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化>以木版画为媒,传播妈祖文化

    以木版画为媒,传播妈祖文化

    1.jpg

      12月3日上午,第八届(2022)国际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在莆田学院紫霄校区开幕。在开幕式的举办地,紫霄校区图书馆一楼,四幅以“妈祖赐福”为主题的红、黑、蓝、绿木版画正在展出,吸引了前来参会的领导和专家们的目光。

      《妈祖赐福》系列木版画系莆田学院工艺美术学院美术学系主任黄劲教授和陈萍老师带领4位2019级学生历经1年时间共同创作完成的,主要由“如意妈祖”“提灯妈祖”“持圭妈祖”“举珠妈祖”四幅红、黑、蓝、绿木版画组成,因4幅谐音“赐福”,故为作品命名“妈祖赐福”。

      当得知这些木版画的作者是4位美术学系的女学生时,正在参观的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台籍教授林孟蓉表示,木头很坚硬,刻起来很不容易,同学们的作品总体很不错。“我最喜欢的是蓝色的这幅《福登》,它更偏向于传统版画,并且有龙的元素,这是祥瑞的神兽。画作中,提福字灯的妈祖有一种照亮前路,让前途更光明的感觉。”

      一同参会的莆田学院另一位台籍教授林保成博士称赞道:“从不同的面容可以看出妈祖被刻画出了四种不同的形象,所包含的元素有龙、海相、船和云端等,都可以看出妈祖在人们的信仰中是神话一般的存在。妈祖象征着和平,人们都希望在她的庇佑下求得福祉。所以青年学生传播妈祖文化,主要是传承和平和人类的福祉。”

      据黄劲介绍,《妈祖赐福》系列木版画的创作也是高校产学研相结合的成果,立足他个人先后两个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课题——《妈祖视觉图像的建构与传播》和《闽台妈祖工艺美术创意产业合作研究》,同时也结合美术学(师范)专业近年来首次增设的黑白版画课。

      去年10月,黄劲在课上提出了利用版画形式来创作妈祖题材作品的构思,3位来自泉州的小姑娘陈婧、王希宁、白雯雯和厦门姑娘蔡逸雯一起报名加入。

      “我们家乡有个很着名的泉州天后宫,从小耳濡目染家人信仰妈祖,敬奉天后,让我们几位对妈祖文化也充满了好奇,因此当黄老师提出这个创意时,我们都蛮感兴趣的。”泉州洛江姑娘陈婧说自己也很希望能借此创作的机会,到湄洲岛上参观妈祖祖庙。

      陈婧回忆,这一年里,她们进行了多次的改稿和实地的考察。“老师组织我们到湄洲岛写生,参观妈祖文化展览馆,收集了很多跟妈祖有关的雕刻、塑像、国画、工笔画或传统纹饰的素材。”

      林孟蓉教授喜欢的那幅《妈祖赐福·福登》,即是陈婧的版画作品。它以妈祖手提神灯的形象,表现于海中为渔船引路,传达其点亮明灯守护之意,“提灯妈祖不仅是渔船遇见风浪时的守护神,亦是两岸人民信仰的一盏明灯,是两岸人民沟通的重要桥梁。”

      在第一步的构思绘稿阶段,陈婧参考了湄洲岛妈祖文化展览馆收藏的“凤袍”。为了细化版画图稿,又参观了长乐区漳港街道仙岐村的长乐显应宫,才找到了新的创作灵感。这样多次修改,才最终完成创作稿。

      《妈祖赐福·福翼》的创作者王希宁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是以湄洲岛的妈祖石雕像作为主体的。“一开始是设计妈祖像伴有莲花、海浪、光环、云层等元素展现出来,今年3月参加了莆田学院首届‘福文化’主题学术沙龙活动,听取了老师们的建议,后来将和平鸽与百福字结合起来构成了一大个的‘福’字,象征着海内外广大信众的祈福心愿,因妈祖缘分而欢聚一堂。”

      由蔡逸雯同学创作的《妈祖赐福·福臻》木版画,则运用了持珠妈祖、花瓣、海浪等元素,构图上把持珠妈祖的主体置于画面的左下方,表现妈祖像脚踩花瓣行于海浪中,塑造出了妈祖“神女”“海神”和“护航女神”的形象。

      《妈祖赐福·福归》版画则以黑色为主,起名为“福归(福圭)”,画面的整体中心重色块偏下,妈祖造像的祥云锦簇中穿插了许多形态各异绽放或含苞的杜鹃花,作者白雯雯同学在妈祖背后的祥云下方构图为福建省的版图形状,中央盛开着水仙花,杜鹃花为台湾最大市台北市市花,水仙花为福建省省花,两种花朵代表福建台湾海峡两岸,展现着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历史渊源。

      “在这一年多的创作过程中有苦也有甜,但创作完成后更多的是开心和感动。”王希宁说,“创作过程中感受到了妈祖文化的博大精深,为自己能为弘扬妈祖文化贡献一份力量,我们都感到十分荣幸。”              (胡诗萌 阮榕)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