知识青年等展区,一行行标语,一枚枚勋章,一件件老物件,让游客们身临其境,感受知青年代的生产生活气息。

      “一景一物,让我记忆犹新,置身其间,仿佛回到那时的青春岁月。”观展后,老知青林天池无比感慨。

      邮政局一楼的“文创小铺”内,一名游客齐集了街区6枚打卡印章,兑换古街“专属”文创礼品。他说,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升级回归,“家门口的好去处”越来越多。

      湄洲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凌燕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